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香绕了夏棘青,认真打量他穿着民族服装那粗犷的形象,咯咯的笑声几乎没停过。
季陶然看着坚村院里铺在地毯上的多样货品和其中支起的录播设备,心中感叹:夏棘青一个海归高材硕士生能沉在东江新城,顶着压力与误会把社区公益延伸到这个份上,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伸手搂过身边的几个少数民族少年,他问:“这位大哥哥教的好玩吗?想不想跟哥哥们学更多的东西?”
少年们腼腆的脸上立即显示出更多的开心与好奇,那淳朴而单纯的笑颜,看在夏言驹夫妇眼里,和在明晃晃阳光下清朗的山原一样。
蓝家琳用手臂紧紧揽着儿子,再不愿放开,看他黑瘦了许多的面容、看他眼里映着阳光、听他音声喜悦、听他带着几分欢喜、几分满足、几分傲娇向两个年轻伙伴介绍自己一路的行程,满心里是一个母亲的欣慰、自豪连带着心酸。
夏言驹抱臂,打量过周边的环境,认真听夏棘青说起传授牧民网络商品推介方法与录播技术,弄明白了自家儿子小号空间里照片的意思,笑容也是抑不住地从心底里透了出来——孩子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推行公益,与他们夫妻从事医药研发一样,有着价值真实的追求!
苏香也骄傲地告诉了夏棘青,她与季陶然为兄长支教的山区所做的微课堂。夏棘青几多赞许地看着高原阳光下与自己同样变得脸色黝黑的伙伴,拍着、揽着季陶然比自己瘦弱却不输挺拨的肩膀。
季陶然笑问:“看预报,天气还不错,会再留两天吗?”
“怎么?”
“我和苏香在那边山里推动的微课堂,效果不错。如果你同意,我们想着,能不能为这里的孩子和乡邻也试试。如果行得通,以后你与坚村他们联合开展公益、交流信息技术,也不要巴巴扔了‘新城夜话’,大老远跑几千里路。小谭警官和小孜姐两个人,只怕累得够呛了,你倒是忍心!”
夏棘青脸上有些发热,好在肤色晒黑,看不出来,擂了季陶然一拳,“你小子,不也带着苏香大老院地跑来了吗?”
季陶然笑得诚然:“呵呵,我们这不象是约出来走走的吗?一程过来,看了、接触了、经历了不少,收获都挺多。我猜着,你可能会想在‘新城夜话’创开更多的公益栏目。”
夏棘青眸光忽暗,笑容收敛,转头看着坚村与乡邻忙碌,“我们是不约而同,一起出来走走了。但在公众号里增设公益栏目,再说吧……听说区里推动的‘新城通’已经全面试用了,十大版块联通所有驻区单位、24小时响应服务居民,‘新城夜话’未来的运营空间还两说……趁天气好,我们想办法多停留几天,和坚村商量一下,如果能为这里开设常态化微课堂,就一起再拼一把!”
坚村一家忙着为来客准备饭菜,小院里来了更多的乡邻。好几个年轻人拉了坚村商量,要在晚上堆一个小的篝火。夏棘青看苏香欢呼,拉了季陶然凑过去一起商量,自己低头,默默搓着手上的灰尘,心思已不知飘向了何方。
夏言驹心中一动,轻轻拉过蓝家琳,“找机会,我们把孩子约出来走走吧?”
“鸣声……”
谭木匠压抑着情绪,等谭鸣声将新小孜重新送上公交车,目送女孩儿乘车离去,呼唤了儿子。
“爸?”谭鸣声讶异,健步走过来,看见父母身旁的新小孜父母更是诧异。
新忆鲁夫妇笑着,却掩饰不住心中的杂乱。胡扬馨试探地询问:“小谭警官,小孜有没有和你透露过,她可能想要离职?是为了专心去做‘新城夜话’吗?”
谭鸣声一惊,回味出新小孜刚才有些不自然的状态。看胡扬馨焦急,稳声安慰,“我没有听她说起,她一直在为两个微信公众号忙着,应该不会……”
胡扬馨心中不定,“可她驻城点的同事说,有人对她推送‘新城夜话’的消息说了不太好听的话,说她想追求有钱人家。可我们小孜不是这样的人,我们一直教她的是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谭鸣声几乎立即推断——新小孜已预备放弃两个微信公众号,去北岸很可能是应聘新岗位去了。等今天女孩儿回来,他得尽快约女儿出来走走。
谭木匠听着,暗中脸红,“鸣声,我也有点事想和你商量。”
新忆鲁夫妇想去问问项葵生,匆匆告别。谭鸣声看着父亲,想起自己对区局调动的决定,“爸,正好,我也想约您和妈出来走走、说说话。中午在外面一起吃饭,好吗?”
接待了新忆鲁夫妇,项葵生左弯右绕,坚决不说新小孜递交了辞职报告,只说孩子忙得很累,遇到街邻不合理的言行,可能一时心里委屈,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疏散疏散情绪。
新忆鲁夫妇稍稍放心,感激了项葵生回家。小翁被项葵生回头一眼瞪得心里哆嗦,闷头在电脑前头不敢哼声。
项葵生敲了他的桌板,“有心思去找小孜回来做公众号,不如你自己认真把微信技术学学踏实,别一条条消息、一个个项目都依赖小孜策划,再这么着,只怕三五年后她能独挑一根梁,你还不能单飞!”
说么说着,他心里更加难过!——在新城渐渐长出翅膀的小家伙们,眼看着,一个个都想飞了吗?
夏棘青到现在说不清是个什么状态。虽说“新城夜话”勉强延续着动态消息推送,可“毛毛虫”原来创新的一个个公益栏目几乎都停了。他每天在新城巡看时,时不时就能听到居民们议论,希望“一网缘深”“职业在敲门”“旧物的价值”“你心中的民星”等等活动能继续开展。
昨晚,老顾警长与他线上聊天,说是区局信息大队要抽调谭鸣声。那孩子是新城法治宣传线上相对最肯学、最用心、最熟悉网络新媒技术、居民人缘最好的一个年轻人,虽说谭鸣声自己回复老顾警长说不想走,可他们老一辈不可能只顾一个区域的工作,也盼着年轻人能有更畅亮、更长远的发展。
今天,新忆鲁又猜测新小孜会不会是去北岸面试,让他觉得心底曾经很有自信的底气都渐渐弱了。那丫头会不会离开,项葵生是真说不清了,要不要现在就预备人员正式接手工作,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眼看快到下班的时间,项葵生不再犹豫,用微信约自家老伴儿,“樊老师,辛苦了一天,咱们今天别做饭了,出来一起走走,我请你吃顿饭?”
樊丽华还在会议室,就姜鸿涵和蒋军兴工作布置和冯堂晓讨论“新城通”全面试行后的情况。商议着要应对24小时对接居民和共建单位浮出的共性问题与服务需求,引导居民集中讨论、合理分析、制订方案、整合资源、建立公约,合力强化文明治理。
“我翻看近期的‘新城夜话’,‘毛毛虫’先生宣传文明养宠、带领居民清理楼道旧物、换新改建绿化景观都获得挺好的效果,这是不错的示范案例。”冯堂晓建议,“那我们一方面可以将特色案例分析放到‘新城通’线上,让居民了解自治效果,一方面也可以更多地为这些居民自媒体畅开空间,让有实力、有想法的年轻人进一步在网上发挥能动性。”
樊丽华赞同,却心里苦笑——“毛毛虫”和几个年轻伙伴撂了公众号,到现在没回来,区局又要抽调谭鸣声,项葵生那里“前锋”啊!
接到项葵生的微信消息,她立即同意。
她的确需要和老伴儿约出来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