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霍漪头疼的事怎么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把佟心渔成亲的礼物给选出来。
大半个月后,佟心渔办了个小小的聚会,邀请了玩的比较好的几位小姐,她们也理应去为这个略显仓皇的婚事贺喜,霍漪她们三个有幸都在邀请之列。
说起来这还是几个月来除了过年的时候霍漪第一次见到霍澜依,两人都在一个府里,但若是一人有心躲着的话,几个月不见还是能办到的。
自从上一次一起去见佟心渔之后,霍漪觉得霍澜依看自己的眼神好像越发瑟缩。
她实在想不清楚什么时候又刺激了对方敏感的小心灵,也懒得去想了。
霍漪漫不经心的扫了眼强作镇定的霍澜依,她的脸色憔悴了不少。想来也是,她就是因为宋曜心碎的女子中的一员。
当初杨婉、她、佟心渔,她们三个只有佟心渔对宋曜没意思,没想到现在竟是佟心渔跟宋曜成了一对。
带着二人到了佟府,佟心渔亲自出来引着霍漪去了聚会的小院。
霍漪扫了眼来的人,发现不少都在之前皇后的聚会上见过。
众女显然也记得她,尤其是记得太子曾跟她说过话,因此纷纷过来交谈。
霍漪神色自若,笑眯眯的跟她们打太极。不动声色的引开话题,把对方绕的心满意足,在轻飘飘打发走。
霍漪深深觉得自从从南山行宫回了京城,自己这一手打太极的功夫是愈发娴熟了。
众女被在霍漪这里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纷纷觉得霍漪是个好相处平易近人的大小姐,自认为得到了满意的消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漪儿,你跟她们关系都好好啊。”霍澜玉崇拜的看着霍漪,“你明明才回来不到一年,她们看上去都以你为中心了呢。”
霍漪笑眯眯道:“只是之前进宫见过一面而已,还有很多人我不认识的。”
说着霍漪也觉得有些不对,这明明是佟心渔的聚会,自己在这儿把注意力都抢走了算怎么回事,抓紧时间去找佟心渔的身影,自己还有东西给她。
远处霍澜依面色阴沉的盯着众人中心的霍漪,看着她像一个光源一样把所有人都吸引过去。
而自己永远之能看着她的背影,永远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争抢着一些她不屑一顾的光芒。
“佟小姐。”霍漪终于找到了独自饮茶的佟心渔,提着东西走过来坐下。
“这一份是定亲礼,这一份是成亲礼。”霍漪把两个礼盒交给旁边的丫鬟。
“漪儿怎么这就把东西送来了?”佟心渔有些惊讶。
霍漪笑了下,心中有些隐秘的期待,语气也轻快了许多,道:“过几个月我不知道还在不在京城,先把东西送过来。免得到时候失了礼数。”
“漪儿倒是自由。”佟心渔有些羡慕,“这是又要跟太后走了?”
“不是。”霍漪笑容又大了一点,“两位殿下的婚事还没办完,太后怎么能走呢。我是就是想出去游玩一下,其实还没定下来呢。”
“真是羡慕你。”佟心渔真心实意道。
她是个很有分寸的女子,能从霍漪微妙的玉语调中察觉出她并不想多透露游玩的事,因此点到即止,没有多问讨人嫌。
“你快别羡慕我了。”霍漪拍了拍她的肩膀,“现在整个京城的女子都在羡慕你呢,能把宋曜拿下来,佟小姐是令人钦佩。”
霍漪这话说的心服口服,在她看来,佟心渔嫁给宋曜跟舍身饲虎没什么区别。这一来,有多少妙龄少女能逃脱宋曜的魔掌,佟小姐功德无量。
见霍漪是真心恭喜自己的,佟心渔也看出来她对宋曜真的一点心思都没有,终于卸下了心防,真心实意道:“宋公子能选我,我很幸福。”
霍漪肃然起敬,“什么叫他选你,你配他那是绰绰有余的。就他那花花公子的名声,能有你这么个好女子嫁他,那时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佟心渔羞涩一笑,道:“漪儿快别这么说了,我不过是礼部尚书之女,能跟宋公子在一起,是我修来的福分。”
话说到这份上,霍漪看出来见佟心渔是真的心悦宋曜,便止住了话头。
毕竟自己说不出宋曜的什么好话,但又不能一直在准新娘面前贬低准新郎,只好真诚的恭贺了几句,便告辞了。
宋曜提亲没多久,又传出来二皇子的婚事也定了,不出意外,就是梁诗蔻。
这消息倒是没激起什么水花,毕竟二皇子心悦梁诗蔻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
霍漪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在准备去江南的行装,闻言心中难得有了点忐忑。
现在就只剩下太子了,他的婚事就在眼前,是整个京城都在盯着的,为什么还信誓旦旦的说能去江南游历?
端木磐从皇后宫里出来,笑意瞬间就垮了下去。
皇后打点好了二皇子的婚事,还要来掌控他。
不过多亏皇后的势力在跟皇上的角力,反而给了他周旋的时间。
“殿下。”长途跋涉的侍卫进屋把江南来的信交到他手里,躬身道:“水患已发,奏折三日后到京。”
“知道了,退下吧。”
端木磐接过信打开,通篇语言简练的讲述了江南水患的成因、损失、有实行可能的措施,语言凝练,没有一句闲话。
他有些自豪,又有些心酸。
蔚儿离开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了这般冷静自持的样子,之前寄来的信里还会说说江南的风土人情,自己交到了什么玩伴,现在就只有冷冰冰的政事。
成长太快有时候也不是好事,拔地而起的高楼下面的地基不一定稳固。
虽然现在看来叶蔚从没有哪怕一次行差踏错,端木磐还是有些怕叶蔚走了歪路,因此才想着带上霍漪,好安抚一下叶蔚。
京中连着宣布了两场婚事,在众人翘首以待看着哪家女子能荣登太子妃的宝座之时,南边传来了急报——江南水患,损毁良田房屋不计其数,灾民上万,请求朝廷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