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六百八十三章 回长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轩并不知道草原发生的事情,第二天把阿史那社尔送走以后,就回到了军营。
    把军务交给薛仁贵,林轩带着亲兵往长安而去。
    一路紧赶慢赶,第三日下午,长安城出现在了林轩的眼中。
    长安城并没有因为草原的动荡而有任何不同,依旧那么繁华,又带着一丝宁静和祥和。
    “邱阜,你先带人回府,刘大带三十人和我进城。”林轩吩咐道。
    “是。”
    队伍分开后,林轩刘大等亲兵,往长安城而去。
    来到城门口,刘大上前递上文书,守门的士兵检查了一下,就放行了。
    林轩顺着宽广的朱雀大街,一路来到宫门口。
    一番通报,林轩被带到了甘露殿。
    在甘露殿外林轩还看到了程处亮和长孙冲。
    两人身着明光凯,手持长枪站岗呢。
    林轩也不好和程处亮打招呼,对着他眨了眨眼睛,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入了甘露殿。
    长孙冲恶狠狠的瞪了林轩一眼,林轩刚刚的笑意,他总感觉是在嘲笑他。
    要不是长孙无忌逼着他娶公主,他根本就不会娶。
    长孙家本就是皇亲国戚,又有赵国公的爵位在,平常谁见了他不是客客气气的。
    娶公主有什么好?
    现在每天站岗不说,高阳公主平常也不给他好脸色,碍于高阳公主的身份,他就算不爽,也不敢对高阳公主做什么。
    同样是驸马,林轩就能领兵在外逍遥,他却要在站岗,越想长孙冲越不平衡。
    他并不觉得林轩哪里比他强,他觉得林轩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林轩自然不知道长孙冲的想法,进入大殿后,就看到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
    林轩暗自撇了撇嘴,当皇帝有什么好,每天不是上朝就是批阅奏章,晚上还有那么多女人要宠幸,难怪皇帝都不长命。
    平心而论,皇帝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以外,还不如一个王爷爽呢。
    当然了,要是当一个昏君自然比王爷爽。
    不过好像昏君活的更短。
    这么一看,不管明君还是昏君,当皇帝都不长命,真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惦记那个位置。
    来到近前,林轩恭敬的行礼道:“参见陛下。”
    李世民闻言抬起头,看到林轩把手中的笔放下,说道:“免礼,赐坐。”
    别问李世民为什么听到声音才抬头,难不成听不到脚步声么?
    不好意思,他还真听不到。
    宫里的宫女和太监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走路不发出声音。
    林轩虽然不是宫女太监,但是文武百官第一次上朝的时候,礼部都会教导礼仪。
    走路虽然没有苛刻到走路不发出声音,也要求微乎其微。
    “多谢陛下。”
    林轩谢恩以后,坐了下来。
    “朕交代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李世民问道。
    “陛下,阿史那社尔已经同意了。”林轩把他和阿史那社尔见面的经过说了一遍。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问道:“你觉得阿史那社尔怎么样?”
    林轩明白李世民这是在担心阿史那社尔会借着帮助元奇吞并西突厥,相比较元奇和同娥设来说,阿史那社尔就要难缠多了。
    “阿史那社尔军事才能不错,政治眼光不足,不足为惧。”林轩思考良久说道。
    林轩之所以这么说,是结合历史和他几次见面对阿史那社尔的了解得出来的结果。
    历史上阿史那社尔在占领西突厥一半地盘的时候,却选择了去打薛延陀,最终被薛延陀打败,加上西突厥趁机反攻,不得不逃往高昌。
    而当时西突厥已经被他打的节节败退了,他要是继续攻打西突厥,有很大的可能能吞并西突厥。
    阿史那社尔仅仅因为仇怨,就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可见其缺乏政治眼光。
    而几次见面,林轩也感觉到,阿史那社尔打仗或许厉害,却并不适合当君主。
    刘邦杀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虽然杀功臣的事情并不少见,但历史上比他厉害的也就只有朱元璋了。
    然而汉初三杰,刘邦只杀了一个韩信,萧何和张良都得以善终。
    事实上刘邦对张良和萧何的猜忌,一点都不必对韩信的猜忌小。但二人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都懂得急流勇退。
    应该说张良是三人当中最聪明的一个,也是刘邦最放心的一个人。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刘邦论功行赏时,张良拒绝了刘邦对自己“自择其三万户”的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因为张良没有根基且淡泊名利,所以刘邦对张良最为放心,张良也因此得以善终。
    相比于张良,萧何在关中似乎“根深蒂固”,这一点也引来了刘邦的猜忌。据说刘邦曾三次试探萧何,看他有没有贰心。但萧何三次都将刘邦的疑心和顾虑打消了,从而化险为夷、幸免于难。
    萧何是怎么做的呢?前两次萧何通过派族中青壮年奔赴前线和捐献家产打消了刘邦的顾虑。第三次遭到刘邦怀疑时,萧何在关中已深得民心,成了刘邦猜忌的重要对象。此时,萧何听从他人建议,做了些“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dai”之类的事情,通过“自污”的方式败坏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好名声,从而让刘邦安心,最后得以善终。
    韩信却不同,他不但不懂得功成身退,反而犯了主动邀功的致命错误,最终被萧何和吕后设计杀害。
    虽然看似和刘邦没有关系,但是想想以萧何的才智,如果没有刘邦的默许,他敢和吕后合谋杀韩信?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岳飞了。
    懂得都懂,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是不敢说了,之前写了点自己的看法,被封了,到现在也没解封)
    当然了,政治眼光不光光只能用来明哲保身。
    也是一个君主必备的东西。
    历史上每次天下大乱的时候,都会涌现出很多充满野心的人争夺天下。
    就拿三国来说,曹操能和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但是其他的诸侯就没有过人之处么?
    只不过那些人缺乏魄力、肚量和政治眼光,或者说在这些方面比不过曹操等人罢了。
    大浪淘沙之下,能成为一方诸侯的都有其过人之处,只不过光芒被人掩盖了罢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近战狂兵 带着农场混异界 阴影帝国 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天界选秀101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新概念诡道升仙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警报!龙国出现SSS级修仙者!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从箭术开始修行 玄学千金是大佬,三少追着要入赘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铁雪云烟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