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09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贤哥儿亦是圣上的子嗣,想是他的婚事圣上必然要挑一位合适的皇家儿媳。”玉荣笑着回了一句。
    对于贤哥儿的婚事,哪怕玉荣是当娘的,她也没有打算插手。
    因为,皇帝挑的儿媳,皇帝才会最满意。
    若是贤哥儿想上位,必要的取舍要懂得。
    最主要的原由嘛,还是皇帝是亲爹,一定会考量清楚皇家儿媳的家世背景,以及本人的性情。
    皇帝肯定不会给儿子指一个歪瓜劣枣的。
    皇家的儿媳一切都出众。
    这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里,难不成还追求什么自由恋爱吗?
    自由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从来不存在什么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自由。
    人活在规则里,那么,保护自己的规则,自然也是束缚自己的规则。
    这才是社会的存在意义。
    对于儿媳妇玉荣没太多的要求。
    只是一个一心为了儿子好的,她还能强求什么?
    至于对儿子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不存的。
    若真有特殊的。
    玉荣也有法子解决。
    人活世间,从来就是解决麻烦的。
    “你倒也心宽。”
    皇太后看懂了皇后的态度,这没掺假。
    皇太后想一想,也有些理解皇后的做法。
    其时,得了皇家的富贵,享受了天下的最上等尊荣。
    那么,也是有代价的。
    如果不想付了代价?
    不存在的。
    总会有得有失。
    在玉荣看来,就是挺公平的事情。
    “儿媳倒不是心宽,儿媳是信任圣上,圣上必给贤哥儿挑了一位才貌出众的名门淑女。”玉荣说话淡然。
    这些年来,玉荣已经摸清楚了正统帝的一些想法。
    关乎皇太后的打算。
    她这儿不阻拦了。
    可正统帝那边也会有心结的。
    要知道,和瑞大公主已经嫁给武国公府的世孙。
    这已经是皇家的恩典。
    还求更多?
    皇帝未必许了。
    当然,若是皇太后一定要开口。
    那么,武秀秀这一位养在寿康宫的武家女,可能做一位皇子妃不成。
    被纳进皇家,成为一位侧妃有可能。
    至于是哪一位皇子纳了这一位?
    在玉荣想来,总不能是她的儿子。
    就玉荣的看法,如果是太子就不错。
    至于说,这会不会让和瑞大公主跟东宫的太子走的近?
    玉荣表示了,惠贵妃可是一个不冒尖儿的。
    瞧瞧这些年与坤宁宫缓和了关系。
    可也没有缓和的有分寸,没说着一定全倒向了坤宁宫。
    惠贵妃做人的态度,和瑞大公主岂会不学了生母?
    “……”
    皇太后笑了。
    当然,在皇后这里没得了答案。
    最后,便是玉荣陪着皇太后聊些话,然后,告辞。
    等玉荣离开后。
    寿康宫的正殿中,坐了主位的皇太后是轻轻叹一声。
    “哀家还没走,茶已经凉了。”
    皇太后一声的感慨。
    “太后娘娘。”
    武嬷嬷想劝了话。
    “哀家本来以为皇后这儿能说通说通。可瞧着,皇后一点儿不接了话茬的模样,怕是皇后有心结啊。”
    皇太后知道皇后的心结在哪。
    武嬷嬷自然也知道的。
    “太后娘娘,三皇子殿下是您养大的。在您的跟前,三皇子殿下一直是孝顺的。”
    武嬷嬷劝了话。
    养恩生恩,皇家里可是讲一个养恩比生恩大。
    “哀家知道。哀家是不想贤哥儿为难。到底是哀家养大的孩子,哀家心疼了他。”皇太后对于三皇子的感情是真的。
    从小养在膝下的,哪可能没真感情。
    “哀家若是逼迫过甚,也是怕伤了他们母子之间的情份。”
    皇太后的眼中有愁绪。
    “如果姑娘不能嫁给三皇子殿下,太后娘娘,您是否会为姑娘再挑了一门好的亲事?”武嬷嬷到底还是逾越了。
    说起来,在宫里武嬷嬷跟武秀秀之间,那是相处出来真感情。
    不提武嬷嬷这儿,便是武秀秀处,也是最尊敬了这一位嬷嬷。
    “承恩公府已经尚了一位长公主。太后娘娘,承恩公府的荣华富贵,但凡长公主在一天,必然也是荣耀着。”
    武嬷嬷也是一个聪明人。
    正因为聪明了,也是想给武秀秀姑娘留一条退路。
    “嬷嬷,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秀秀求了你。”
    皇太后的目光是盯紧了武嬷嬷,非常认真的问了话。
    “太后娘娘,不关姑娘的事情,是奴婢自作主张。还请太后娘娘罚了奴婢,莫怪了姑娘。”武嬷嬷揽了责任在自己身上。
    在武嬷嬷的心中,这真是她自己的想法,跟武秀秀这一位姑娘无关。
    “……”
    皇太后轻轻摇摇头。
    “去,把哀家那一位侄孙女传来,哀家总要问一问她的心思。嬷嬷,你说呢?还是问一问当事人的心愿吧。”
    皇太后挪了话题,没直接说罚了武嬷嬷,还是原谅了武嬷嬷。
    恰恰相反的,皇太后让武嬷嬷去传了武秀秀。
    皇太后的态度很坚定。
    武嬷嬷哪能逆了主子的心意,只能去了武秀秀。
    在偏殿中。
    武嬷嬷简单的说了事儿。
    “是奴婢一时嘴急,怕是给姑娘惹了麻烦。”
    武嬷嬷事后也是反映过来,她是一时糊涂了。她什么身份,如何能在皇太后跟前给武姑娘求了情?
    “不,嬷嬷是一片善意待我。我只是谢了嬷嬷一直的爱护。岂会怪了嬷嬷。”
    武秀秀摇摇头。
    说起来,武嬷嬷的话,何尝不是她的心声。
    在三皇子那儿碰壁了。
    她想了许多的法子。
    讨好了三皇子与四皇子,讨好了皇后与五皇子。
    能做的,武秀秀都做了。
    可效果是没有的。
    至少,武秀秀没见到。
    她一颗真心待人。
    她可以说,她真的问心无愧。
    可偏偏别人不乐意接受她。
    她能如何?
    她也是凡人,一颗心摆了别人面前,让人嫌弃。
    她明明还是年少的姑娘。
    可她也是会倦怠的。
    所以,逃离皇宫,逃离别人眼中的天家富贵。
    武秀秀也是愿意的。
    初初动心,哪怕得不到回应。
    等将来时光久了,也许就是一段尘封的回忆。
    在武秀秀想来,没什么不好的。
    至于公主嫂嫂的提醒。
    武秀秀也明白公主嫂嫂为她好。
    可通天的□□,注定要断了。
    那么,不如一开始就要涉足了。
    寿康宫的正殿。
    武秀秀随着武嬷嬷进了殿中。
    “秀秀给姑祖母请安。”
    武秀秀福了一礼。
    “平身吧。”
    皇太后摆摆手。
    “哀家传你来的用意,嬷嬷应该跟你讲了吧。”
    皇太后淡然的说道。
    武秀秀的目光沉稳,她点点头。
    “嬷嬷一片善心,已经告知了秀秀。嬷嬷也是怕秀秀来说错话,让姑祖母伤心。”
    武秀秀是善良的。
    此时,也是给武嬷嬷的举动添了一些好话。
    “嬷嬷的事情,哀家自有计较。”
    皇太后回了一句。
    “哀家只问你,你是何等打算?真甘心灰溜溜的做一个失败者,离开皇宫后远退他乡,往后不得一分娘家的依靠。”
    皇太后的语气是沉重的。
    这等话一出来,还是压得武秀秀的心底沉垫垫的。
    “秀秀不知道。”
    武秀秀低了头。
    她想逃离皇宫,逃离让她难堪的一切。
    可她又谨记得家族的教导。
    她得担起家族赋予她的责任。
    她的心就像是给撕烈成两瓣,她一时间也是说不清楚的。
    “你一个小姑娘,一时想糊涂了,也是可能的。”
    皇太后的语气温和了下来。
    此时,皇太后招招手,让武秀秀到了近前。
    皇太后伸手,在武秀秀的耳畔,那是轻抚了一下。
    “真年轻啊。”
    皇太后呢喃了一句。
    “哀家可能没给您讲一讲,哀家年少时的故事吧。”
    皇太后突然提了一话。
    “秀秀愿意听了姑祖母的教诲。”
    武秀秀态度很谦和。
    皇太后听了,便是笑了。
    她说道:“哀家年少时,与族中的姐妹感情都不错。当然,这等不错,是糊弄了上面的长辈们。实则家族里也是分了三六九等。有得宠的小辈,自然就有不得宠的小辈。”
    皇太后是过来人。
    哪会不知世情的。
    “哀家现在还记得一位闺名叫慧娘的堂姐,她啊,是我那一辈儿里最得长辈们宠爱的。”皇太后回忆往昔。
    “那时候,嬷嬷还没来哀家的跟前侍,嬷嬷也是不知道哀家这一位慧娘姐姐的。”
    皇太后的目光是扫视了武嬷嬷一眼。
    武秀秀轻轻点点头。
    “秀秀没听过嬷嬷讲了这么一位长辈。”
    武秀秀的耳中,只听武嬷嬷说过皇太后才是她那一辈里,最得长辈宠爱的。
    “世间女儿,都不容易。能得长辈们宠爱的,在娘家里都是活得自在,活得让人羡慕的紧。”皇太后的目光中,自然在回忆了过往。
    眼前还浮现了,曾经那一个骄傲的让她都是微微羡慕的身影。
    “可那等活的自在少女,在娘家时有父亲、母亲的疼爱。按说出嫁后,也应该在婆家做了贵妇。事实却非如此的。武氏的宗谱里,没有哀家那一位慧娘姐姐的名字。”
    皇太后吐了一个武家的家族里的丑闻往事。
    武秀秀也给惊住了。
    “过于得意的少年时,若是自己都不曾记得自己的荣耀来自何处,那么,陨落时,也不意外了。”
    皇太后叹息一声。
    皇太后的口中,简单的讲述了往事。
    不外乎,一个武氏一族里最得宠的姑娘,她名叫武慧娘。
    她长得平美貌又聪慧,最会讨了长辈们的欢心。
    哪怕同辈里的人,都是羡慕嫉妒,又如何呢?
    有长辈们的爱护,小辈们再咬牙切齿了,也不敢与多争锋。
    武慧娘在长辈的精心培养下,自然是样样出众。
    那时候,长辈们真正有意送入大选,来皇家一争荣耀的可不是皇太后,而是那一位堂姐武慧娘。
    皇太后在当年,可是一个备胎。
    可惜,这样一位家族的希望。
    最后,却是让家族失望了。
    “堂姐爱上了话本里的才子佳子,她居然相信了那什么骗人的爱情。”皇太后冷笑。
    真的,这在皇太后看来,是最可笑的事情。
    这世间哪有什么才子佳人?
    那些话本不过是落第举子,不能功名时的挣钱门路。
    而且,还不是什么正途。
    毕竟,科举也讲了名声的。
    那些落第的举子,就是想写了话本挣些银钱,也得取一个假名。以此来掩了真正的身份。
    落第举子的才子佳人,何尝不是自己的一场黄梁美梦。
    可偏偏就有人真信了。
    “她想追求所谓的爱情。她忤逆了家族的决断。她与寒家才子的一段私事被人发现,被报给了家中长辈。这在长辈们的眼中,那是有辱门风。”
    皇太后说的是实情。
    当然,如果她那一位堂姐,真能诱惑一位世家的嫡子上门求亲。
    可能家族会顺水推舟什么的。
    毕竟,这时代的家族姻缘,那求的是一个两姓之好。
    可偏偏她这一位堂姐爱上的是一位寒家才子。
    “说什么才华横溢,说什么三十河东,三十河西,莫欺少年穷。”皇太后笑得更利害。皇太后说道:“能在朝堂立足的,能官位踏足三品的,就没一个真是穷苦出身的。没背景的科举之才,想走上高位,没可能的。”
    皇太后也是知道的。
    朝堂上的斗争很残酷的。
    派系之间的斗争。
    炮灰很多的。
    而没背景的总是先被牺牲掉。
    想躲?
    在官场上,哪可能躲得掉。
    至于不入官场?
    不入官场,就是庶民,就是草芥。
    便是勋贵人家,也是想着入官场。
    因为,官老爷才有权利。
    权利,才能庇护家族。
    一个家族一旦失去了权势,就是被人宰割的命运。
    “堂姐真是傻。她以为嫁一个所谓的才子,就真能相如与沫?”
    皇太后轻轻摇摇头。
    “一个女子能在婆家立足,最开始能依仗的就是其背后的家族。”皇太后的话说的冷酷些,可也是实情。
    “女子一辈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子从子。这里的从,岂是遵从?而是依仗的意思。”
    皇太后伸手,轻轻的划过了武秀的耳畔。
    “女子在娘家时,依仗的是父亲的权势地位。女子出嫁后,在婆家里,即要看了父亲的权势发,亦要看了夫君的权势。等着夫君逝去,那时候拼的就是儿子的能耐。”
    皇太后的声音慢慢的温柔起来。
    “可夫君、儿子是在后面的。人活在当下。一个女子出嫁前,靠的是她的家族。如果她现在都没有,何谈以后?”
    皇太后笑道:“哀家的堂姐就是不懂这一个道理。所以,她在惹恼了所有的长辈后,被划掉了族谱上的名字。她成为一个没有家族依靠的女子。”
    “而她的结局很可悲的。”
    话到这儿,皇太后停了话。
    “秀秀,你也想成为哀家的那一位堂姐吗?”
    皇太后问道。
    “秀秀不敢。”
    武秀秀忙回了话。
    皇太后的警告,武秀秀听懂了。
    “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你还小,所以你不懂,一个女子失去了娘家依仗,那日子会多难。”
    皇太后是过来人。
    皇太后见过了太多。
    没有娘家依仗的女子,那真是活着,也是活得生不如死。
    这世道的女子,本来就可怜。
    可若是再无依仗,那么,真如浮萍。
    想自在,想随意。
    那是身后有依仗的人,才能得到的。
    真是苦楚的日子。
    求活着,就是一种用尽全力的事情。
    “而你一旦离开皇宫,宣告着家族对你的期待失败。你能想像吗?你在承恩公府里,会被人如何嘲笑,以致于你未来的前途,也会风雨飘摇。”
    皇太后握一握侄孙女的手。
    皇太后察觉到了,那一双被她握着的手,在轻轻的颤抖。
    武秀秀是害怕的。
    她清楚的明了。
    “秀秀不敢。”
    武秀秀再次的低了头,轻轻的回了话。
    “乖孩子。”
    皇太后说了一句。
    又是吩咐了武嬷嬷去开了库房,她要给这一位侄孙女添几套头面和手饰。
    “去吧,嬷嬷,你带着秀秀一起去挑,让她挑了合心意的。”
    皇太后摆摆手。
    得了皇太后的话,武嬷嬷和武秀秀一起告退。
    等二人离开后。
    皇太后轻轻摇头。
    她是从家族里走出来的。
    在宫里这些年,在成为皇后前,她吃了多少的苦楚,自己心中最清楚不过。
    可若有的选,她还是会进宫的。
    武家的女儿,在家族长辈们眼中,宠爱当然会宠爱。
    可真是需要的时候,长辈们可不会手软的。家族为重嘛。
    至于武秀秀,皇太后可谓是心中有些柔情。
    因为在意了,才怕这孩子真的以为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不存的。
    武家的那些人,武秀秀的那些长辈。
    哪可能接受一个失败的答案。
    到时候,承受了反噬的武秀秀是没什么活路的。
    就像是她的那一位堂姐武慧娘一样。
    只会成为了她们那一辈儿里,一个不让人再想提了的禁忌。
    因为,结局太可怜,太让人唏嘘了。
    正统十年的秋过去,迎来了冬。
    等着这一年的新春佳节来了时。
    又是一年翻过了一页。
    正统十五年,春。
    皇帝这一年万寿节依然是大办。
    皇后的千秋节倒是小办了一个家宴。
    在春祭之时。
    皇后做为了亚祭。
    如今皇帝做的事情,已经算是风平浪静。
    毕竟,能跟皇帝对着干的,还真没有。
    至少,明面上是没有的。
    玉荣在春祭后。
    又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比方说,她在诰命这儿,得到了各多的巴结。
    以及一些若有若无的,想向她投诚的一些暗示。
    对于这些人的话。
    玉荣一切温柔以对,全然一派上位者的和善嘴脸。
    一张贤良的面皮,玉荣还是要保持的。
    到是私下里玉荣会让人查了这些人的底子。
    总要看看,多少是假意投靠。多少又是真心的想依附过来。
    春。
    三月时,一派的宜人景色。
    春明百花开。
    在钦天监合的吉日里,太子的大婚之日到来。
    这一日,太子妃就要被凤撵抬进了皇宫,成为皇家的儿媳。
    太和宫。
    玉荣陪着皇帝一起等候。
    等候了太子、太子妃这一对新人。
    太子当然不可能去迎亲的。
    倒是皇家派去的仪仗,却是非常的宣赫。
    一直到了公主府,然后,迎接了长乐县主这一位东宫的太子妃。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
    太子妃行礼时,脸上也是依依的不舍。
    同时,亦是心中有无限的期盼。
    她当初会参加了大选,带着的就是府上的无限的期待。
    她坐上了太子妃的宝座,当然,也是带着家族的殷殷向往。
    太宗的长公主与其驸马,此时,倒是面容平和。
    不过,若是细看,还是能看出来这是强装的。
    倒是一直精心培养长大的女儿。
    若论舍不得的心情,那是必然的。可同时,亦是有骄傲。
    毕竟,太子妃是他们的女儿。
    而太子妃是什么身份,这可是未来的皇后娘娘。
    皇家的仪仗队伍,非常显赫的迎亲队伍来迎了太子妃入宫。
    这一日,太子的大婚,亦是满京都的喜庆日子。
    一处酒楼里。
    二楼的雅间。
    耿老爷与耿武氏在窗边看了这一场热闹。
    “老爷为何一定要亲来瞧瞧。”
    耿武氏有些不解。
    “瞧一瞧别人的热闹。沾一沾喜庆。”
    耿老爷举了一杯酒,然后,小饮了一口。
    “我倒是想了宫里的娘娘,怕是要为难了。”
    耿老爷是真这般以为的。
    瞧瞧,太子妃出身显赫,太子的两位良娣,也是家世背景不差。
    等下一回大选,一旦三皇子指婚。
    太子再是指了几个出身显赫的妾室。
    光想想,耿老爷就是知道的,这些妻妾背后的家族。一旦太子能收揽到了麾下。
    那对于坤宁宫而言,是多大的障碍。
    毕竟,坤宁宫和耿府一直想做的事情,可是扶了三皇子上位。
    太子这不是明显显的绊脚石嘛。
    “娘娘必然有成算的。老爷,你可记得娘娘的叮嘱。”
    耿武氏劝了一句。
    “我记得。”
    耿老爷回的干脆。
    “老爷,你不必情绪低落。我这些日子在一些诰命里聊天时。还是得了一些消息的。娘娘已经参加了多回春祭、丰收祭。圣上待娘娘的荣宠,天下有目共睹的。”
    耿武氏说了一些事儿。
    “是啊,娘娘是的真本事的。圣上看重了娘娘,也看重了娘娘生的皇子。”
    耿老爷当然相信了耿武氏的话。
    他们夫妻之间,那是利益相通的。
    “只是敌人太利害,我这心里慌慌的。”
    耿老爷还是怕了太子的势力膨胀的太利害。
    可耿老爷有些想不通的。
    就是宫里娘娘为难一直盼着,太子的势力越是膨胀些,越是利好?
    耿老爷能想到的理由?
    便是娘娘莫不成想捧杀。
    可就不怕了反而喂饱了小狼崽吗?
    太子妃坐在凤撵上。
    她今日是所有瞩目的焦点。
    太子妃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
    可她的面上很淡定着。
    倒底是一位合格皇家媳妇,那养气的功夫很足。
    在太和殿的大门处。
    那铺就的地毯前端。
    从凤撵下来时。
    太子妃看到了太子。
    在太子妃的眼中,他似一位君子。
    她想,他们会成为一对神仙眷侣。
    “孤想执你的手。”
    太子一笑,待太子妃的态度非常好。
    太子妃回了一个笑容。
    然后,她伸了手,让他轻轻的执起。
    走在红色的地毯上。
    四周的人,迎亲的,还是候着的礼官们。
    又或是参加了这一场大宴的宗亲、勋贵们。
    他们的差装,都是万般的华丽。
    太子妃一手执了太子的手。
    另一手拿着她的小扇。她掩了自己眼眸下的半张脸。
    她笑了时,眼睛也是弯弯的,像极了月牙一般的好看。
    二人一步一趟的走上高台。
    帝后在上面等候着这一对新人。
    礼官唱了赞名。
    在吉日吉时,新婚的太子、太子妃夫妻拜了大礼。
    参拜天地。
    参拜高堂。
    ……
    皇帝很高兴。
    玉荣就是全程温柔以笑,以应对场面。
    一直到了太子妃让喜娘迎去了东宫。
    宫宴开始时。
    皇帝在与宗亲、勋贵、高官们畅饮。
    玉荣就是淡然以对。
    她在跟诰命们谈论了,这一场大宴的热闹,以及喜庆。说的更多的,还是一些吉利话。
    “太子、太子妃真是一对佳儿佳妇。”
    玉荣夸了这一对新人。
    这些话说着,倒也是诚意十足。
    太子是皇帝培养的储君。
    这当然是不错的卖相。
    太子妃能在一众的秀女里杀出重围,岂能没几把的刷子。
    当然,这一切对于玉荣而言,她更淡然。
    这一晚,皇帝宿在坤宁宫。
    在歇下时。
    玉荣瞧着皇帝是真的喝醉了。
    而喝醉了的皇帝还是非常高兴的。
    至于玉荣嘛,她就是观察了一下,确定皇帝没假装的假醉。
    所以,她很淡然的去沐浴一翻。
    然后,她回了寝宫时,发现皇帝已经睡着了。
    玉荣自然也是挺自然的,上榻,睡觉。
    次日。
    醒来时。
    玉荣发现皇帝还在睡。
    玉荣是习惯了每一天的同一个时辰起来。
    习惯成了自然。
    哪怕小心些。
    玉荣起身的动作,还是惊醒了正统帝。
    “是我扰了圣上的睡眠。”
    玉荣还是小小的道歉一声。
    “也应该起来了,今日可是太子、太子妃一对新人给予长辈们拜礼。咱们是嫡亲的长辈,不可缺席。”
    正统帝显然挺开心的模样。
    “是不好迟到。”
    玉荣也是点头表示了同意。
    早膳,帝后二人简单的用了些。
    然后,皇帝去了乾清宫。
    玉荣去了寿康宫。便是皇子皇女们,也是提前都得了长辈们的知会。
    皇子们去了乾清宫,皇女们去了寿康宫。
    在寿康宫。
    玉荣见到了和靖二公主,以及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
    和靖二公主今年也要大婚的。要嫁给英国公府的世孙。
    至于三公主的年岁,今年八岁的小姑娘,倒也是一懂事的皇女。四公主、五公主一年出生,今天也是满五岁的生辰。
    比起三公主的懂事。
    四公主、五公主倒是活泼了一些的性情。当然,还是活泼里带上了一些的刻意。至少,玉荣是这般的感觉到的。
    “女儿给母后请安。”
    四位公主给玉荣行了礼。
    “免礼。”
    玉荣笑着摆摆手。
    “儿媳给母后请安。”玉荣也给皇太后福了一礼。
    “皇后不必掬礼,坐吧。”皇太后指了自己身边的位置,笑道:“你来的巧,眼瞅着时辰,太子妃应该也快到了呢。”
    “是啊。”
    玉荣回了一句。
    “今个儿母后可要吃一盏孙儿媳妇的茶。”
    玉荣笑着又捧了一话。
    “你也要吃一盏儿媳妇的茶。”皇太后也是打趣一句。
    “是呢,是呢。儿媳可是盼着的。”玉荣附合了话。她的目光又一转,瞧了四位公主。
    “四位公主的气色不错。瞧着怕也是盼了添一位和睦的弟妹、嫂嫂。”
    玉荣笑着说了话。
    和靖二公主可比太子早出生两月。
    虽说是同一年生的。可太子妃是得叫二公主一声姐姐。
    倒是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三人,就叫太子妃一声嫂嫂。
    “盼着添了太子妃这一位弟妹的。”和靖笑着回了话。她温柔一笑。
    玉荣瞧了和靖二公主一眼。笑道:“你也沾一沾喜庆。眼瞅着,你这大婚的时日,也是近了。”
    和靖二公主也是今年大婚。
    只是和的吉日在太子的后面。所以,这大婚就是晚了些日子。
    “借母后的吉言。”
    和靖二公主回了话。
    “母后,我也盼着皇嫂的。”
    三公主也是回了话
    此时,四公主、五公主跟着点了头。“我们都盼了皇嫂。”
    对于公主们的回话,显然是逗乐了皇太后。
    皇太后笑道:“可不嘛,这是皇家的喜事儿。”
    皇太后刚是话到这儿时。
    有宫人传话来。
    让人惊讶的。
    这一回,来了寿康宫的不止太子妃,还有太子。
    当然,转念一眼。也能想通的。
    毕竟,新婚宴尔的,这太子、太子妃感情好。
    又或者说,太子乐于给太子妃体面呢。
    在皇太后这儿,也是做一翻表现的。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给母后请安。”
    “孙媳给皇祖母请安,给母后请安。”
    太子妃是随了太子一起行礼问安。
    “免礼。”
    皇太后虚扶了一下。
    “有母后的话呢,太子、太子妃快免礼了。”
    玉荣也是笑着附合了一句。
    太子、太子妃自然是谢了话。
    太子的态度很恭敬。
    太子妃也是一样的。
    皇太后瞧着这情景,笑道:“都是哀家的好孙辈。”
    太子也是笑了。
    这时候,当然,还是给长辈敬了茶的。
    皇太后吃了晚辈敬的茶,给了赐礼。玉荣也是一样的,同时,也是给了赐礼,也是说了吉祥的话儿。
    太子受用了。
    太子还有些小害羞的。至少,这害羞里,有多少真?多少假?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孙儿还要去乾清宫,去父皇那儿回话。孙儿就不多留了。”
    太子很客气。
    “去吧,去你父皇那儿,哀家留了太子妃说说话。”
    皇太后随意的回话。语气里带着对太子妃的欢喜。
    太子告退。
    然后,太子妃留了下来。
    当然,太子妃给长辈们、小辈们都是备了礼物的。
    此时,自然也是献了出来。
    皇太后、玉荣这儿都有。
    那是太子妃亲手给做的抹额。
    至于三位公主,那是小辈儿。
    太子妃送的就是玉锁、金锁、银锁、铜锁。
    吉祥的兆头,就求一个吉祥四锁。
    锁的是福禄寿喜。
    对此,四位公主都是笑着受下了。
    太子妃陪着皇太后说话时,也是不忘记了玉荣这一位母后。
    总之,很会调节了气氛一位皇亲贵女。
    说起来,对于太子妃,玉荣也不陌生的。
    以前的皇家宫宴,这一位长乐宴主可没少参加的。在皇室这儿,也是露过脸,结过缘。
    只是玉荣想不到的是皇帝会挑了这一位做儿媳。
    这一日,见了这一位儿媳。
    近距离的这般接触了。
    这倒是头一回。毕竟,以前的接触,也没这般的仔细与揣摩。
    在寿康宫这儿。
    太子妃是担搁了许久的时辰。
    还是玉荣提醒了话儿。
    皇太后才是回过味来。
    “哀家一时欢喜,倒留着你说久了话。”
    皇太后笑着说话。
    “能多陪一陪皇祖母,孙媳只有愿意的。”
    太子妃笑道:“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媳可是巴不得多受了皇祖母的教诲,也让孙媳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
    “你这嘴甜的,哀家受用了。”
    皇太后笑着了应下来。
    最后,太子妃告退后。四位公主也是识趣的告退了。
    至于玉荣嘛,这时候,也不久留了。
    她也去了一趟乾清宫。
    乾清宫。
    皇帝跟太子这一对父皇在表演了情深。
    皇帝很高兴的说道:“你新婚宴尔的,朕给你留些时日,你好好的陪一陪妻妾。等三日后,你就随朕一起上朝观政。”
    皇帝显然给太子机会了。
    太子心中大喜。
    可面上不露了半分。
    “一切全喜了父皇的吩咐。”
    太子心中喜,面上很镇定的。
    这等的做派,皇帝很满意。
    于是,他不留了儿子。
    太子从乾清宫离开时。
    就正好的遇上了玉荣来乾清宫。
    这一对天家的母子,可没血缘关系。
    有的就是一个大义的名份。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子免礼。”
    玉荣笑着说道。
    她的态度很客气的。毕竟,这一位可是储君,是国本。
    哪怕她是皇后,应该给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说到底,太子不是她亲生的。她是一个爱惜了名声的主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寻宝全世界 负鼎 修源录 万历小捕快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有请小师弟 修罗女帝之绝世无双 你怎么跟我舅舅结婚了? 无限神职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只有风知道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她!乌野男排部主攻手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御魂者传奇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大雪满龙刀 娱乐帝国系统 仙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