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三章项目这才刚刚开始(第1/2页)
会议室的权力交接干脆利落。
新任“破军”团队在王铁山的带领下,意气风发地涌向那间简陋却承载着希望的实验室。会议室门关上的瞬间,失魂落魄的魏正明才缓缓起身,如同被抽走了脊梁,蹒跚而出。
走廊尽头,昏暗的阴影里,他的学生刘建已等候多时。
“老师……”刘建看着那张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的脸,声音低哑,“咱们……就这么算了?”
魏正明缓缓抬头。
他浑浊的眼中,所有的失落与颓败都已消失,只剩下一股近乎疯狂、毒蛇般的怨毒!
那目光死死焊在王铁山等人消失的方向,干瘪的嘴唇翕动,挤出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项目……这才刚刚开始。”
“山高路远,又是这么尖端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出点‘意外’,再正常不过了……”
……
“破军”计划启动会,在废弃实验室“开拓者”里仓促召开。
没有鲜花掌声,只有三十六名警卫排士兵标枪般的身影肃立两侧。以鲍里斯为首的几名被王铁山“点将”的技术员,眼中闪烁着火焰般的狂热与期待。
王铁山没有丝毫废话。他猛地一扯——哗啦!一张铺满整张工作台的巨大图纸在众人眼前展开!
图纸上,是一个由上百精密单元构成的阵列,充满了科幻美感。无数比发丝还细的线路纵横交错,最终汇聚于中心奇特的能量聚焦核心。
“这就是‘破军’的心脏!”王铁山的手指重重戳在图纸标题——《高能超声波换能器阵列总装图》上,“我们将用它,奏响‘鬼见愁’的丧钟!”
然而,这豪情万丈的宣告,迎头撞上了北联专家鲍里斯泼来的冰水。
这位方才还对王铁山五体投地的总工,此刻死死盯着图纸,络腮胡包裹下的脸一点点失去血色。他猛地抬头,蓝色的眼睛里只剩技术人面对绝望天堑时的惊惶。
“王顾问!”鲍里斯声音干涩沙哑,伸出三根震惊微颤的手指,“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的手指戳向核心能量转换单元:
“第一!这种能承受每秒数亿次超高频应力、还能稳定输出能量的压电陶瓷,别说炎国,就是在我们北联邦也只存在于顶级军工实验室的理论里!我们造不出来!”
手指移向密如蛛网的能源线路:
“第二!要驱动这种规模的阵列,微秒内爆发的瞬时功率足够点亮一座小城!现有电容技术根本做不到瞬间存储和释放这种能量!这违背了能量守恒!”
最后,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复杂如人体神经元的信号线路上,几乎崩溃: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您看这些信号线路的精度要求——微米级!一根头发丝约七十微米,您的精度要求是它的几十分之一!这是神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做不到!”
鲍里斯的“三大不可能”,像三记重锤砸落。
李振和士兵们交换着眼神,茫然困惑。年轻技术员们面如死灰,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被彻底掐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三章项目这才刚刚开始(第2/2页)
项目刚启动,团队的心气儿就跌进了冰窟。
足以压垮任何团队的绝境当前,王铁山那份平静却令人心悸。
他没有申辩,连解释也省了。他直奔宋援军的办公室,提出一个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求:
“总指挥,我需要建厂以来所有地质勘探报告。尤其是那些被前任专家组判了‘死刑’、封存起来的原始记录。”
宋援军虽不解,却毫不犹豫地信任。很快,堆积如山、蒙着厚厚陈年积灰的资料,送到了王铁山面前。
他把自己反锁进那间尘封的资料室,整整一天一夜。
他像一台开足马力的人形计算机,调动脑中庞大渊博的军械库知识库,疯狂地比对、拼凑那些散乱庞杂、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零碎数据。
时间无声流逝,神经绷紧到极限,视线也开始昏花。
突然!
他的手指在一份五十年代泛黄模糊的手写报告附录上,骤然停住!
一行几乎被岁月抹去的蝇头小字赫然记录着:基地西北三十公里,一座废弃石英矿!一次地质应力测试中,曾捕捉到“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逆压电效应”!这一丁点“异常”,当年只被当作“仪器失灵的小插曲”,随手扔进了废纸堆。
但在王铁山眼里,这无疑是一张标注着奇迹方位的藏宝图!
“找到了!”无声的呐喊在他胸腔里激荡。
……
进入废弃矿区的申请报告,很快就送到了魏正明的桌上。
这位刚刚失势的老院士,扫过报告,布满沟壑的脸上,终于浮起一丝阴鸷的冷笑,冷笑里渗着得意。
他抄起电话,拨给了基地安全生产办公室。
“我,魏正明。”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关于王铁山顾问申请进入七号废弃矿区一事,我意见是——暂缓!”
“理由?”他语气斩钉截铁,“坑道年久失修,结构随时会垮!安全隐患巨大!未经专家全面安全评估前,任何人严禁入内!这是对同志生命负责!”
他用规则作盾牌,给王铁山划下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算计精准,滴水不漏。
电话刚放下,他立刻叫来刘建:
“去!给我把人盯死了!那个姓王的!”魏正明眼中寒光闪动,“我倒要瞧瞧,笼子里的困兽,还能扑腾出什么水花!”
王铁山没有硬闯,也没去向宋援军告状。他直接找到负责人,提出了一个表面让步、实则暗藏机锋的“合理”方案:
“总指挥,魏总的担忧在理,安全是天。我们不能进矿井给组织添乱。”王铁山表情诚挚,“但也不能干等拖慢进度。这样行吗?我只在外围,捡几块当年废弃、散落在地表的废矿石,做点基础研究。这不违规吧?”
理由充分,严丝合缝。
宋援军当场拍板!
当天下午,吉普车载着王铁山、警卫排长李振和两名士兵,驶向那片被时光遗忘的荒凉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