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55章 AI和医疗专家系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聊了片刻,夏雨菲看了下时间:“哎呀!已经这么晚了……你赶紧去睡吧,我等下也睡了。”
    江寒呵呵一笑:“急什么?反正没你在旁边,一时半会儿的,也没那么容易睡着……要不,再聊10块钱的?”
    夏雨菲坚决摇头:“不行,熬夜会伤身体的。”
    顿了顿:“我不在你身边,你得自己注意,别不爱惜自己。如果你有什么不舒服,我也是会心疼的呀!”
    江寒点了点头:“收到!”
    夏雨菲想了想:“还有,别忘了我的话,不准勾搭学姐学妹。”
    江寒:“……”
    莫非学姐、学妹之外的,就可以随便勾搭了?
    好吧,他只是在心里皮了一下,就算真的有机会,也不见得有多余的精力不是?
    不过……
    “那如果她们强行勾搭我呢?我该怎么反抗?”江寒一个没忍住,还是逗了夏雨菲一句。
    不料夏雨菲小嘴一撇:“那还不简单?你把我……嗯,把小蚊子的照片拿给她看!”
    说着一声冷笑:“哼!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几个没自知之明的!”
    江寒:“……”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钻石姐妹情”吗?爱了爱了!
    又磨蹭了一分钟,夏雨菲就主动挂断了视频,虽然心里还有点恋恋不舍,但态度坚决。
    江寒的幻想没能实现,只好随便冲了冲,冷静下来后,老实回去睡觉。
    其他人此时都已上床,正进行例行的“寝室夜话”。
    江寒听了几句,顿生感慨。
    该说到底是科大?
    这几个血气方刚的家伙,大晚上的聊点什么不好,居然讨论学术……
    “所以说,到底什么叫非牛顿流体?”于树提出一个问题。
    吴理舒的声音:“好像是把一些淀粉之类的东西和水按比例勾兑,弄得混浆浆、半黏不黏的……”
    裴必盛:“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我记得关于非牛顿流体,有不少有趣的性质……”
    接着他就科普了起来。
    什么叫非牛顿流体?
    不满足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统统称作非牛顿流体。
    这种流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虽然这玩意的名字有点冷僻,但其实并不罕见。
    绝大多数生物体内的血液、淋巴、组织液,统统都是。
    连细胞质都是,这你敢信?
    周新星接话:“我小时候好像玩过类似的东西,池子里灌满淀粉液……”
    吴理舒插嘴:“我也玩过。”
    周新星继续:“那玩意看着挺稀薄的,但只要跑得够快,甚至可以表演水上漂,小心翼翼地慢慢走,反而很容易掉下去……”
    裴必盛:“没错,如果用力去捅,你就会发现,越用力就越进不去,轻一点的话,反而很容易就进去了。”
    瞬间有些寂静。
    半晌后,于树弱弱地开口:“呃……我怎么感觉,老裴好像在搞颜色?”
    “自信点,把好像去掉。”吴理舒勇敢地吐了句槽。
    裴必盛不以为耻:“哈哈,事实胜于雄辩!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换个话题。”
    其他人倒是挺听话,马上就转移了话题。
    只不过,三句话没过,又和女生扯上了关系。
    大家开始讨论,哪一届学姐质量比较高,各个院系的院花、系花都是谁……
    江寒只听了一会儿,就兴致缺缺,转而怀念起暑假里,和夏雨菲之间那些没羞没臊的事情来。
    实话实说,科大女生虽然不少,可平均质量还不如松江一中。
    也不知道好看的女生都考哪去了?
    好吧,长得漂亮的人,本来在人群中的比例就很小,要在其中挑出学习非常好的,自然更加困难。
    这么一想,这残酷的现实,貌似还算合乎逻辑?
    ……
    悠闲的时间毕竟有限。
    第二天,江寒再次投入到了课题中。
    捉蚊神器的视频已经上传了,只是没怎么去关注。
    倒是不知不觉中,“震惊点”连续大爆好几波……
    时间进入10月,江寒的课题进度将将过半。
    奕星2.0终于训练完毕。
    江寒试了一下,感觉比上一版应该有不小的提升。
    反正他自己是怎么都下不过电脑了。
    这也正常,哪怕他脑力超人,可毕竟不是专业棋手。
    然后他又让奕星2.0与第一版对弈,结果,足足1000盘里,后者一次都没赢过!
    至此,奕星2.0的研发,基本宣布大功告成。
    接下来还需要验证一下,新版奕星能否抗衡人类顶尖棋手。
    江寒给奕星2.0弄个马甲,放到了网棋平台上。
    毕竟只有广泛接受人类棋手的挑战,才能发现到底哪里还有不足。
    江寒写了个ui,以模仿人类的操作,又在某围棋网站,给奕星2.0申请了一个新账号。
    奕星的马甲叫做“cruel”,中文名:“莫得感情”。
    接下来,他就让奕星24小时挂在网上,接受各路网友、大神的挑战。
    网友们一般只是玩个乐呵,棋力难免高低不齐。
    而在低段位炸鱼的高手,也不是每天都能碰见。
    所以,只用了10来天,奕星2.0就以全胜的战绩升到了九段。
    当然,网络围棋的九段和职业棋手完全两回事,不少现实中的业余五段,可能都有网棋九段的账号。
    所以,真正能检验奕星水平的,还得看职业高手们。
    好在这个平台里,就有不少职业棋手出没,而取得了网棋九段头衔的奕星,也有了进入这些人视线的资格……
    于是,平均每天奕星都能碰见3-5个职业棋手。
    可惜就算是职业棋手,在超快棋中,面对ai也没有任何优势。
    不声不响间,奕星稳定刷新着该平台的连胜记录。
    大约11月底,奕星终于引起了高手群的注意。
    其在最高段位120战全胜的战绩,让不少职业棋手都为之咋舌。
    毕竟在这个段位,已经可以碰见同行们了,想要赢棋不难,想要不输……
    大家纷纷猜测,这到底是哪位大佬的小号。
    有猜前世界第一人xx的。
    也有人说“高手在民间”,备不住就是某个自学成才的乡野少年呢?
    还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当前世界等级分最靠前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可这也很难说得通。
    即使巅峰高手,也不可能在同级别交锋中百战百胜。
    比如李昌镐、李世石、柯洁……
    这些传奇棋手,论实力都足以镇压一个时代。
    可就算在这些人最巅峰的时期,胜率能不能超过70%,仍在两可之间!
    于是乎,关于“cruel”的事情,越传越邪乎。
    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地造谣,说某国棋院集结了8大高手,全是已经淡出棋坛的前代名人,称作什么“八杰集”……
    反正就是没有人往ai的方向去想。
    原因也很简单。
    说ai能战胜业余五段,或者让子棋里爆冷,战胜个把职业棋手,还有人会相信。
    在正常对弈中战胜人类最顶尖的九段?
    别开玩笑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弱的人族九段!
    ……
    到此,对于奕星2.0的战斗力,江寒已基本心里有数。
    接下来,他开始考虑,是否模仿前世,举办一场“人机对抗赛”。
    这是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
    好处显而易见:这样一场比赛,必将引爆公众对ai的关注。
    但坏处嘛……
    人类棋手一旦被ai虐得体无完肤,只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被ai的阴影所笼罩!
    适应过来的人,也许还有机会重振雄风,那些适应不了的……
    江寒一想到这个,就有点于心不忍。
    再说现在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华夏棋坛的强势期。
    所以,莫不如……再等等?
    一晃开学一个月多了。
    江寒的寝室里始终还是那五个人,再没有新人进来。
    一般的寝室都是四人一间,而311寝额外多了张上下铺,却只分进来五个人,显得有点特殊。
    于是,多余的那张下铺,就被大家当做了娱乐区。
    晚饭后,如果大家有兴趣,偶尔也会在那张床上下下棋、打打扑克。
    麻将就算了,学校不让玩。
    而且,这里的五个人,也实在玩不到一起去。
    一个地方一个玩法,全国几十个省,只怕倒有上百种不同的规则……
    江寒很少参与这些娱乐,因为他开始忙起来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打算全力投入到老张的课题中。
    这个课题是国家级重点工程,目标是研制新型医疗专家系统。
    这种东西研究起来自然简单不到哪里去。
    而且就算真能研制成功,到底能有多大的实用价值,能否得到批准和推广,还有公众们的认可程度……
    这些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毕竟没几个人敢让电脑给自己看病,或者管理自己的健康。
    但上面能评审通过并立项,多少说明了一点:这次不会完全做无用功。
    毕竟,那一笔笔的科研经费,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投入!
    所以这个项目,就算最后完全没法实用,至少也具备相当的学术价值。
    至于国家战略之类的大目标……
    好吧,咱只要做好自己分内事情就好,别的事情无需多管,也轮不到咱管……
    江寒负责的部分,工程量不算大,但逻辑特别复杂。
    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过不少类似的课题,只是一般都是基于“知识库”或者“决策树”。
    这样的技术路线不能说不行,只是做出来的东西,思维僵硬一点也是难免的。
    要想让ai学会人类的思维方式,更有效地诊断,给出因人、因病制宜的治疗方案,必须采用更新的思路。
    也就是“大数据”。
    这是近年来国内外ai领域的研究热点。
    张德昭也是为了紧跟形势,不让华夏在这个领域落后,才毅然牵头,主动申请、承担了这么个费力不讨好的任务。
    江寒经过深思熟虑,主动向张德昭建议,使用神经网络。
    有点“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张德昭不愧是一代宗师,思想一点也不僵化,对江寒的“冒昧”提议,十分感兴趣。
    经过组内讨论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采用神经网络这项新技术。
    这意味着之前的很多工作都要彻底推翻,重头再来。
    当然,在知道发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就是最后一个进组的大一新生时……
    一个个那眼神和表情,其复杂、精彩的程度,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而江寒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网络规划”这个重担。
    毕竟在整个小组里,唯有他才熟练和擅长这个。
    江寒没让导师失望,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还在一篇3区期刊上,发表了2篇分量不轻的论文。
    由于是集体科研,论文的通讯作者只能是老张。
    江寒对此没啥意见,谁让老张是这个小组的学术带头人呢?
    至于江寒自己的利益……
    老张还是很够意思的,凡是江寒提交的论文,统统给他排上第一作者。
    江寒对此很满意。
    毕竟对他来说,学术点才是最实际的。
    该有的学术点一个不少,这就足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外乡人的旅途 我在美利坚编造神话 李云龙亮剑北宋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万世之名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永噩长夜 医疗系学霸 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横推武道:从大嫂和妹妹开始 无敌道医 被娇妻系统绑定后(清穿) 影帝他妹是国宝美人鱼 重生1977大时代 都重生了谁还不养个妹妹 人生游戏:从酒吧开始签网红 火影之极道魔女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称帝后才知身处小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