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700章 谁犯着没事跟皇帝做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涛涛洪水已成,又如何是世家大族能够抵挡的?
    而明光帝需要做的,就是稳坐钓鱼台,从中挑选他觉得合心意的“人才”,让其入朝为官即可。
    家族间的权利更替,悄无声息。
    相较于门阀森严,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显然这种寒门出身,没有任何根底的寒门更好用一些。
    他们为了想出头,就不得不按明光帝的“规矩”走。
    明光帝微眯了眸子,要不是他一个男的,不太适合跟别人的媳妇碰面,他都想把顾清菱给请进来,好好聊一聊了。
    不过,虽然男女有别,但他不是有李文崇吗?
    李文崇套话,比他套管用多了。
    瞧瞧,这才成亲多久,又帮他“挖掘”了不少东西。
    明光帝表示满意,应下了《大明日报》广告的事情;而李文崇呢,也露出了满意的神情,因为他完成了顾清菱交给他的任务。
    具体细节,交由户部、翰林院协商办理。
    “《大明日报》打广告?!怎么……突然冒出了这种事?!”
    “陛下刚刚下的旨,让我们两个部门好好合作,把章程给定下来。”
    “可……好端端的,打什么广告啊?《大明日报》,可是我们大明王朝的脸面,这能打广告?”
    “陛下下的旨,你去找陛下说理?”
    “……”
    ……
    以前,不少人都小瞧了《大明日报》,觉得这玩意儿弄出来,也就跟邸报差不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弄这个,不是有邸报了吗?有什么事情,看邸报不就行了吗?
    后来,《大明日报》弄出来了,不仅他们这些官员可以看,天下老百姓也可以看。
    因为老百姓也可以看,《大明日报》的画风与邸报完全不同。
    邸报文馊馊的,你要是文化水平低了,还不一定看得懂。
    字里行间,唯有一字一句的解读,才能弄明白。
    所以,邸报这东西,即使普通老百姓识字,也不一定看得懂。更何况,上面还有很多生僻字,以及不用的典故在里面,更加增加了阅读难度。
    似乎,邸报除了用来传递消息以外,还用来“考评”大家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
    但《大明日报》不同,《大明日报》直接接了地气,用的全是白话文。
    它不考察你的文化水平,它只担心一件事情——怕你看不懂。
    为了让你看明白,它们用最简洁的,最直白的字眼,一点一点将邸报上的内容扣给你看,恨不得能塞进你的脑子里。
    除此之外,遇到某些重大事件,《大明日报》还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度解读,尽量将谬论扼杀在了摇篮里。
    如此,即使是底层官员,他不知道那些历史典故,不清楚上官的个人偏好,但只要看《大明日报》,他就能搞明白邸报上讲的到底是什么。《大明日报》还会选择性的刊登天下信息,南来往北,让大明底层官员及时了解到周边地区发生了什么。
    也避免了某些南边官员不了解北边风俗,北边官员不了解南边风俗,从而产生某些误会。
    还有就是,邸报只有衙门才有,一般老百姓接触不到。
    《大明日报》的出现,让底层老百姓多了一个了解“大朝王朝”的机会。
    第一次了解大明律法,第一次了解明光帝下的某些政策是为了什么,第一次明白过来,不是明光帝不会天下老百姓着想,而是某些官员仗着天高皇帝员,“上瞒下欺”,蒙蔽视听,哄骗了他们这些底层老百姓。
    读不懂邸报,想要糊弄了事的底层官员:“……”
    靠!
    这还怎么唬弄?!
    要不然,不让《大明日报》在本地发行?
    不好意思,明光帝早就下令,《大明日报》必须全国发行,任何人不得阻拦。
    还有就是,他能挡得了一时,能够挡得了一世?
    只要有商人流动,那么必然会带来外面的信息,何况这《大明日报》还是明光帝亲自下令,全国发行的东西,那商人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带着到处跑。
    他们精着呢,碰到不讲理的地方官,直接翻报纸,指着哪一条哪一句,直接告诉对方,这是朝廷说的……
    你要敢不遵守,老子就上告朝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
    当然了,地头蛇这种东西,肯定是会存在的。
    阳光,总有照不到的地方。
    可是,不管怎么说,《大明日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
    同时,也让某些骨头比较硬的底层老百姓拥有了抵抗的武器。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大明日报》相当于另一个版本的邸报,应该是高大上的,不容侵犯的。可现在,《大明日报》竟然要做广告了?!
    “好像是崇亲进了一趟宫,这道旨意就好了下来,要不然……”
    “行,我们去见崇亲王。”
    ……
    户部、翰林院官员拜访了崇亲王府。
    李文崇早有准备,拿出了一套官说词。不过说词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文崇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广告势必可行,因为这是明光帝的意思。
    又没触碰到自己的利益,谁会犯着没事跟明光帝做对?
    虽然有点小波折,但这事很快就定了下来,两部官员按照历来规矩,制定章程,没几天就递到了明光帝那里。
    虽然大明王朝对天下书籍印刷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分为官刻、家刻以及坊刻三大体系,但管理书籍印刷的部分一直没有单独分开,而是放在了翰林院,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馆三大馆,以及秘阁、龙图、天章等馆阁,挺复杂的。
    姚大人负责《大明日报》以后,就被暂时放在了天章阁。
    天章阁和龙图阁一起,本来就有皇帝顾问、参与论议或校订图书的职责。姚大爷手里的多收《大明日报》更是翰林院很多官员争抢的肥差,只可惜当初提出搞这个的是姚家,别人想要抢姚大爷的“总编”之位也难。
    因此,其他人顶多做个副手,或者其他职责,分一瓢羹。
    或许他们身上有诸多缺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文化水平不低,也特别会看上面的脸色,只要姚大爷制定出“标准”,他们二话不说,就把《大明日报》给搞好了。
    相较于其他赚不了什么钱的报纸和书籍,《大明报纸》显然是个香饽饽。
    即使《大明日报》目前的收入还比不上《金陵日报》,但因为《大明日报》体量极大,需要的人极多,即使两文钱一份的报纸也让皇家报社赚到了不少钱。
    现在,《大明日报》要搞广告了,眼红的人就更多了。
    因此,在制定广告章程时,也有人跟明光帝上言,想要把主编换成自己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被骗西非,比缅北凶恶一万倍 医路官途 阴阳石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恐怖时代,从成为守墓人开始 斗罗:浴火朱雀,吾乃火之主宰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影视编辑器 九转星辰诀 我的偃偶全是女邪祟 杀一怪叠一毒,从新手村开始无敌 他横刀夺爱 开局小姨子陷害,反手掠夺太阴之体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盘龙,磁场转动 人在书中,重生幼年魔尊,黑化了 斗破之无上之境 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