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三百八十二章:固本培元,悔不当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急需一场大胜吗?”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身前圣旨。
    不知过了多久。
    许奕嘴角忽然微微上扬。
    露出一抹颇显讥讽的笑容。
    “原来你也会怕。”
    许奕略带讥讽地轻笑一声。
    话音落罢。
    许奕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似欲将脑海中的诸多杂乱念头通通驱逐出脑海般。
    无论西域局势再如何变幻莫测。
    无论国内百姓再如何频频造反。
    皆非现如今的许奕所需关心之事。
    于其而言。
    现如今最为紧要之事,依旧是不择手段地壮大自身实力。
    如新女祁城的建设。
    如新官道的兴建。
    如‘燕商’的全面推行。
    如漠北实战练兵等。
    待脑海中的诸多杂乱念头通通被其驱逐一空后。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自太师椅起身。
    不徐不疾地朝着偏殿书房外行去。
    不多时。
    许奕身影便已然出现于燕王府后宫之中。
    ......
    ......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
    三日后的酉时。
    夕阳半落,黄昏正好之际。
    自燕王府前庭已然消失了足足三日之久的许奕。
    终是再度出现于燕王府前庭承运殿内。
    不多时。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立身于书桉一旁。
    重重地伸展数次四肢,轻揉片刻老腰后。
    随即方才缓缓落座于太师椅之上。
    ‘古人诚不欺我。’
    ‘当真是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许奕端坐于太师椅之上,不无回味地低声喃喃道。
    三天!
    整整三天!
    天知道这三天时间,其究竟是如何熬过来的。
    数息后。
    许奕微微摇头,将脑海中那混杂着浓浓回味与些许恐惧的念头通通驱逐一空。
    待脑海一片清明后。
    许奕双手摆出一奇异造型,随即将其放置于嘴边。
    数息后,道道暗含某种旋律的哨声自承运殿偏殿书房快速四溢而出。
    不多时。
    问心首领那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如约出现在偏殿书房外。
    ‘冬冬冬。’
    “主人。”
    问心首领立身于大开的书房门外,轻轻叩响房门。
    “进。”
    “是。”
    得许奕应允后。
    问心首领步伐稳健地行至书桉两步外。
    “通知下去。”
    “明日卯时启程。”
    许奕抬头看向问心首领,随即出言吩咐道。
    若是按照许奕原本计划。
    王大营此番出征漠北的五千将士。
    须于坝上草原实战操练至五月底。
    方才会启程远征漠北。
    昔日正德帝降下圣旨。
    准许奕可于半年内酌情出兵漠北。
    圣旨书于元月。
    而这便意味着许奕只需于五月底、六月初点兵誓师便不算抗旨。
    而在这期间。
    燕地内的诸事,基本亦可尘埃落定。
    如此一来许奕方才可心无后顾地随军出征。
    然而,许奕万万没料到。
    正德帝竟会朝令夕改,再降圣旨。
    明里暗里行那催促出兵之举。
    如此一来,许奕倒也不好继续拖延下去。
    但好在,现如今女祁城重建一事已彻底步入正轨。
    外地世家、商贾们该运至燕地的粮食基本已全部运到。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以及渔阳曲家等一众不稳定因素也已全部铲除。
    如此一来,只需孙道华、庞文泽、杨先安、吕文苏等人按部就班地执行许奕所制定的详至计划。
    不出一月时间,粮食一事便可彻底尘埃落定。
    届时诸事皆了。
    许奕便可在五月上旬前后出兵远征漠北。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问心首领闻言当即拱手领命道:“遵令!”
    话音落罢。
    许奕微微摆手,示意问心首领上前。
    问心首领见状连忙快步上前。
    “亥时前后去一趟良医所。”
    “此两方各取十剂。”
    许奕自袖摆中取出药方两张,随即若无其事地将其交予问心首领。
    孙缈所给两方,一为根除体内内损,一为熬炼筋骨、固本培元。
    内损根除的如何,许奕不得而知。
    但那固本培元之方的妙用,三日来其倒是大有体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若不是有此方在,许奕现如今恐早已‘两股颤颤’。
    “是。”
    问心首领双手接过药方,郑重答应道。
    ‘咳咳。’
    “传杨先安即刻前来见孤。”
    许奕轻咳两声,随即岔开话题道。
    “遵令。”
    问心首领微微一愣,随即快速拱手领命道。
    话音落罢。
    问心首领再行一礼,随即快速退至偏殿书房外。
    待问心首领身影彻底消失于承运殿偏殿书房后。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拿起书桉左侧所摆文书细细翻阅。
    ......
    ......
    两刻钟后。
    一身燕王府属官袍的杨先安紧随问心首领行至承运殿偏殿书房外。
    “进。”
    不待问心首领轻叩房门。
    闻得脚步声后,许奕已然放下手中文书。
    “是。”
    问心首领拱手行礼道。
    话音落罢。
    问心首领伸手作请。
    待杨先安进入偏殿书房后。
    遂轻轻地将那大开的房门紧闭。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杨先安快步行至书桉两步外。
    遂拱手行礼道:“六爷。”
    “坐。”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示意杨先安于客座落座。
    “是。”
    杨先安拱手再行一礼,方才于客座之上落座。
    “还有多少粮食尚未抵燕?”
    待杨先安彻底落座后,许奕不徐不疾地开口问道。
    “回六爷。”
    “除中山陶家尚有万石左右未曾抵燕。”
    “余者皆已抵燕。”
    杨先安闻言未加思索,快速开口回答道。
    ‘万石粮食......’
    “不等了。”
    “这部分粮食且随缘吧。”
    “明日便开始收网吧。”
    许奕低声喃喃一句,随即微微摇头道。
    以燕地现如今的粮食储量。
    着实没必要因区区万石粮而耽误整个大计。
    闻听此言。
    杨先安瞬间神情一正。
    “是。”
    杨先安略作定神,随即点头应道。
    话音落罢。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与杨先安逐一核对此番大计所有细节。
    就在二人细细梳理之际。
    夜色已然悄无声息地再度降临。
    次日卯时。
    东方天幕方泛起些许亮光之际。
    乔装打扮后的许奕在百余名问心百卫、赤血卫的暗中跟随下。
    再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沮阳城。
    待许奕等人身影彻底消失于沮阳城外时。
    一场不见丝毫刀光剑影,但却刀刀毙命,异常血腥的战争。
    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
    ......
    ......
    卯时过半,日出东方之际。
    沮阳城大街小巷内断断续续地燃起些许炊烟。
    就在所有人都在对那已然水涨船高至七两六钱银子方才能换来一石粮而绝望时。
    自重建女祁城的告示张贴后,便再无动静的上谷郡郡衙。
    忽然再度正门大开。
    不多时。
    一个又一个身着皂衣,腰悬短手刀的郡衙衙役身骑快马浩浩荡荡地自郡衙而出。
    方一奔出郡衙所在的德政街。
    皂衣衙役们便极其目标鲜明地朝着四方奔去。
    一时间皂衣衙役行过之处。
    沿途百姓无不纷纷侧目。
    不多时。
    郡衙快班班头关大虎勒马于公孙世家正门前。
    “吾乃郡衙快班班头关大虎!”
    “今奉郡守之命!”
    “特来讨要公孙家主先前所承捐赠之粮!”
    “还望公孙家主速速开仓运粮至郡衙粮库!”
    不待公孙世家门房上前寒暄。
    关大虎自怀中掏出一张字据,随即大声喊道。
    不多时。
    公孙世家家主闻讯而至。
    方一行至家门前。
    便见关大虎手持字据稳稳当当地立身于快马旁。
    “公孙家主。”
    “此乃献粮字据。”
    “郡守有令,还望公孙家主莫要为难在下。”
    见公孙家主走出家门,关大虎遂手持字据快步上前。
    “好......好......好......”
    “放粮.......这就放粮......我这就放粮。”
    待彻底看清关大虎所持字据后。
    公孙家主瞬间神色恍忽。
    那字迹之上所书数目赫然正是三万石。
    若是以现如今的粮价来算。
    三万石粮食足足价值二百多万两纹银。
    公孙世家数代人拼搏百余年方才攒下百万两的家底。
    而现如今价值两百多万两纹银的粮食却要白白送人。
    公孙家主直感心头泣血。
    然而纵使其再如何不舍、再如何心头泣血。
    今日也必须将这三万石粮食拿出来。
    否则。
    公孙世家极有可能变成下一个上谷王家。
    亦或者渔阳曲家、谢家。
    “唉!”
    公孙家主悔不当初地重重叹息一声。
    随即失魂落魄地转身朝着家门内行去。
    当初若不是其听信了那琅琊王氏敬以及上谷王家家主的谗言。
    组织佃户至南城门向孙道华发难。
    又岂会有今日之失。
    “直娘贼的孙道华。”
    “早不来要,晚不来要。”
    “偏偏要等到这个时候来要。”
    公孙世家内。
    失魂落魄的公孙家主心中满是怨愤地怒骂道。
    与此同时。
    公孙世家外。
    关大虎略作定神,随即行至快马处再度翻身上马。
    而此时。
    公孙世家外已然挤满了附近百姓。
    关大虎调转马头,缓缓打量着身后百姓。
    细细打量一圈。
    见身后百姓无不面带饥色,神情麻木。
    关大虎不由得脚踏双镫,自马背上站了起来。
    “诸位父老乡亲!”
    “吾乃郡衙快班班头!”
    “今奉郡守之命!”
    “特来公孙家取粮三万石!”
    “以平高涨粮价!”
    “郡守有言!”
    “明日将会于南城门外!平价售粮!”
    “还望诸位父老乡亲明日务必捧场!”
    关大虎立身于马背之上,高举着手中字据大声喊道。
    此言一出。
    如平静湖面忽然落入一巨大山石般。
    瞬间掀起滔天巨浪。
    “什么!孙郡守平价售粮?!”
    “关捕头,明日当真平价售粮吗?!”
    “苍天有眼啊!有救了!总算是有救了!”
    “孙郡守真乃青天大老爷啊!”
    “咱们沮阳城有孙郡守在,真好真好啊。”
    “孙郡守前脚刚宣布重建女祁城,这才方过了半月有余,便大力筹粮抑制粮价,孙郡守当真为我沮阳城不可多得的青天大老爷啊。”
    “是啊是啊,咱们沮阳城有孙郡守在,真乃咱们之幸啊。”
    原本神情麻木的围观百姓一时间无不纷纷动容。
    麻木的脸色亦与这一刻迸发出涨红色彩。
    相比七两六钱一石的粮价。
    平价这两个字所带来的分量当真是太重太重了。
    至于三万石粮食够不够这么多人分这一问题。
    围观百姓中近九成九的人一辈子都不曾见过三万石的粮食。
    于此事上自然也就无法做出判断。
    但人潜意识里总是会将事情往好的地方想。
    故而,不够也够。
    但三万石粮食真的够吗?
    毫无疑问,此等数量自然是不够的。
    就在快班班头立马公孙世家之际。
    牛家、荀家、赵家、孙家、陈家、刘家等元月暴雨时曾聚佃户于沮阳城南城门处的一众世家豪族。
    其家门前少则出现一两名衙役,多则出现十余名衙役。
    昔日之账,今日必请。
    .......
    .......
    时近午时。
    日上三竿之际。
    一身澹紫色官袍的孙道华,精神抖擞地端坐于郡衙大堂太师椅之上。
    坐看一个又一个衙役不断地往来于郡衙大堂。
    “启禀郡守。”
    “荀家所承五千两银钱,现已全部带来。”
    “其所呈五千石粮食入夜前可抵达官仓。”
    “启禀郡守。”
    “赵家所承五千两银钱,现已全部带来。”
    “其所呈五千石粮食入夜前可抵达官仓。”
    “启禀郡守。”
    “牛家所承三万石粮食,明日酉时前可抵达官仓。”
    “.......”
    “.......”
    “启禀郡守。”
    “公孙家所承三万石粮食,明日酉时前可抵达官仓。”
    “城中百姓无不跪地高呼您为青天大老爷。”
    “......”
    “.......”
    伴随着一道道好消息的不断传来。
    孙道华本就精神抖擞的脸色不由得愈发精神起来。
    待其听闻沮阳城百姓纷纷跪地高呼其为青天大老爷这一消息后。
    孙道华脸色瞬间涨红。
    想其为官二十余年。
    何时被人以青天大老爷相称过?
    而现如今伴随着重建女祁城一事,以及今日索粮一事。
    其接连被人跪地大呼青天大老爷。
    假以时日。
    待其事迹愈传愈远。
    他日定能青史留名。
    更莫要提那本就会有其浓厚一笔的地方志。
    “青史留名。”
    “王爷果真诚不欺我啊。”
    思及至此。
    孙道华心中不无感慨地暗暗想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1979黄金时代 神话之后 御兽飞升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这个洪荒不正经! 都市极品医神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海露谷物语 旧神,连发枪和禁酒令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阵问长生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 神话学院 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传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