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一百五十章 又是一场萨尔浒大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0章又是一场萨尔浒大败
    七月的京师,天气炎热,仿佛一口正在不断添柴的火炉。
    比火炉更热的是五城市井弥漫的烟火气。
    「糖葫芦!糖葫芦!西山上好的山楂,岭南新进的蔗糖,又酸又甜,吃了还想吃。」
    「药糖!药糖!橘子味丶薄荷味丶葡萄味,新鲜果汁配制的药糖,止咳化痰丶消食化积!」
    一群小孩子们跟在小贩后面,咬着手指头丶流着口水,看着亮晶晶丶红彤彤的糖葫芦,以及五颜六色的药糖,仿佛多看一眼就能品味到那沁人心肺的甜味。
    有荆钗布裙的妇人从小院子被孩子拉扯出来,这位被孩子纠缠不过的母亲,盯着糖葫芦问:「糖葫芦多少钱一串?」
    「五文铜钱。」
    「这麽贵?」
    「没法子,我用的是岭南运过来的上好蔗糖,倍儿甜。」
    「真是岭南运来的蔗糖?」
    「我还能骗你不成,我在南城骤马市大街副食店买的,骗你我天打五雷轰!」
    「娘,给我买一个吧。我昨个儿在蒙学月测里拿到了全班第一,你和爹爹说要奖励我的!」梳着总角的男童扯着母亲的衣角,可怜巴巴地乞求着。
    扛着糖葫芦的小贩眼珠子一转,「贵府的公子在蒙学读书?」
    「是啊,」
    提到孩子读书,妇人马上眉飞色舞,「今年开春,顺天府贴了告示,在京师五城开设了蒙学,
    说是什麽基础教育试点...叫六七岁以上的孩童入学,不要先生的束,但书本得自己去书店买..
    孩子他爸上工回来,不知听了哪位工友的鼓惑,掏了钱买了指定的教材,把孩子送去崇北蒙学孩子还算聪慧,没有白费他爹一番苦心。」
    小贩马上接言,「这位妇人,贵府公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读书的料子。蒙学考了第一,来年肯定能中进士,做官老爷!」
    妇人脸笑得跟朵花似的,「哪里哪里,只是普通月考,班上考了第一而已。」
    小贩再接再厉,「瞧你说的。大家伙都说,这蒙学就是以前的县学,贵公子就是以前的庠生。
    今天考班上第一,明天就能考大兴县第一,一举拿下秀才功名,从此平步青云,前程似锦.:」
    妇人笑得更开心,从腰里摸出两枚钱「新制的毫子收不收?」
    小贩一愣,「国计银行发的铜毫子?」
    铜毫子就是国计银行发行的当一厘的新铜币。
    「对。」
    「收,收!」小贩连连点头,国计银行发行的铜毫子,都赶上洪武永乐年间的铜钱了,傻子才不收。
    「铜毫子你怎麽收?不能按两文钱算了。」妇人的精打细算没有被小贩的吹捧迷惑住,
    国计银行的壹圆银币等于六钱七分金花银根据铜钱的品质,一两金花银等于八百到一千二文铜钱,按理说,一厘新钱等于零点八到零点五文钱。
    可实际情况下,铜毫子比铜钱好用,首先铜钱中间有方孔,它没孔实在。
    其次在使用中,供销社丶副食店丶百货店,收铜毫一收一个不吱声,十分爽快。收铜钱要看成色,看损耗,多多少少要折扣一点。
    要是私铸的铜钱,折扣更多,因为从律法上说,这是伪钱,要吃官司的。
    不过商事局下属的商店也不为难普通百姓,不会报官,只是折扣要收多点,再提醒你这钱以后不要收了。
    但你要是拿着几千上万枚私铸的铜钱去买东西,当场拿下,逮送警察厅,问你一个私造钱币,
    少不得西市口走一遭。
    「你给四厘?」
    「好。
    小贩收了四枚「当一厘」的国计银行铜币,没有方孔,实打实的四枚新铜钱,图案和花纹精美,闪着黄灿灿的光,让他的眼晴一亮。
    塞进腰间的钱袋,取下最大一串糖葫芦,递给期待许久的孩童。
    妇人满意地点点头,摸了摸儿子的头:「好好学习。你爹在京东煤铁厂做工不容易,一串糖葫芦要四厘钱,都能买一尺布了。」
    说完,她转回院子里。
    小贩走了十几步,转过头一看,看到手里拿着糖葫芦的孩童,成了这条胡同最靓的崽,十几个小孩围着他,眼巴巴地看着手里举高高的糖葫芦,脸上堆着巴结的笑。
    「迅哥儿,让我添一下,只一下。」
    「迅哥儿,让我舔两下,我用昨个捕的跟你换..:」
    小贩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糖葫芦...」」
    在酒楼饭店扎堆的西城丰城胡同附近,有小贩在大声叫卖。
    「快来买,连环画!商务印书局新出的连环画,巴掌大小,有字有画,老少皆宜,三分钱一本,快来买啊!」
    「新出的《说岳传》丶《大明英烈传》,名家作画,学士编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脚店里坐着几位汉子,其中一位汉子,脸大如圆盘,额头倍亮,络腮胡子,拦住了卖书小贩。
    「有《精品梅词话》没有?」
    小贩嘿嘿一笑,「这位客官说笑了,我是卖连环画,新闻报纸的,你要的那是大部头书,得去书店里买。
    你老移步,不远都城隍庙附近有家弘文书店,里面肯定有。」
    旁边的同伴取笑汉子,「老藤,你还好这一口?」
    老藤嘿嘿一笑:「我就喜欢看里面的插-图。」
    众人轰然大笑,连卖连环画和报纸的书贩都忍不住跟着大笑。
    书贩后面背着十几连环画,胸前背着几叠报纸,继续往前走。
    「连环画!有画有字...」
    「报纸,最新的报纸。《新闻报》丶《新明报》,还有《大明朝报》,一报在手,尽知天下事。」
    一路叫喊着,来到了阜成门大街,一行队伍走了过来。
    十二三岁的男孩,穿着草绿小翻领短袖上衣和到膝短裤,腰间扎着两指宽的牛皮袋,斜背着一条草绿色背包,踏着布鞋,理着短发,戴着一顶原野灰色的软帽,排成四行长长的队伍,沿着大街右边,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
    最前面一位男孩高举着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有两行八个金黄色大字:「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下面是一行稍小的金色字:「朝阳学堂」。
    队伍最前面一位穿新式原野灰陆军军装的军官大声喊。
    「《满江红》,大家一起唱!
     怒发冲冠,凭栏处丶潇潇雨歇...预备起!」
    三四百名少年齐声高唱:「...抬望眼丶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歌声如春雷秋潮,在西城上空回荡着,引起无数百姓瞩目,不少孩童跟着一起唱,许多人不会唱,只是跟着一起哼哼,兴奋得又蹦又跳。
    书贩站在路边人群中,羡慕地看着这些学生。
    「夥计,你知道朝阳学堂是什麽学堂?」旁边有人问。
    书贩转头问:「客官是外地的?」
    「嘿嘿,我是河南的,来京师投亲。」
    「朝阳学堂在朝阳门内以前的武学里,是今年开春刚设的。里面的学子全是辽东阵亡者丶九镇边军阵亡者和西南平叛阵亡者遗孤.:
    皇上亲自担任学堂祭酒...这些学子可以说是真正的天子门生。看到那面大旗上的八个大字了吗?」
    客官嘿嘿一笑:「八个字认识了五个,不知道什麽意思。」
    「羽林,羽林军,羽林郎啊,前汉武帝的老典故。」
    「羽林军啊!听说书的提起过。哦,夥计,你是说这朝阳学堂是咱大明的羽林郎?」
    「没错,大明天启皇帝的天子羽林!」
    「喷喷,不得了。看他们穿的这衣装,初看怪异,可你多看几眼,觉得特精神,我都想给自己也来上一套。」
    书贩哈哈一笑。
    「夥计,这些朝阳学堂的羽林郎干什麽去?」
    「去西山拉练。」
    「西山?」
    「对,那里有御营军。朝阳学堂不仅教新学问和天启显学,还注重强身健体,据说这些羽林郎各个都会骑射。不过人家的射不是射箭,是火枪射击。」
    「天启显学?又是个什麽学问?」
    书贩听出来了,这个河南来投亲的小伙,十有八九是想找门路进国子监,或者顺天府学,好在北用里搏一搏功名。
    类似于另一世界和时代的高考移民。
    他是读书人,起码是个秀才,刚才装傻是在藏拙,出门在外的本能反应。
    河南老乡也有不少心眼子!
    「天启显学,现在最时兴的学问,是咱们皇上编撰钦定的。
    学会了就能当官,学通了能做大官!」
    河南老乡眼晴一亮,「夥计,劳驾打听一下,哪里能学到这天启显学。」
    「朝阳学堂是一处,新式学堂的蒙学是一处,不过这两处客官你肯定进不去,身份和年纪都不够。
    还有报国讲习所,那里得当了官才能进去,特殊的要麽是大才,皇上钦点;要麽是制置司重臣举荐.
    老兄你?」
    河南老乡连连摇头,没这本事。
    「那客官唯一的去处估计就是国子监了。」
    「国子监现在也教天启显学?」
    「教。去年七八月,皇上钦点玄扈公(徐光启)为国子监祭酒,李振之(李之藻)丶王良甫(王徽)丶张又远(张涛)担任左右司业和监丞,国子监文风为之一变,大兴新学,尤其是显学里的科学三门,数理化。
    先是开设特科班,后来月月考,不合格者被罢黜,同时招录各地的秀才童生入学,学习新学..
    到而今,国子监成了专学天启显学,尤其是科学三门的好去处。不过大家都说,想要把天启显学精髓学精,能做大官,还得去报国讲习所..:」
    河南老乡听得目光炯炯有神,「想进报国讲习所,先得在国子监好好学,夥计,多谢指点。
    在下四川叙州刘之纶,以后有缘相见,定当回报。」
    刚才还一口河南腔,马上变成了川音,书贩目瞪口呆。
    这些读书人,心眼太多了。
    看着刘之纶匆匆离去的背影,书贩愣了好一会,旋而淡淡一笑。
    又完成一个任务,回去可以向站里的录事申报,记上一笔。
    尤其这位刘之纶,是个有意思的人。
    四川叙州?
    那里不是制置司西南局驻地吗?
    这位刘之纶,难道跟西南局有关系吗?这个必须要汇报上去。
    等到朝阳学堂长三四百米的队伍远去,书贩转身往鸣玉坊大街走去,走了几步,一回头,歌声从阜成门方向传来。
    「...待从头丶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鸣玉坊大街在西漕河边上,酒楼饭店林立,是卖报纸的好去处。
    「最新的报纸,《新闻报》丶《新明报》..:」
    「卖报的!来一份《新闻报》。」
    刚吆喝几声,旁边寻香酒楼一楼厅堂靠街边有几位食客,一看就是读书人,叫住了书贩。
    书贩走进厅堂里,憨笑可掬地问:「几位客官,一份最新版的《新闻报》,一分新钱。」
    「铜板要不要?」
    「敢问客官,哪年的铜钱?」
    「有嘉靖年间的,也有万历年间的。」
    「承惠二十文铜钱。」
    「拿一份。」
    读书人甲排出二十文铜钱,接过报纸,嘴里嘟嘟着。
    「现在铜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买两张纸也要二十文铜钱。」
    旁边的同伴乙说:「不是铜钱不值钱,而是国计银行的新钱越来越值钱了。」
    丙附和着:「没错。国计银行先是通票,在京官中盛行一时。接着是一圆的银圆,一角的小银毫,一分和一厘的大小铜毫。
    以前是商家喜欢用,现在平民百姓也越来越喜欢这新钱。」
    甲抖了抖新买的报纸,「关键是商事局三大店,供销社丶百货店和副食店,吃的丶穿的丶用的,包罗万象,价廉物美,丰俭由人。
    官绅喜欢去买,百姓们也跟着去买,越买越上头,其它地方的货看不上。偏偏这三大店,专收通票和新钱,就算是金花银和永乐铜钱,也要打个折。
    大家都会算帐的,与其如此,不如先弄些国计银行的通票在手里,没有通票,新钱也行...」
    三人议论了几句,齐刷刷转向甲,「兄台,你买报纸想看什麽消息?」
    「从开春听闻蓟州北边打仗,现在都夏七月了,足足三四个月过去,怎麽一点消息都没有..
    此时,一个愤然不平的声音从旁边桌子传过来。
    「穷兵武!肯定又是一场萨尔浒大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炸虫族做美食,震惊全星际!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李庄生同学不想重生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全民成野神?唯有我百倍供品! 你们刷怪啊,刷我干嘛!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半夜和镜子猜拳,我赢一把就睡 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 婚戒为界 律师:霸凌者无罪?我送他死刑! 看见弹幕后,这个反派她邪的发正 修仙的我却来到了巫师世界 郡主回京后,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 恒火与狠活之主 相国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