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说欢喜一家三口回来了,陈继亮、木匠陈,王三叔等人都过来拜年,说说话。
定在初八开工,问问开工的鞭炮香烛等等都准备好了没有。
沐凌峰告诉大家,;年前都准备好了,放心。
在大家聊天的空档,乔美杏给两个兄长收拾好东西,请初一赶了马车,送他们去了河湾的宿舍。
乔美杏怕两人多心,解释道,;我这女婿其实人挺好的,只是家里就这么大,欢喜夫妻俩感情好,我怕你们住在楼上反而不自在。
;杏儿,我们懂的。乔大伟一点都不介意,;他们大户人家都是自己一个院子,跟别人住一起肯定不自在。小夫妻恩爱,我们两个大老爷们住上面确实不合适。去河湾宿舍也好,反正开工后在那边上工,还方便。
;是的,我们住哪儿都一样。乔二郎说道,;这边的条件可比普通人家都要好,那边人多热闹,又有食堂、澡堂多方便。
把哥哥送去宿舍,乔美杏心里愧疚,给了二人一人二两银子,;这银子大哥二哥拿着,有什么需要的那边王三婶开了个小店,就去那里买。买不到的,就去镇上。
两人推拒,乔大伟道,;我们来这里,里里外外让你买齐全了。去宿舍住,被褥什么你都准备好了,就连盆呀什么的都给戴上,还需要买啥。赶紧收起来,用不着。
乔二郎也道,;杏儿你收起来吧,作坊包吃包住还要买啥。
;手里有点银子总是踏实些,你们别推拒,越这样我心里不好受。乔美杏一定要给,两人一人收了一两银子。
远的工人在初七这天就从家里赶回了响石村,正月初八开工大吉。供应商都来参加了喜安作坊的开工仪式,觉得他们是这里的一份子。
喜安作坊开工了,标志着新一年赚钱大计真是展开。
正好林镇长也来了,送走了其他人,花逸安把他单独留下。
把自己留下肯定有好事情,林镇长跟着花逸安到了学堂先生办公室里。里面烧着壁炉,做了没一会儿,欢喜也来了。
;今天找林镇长是两件事情,咱们先说第一件。花逸安接过欢喜手里的契约书,推给林镇长,;你先看看,然后咱们再往后说。
林镇长激动的拿了契约,越开越激动,;这是大好事啊,安世子,世子妃你们放心,我一定安排好。
;一百多头养,分配的时候最好每家分到一头母羊。花逸安拿了笔墨,把一份责任书给了林镇长,;羊毛一年可以剪两次,第一次在三四月份,第二次在七八月。都是成年养,这弄过去过一两个月就能剪羊毛,很合适。
;对对对。林镇长激动的点头,;确实很合适。
签了责任书,林镇长双手递给花逸安,;那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要买下同仁堂旁边以及后面的地。欢喜拿出喜安职工医馆的图纸,;只要这一片地,那边是镇上主街道和市场,我们不要。占用的民居有两种赔偿方式,一是按照面积算钱,二十按照房屋面积赔偿房子。
;这...要征用镇上的地,林镇长当然同意,;这么大的事情,我得回去召集镇上的居民商量好了在回复你们。
;此事关系重大,当然要给你时间回去开会商量。花逸安把规划出来的图纸给了林镇长,;暂时就用这些,这半部分的规划图你拿去看,也能知道我们需要征收的面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林镇长郑重的接了图纸,;安世子您放心,鄙人一定好好完成您交给的任务。
花逸安点头,又嘱咐道,;先把养羊的事情安排好,正月十六羊就送过来了。
;鄙人记住了。
事情急不来,只能等。
玻璃作坊一开工就在研究新东西,吃过午饭,花逸安和欢喜去了河湾。看女工把稀释好的银子熬成的水刷在平整的小片四四方方的玻璃上,然后拿到一旁的软垫子上晾干。
木艺作坊那边按照这里的尺寸做好了框架,送过来,等玻璃上刷的那一层薄薄的银干了过后,组装起来,就变成了一把拿在手里的小镜子。
办公室里只有夫妻二人在,花逸安拿了一把照着自己的俊脸,;哎呀呀,媳妇儿,为夫原来长得这般美貌。哎呀呀,都被自己给美呆了。
欢喜凑过来,;咱俩真有夫妻相。
;媳妇儿,你也好看。花逸安指着镜子里的欢喜,;你看多清楚,你耳朵上那颗小小的黑点都看得清清楚楚。
花逸安当下决定了价格,;这镜子,一两银子一把。
;一两银子一把有点贵,谁让只有咱们有呢?欢喜手里也拿了一把,;纯手工制作,这外框上面的雕花也精致。一两银子,好卖。
当晚拿了几把镜子回去给了家里的女眷一人一把,就是春华秋实也没落下。
沐大昌把大脸凑到钱菊英的镜子面前,;孩儿他娘,里面那个大脸是谁?
钱菊英噗嗤笑出声,;不是你,还能是哪个?
;原来我长得这么好看。沐大昌捧着镜子照,捏着嘴重复着,;真好看~
毛毛要了两把,;娘亲,我要给绵绵送一把过去,后面刻上我的名字,还有吉祥话。
男生外向啊,欢喜摇着头同意了,;好,明天让师傅给你做。
第二天做出来一批特制的,送去了京城。凤荣轩、花子旭和秦太傅父子的是大大的穿衣镜,为了讨好儿子未来岳家,花逸安也给豫王爷送了一面穿衣镜。
绵绵小美女当然是按照毛毛的要求,在后面写了祝绵绵越来越漂亮可爱,毛毛字。
在他们收到镜子的第五天,喜安护肤和吉祥布桩才开始卖镜子,大的穿衣不好做,只有吉祥布桩有一台,供客人试衣裳用。
小镜子做成了各种样式,拿在手里漂亮,镜子干净明亮最重要的是照得清晰。京中小姐夫人们人手一个这一年,水银镜风靡了整个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