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5章
大家随着子桑淮的脚步,越走越暗,越走越偏,若不是这人是子桑淮,她都要怀疑会不会居心不良,把他们带到一个山旮旯的地方,然后下毒手了!
“子桑,你的那位病人在哪啊?”花夕柳眼看着越来越暗了。
子桑淮手里提着路灯,为大家照明,他们穿过的,是一条旧巷,这里不再是他们看到的繁华模样,路上坑坑洼洼,两旁的旧房子,都生了青苔,四周,都透着一股发霉的味道。
花夕柳也不敢相信,繁华的叁月城中,竟还有这样一个角落,无人问津,看起来萧瑟的不行。
甚至,走到里面,有风吹过,还能带来一阵阴寒之气,花夕拾都忍不住的打了个哆嗦,按理说,这天气已然入夏,晚上怎么还会觉得冷。
这和他们白天晚上见到的叁月城,都不一样。
“可是觉得冷?”傅吟在花夕拾的身边,立刻便注意到了。
花夕拾也不否认,只道:“有一点点,也不知为何,总觉得格外的阴凉。”
花夕拾想到了夕柳,看了她一眼,问道:“柳儿,你冷不冷啊?”
她握住花夕柳的手,手心冰冷,花夕柳摇了摇头道:“还好。”
也就是在花夕拾身边,才会关心她冷不冷,身体怎么样,以前在家中时,即使是寒冬,她母亲知道她生病,该下水时,依旧要下水。
没人会管你身体是否舒服,会不会落下病根,觉得难熬时,只能忍一忍,想着,也许睡一觉就好了。
所以子桑淮才会说,她的身体已经是旧疾,落下了病根。
花夕拾想了想,还是准备拿件衣服给她披上,倒是傅吟,已经将自己的外衣解了下来,递给了花夕柳:“别麻烦了,夕柳,你先披一下,当心着凉。”
傅吟也知道花夕柳的身子不太好,这是个平时总是闷声学习的姑娘,从来不说什么,除了唯一一次,争那个协助顾先生的名额。
花夕柳接了过来,却觉得鼻尖有些酸,默默把衣服披好,点了点头:“谢谢先生。”
傅雪看了傅吟一眼,似乎有些不太明白,他问的是花夕拾,给的却是花夕柳,难不成,这两个姐妹花,他还都想要不成?
“前面快到了,你们小心脚下,路有些不太好找,这附近有几条凶犬,大家靠近些。”子桑淮的话音刚落,便听到了凶犬的狂吠声。
花夕拾和花夕柳都被吓了一跳,傅吟将二人户在了自己的身边,温声道:“别怕。”
那几条狗围了上来,一边叫的很凶,又一边在摇尾巴,一时间都不知是几个意思。
随后,子桑淮招了招手,它们便都跑了过来,一边在子桑淮的手下摇头摆尾,一边对着其他人狂叫。
花夕拾:“……”阅读书吧 .yshuobaxs.
不远处,听到狗吠声,一间破屋里,走出了一个个衣衫褴褛,皮黄骨瘦的人,见到子桑淮后,仿佛见到了光一般,跑了过来。
花夕拾有些意外的看着子桑淮,这叁月城这么热闹繁华,他是怎么找到这么一个地方的?
“公子,活菩萨,你终于回来了,我们还以为,您要丢下我们不管了。”那些人把子桑淮给团团围住了。
天太暗了,看不清子桑淮眼底的神色,也看不到此刻傅吟和傅雪的目光,只听到子桑淮道:“别在外面了,先进去吧!”
不进去还好,一进去,就会发现破屋里,至少有上百人挤在一起,花夕拾看着,神色也微微有些震撼,这是她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心中觉得撼动。
“淮公子,你赶紧替我姐姐看看吧!她好像更严重了。”
“还有我的孩子,为了治他的病,我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淮公子,你帮帮我们,将来,您的诊金,药材钱,我们做牛做马,也一定会还上的。”一名妇人直接跪在了子桑淮的面前。
子桑淮点了点头,蹲下了身子:“不用如此,我是一名大夫,至少曾经是,便不会不管的。”
子桑淮放下了药箱,花夕拾和花夕柳姐妹二人自发的向前了一步,问道:“子桑,我们能帮些什么?”
“我把每个药材的药方都写好,你们识字,把所有药材配好,煎药。”子桑淮也没有客气,他买了一堆要用的药材,但是每个人的病症都不同,只能买回来再让她们跟着方子去配药材。
这也是他们提出要一起过来时,自己马上答应的原因,多一个帮忙,事情做的就更快些。
这里的其他人,许多都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而且都是些药材,万一弄错了,不是儿戏,子桑淮并不放心他们。
而花夕拾他们,就不一样了,相识这么久,他心中足够相信他们。
“好。”花夕拾点了点头。
子桑淮在一方摇摇欲坠的桌上,把几张药方写好,随后递给了她们,姐妹二人开始根据药方配起了药。
子桑淮在里面照顾病人,这里面的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看到子桑淮在,也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
花夕拾姐妹二人把药配好以后,开始生火熬药,按照子桑淮说的时间和火候,仔细的把关着。
一屋子没过多久,便都弥漫了一股子的药香味,花夕拾在微弱的烛火下,看着子桑淮,他明明医术高明,心怀仁义,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看病治病,为何却不愿意继承家业当一名大夫呢?
以前,花夕拾以为子桑淮是不喜欢,但是如今,她推翻了这种想法,子桑淮明明也是喜欢医学的,且平日里除了学习,肯定也没少看医书,不然,这么多疑难杂症,他八九岁时,就说要励志科考当官了。
八岁的人,再聪明,医术能钻研到哪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些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学医,只是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而已。
等药煎好了以后,她给他们端了过去,子桑淮这才同他们讲,这里病倒的人,有七七八八个,一开始,都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看病就诊抓药,都要花太多的钱,他们想着熬熬就过去了。
可是,熬到后面越来越严重了,再去请大夫时,要的银钱就越多,有些人,还有亲人孩子的,想想治了病,钱全没了,说不定要饿死全家,便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