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758 回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上问韩大人具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春天的时候林孝珏组织人给京郊的农民上过课,如何增产,什么是因地制宜,原来大家种地还看黄历顺不顺呢,现在只听永安公主的。
    林孝珏还送了一批工具过去。
    当然第二批就要当地农户照着样子自己打了。
    那些工具轻便又顺手,农户有口皆碑,因为工具省时又省力,所以农民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活,今年一年大家过的都不错。
    韩大人继续道:“百姓说公主是他们的公主,不舍得公主远嫁,所以今年纳粮就特别痛快,想让圣上知道永安公主对他们的重要性,公主是财神一样的人。”
    财神。
    皇上听了好笑,笑过之后又有些伤感,这个孩子在最开始时做的那些事,他都不怎么看好,所以一直任由她自己折腾去,他是一点忙都没帮。
    先来看来,她的付出有回报了。
    在没见到林孝珏之前,皇上一度认为这个女子不安分,甚至想打压她,他心想许是自己老了,现在竟不觉得她是不安分,反而很享受这种热火朝天的感觉。
    百姓活的热火朝天,王朝就欣欣向荣。
    皇上在宫里听得到了自己想听的话。
    大街上舆论也没闲着。
    腊月初八,各家各户都在城门口施粥。
    今日不知怎么的,钦天监也来凑热闹,米粥熬的浓稠热乎,香气溢满了街道。
    被施粥者不光能喝到粥,还能拿到一个小册子。
    排在第三个的是奇怪,当他接过一位斯文白净的大人手里的小册子的时候,几乎是懵的:“大人,我是乞丐,不识字,您我也没用。”
    那大人很耐心的帮他把册子翻开:“不识字没关系,有图。”
    乞丐一看,都是他认识或者不认识的生活工具,认识看起来改进了很多,不认识的干脆就看个新奇。
    他拿着册子嘿嘿笑:“有图是会看,可是我是乞丐,用不着。”
    那大人还是十分有耐心:“除非你当一辈子乞丐,不然总有一天能用到,再说,你用不到,有人能用到。”
    是的,一日为乞丐,就闲着终身不劳作,乞丐懒惰。
    可是还有很多勤快的人呢。
    他们是需要这个工具的。
    这册子上分门别类,生活中能用到的小工具都有图形,不光如此,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工具也给改进了,比如雕玉石用水凳,做几何算术用的“规”“矩”……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册子上没有的。
    而且册子上还标注了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竟比那些老木匠说的还详细。
    这是一个能改变人生活习惯的册子。
    中国人在感情生活中很保守,但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却很快。
    所以这个册子很快就风靡街头,因为人们有需要的,要去赶着做工具啊。
    钦天监施粥三天,就了三天的册子。
    有喜欢专研的人会拿着册子来问:“都是谁画的?”
    还是那位斯文白净的中年大人来回答:“永安公主。”
    啊!
    这就难怪了。
    出了永安公主,没人这么热心给大家普及这些知识。
    还有人问:“那工具都是谁明改造的?总不能还是永安公主吧?”
    “这到不是,有三分之一是永安公主,还有三分之一是逸风。”那大人指指低着头给人打粥的青年男子。
    青年男子表情清冷,打粥的时候也不跟人说话。
    人有外冷内热这一说,虽然他打粥不说话,但是他能替百姓做工具,就一定是个好官。
    周围听见的人笑了,朝逸风竖起拇指。
    有人又问了:“永安公主三分之一,逸风三分之一,那还有三分之一是谁造的?”
    那大人有些不好意的拍拍自己的胸口,憨笑道:“正是在下,让大家见笑了。”
    这怎么能是见笑?
    这要感激啊。
    众人纷纷问着大人的名讳:“大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您不能做无名英雄啊?请说出您的名字。”
    “是啊,大人您叫什么?我们回去好记在心里。”
    呼声太高,那大人再推脱就是拿乔了,他还是那样带着羞涩有些憨厚的笑:“在下名若山,是姓周的。”
    永安公主也是姓周的。
    是永安公主的亲戚。
    所以这事还是永安公主组织的。
    因为永安公主心中有百姓,所以总是把自己会的东西拿出来跟百姓一起分享。
    一时间腊八人们议论的不是谁家的粥好,都是永安公主的博学多识。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先问的:“我们用这样见多识广博学多闻的永安公主,如果嫁到蒙古去,那这些知识是不是都被带走了?”
    有人就说:“带走的何止是这点东西,永安公主还收了很多徒弟呢。”
    “对,永安公主还请大儒给学子们讲课,可是听道理的可不光是学子们,人家墙都拆了,明白事理的人,总会知道听人讲道理的重要性,那是受益匪浅。”
    原来不知不觉中,永安公主已经为大家做了这么多事。
    都是好事,都是实事。
    不说别的,人们又想起瘟疫之时永安公主的出人出力。
    如果真的远嫁了,再有瘟疫谁来治?
    再有瘟疫谁来挡?
    对,人们又想起来了,抛开别的光环不提,永安公主是个大夫啊,是个脚踏实地,不惧恶名,有真才实学的大夫。
    就看这一点,也不能同意永安公主远嫁。
    人们一开始是私下里舍不得。
    后来逐渐摆在茶楼酒坊中说。
    如果听见有人说要将公主远嫁,甚至会有几个热心人指着那人的鼻子骂:“要嫁你嫁,你不嫁你媳妇嫁,你媳妇不嫁你妹妹嫁,你妹妹不嫁你闺女嫁,你们家都知道蒙古不好,不远嫁,那为什么要逼公主远嫁?”
    “说什么?怕打仗?”
    “如果蒙古人要抢公主,那打就打了。”
    所以舆论渐渐从“不愿意为了一个公主引起战争”,变成了为“保卫公主而战。”
    这可真是不得了,因为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明明是一个红颜祸水,怎么老百姓都不恨他了?
    方家人听到了舆论真是又惊又恼。
    方太守不可思议的摇头:“想不到这位公主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咱们之前做的事都白做了。“
    方景隆攥紧了拳头恨恨的说:“错失了杀她的最佳机会,让她成了气候。”
    如果只是为了蒙古人,方君候可能就放弃了,可是不甘心,不甘心啊,她是从什么时候起,这么得民心的?
    民心,那些微不足道的斗升小民。
    不过是几个小小工具。
    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方君候所有斗志都被激起来了,他将下人拿来的小册子撕得粉碎:“贱民,贱民,我就不信他们能比得过舌灿莲花的读书人?他们不过是玩偶,朝中大元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让他们家破人亡,玩偶终究是抵抗不了操纵玩偶的人的。”
    国子监有一半的学子顶着风雪静坐请愿:“永安公主收买人心操纵舆论不肯为国和亲,红颜祸水祸国殃民,要么和亲要么褫夺封号驱逐出京。”
    如果事情还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都是小事。
    闹到读书人这里,就是大事了,读书人是干什么?时代的先锋,思想潮流的引领者,国家未来的栋梁。
    他们情愿,如果不准的话,可能会引起上层动乱。
    皇上听了大雷霆:“一个小小的和亲,为什么会闹的这么大?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推波助澜?”
    锦衣卫的探子回报:“就算有,人也太多,没法查。”
    皇上道:“没法查就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情愿给朕平息了。”
    这个难度有点大啊,怎么对付这些读书人?难道要动用武力?
    锦衣卫前一秒还在惆怅,后一秒就笑逐颜开的来找皇上:“圣上,平息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情愿平息了。”
    “谁?”
    “怎么会这么快?”
    不光皇上,大刘公公都好惊讶,这次的行动有点过于迅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蒸汽世界的鼠先生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女神总裁你先别急,孩子真是你的! 风舞南诏 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乱世边军,从铜板换老婆开始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沉靡绯色 夜色荒诞 陆地键仙 多子多福,人在修仙界开枝散叶 穿越成狗,我成了宗门老祖 开挂纪 被兼祧两房后,病弱大嫂重生杀疯了! 联盟:我真没想打职业啊! 纯爱就变强?可老婆是贝利亚! 搬家产嫁军少,好孕资本家小姐一胎三宝 一日破神婴,我娶你妹你哭啥? 当怂包穿进现代灵异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