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九百八十四章不可思议的事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平时下级不能越级上报,但遇到传染病的情况例外,只要地方监察机构发现,就必须直接上报皇帝,由朝廷统一处理。不过以前的处理方式比较粗暴。
    一旦发现瘟疫,就封城,派人送药送医,这是其中一部分;但要是有人私自出城,立刻砍头。
    这时候,暴力机关就会毫不留情地出手,没人会跟你讲道理。
    在户籍制度下,一旦有疫情,除非你躲进深山老林,否则附近所有士兵看见你,都会直接动手砍人。
    董宿和刘纯奉命开始组织人力,医学院现在学生很多,里面有不少是赤脚郎中。
    朱祁钰则去了文华殿,召开了支援会议。
    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扯皮,大明的皇权意志是绝对的。
    “户部,要和太医院配合,一切所需都要优先安排,诸位知道,大宁府不能有闪失。”
    朱祁钰坐在上首,语气非常严肃。
    “臣,领命。”
    陈循站出来回答。虽然他本来就很忙,京畿地区正在试行税改,由户部主导,每次朝会都要面对各地巡按御史的弹劾,还要应对那些阻挠丈量土地的地主乡绅。
    但大宁府关系到辽东的战略布局,税改的事可以暂时放一放。
    “吏部,原本想着慢慢来,但现在朕缺人,从独石口到大宁府这一路的县镇,都需要官吏。朕会让神武卫协助,别打什么小算盘,朕不仅要控制军事,还要掌控地方。”
    看着王直,朱祁钰说的是命令,而不是商量。
    如果没有瘟疫,他还能慢慢来,让军队里的副职逐步熟悉政务,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突发状况不只是麻烦,更是机会,是向辽东展示新皇权威的机会。
    “臣,领命。”
    王直站出来,他总觉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好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圣人不再重视国子监,心思都放在学校上了。王直也知道,东华门和山东的事让圣人对天下学子的期望不断降低,连带着与科举挂钩的吏部也被圣人冷落了。
    现在,王直只希望山东那边别再惹事,到底有没有搞清楚谁是臣,谁是主?
    从独石口一路往东,那支所向披靡的大明军队回来了,但消息传得慢,很多人还懵在那儿,没反应过来。
    再说,不像前一个那样,动不动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小胜,他的眼光更开阔,看得也更远。
    朝廷的反应非常快。
    医生们被紧急召集起来,就连京城的军医也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人来。
    传令官骑着快马冲出城,后面跟着一批先期运送的物资。
    因为有司库的支持,物资的清点和收集都很快,传令官还要往北通知各地的惠民药局,所以京城这边压力不大。
    大宁府。
    在特殊情况下,李狗蛋他们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把几个在人群里煽风的人给杀了。
    他们一开始不听劝,非要,直到见了血,才像鹌鹑一样缩成一团,老老实实听话了。
    “你们不是来救人的吗?为什么还要?”
    有个胆子大的百姓大声质问。
    李狗蛋看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说:“昨晚就说了,城里可能有传染病,我们尽力救人,防止疫情扩散。而这些人,冲撞军营,人群出城,不管在哪朝哪代,这都是死罪。”
    一只手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罗顺走了出来。他是提议进城的神武卫副将,比李狗蛋资历更深。
    “各位乡亲,现在出了城,没人能活命。而且,时疫也不一定非死不可,只要大家待在自己家里,所有物资都会送进来。可现在你们又聚在一起,还想冲撞军阵,难道是想趁机做什么?”
    罗顺说话很平静,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自己人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就是无法真正理解彼此。
    看到自己的气势软了下来,有人却觉得自己硬了起来。
    这些人好像根本不会思考,就算过了这道门,光靠这些百姓,就能冲破外面的军队吗?
    现在的军队还在改革中,刘安手下大多是旧部队。
    虽然俘虏营不敢乱动,但刘安未必会顾忌。
    有人刚要开口,罗顺立刻把帽子扣在他头上,那人立刻退了回去。
    “你我都是明白人,都是同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们也不会拔刀相向。现在,大家都回自己家去,按照指示做好消毒,不要喝生水,家里没柴火的可以来……”
    罗顺唠叨着那些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
    现在城里大多数人都有头痛发烧的症状,医生说是风寒。
    风寒可不能小看,百姓大多营养不良,风吹雨打后,任何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都有可能致命。
    听了罗顺的话,再加上几个叫嚣的人倒在地上,人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眼前的士兵进城之后,并没有抢他们的东西,也不像朵颜卫那样欺负他们,这已经算是很文明的军队了。
    而且,对方并没有把城门彻底关死,反而开始照顾他们。习惯了低贱地位的老百姓,想通之后,也开始感到后悔。
    与此同时,罗顺他们也在想,看着地上的,对百姓好,却让一些人更加放肆,这会不会是以后军队要面对的问题?
    对军队来说,处理这些事很简单,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都散了吧,做好防护,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罗顺叹了口气,也许以后他才能真正明白,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维持好纪律。
    朝廷不会放弃他们的。
    罗顺的烦恼,李狗蛋也有。
    没经历过大的动荡,自然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出现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观察员们在城里,因为没有先进的医疗系统,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应对。
    各家各自隔离,所有生活用品都由军队提供,整个大宁府实行军事管制。
    趁着这个机会,罗顺他们开始进行人口普查,记录下目前大宁府的相关数据。
    “头疼、发烧、咳嗽、全身无力,这是风寒的症状,这种规模的疫情,恐怕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
    医官用布遮住口鼻,对罗顺和李狗蛋说道。
    瘟疫不只是天花,要说最常见的传染病,当属流感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流感”这个说法,所有的传染病都被统称为“瘟”,加上季节变化,就叫“时疫”。
    “在军营里的时候,皇上叫它传染病,大多是通过唾液,也就是飞沫传播,要注意遮掩口鼻,休息时衣物要用开水消毒。”
    罗顺只是知道大致的原理和简单的做法,至于专业看病抓药,还是要靠眼前的医官。
    “飞沫传播?”
    医官皱起眉头,他是太医院的医生,以前从没学过这个概念。
    “就是外邪,我也不清楚具体原理,反正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罗顺苦笑着说:“如果是风寒这类瘟病,只要资源跟得上,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相比风寒,鼠疫、天花这类疾病,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束手无策。
    让刘安这个总兵官拿出军队里的药物,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历史上,刘备带着百姓渡江常被后人认为是政治作秀。
    但这样的政治作秀,却被历代史家称赞,原因很简单,只有真正生活在底层的人才懂,哪怕只是演戏,也是很难得的。
    和那些屠城的疯子相比,刘备因为不够狠,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真正带兵打仗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刘安一开始不愿意交出军中的药品,如果因为这事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他不仅会输掉战争,连脑袋也会保不住。
    但罗顺给出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俘虏营主动让出了物资。
    几个达子竟然比正规军还积极,这可不行,要是被圣人知道,自己刘安岂不是成了坏人?
    说到底,他的底气全都来自京城,那个掌握神器的至尊。
    刘安也有自己的信心,他相信京城一定会来救他们。
    所以现在自己让出的物资,反而成了对大宁的及时援助。
    一条条线索把大宁的百姓和刘安的部队联系在一起,渐渐地,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街上,士兵们站岗,顺便也处理一些杂事,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他们。
    但百姓看不到士兵的脸,他们的脸上都蒙着布,遮住了口鼻,可还是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军爷,这城要封到什么时候?”
    一个老人弯着腰,走到门口,看着站岗的士兵问道。
    “老人家,别这么叫,我可当不起‘爷’字。”
    士兵语气有些松懈,但还是强撑着疲惫,笑着说:“从这里到京城,快马一天就能到,情况已经上报,朝廷很快就会来支援。”
    “真的会来吗?”
    老人有些怀疑。
    辽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在现在的明朝人眼里,还算是蛮荒之地。
    “老人家,你放心吧,神武卫是天子亲卫,他们在,朝廷就在。”
    士兵指着不远处正在挨家挨户查看的罗顺等人,笑着继续说:“就当是休息,多喝几碗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天子亲卫,怎么会有达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全球贬值:假千金日薪百万带飞全家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四合院:开局搬走,众禽麻了 打猎:从官府发媳妇开始抓熊赶虎 奥特曼:开局上了诺亚的大号 五行仙帝 纵火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九域凡仙 斗罗2:这个龙神武德过于充沛 天可汗回忆录 60年:开局荒年我带家人吃香喝辣 厉总,太太在外面有两个私生子 神豪签到,全职花钱 没钱修什么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春深囚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