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这都是唐夫人凭空的猜测,当不得真。
郡主终究是郡主,就是真有什么病,难道他们家还能抗旨不遵,不娶吗?
所以,在下人通传,有传旨的公公来了时,唐夫人立马便吩咐,让下人好生招待他们,并请去前厅用茶。
另外,也通知大公子回来一趟,毕竟唐文远是当事人吗。
吩咐完这些后,唐夫人只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便也赶忙过去了。
唐夫人过去时,便见前厅外,家里的四个小子也到了,还有她的弟妹,也来了。
如此看来,除了唐轻竹和唐文风外,呆在家里的其他人,倒都差不多来全了。
“唐夫人可算来了,那咱们就赶紧宣了旨,也互不耽误,皇上还等着老奴回去交差吧。”
说这话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太监,姓王,姑且先叫他王公公。
王公公在唐夫人踏进前厅后,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同时也站了起来,一脸笑意讨好地说道。
而唐夫人听到王公公这话后,还愣了一下,不过随即就缓过神来,说道:
“这……,我那大儿子还没有回来,这么快宣旨,怕是不好吧,不如再等等。我已派人通知文远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回来。”
唐夫人的意思,那便是无论如何,也要等唐文远回来,再宣旨的。
毕竟赐婚的对象,是唐文远。要是唐文远不回来接,那总也说不过去。
但谁知她此话一出,王公公还满不在意地说道:
“唐少卿有公职在身,不在也正常,唐少卿也不用特意赶回来了,唐夫人替他接,也是一样的。恭喜唐夫人,府上大喜啊。”
王公公说到最后,还朝唐夫人抱拳恭喜道。
而唐夫人只客气地回了一句同喜。
在唐夫人说完同喜后,只见那王公公像是赶时间一样,向后招了招手。
顿时,便有一个小太监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明黄色的绢布,而那便是圣旨了。
只见王公公拿过了那绢布,便对唐家众人说道:“唐文远接旨。”
此话一出,虽然唐文远并不在场,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其他人跪下听旨。
在场的唐家四兄弟,再加上唐夫人和唐二夫人,都跪地叩首听旨了。
当然,圣旨里的内容,也是老长一大段。王公公光是宣旨,便宣了好一会儿。
唐夫人和唐二夫人还好些,听的还算认真,但后面跪着的小辈们,听着便有些不耐烦了。
不过再不耐烦,他们也得乖乖听啊。
所幸再长,也有念完的那一刻。在旨意最后,终于扯到正题时,他们便看到了希望。
“…………,赐嘉乐郡主与大理寺少卿唐文远,择良日完婚,婚礼事宜由礼部着办,钦此。”
在念完钦此时,便算宣完了,王公公让唐夫人接,而唐夫人也不推脱,直接就接旨谢恩了。
不过就在唐夫人刚接过圣旨,准备起身,而身后的唐文山唐文淮他们,也准备起身时,王公公的下一句话,便又让他们跪了回去。
只听王公公又说道:“唐夫人莫急,还有一道旨意呢。”
此话一出,硬生生逼得唐夫人即将站起来的身子,又跪了下去。
唐夫人听到这话后,还不解地问道:“还有一道旨?”
“是,这旨是给唐小姐的,唐夫人也可一并都接了。”
王公公也算善解人意,还这么解释了一下。
不过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唐夫人都听懵了。
给她的小娇娇的?可百日宴时,不是给过一道了吗,现在还给,也不知道还能给什么。
就在唐夫人心中猜测着,这道旨意是什么时,王公公便又挥手,让人拿出了另一道。
又一道圣旨的出现,又换来了唐家众人,又一次叩首听宣。
而宣给唐轻竹的这道旨,可比唐文远的那一道,用词要言简多了。
反正没一会儿,便宣完了旨。
而旨意的内容,便是过几个月,唐轻竹过完生辰,满四岁后,便让唐轻竹去宫里,和皇子公主们一起学习。
这旨意一宣完,唐夫人还不愿意接呢。
毕竟让她的小娇娇去宫里学习,这不是抢孩子吗?
还有,她这个当娘的不在身边,万一有人欺负女儿,那可怎么办?
想到这些可能,唐夫人半天没有说话,还保持着叩首的状态。
王公公见他念完旨,唐夫人还不起身接,不由小声提醒了一句:“唐夫人,唐夫人,接旨了。”
这个提醒,一共提醒了两声。两声过后,唐夫人才抬起头,直起身,有些不情不愿地接旨说道:“臣妇代女儿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唐夫人很是不想接,但旨还是要接的,毕竟不能抗旨不遵啊。
唐夫人接过旨后,王公公也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也怕这第二道圣旨,唐夫人不接。
来的时候,皇上还特意吩咐过,若第二道圣旨唐夫人不接,可讨价还价一番,务必让唐夫人接了。
当时王公公听到皇上那么说后,还一脸震惊。
毕竟圣旨哪有讨价还价,不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再说,唐家小姐能特许进宫学习,还能跟皇子公主们一起上课,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要是其他人家,肯定特别高兴地接过旨,并觉得是自己祖坟冒青烟了。
但…唐家,还真如皇上所猜想的那样,与众不同啊。
王公公也是个人精,见唐夫人接过旨后,便赶紧说道:“唐夫人快起来吧,恭喜唐夫人,今天也算双喜临门了。”
王公公说着,还欲扶身前的唐夫人一把,而唐夫人只灵巧避了一下,自己起了身。
唐夫人起身后,还扯了一个笑脸,对王公公说道:“公公同喜,劳您来一趟了,崔嬷嬷。”
唐夫人说到最后,还叫了一声崔嬷嬷。
而崔嬷嬷也很懂唐夫人的意思,直接就上前来,递给了王公公一个荷包,而那荷包沉甸甸的,里面所包的银子,也是足足的。
“这是我家夫人的一点小心意,公公莫要嫌弃。”
只见崔嬷嬷在递给王公公钱袋时,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