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午休的时候,希言给姬尚带来了他姐姐的信,把信交给姬尚后,希言还一脸审视地看着姬尚,道:“阿尚哥,你和我姐姐已经发展到互通信件的程度了吗,有什么话让我带个口信也不行吗,非要写信说,是有多少内容啊?”
姬尚凿了希言一个暴栗,“你这小子,现在连你姐姐的玩笑也开?”
“阿尚哥,我是真的好奇,你们两个,是不是互相心悦啊?”希言不怕死地凑到姬尚跟前,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话,“你不用害羞,这是很正常的事啊,我姐姐那么好,喜欢她的人可以绕江陵府好几周呢!况且,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如果真的喜欢我姐姐,大可以直接去我家提亲呀!”
姬尚无奈:“你怎么越说越离谱,这么大个人了,就不害臊吗?”
“我是说真的,姬尚哥你不敢回答是不是!”
“我没有不敢回答!你姐姐很好,谁能不喜欢呢?”
“你别装傻,我说的喜欢是那种喜欢!”
“我与你姐姐相识不久,根本没往那方面想,你可不要胡思乱想,一天天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你姐姐会写信给我,是因为昨天我从诗工局出来,遇见她了。它手上拿着很多东西,说要去织造局,我就帮她一起拿过去了。”
“你去了织造局?”希言眼睛晶晶亮,“我姐姐不仅人美有才华,而且心地善良,她几乎每天都泡在那里,研究一些织布缝纫、菜肴糕点免费教给那些平民女子。遇上饥年,还会施粥赈灾,你在织造局都看到了吧。这样好的女子上哪里找第二个!”说来说去,还是暗暗推销自己的姐姐。
姬尚哭笑不得,希音若是知道她这个活宝弟弟在别人面前说这个,还不得气晕过去!
“嗯,我看到了,织造局里聚拢了一批女诗人,以自己的方式为百姓出力。于是,我就跟你姐姐建议,把织造局改造一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她们的作为,为她们争取更多的权利。你姐姐来信,应该是要跟我讨论一下这个事。”
“改造织造局?怎么改造,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姬尚不顾希言一脸探究的样子,连哄带拽将他赶出了门外。
“乖,我要工作了,你自己出去玩儿吧。还有,改造施工局的事你先保密!”
希言拍着门叫唤:“阿尚哥,不带你这样的,我这送完信,你就赶我出去啊,你这是卸磨杀驴!”
“好了,小驴子,回去午休吧!”
“你才是驴子呢,哼!看我下次不给你们做信使了!”希言愤愤离去。求书寨中文 .qhuzhai.
姬尚这才打开信看了起来。希音信上说,她回去跟姐妹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定尝试一下,就算不能争取到很大的权利,宣扬一下女诗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也好。她们在积极地跟各地的同袍们联系,征求她们的意见。这个过程会耗时比较长,而且,人一多,顾虑也就会多起来。所以,她们决定,现在江陵织造局做一个试点,等小有所成,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他们准备在诗坛上开辟一个版块,专门发布女诗人的作品。另外,她们已经上书诗宫,征询她们想为织造局改名的意见,然后想请提出这个建议的姬尚给想个新名字。
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的姬尚,就开始仔细思索起来。要让人家一眼看到就明白,这个地方是女诗人们的会馆,又要听起来适合女诗人们的气质。这打响第一枪的事,可马虎不得!
姬尚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将名字定为“扫眉阁”。这个名字出自诗豪王建对已故女诗人薛涛的赞诗《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还曾被请到诗宫的藏书阁兰台做校理典籍的校书,故后人称其为女校书。又因为王建的这首诗,被称为“扫眉才子”,就是女中才子的意思。
薛涛所处时代,恰好是女诗人地位较高的时代,女诗人不仅能入学府读书,还能在朝廷中任职,虽然人数极少,但也算是辉煌一时,扬眉吐气了。
所以,用“扫眉阁”做名字,低调又傲然。既能一眼看出是女子会馆,又能让人想到里面的都是才子,女诗人的身份就很明显了。
姬尚仍旧叫希言将回信带给希音,征求她取这个名字可否。希音作为织造局的领袖人物,从昨天起就没有回家,希言的信就直接送往了织造局。她看了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名字非常适合,又拿去跟姐妹们商量了一番,就一致同意。
诗宫的批复很快就下来了,王介甫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虽然还不知道,女诗人们这会是要搞大动作了。但是,对于将织造局改造成女诗人的会馆,他正经八百地表示了赞同。
他知道,女诗人们为了经营织造局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织造局又早已失去了一开始的职能,改名是理所应当的。他还拨款十万诗元支持改名后的改造工程。
带着对宫主大人兼代理诗王的感激,改名工作开始进入造势筹备阶段。
希音等人商量后决定,在扫眉阁开办一个女子诗学堂,跟诗院的作用差不多,用来招收女子进学。
她们是这么想的,直接向上面请求,让女子进入学府与男子一同读书,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且还没多少人愿意去,到时候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但是,说在扫眉阁开办一个学子学堂,一群女孩子待在一起,就让人放松很多。开办这个学堂目的是吸引那些平民女子来学习,培养出更多的女诗人,而不想将它沦为世家女子的私塾。所以,王介甫大人的资金援助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要让平民家庭舍弃一个劳动力,让女孩子来读书,既花钱又不能入仕,一般人家都不会愿意的。所以,希音他们商议后,订出了一个奖学制度。考核后入选学堂的学生,即可获得奖金,在学堂里学习每月可以有补贴,考核成绩达标的又可获得奖金。这个消息一放出,许多百姓就炸开了锅,纷纷鼓励女儿准备起学堂入学考核起来。倒不能说他们唯利是图,学诗的男子也是一样,总想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若是走上这条路,连温饱都不能保障,谁还愿意来!
希音给这个学堂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相宜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