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师父,按您所说,不同的文字与天地造化共鸣程度不同,而描摹物态而成的文字最具灵气,是吗?”
鲁元捋着胡子点头道:“然也!”
“原来是这样,文字与文字还有这些不同的差异,那么在写诗文的时候下意识选用这类象形字是不是能使诗文的境界更高?”
姬尚一点就透,且能举一反三,鲁元甚是欣慰,笑着答道:“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法门,若是这样,大家就都选择象形字就好了,也不见得境界就一定高了。”
“那还要靠什么?”
“这个嘛,就要交给你自己去参悟了,参透了这点,你今后的诗道则能畅通无阻!”
“好!”姬尚一口答应,很是兴奋,恨不得马上就沉浸在这奇妙的法门中。
“这本书给你拿回去看,除了象形字外,还有五种类型的文字,这六类文字组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阿尚啊,文字之所以能汇聚灵气,能发挥诗技,实则是一种特殊的阵法符文。”
“阵法符文?”姬尚心中一动。
“每个字的笔画都有其特定作用,每个字就是一个小阵法,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大阵法,这就是诗技形成的基础,这个你要明白!”
“原来是这样,难怪同一首诗用不同字体却能发挥出不同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所以,你也要好好练习书法。当你对一个字的笔法十分熟悉时,你在写字的时候,就可以忘却这个字的本身,你的笔就会随着你的心意而动,到那时,你会对一个字,一首诗理解更深!”
“多谢师父教导,今夜听您一席话,胜于我读十年书!”姬尚端端正正给鲁元行了个礼。
鲁元点点头,道:“阿尚,你现在有了六书,理论上已经有东西可研究,就是还缺少实践。你不是获得了诗院的奖励吗,你早些去诗院的二层将一些诗匠所作之诗的汇编或名家字帖拿来研读一番,再从我这里拿些做诗器的材料回去,你可以上手开始制作诗器了。”
“是,我明日就去藏书阁,对了师父,您知道圣塔三层有什么吗?我还获得了一次去诗塔三层的机会。”
“各地诗塔的三四五层都各有玄机,杭城的诗塔我还没去过。不过据我所知,三层里有许多可以促进修炼的法宝,进去了通过一个小考验就能得到。你最近的机遇可谓接二连三,可要好好利用,抓紧时间巩固提升自己!”
“是,学生明白!”小说3800 .xs3800.
回到宿舍,姬尚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六书》来看。整本书字也不多,却句句精辟,书曰:一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二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此六类文字,其与造化共鸣程度按序递减。
“妙啊!真是太妙了!仓颉大帝还有一同造字的前辈们真是太厉害了,前人在造物之初就能勘破造化神奇,后辈万世都延其福泽,这是多大的功德啊!”姬尚简直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兴冲冲地来到书桌前,开始挥毫写诗,那些从小熟读的经典,一首接着一首,从笔尖流淌而出。
他感到纸上的文字一个个放大,印入他的眼帘,脑海,他根据六书之法,将一个个文字的类型进行辨别,一遍又一遍,到最后,一个文字浮现在眼前,他就能快速认出这个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若按这样的规律,应该是多用意象而少修饰,返璞归真的诗作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字数多的比字数少的更容易积聚更多灵气。
像师宗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短短十字,便是十个意象。还有诗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诗圣陆放翁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单用意象成句,皆是全诗中的点睛之笔。
但是诗歌毕竟还要讲究意境、主旨及内涵,所以像这样纯以意象取胜的诗作实在少之又少。这里面不乏是六书之法没有外传,人们还不知字与字之间灵力的差别所致,即使偶有为之,也是率性天成之作,但还有很大原因是单用意象的组合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所以,像这些写的好的诗作,即使有只用意象不用其他词汇的诗句,也不过是整首诗中的一二句。
是了,师父说六书之法虽有助于写作,但也不是绝对的写作助力,这其中的原因要我自己参透。这原因就是表情达意的限制!
若是单用象形字便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诗技,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的诗作了,直接将各种象形字排列组合岂不更好。所以说,只有兼用六书,才能够创作出绝妙的诗作,形成最适合的阵法符文,来呼应天地造化。
像诗豪王士祯的《寒江独钓》一诗,通篇用意象:“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就只有传神境界,远远比不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还有黄庭坚的《寄黄几复》,陆游的《书愤》。这就是其内涵情韵及不上另外几首的原因。
所以,强扭的瓜不甜,强行堆砌意象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在合适的诗句中选用合适的意象才能创作出佳作来。
那么,使意象、修饰词和情感完美融合、呈现就是写诗的终极追求!
“师父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我要是想通了这个问题,可就真是诗界圣贤了!”姬尚苦笑道,又暗暗想着,也行师父自己也还不得其法吧。
“唉,学诗之路真是道阻且长啊!”姬尚抚摸着自己写出来的文字,胸中涌起诸多感怀。突然,余光瞥见窗台上摆放着的“深井”,几天没见,这小植物居然长高了一大截,旁边甚至还冒出了一截胖乎乎的茎叶来。
“一株小小的植物尚且迎风就长,我辈读书人又何须惆怅,正该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