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87、农门福婆婆(0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里能有今天,全赖老娘会筹谋。郭大柱心里明白。
    万一老娘没了,家里散了,以后再有什么事,他可不一定能撑起家里。
    他就只有一身力气,干力气活,能干。可动脑子,撑起一个小家,他也撑不起。
    生活太苦,银钱难挣。
    在儿子儿媳的各怀心思中,床上的昭君还在接受剧情记忆。
    梦里,小电影一直放在。
    原主孟昭君,自小就被父母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
    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位好主子。主子比她大几岁,才十一岁她就跟着主子一起去到京城。
    主子嫁人,嫁进京城有名的镇北侯府。虽然是嫁给庶子,可主子也算是嫁的不错。
    她运气好,在五奶奶生下嫡长子的第四年,救了溺水的小公子。
    被五奶奶(昔日主子)发还卖身契还消除奴籍,还她良民身份,还给了她二百两银子,以及不少的布匹,两套首饰以及昔日自己攒下来的例银奖赏,还有一些私人物品离开了侯府。
    一心想回归良民身份的她,带着这些,来到离京城不远的德州府安家落户,嫁人了。
    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几年前,她得到消息,侯府出事。
    等她赶去侯府的时候,主子他们已经流放去了西北。
    她想到昔日待她好的五奶奶,有些唏嘘。
    不知道说什么好。
    想帮助他们,可不知道从哪儿帮忙。
    辗转打听,终于打听到五奶奶他们在西北的消息。
    只是刚打听到消息,家里的那位出事了。那位去世以后,三年期间,她也不能出远门。在村子里都不适合去别人家走动。
    能做的有限。
    原主死了都没有忘记昔日待她好的五奶奶,想见见五奶奶,或者看看自己能帮她做些什么。
    想着报答昔日的主子一番。对于自家,她没有什么好担心又或者有什么期盼。
    孩子们有几斤几两她是知晓的,能守住现在的家业,平平安安的活着,就不错了。
    她不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能平安健康到老,一代代传承下去就不错了。
    家里还有不省事的老二家的和好吃懒做的老三家的。
    虽然她们诸多不好,可不敢与原主对着干,满村都知道郭木根家的婆娘厉害着。
    老二家的不省事,她还管的住。捏着她的软肋,不得不听话。老三家的懒到极致,可有人眼色,也知道有些底线不能过,勉强还行。
    二十来年,她带出来的银子除了置办家产,买下小山坳,还有成亲以后,公婆亡故后分家得到的两亩薄地。
    即使多年前,附近闹山匪,后来山匪出事以后。她上山无意中捡漏得来的那比漏财,到现在她都没有漏出去一丝口风。
    当家的已经不在了,知道秘密的也就只有她。
    有这些,以后家里的日子不会难过。
    昭君看完原主的小电影,明白现在的身份还有处境,以及社会环境。
    一个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自己还是得有个金手指,也许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是必须先备着,随时能用。
    意识进入祥云空间,伸手一把金钥匙落入手掌心。
    一道信息传入脑海。伴随的还有一座多层高塔在伸手可触的虚空中,被她掌控:灵塔一座,超强,能驱鬼辟邪收鬼。
    十二层高塔,能存物,能收鬼储存鬼灵。
    还能洗涤鬼灵阴魂,送他们投胎转世。
    是作弊的好家伙。重要的是灵塔一层,还有一些物件,不知道是祥云空间附赠的还是灵塔被用过,留在里面一些物件。
    仔细瞅了瞅,好家伙,古代的现代的物件都有。还有日常生活用品,牙刷,牙膏,肥皂,热水瓶等等,神马玩意儿都有。
    她真没有猜错,是别人用过的,里面的物件,就是曾经用过的人留在里面的。
    有现代的是因为那位除了灵塔还有一个位面交换器,一层里面装了好些物件,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还有星际时期的。
    简直就是一个仓库,一个巨大的仓库。需要什么还得在里面找找。
    一切稳妥,她睁开眼睛,见到的是坐在床边一直担忧原主的小闺女。
    小姑娘一直盯着床上的人,此时见到娘睁开眼睛,欢喜的对着窗户外面大喊,“娘醒了,娘醒了。”
    然后急巴巴的问,“娘,口可渴,要不要喝点水,润润唇?”
    昭君不经意的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闺女,嗓子嘶哑的说道,“喝点。”
    “嗳。”小姑娘欢喜的奔到窗户边的桌子,端起已经没有多少热气的温开水。
    小手摸摸粗瓷碗边缘,没有摸到温热的触感,小眉头又紧锁着。
    呀,不成,开水冷了,娘不能喝冷的。
    转身想要离开,给娘去锅里再盛一碗开水。她刚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还在灶底加了一大把柴。不担心一锅开水完全冷却下来。
    只走一步,身后就传来声音,“翠儿,就喝碗里的水,不碍事?”
    转身面对亲娘,郭玉翠只好端着碗,伸出一只手扶着娘坐起身来。
    “娘,慢点喝,少喝一些。等女儿再去添点热开水。”
    “不用,挺好的。”
    一口气喝了半碗水,才感觉嘴里没有苦味儿,才舒服一些。
    靠坐在床头,才仔细打量屋内,真不咋滴。
    可就这样的房屋,在十里八村的农人家中都不算差的。至少能混上一个中上等。
    原主真能忍,明明有银子,明明有钱,可那些不好拿出来,她就一直忍着,不再添置家产,不揭茅草顶,不扩充一间屋舍。
    外面,郭大柱三兄弟听见小妹的叫嚷声,都欢喜的要奔来,只是想到什么,转身都进了房间,卸下头顶还有身上穿戴的孝服。
    之前急,忘记卸掉身上的孝服还有戴的。
    这些孝服是不能丢的,要放置在杂物房的一口专门装孝服的旧箱子中。农家,什么都不会轻易丢弃。
    三兄弟换了一身干净的粗布短打,来到娘住的正房。
    三兄弟中,老三有些小心思,可他再有小心思也不希望亲娘死。
    听到小妹喊娘醒了,他也是欢喜的。
    三兄弟在门口汇合,整整衣衫才进屋。房门大敞,走进去,就看到娘,脸色蜡黄,瘦弱的靠在床头。
    郭大柱急急奔在床边,小心翼翼的问,“娘,好些了没?要不明日,我送娘上州府去瞧瞧郎中?”
    “不用了,我养几日身体就会大好。如今正是春耕时节,家里的田地也没有忙完。
    老大,家里的活计,要加紧干完。”
    郭大柱点头,眼泪都快滴落下来:娘病着,还担心着家里。
    呜咽着说道,“娘,放心吧,我会加紧干完田地里的活计。”
    “不是你,是你带着老二老三还有你们的媳妇儿一起干,孩子们就算了,照顾家里,打打猪草,洗洗衣裳。
    翠翠在家里给你们做饭,带着侄子侄女们一起干家里的活。”
    “嗳,都听娘的。”娘醒了,郭大柱身上的压力突然消失,他又有人依赖了。
    他只需要出力气干活就成。
    老二老三也凑上前,真心实意的关心亲娘,“娘,想吃什么,我让孩他娘去给您做。”
    “吃什么,没什么特别想吃的。让她们看着做就成。”
    想了想,又想起什么,从腰里摸出来一个旧旧的,都快褪色的荷包,掏出来一些铜钱,交给老大,“去你九叔公家买些两斤五花肉。家里有鸡蛋,拿五个炒来吃,再给我用一个鸡蛋打碗鸡蛋汤喝喝。”
    “娘,一下子买两斤肉啊?”
    节约惯了的老大,有些不舍得。
    “嗯,还有多的钱,要是有筒子骨,就买来,明日熬汤喝。春耕春种,累人,给你们下地的人补补。”
    边上的老三喜笑颜开,高兴的拉扯着死抠门的老大,别推了,再推老娘又把铜钱要回去。
    老大低低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没再说什么,也好,补补身子,从明天开始就要忙碌起来。
    吃点肉,补补也好。到时候干活,谁也别喊苦喊累。
    郭大柱收起手中的一串铜钱,藏进怀里,然后说道,“娘,我这就去买。等下熬点肉汤给娘补补。”
    肉汤,昭君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会腻死她,家里三个儿媳,做饭的手艺就老三家的不错,好吃懒做的人唯一的好处就是会做饭。
    只要她吃过的菜肴,砸吧几下,自己就能品出味来,模仿着做,能做出七八分味道来。
    想到这,紧皱的眉头松开,“晚饭,让老三家的做。老大家的,老二家的看着些,跟着学学,别到老还只会做猪食。”
    这话有些诛心,站在窗户外的三个儿媳,心里憋闷也不敢说什么。
    老三家的听说做饭,不舒服,自己不喜欢做事。可一想到有人做,心中的不舒服也消散了几分。
    撇撇嘴做吧,晚上有肉吃了。
    心中盘算着,两斤五花肉怎么做。
    老大家的没啥不舒服的,就是婆婆说她做的是猪食有些小小的不开心,自己做了多少的年饭,哪里就是做的猪食。
    老二家的是个滚刀肉,做的猪食就猪食。
    只是婆婆还是以前的尖酸婆婆,说话一向不饶人。
    生病了还一样的刻薄。
    家里一群孩子,老大家两男一女,老二家一男一女,老三家一男。
    六个孩子,最小的两个,都还只有一岁多点。最大的就是老大家的长子郭槐东六岁。
    依次是老大家的老二郭槐南,四岁。
    老二家的郭槐西四岁,与槐南只相差了一个月。
    老二家是郭春燕三岁。
    老三家的郭槐北两岁半。
    老大家的郭夏燕岁零两个月。
    家里几个孩子,最小的俩个在阿爷去世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亲娘的肚子里。
    三年来,除了之前就怀孕的老大家的,老三家的,家里再也没有添丁进口。
    当然也不敢添丁进口。
    乡下虽然没有城里大户人家那么讲究,可也不能在守孝期间闹出人命来。
    真要有那事,会悄悄弄掉的。要不然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郭槐东带着弟弟妹妹们挤在正房的门口,一直望着床上靠坐着的奶奶。
    眼中有濡沫也有害怕。
    奶奶是家中最最厉害的人,家里的爹娘,叔叔婶子,还有村里的人都怕自家奶奶。
    他也不例外,也会怕。可奶奶对他和弟弟们都很好。就是对妹妹们差了一丢丢,可是比村里其他族奶奶对那些妹妹要好。
    至少奶奶不会骂妹妹们是赔钱货,也不会说要卖了她们。
    昭君刚醒来不喜这么多人围自己,挥挥手,不耐烦的赶走屋内的所有人。
    不到吃晚饭别来烦她,头还晕着呢?
    赶走一群人,让闺女送来一碗新的开水。
    关紧门窗,意识入祥云空间,很快的身体的不适好了大半。一直沉浸在里面,直到身体大好,意识才退出来。
    身体大好,在房间里几摸几天翻,翻出来房契地契还有存的银子以及以前的主子打赏的首饰,全部一股脑的收进灵塔一层中。
    至于早年捡的那群死去的山匪的遗留财宝,她与死去的男人早就藏在一处秘密的地方,只有他们夫妻俩知道,看来最近两三天得找个机会去取回来那些财宝。
    夜晚,在孩子们高兴的叫嚷着,肉肉很香的童稚话语中,悄然度过。
    昭君迷迷糊糊的睡着。
    一觉睡醒已经是日上中天,原主的身体虽好了,可精神依然有些不济。这一觉倒也补回来一些。
    翌日,昭君走出去房门时,家里只有十岁的闺女带着三岁与两个两岁多一点点的三个侄子侄女,其余都出去了。
    昭君洗漱完毕,用杨柳枝搓搓牙齿以后,背着一个中号的背篓,与闺女打声招呼走了出去。
    “娘,吃点东西再出去吧?”郭玉翠坐在小板凳上正在洗衣服,见娘要出去,赶紧的,湿哒哒的手在身上擦几下,想进厨房给娘端温在锅里的吃食。
    “不了,回来再吃。”
    人已经走远,只留下声音还在家里回荡。
    从前门出去,走啊走啊,专挑偏僻的小道走,一直绕啊绕,走了许久,她才悄摸的来到与死去的男人知道的地方。
    搬掉遮掩物,慢慢的爬了进去,一直弯腰跪在地上,慢慢的爬。
    爬到里面,摸到藏在干枯的茅草中的箱子,一共八个箱子。
    昭君连着干枯的茅草一起收走,茅草有的时候也有用。先放在灵塔中。
    从窄小的洞里爬出来,昭君仔细拍干净身上的灰尘黄土,还有头顶的杂草。
    在山上割了一些猪草,顺手捡了一些干枯的树枝,才下山回家。
    洞口被她依然用物事儿遮掩住。
    这里的小洞,是死去的男人小时候发现的秘密基地。
    他从来就没有和家里的任何人说过,家中父母弟弟皆是不知道这处地方。
    现在的婆家还有两位小叔子,在族中排行老十,十五。
    也住在村子的北边,可离昭君家有些远。
    这里虽然在北边,可偏离村子。
    与去府城的那条道不同,一个岔路过去,一条是村里去往府城的道,一条是从村里到小山坳以及周边的一条道。
    原本的路是窄小难走,是原主死去的夫君一个人没事的就修路,修出来的一条宽敞石子路。
    路面有石子有碎瓦片走路有些硌人但下雨天比泥路好走一些。
    想起原主的夫君,昭君都不得不感慨,那是一个勤奋的老实人。
    路面也没有多宽敞,但是比昔日的泥水小路要宽敞多了,能让一辆牛车或者马车通过。
    路面上的石子,都是郭五后来带着儿子们在外面捡来,挑回来铺在路面上的。
    特别是雨水天,把捡来的石子铺在路面上。时间久了,一层又一层的铺,才有了如今的石子路。
    因为住的偏,昭君一家人的隐私很少被村里的人知道。
    在村里就两亩旱地,水田都在自家屋后,在山坳坳里。
    一家人干活,外面的人可看不到。
    昭君回来的路上也是几拐几拐,拐到一处杂草多的地方,还发现了一窝野鸡蛋,怎么着也有四十来个。
    哈哈,在如今,四十多个野鸡蛋也是好东西。
    家里每天吃几个,还能吃几天。
    春耕春种,也是最最累人的活计。
    吃鸡蛋补补。
    捡到背篓中,用猪草盖着,溜溜的下山。
    家里有闺女看家,照顾三个最小的孩子,她不担心。后院出去就是自家的十几亩水田。
    家里有事,嚷一嗓子就知道。
    回到家里,自己烧水,趁机洗了个澡洗了个头发。在灵塔一层,翻找出来没有香味的沐浴露,洗发水,把浑身上下洗的干干净净。
    一身全部洗干净,她才舒服,昨天真是迷迷糊糊睡着的,要不然一身的味儿,怎么睡的着。
    在现代文明社会,习惯了讲卫生,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的解放前,还真有些不习惯。
    第一个不习惯的就是卫生,个人卫生,家里的卫生,整体社会环境的卫生,哪哪的都不习惯。
    真真的。
    换了一身原主的干净粗布衣裳,浑身舒坦不少。
    平时一日两餐,可春耕春种和秋收时,还是得一日三餐。
    舒服的坐在院子里,看着三个孩子无聊的玩泥巴。
    午时,从后院外的水田进家门的六位,进门就在院子里洗手洗脚,再穿鞋。
    院子里的两个三角架上各自晒着一盆水,分别给那六位进家门洗手冲冲脚的。
    “小妹,做了什么好吃的没有?”
    老三家的进门就直奔厨房,小妹没有看到,看到了再厨房炒菜的婆婆,吓的滋溜就想溜。
    “站住,跑啥跑,出去让老三他们兄弟三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吃饭。”
    “是。”老三家的如鹌鹑一般,耷拉着脑袋走了出去。
    婆婆太吓人,身上的威势渐重,也不知道婆婆以前是干嘛的。
    她嫁进郭家之前,倒是听村里(她是隔壁村的)的老人说起过,自家婆婆是从外地来的,不是本地人。
    有什么来历,大家不知道。只是知道,嫁到郭家村的时候,相貌虽然不是顶顶好的,但也不差,细皮嫩肉,一身打扮穿着也不差,还忒讲究。
    据说,自家公公是家里的长子,可因为婆婆喜欢这边的小山坳,就进城打短工,后来帮了城里一位贵人做了点什么事,得了大笔奖赏,才有银子买了小山坳,盖屋子。
    那时候,公公兄弟三个早已经分家。
    得的大笔赏钱,全花在家里了。
    老三家的汪氏在内心是很怕婆婆的,她小时候就见过与一般乡下妇人不一样的婆婆,那时候婆婆的嘴皮子很溜,在村里是大战四方,厉害的很。
    那一幕一直映照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了惧怕。
    长大以后,因为长的不错,被郭三柱看中,在家里不知道什么说服了婆婆,请来去她家里媒人做媒。
    不说她家里,就是周围的邻居都说她命好。郭家是十里八村的殷实户。
    在家家户户都基本挨饿的年月,夫君家里,不说吃饱,至少能吃个五六分饱。
    过年还能吃一顿白面,这是大部分农家都做不到的。
    往日家里能吃一顿杂粮饭都是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野菜窝头。硬绑绑的,难咬极了。
    嫁人以后,每天家里都能吃一顿杂粮饭,日子真是好过。
    说实话,在内心深处,汪氏是满足的。她娘家的亲姐妹,哪个不羡慕她。
    只是不知道怎么地,越是日子好过,她越是懒,自己都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
    无论汪氏内心怎么沸腾,灶前,昭君依然挥舞着锅铲,在炒菜,她可是用足了油。
    可不是家里的豆油,而是昨天家里买肉煎出来的一些猪油。
    炒出来的菜香喷喷,家里周围都飘散着猪油的诱人香味。
    家里的兄弟三已经听从指挥,抬出来家里的两张桌子,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擦拭的干净。
    两碗炒鸡蛋,一桌一碗,老大家的刘氏端着两碗炒鸡蛋放置在两张桌子上。
    走之前还特意警告站在桌子边的一群熊孩子,“都不许偷吃,谁偷吃,下次就不能吃肉。”
    成功捏住小家伙们的软肋,有吃肉吊着,就是炒鸡蛋再香,也没有孩子敢伸手偷吃。
    作者有话要说:祝大家端午节快乐,阖家团圆……爱你们哟
    感恩答谢……
    蜗牛左左扔了1个地雷
    小小燕子飞啊飞扔了1个地雷
    小小燕子飞啊飞扔了1个地雷
    谢谢宝贝儿们的订阅,打赏,灌溉,评论,谢谢大家,深深鞠一躬,么么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外乡人的旅途 我在美利坚编造神话 李云龙亮剑北宋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万世之名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永噩长夜 医疗系学霸 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横推武道:从大嫂和妹妹开始 无敌道医 被娇妻系统绑定后(清穿) 影帝他妹是国宝美人鱼 重生1977大时代 都重生了谁还不养个妹妹 人生游戏:从酒吧开始签网红 火影之极道魔女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称帝后才知身处小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