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23、红楼惊梦(2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年一年,按照计划的实行她之前定制的一些计划。
    在昭君的推动下,一点点的在改变。
    高科技没有,但生产力却一点点的在进步。她再也没有无偿捐什么,不花钱的东西(包括技术),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的重视。
    五年后
    昭君已经是祖母,杨平安已经与六公主昌茗成亲。第一年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杨百巍,如今已经一岁。
    二儿子杨平乐前不久刚刚成亲,新娘子是他同窗好友的妹妹何媛媛,出自书香世家。
    两家伯府挨着,刚成亲,昭君就给兄弟俩分了家。
    产业分成三分,母子三一人一份。
    俩位年轻的女主人自己当家,两家伯府各自有一个属于昭君的院落。婆婆的院落,新女主人管不着,也不敢管。
    一府住一年,不需要孩子们问。
    平乐府中,主人少,一处方正的大院落中,筑起三分水田。边上还有一口深井。
    白日,杨平乐不是去庄子上的种子优化田地里。就是在府中的两个能优化种子的院落中。
    “娘,您看,已经出苗了。”一早,母子俩来到育苗优化种子的院子。
    昭君蹲下来,伸手在小小水田中捞出来一把泥巴,在鼻翼间闻了闻。
    “嗯,还不错。乐乐,那绛珠草的培育放在心上,娘希望你多把心思放在这个上面。
    只要把住绛珠草,以后你的孩子就不愁吃喝,知道吧?”
    杨平乐晓得,如今调配玉脂玉露的事情,都是他和哥哥两个人做。好些技术,娘教给他们俩但并不强求他们一定做,只是绛珠草的培育还有调配玉脂玉露,是一定要会还要熟练,以后要传给孩子们的。
    娘说,把住了绛珠草的培育方法,就是抱住了金娃娃。
    不管时代如何变换,几百年,千年以后,子孙们就能靠着这个手艺有饭吃,不受困苦。
    “娘,我已经在着重培育绛珠草,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心得。打算今年实验成功就与您汇报的。”
    “好,心中有数就好。”
    孩子们长大了,昭君很少命令他们怎么这么样做事,只是在一旁提提建议。
    “有数的,我和哥都晓得。绛珠草的培育还有玉脂玉露调配方法,都是咱家的聚宝盆。”
    杨平乐性子活泼,看似没有心机。但心中清白的很,自家重视的一直都是玉脂玉露的秘方以及绛珠草的培育方法。
    外面的人一直传自家更重视玻璃琉璃的技术,扯淡。
    那些技术皇家也有,不,应该是交给了皇家的工匠们。造卫生纸还也粗纸以及一些硬度高一些的纸张技术依然上交过一份。
    不是自家不想做独家生意,是实力不允许。
    娘说了,既然这样就选择上交给皇帝一份。自家既得了爵位好处,又还能求皇帝保留一点点自己小范围做这些生意的权利。
    扎眼又怎么样,有皇帝背书,别人也不敢动弹自家。赚的银钱也不引起皇帝的忌讳。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漠视官方的实力以及他人的觊觎。
    五年来,昭君带着自家赚的盆满钵满,也带着娘家的四个哥哥弟弟,还有大姐一家过上了小□□活。
    他们买下了她当初在东城买的一块地皮的一半,相连的盖了宅子。按照她给他们规划的方法盖的,全是单一的小四合院。
    有多少个侄子外甥就盖了多少套,这样以后分家也不用再想方法给他们弄宅子。
    每套小四合院也不小,都是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四间,倒座房除了大门,还有四间房,四间房对外都有门有窗住起来也舒适,足够住,每套院还包括一个深水井。
    院子中的地方栽了颗枣树,还有种菜的地方。配套设施弄的很齐全,嫂子,弟妹,大姐都喜欢这样的小院。说实在的,王家是小富了,可骨子里还是农民,还是喜欢田地。
    除了城里的宅子,在村里还置办了不少闲散的田地,在别的村也有置办。
    ……
    哒哒前行的马车,掀起漫天的黄土,飞扬着。
    “夫人,咱这是不是跑的有些远?”
    马车内,挽着头发一副妇人打扮的春竹。不解的问闭目养神的昭君。
    “不远,才多少路程,远什么远。”
    昭君这是要去津港府,得到内部可靠消息,津港府已经接到皇帝的旨意不日要在港口修筑大码头,修建大码头。
    看来有大动作,她要抢占先机,先在码头周围买下门面房,在津港府中心城买下宅子,良田,以后会有不少的商人,大商人蜂蛹而至津港府。
    银子捏在手中,是死物,钱能生钱。她的消息得的早,是在太后宫中得到的一点消息。
    出宫就知会了平阳郡主,早上走的时候,她还等了半个时辰,可郡主家没有派人来。
    也不知道,是有事耽搁了,还是怎么滴。
    从京城到津港府,也就二百来里路。
    三四天的时间就能到,身后还有一队十十几人的武师伪装成随从跟随着。她是女人一路出来,安全最为重要。
    “可,可奴婢听人说,京城到津港府的一段路不好走。还有土匪出没,很危险。”
    春竹担心的整个人都快皱起来,全身紧绷。
    不紧张不行啊,夫人的身份多贵重。万一出事,那后果不是她可以承担的。
    “不要紧,咱带了武师,路上不会有事。”
    昭君心情很好,穿越而来十年,她难得有机会离开京城的地界,到别的地方走走,想着办完事,趁机南下走走。
    她想了好久,一直想南下走走,看看富庶的南方,到底南方有多富庶。
    她祖籍可是金陵,去南方走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秋香,冬香窝在后面的马车悠哉着,看着马车中的行李。她们轻装简从,可是还是有一辆半马车的行李。
    “好吧,夫人高兴就好。”春竹已经放弃与夫人说危险这事。
    看夫人那样,确实不太在乎危险一事。
    第一日午时,在离京城有段距离的一个小树林休息。
    人不休息,马也要休息。
    “夫人,您就在马车附近散散步。别走太远。”春竹操心死了,从二位伯爷成亲分府以后,夫人好似一下性格变了很多。
    整个人像个孩子,偶尔还发发小脾气,两位伯爷像哄孩子一样要哄哄夫人才会让夫人收起脾气,高兴起来。
    她们做下人的有时候看了哭笑不得。
    不过也替夫人高兴,两位伯爷是真孝顺,对夫人那是千依百顺。
    “知道,春竹你现在是越来越啰嗦,真的。下次出门不带你,带夏竹,她没有你啰嗦。”
    昭君打趣一直操心的春竹,像个老妈子。
    “夫人,您又看我的笑话。”春竹时常被夫人打趣,又习惯的跺脚,狠狠的在地上跺一脚。
    “行,春竹嬷嬷,我就在边上走走。”昭君带着冬香绕着马车转圈,坐了半天,腿都麻了。
    小树林不大,转一圈很快。“夫人,咱们在津港府要住几日?”
    “不知道,看事情办的怎么样?津港府大,靠着海,多住些日子不好吗?怎么恨嫁啊。”
    四位丫鬟只有最小的冬香还没有成亲,不过也快了,婚礼定在明年年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不是,我是怕春竹姐姐,秋香姐姐想家。”
    冬香说话脆脆的,声音不小,不远处的春竹,秋香都听的真真的。
    两人齐齐回头,对着冬香啐一口,“小妮子,是你自己想某人吧?别推给我们。我们与你可不一样。”
    她们俩是带着男人一起出来的,这次春竹的男人,秋香的男人都跟着一起出来跑腿。
    只是孩子在家里,给爷奶带着,还有夏竹帮忙看着,她们除了想孩子,其实不用担心。
    冬香最小,春夏秋三都让着她。小冬香的性格最是活泼,性子也风风火火的,被两位姐姐啐,立马反击,“呸呸呸,我除了夫人和小公子,谁也不想。
    你们自己心思歪,我说的是你们想孩子,怎么啐我,瞧瞧,是不是自己想歪了。”
    “好你个死丫头,居然敢还嘴,小心晚上,仔细你的皮子。”
    春竹,秋香俩嬉笑着,手中的活计却没有停。跟在夫人身边,四个丫鬟一人有个安身立命可以本事。有人精通厨艺,有人精通绣活做衣裳,有人精通妇医(女人的妇科疾病,生孩子,幼儿护理),有人精通账房的一切查账是高手。
    全是昭君根据她们自己的优点特意培养的。
    她们自己喜欢的,才能学好学精,如今她们还带了小徒弟。
    一人两个小徒弟,都是给两位伯爷夫人培养的心腹丫鬟。
    此次出门,一个徒弟都没有带。
    “嘻嘻,不怕,我今晚跟夫人水一间房。不怕,不怕你们。”
    小冬香嘻嘻哈哈,一点也不怕,还做鬼脸。在春秋看来,小丫头有些欠揍。
    在嬉闹声中,午饭做好用过午饭,马儿也吃饱喝足,休息好,可以继续前行。
    并没有刻意赶路,还有时间。不紧不慢的。
    有的路段,官道并不是特别的宽。
    申时四刻,慢悠悠的马车晃悠着离她们要夜宿的驿站不远了。
    赵三已经骑马前去驿站打点。
    “哒哒哒哒哒哒……”就在昭君昏昏欲睡的时候,听到后边儿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用一根小棍子挑起窗帘的一角,望着窗外,她想看看身后哒哒的马蹄声是怎么回事儿。
    回望后面,昭君发现是一群骑马赶路的男子。隔着老远,就感觉到了杀气腾腾,应该都是手上见过人血的家伙们。
    蒙着半张面,只露出眼睛眉毛。还蒙的挺严实。
    这些人目不斜视,很快的超越了昭君她们一行,眼都不带瞟一眼的哒哒的飞奔离开。
    掀起飞扬的尘土,让昭君一行人在后面吃了不少的灰尘。
    “咳咳,咳咳,该死。”赶马车的张木吸入不少的灰尘,一阵猛咳。咳的难受,伸手解下腰上系的水囊,狠狠的灌了一大口水才好些。
    小小的插曲,昭君没有放在心上。马车继续前行,在傍晚时分顺利抵达驿站。
    驿丞早早的等待在驿站门口,一行人住在俩个相邻的院落,也已经准备好。
    “夫人,慢些。”春竹“嬷嬷”扶着昭君细心的唠叨着。
    “嗯,春竹,让你家当家的去外面订几个硬菜,给那些武师护卫们送过去吃。但得交代,不能喝酒。”
    昭君坐了一天的车,也累了,乏的很。
    “是,夫人。”春竹眼神瞟过秋香,见她过来,才撒手去找当家的(赵三)。
    翌日,天晴
    用过早饭,带上买的馒头,包子再次上路。
    一群武师护卫都是伯府常年雇的,他们是签的一辈子契约,不过不是奴约,是雇工约。
    昨晚吃的饱饱的,早起又吃的好好的,一早每人两碗面条,上面还有厚厚的一层肉糜子。
    不够的还有馒头,肉包子,武师们是第一次跟着老夫人出门,没想到老夫人心如此细致。
    时刻关照他们的吃喝,对他们真是好。
    带头的蔡大头悄悄嘱咐下面的护卫们,一定要保护好老夫人,可千万不能大意。
    伯爷们对他们也很好,可男人嘛,肯定没有女人(老夫人)细心,不会特别的关照他们的衣食住行。
    跟着老夫人出门,舒服,不用太急着赶路。
    第二天平平安安,没有一点事。
    第三天,天阴沉沉的,上午,途径有名的土匪地段时,在最狭窄的路段,冲出来一群手拿大刀,铁棍的土匪。
    做过镖师的蔡大头,一看架势就知道遇到了土匪,他立马大喊,“兄弟们,结阵。”
    “是。”
    十几位精壮的汉子,齐齐回应。
    他们的结阵是围住马车,并不是什么战略措施。
    对面十几米远的一群土匪,嘻嘻哈哈的瞧着他们,还一脸的蔑视。
    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土匪,敢在京畿道上做土匪的人,能是一般的土匪吗?
    他们全是有真功夫,杀人如麻的悍匪,一身本事,如果投入军中,绝对是做斥候,屡立战功的军中高手。
    官府多少次围剿,都被他们逃过,虽有损失一些兄弟可依然保留了大部分的实力。还有他们的老巢,也从未被他人发现过。
    一般的镖师护卫可不是他们的对手。当然也不是什么人他们都劫,穷人劫了也没有啥用,一文钱也没有。
    富人,这些才是他们的目标。官员一般不劫,不到山穷水尽,一般不会对官员动手。
    这次是得到线报,说京城最会捞钱的王夫人要路过,去往津港府,他们想着大捞一笔。
    京城安平伯府的老夫人是个捞钱的能手,这事在上层权贵官员中不是什么秘密。
    他们在京城也有眼线,也知道京城的动向。谁家富有,谁家有钱,谁家正受皇宠,他们都是知道的。
    这次想玩票大的,大捞一笔。打算大捞一笔以后,分些银钱,各自找个好地方生活。
    以后也过过人的生活,一辈子做土匪,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等朝廷哪天真要下定决心要围剿他们,想逃都没有地方逃。
    之前被围剿,也是当地的知县千总派兵围剿。都是小范围的围剿,因为他们屡次打劫的都是富商,地主,官府也不太在意。
    反正不是打劫的官员,所以不太卖力。
    可是,谁也不能保证以后朝廷不下力围剿。
    这条道,是京城通往津港府的。但不是唯一的一条道,这是官道,还有两条岔道。
    只是两条岔道路况差,还常有泥石流,一般人不会走。
    不过,来往的富商被劫怕了,一般不走官道,都是走岔道。
    他们近些年,打劫的收入一般,虽然没有动老底,但是也没有给老底再增加多少。
    山寨里,人多,花销大,还有他们也不是啥会节省的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会节约。
    已经议事商量过,捞一大笔,然后分银子分财宝,大家各自隐去,开始新生活。
    一群悍匪就像看跳梁小丑一样看着蔡大头他们。
    这些人倦了,累了,想过正常的日子,想娶妻生子,有子孙延续。
    土匪中一位彪形大汉,瞧着蔡大头他们结阵,觉得很好笑,“哈哈哈哈”的大笑着说,“喂,别费功夫,就凭你们,也想与我们一战,不自量力。”
    这些悍匪都蒙着面,看不清楚眼睛下的五官。
    他们每次行动都是如此,早就有想过安定的日子。
    蔡大头也知道自己十几人不是这些悍匪的对手,但他不能不战。
    鼓足勇气,大声的喊道,“别啰嗦,我们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害怕,肯定是害怕。在场的护卫们都觉得自己今日肯定要死在这里了。
    但都想着死也要护住老夫人,他们死不打紧,万一老夫人死了,以后就是活着,估计也是活受罪,不好面对两位伯爷。
    天依然阴沉沉,女人们都躲在马车内,伯府跟着一起出来的男人们,都围着老夫人的那辆马车。
    “夫人,别出来,也别害怕。”赵三全身都急出汗来了,今日估计要葬身于此。
    “赵三,我不害怕,真要出事那是命,谁也逃不过命运的摆弄。”
    昭君掀开马车帘子,静静的看着外面。一心二用,已经开始召唤风,今天天气适合用风婆婆对付敌人。
    本来阴沉沉,时而还吹一阵大风的天气,已经出现了变化,慢慢的,不是一下子在变化。
    风婆婆开始发力,从初级风慢慢的朝中级风过度。
    风的变化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蔡大头对身边的一位低语两句,然后手我大刀,死死的盯着对面的悍匪。
    天要灭他,那死也拉几个悍匪一起下去,说不定伯爷们还好厚葬他和兄弟们,也能善待他们的家人孩子。
    一位护卫来到马车边,语气急促,“夫人,咱赶快调头回京城,至少先离开此地。
    我们先拦着,今日绝对是一场苦战。您先走,我们虽然不敌那群人,但能抵挡一阵。
    等您到了昨日夜宿的驿站,也许就安全了。悍匪他们不会胆大到闯入市集。”
    说话的冷大勇,已经抱了必死的心。
    “不,要走一起走,我等你们一起走。”昭君语气坚定。
    “夫人,您走吧,还要快走,不能待在原地,这群人都是悍匪,杀人如麻。”
    冷大勇急啊,战事一触即发。夫人却不肯走,那他们在前面抵挡不是白抵挡了。
    争执时,对面的人在喊话:“王夫人听着,要不想你们的人死,最好束手就擒,我们不想让你和你的人死。
    我们只想让你的儿子送些银钱给我们花花。”
    悍匪不介意杀人,但也不喜欢麻烦。能不麻烦是最好的。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渐渐吹的越来越大的风,改变了方向。原本是从他们背后吹来的,可现在是对着他们吹。
    风大到眼睛都睁不开,悍匪们努力的睁大自己的双眼。可狂风伴随着飞扬的黄土还有沙子,即使睁开了,眼睛也很难受,胀涩的难受,恨不得一人一个水囊就地冲洗眼睛。
    “大当家的,今日不吉利,日子没选好。”有为悍匪手下,觉得真是出师不利,日子没有选好。
    “撤,都撤。”
    “是。”
    悍匪老大想撤,可他不知道想撤也撤不了了。
    他们觉得邪门,这边的也觉得邪门。
    昭君让春竹放下马车的帘子,吓的抱着双臂,“春竹,让大家都注意些。外面风太大,站在外面的人拉着马车,免得被风吹跑。”
    “是,我马上嘱咐他们去。”春竹想下车,外面想起了赵三的声音,“夫人我去告知大家。”
    “去吧,注意自己的安全。拽着马车走。”
    风吹的呜呜在叫,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风。
    特别是对着悍匪他们吹的风,那是有方向性的吹,力道大,人在外面都站立不住。
    你撞我我撞你,东一下西一下,不少脑袋相碰,是人形碰碰车,撞的那个声响。吓死人,不少的人都被彼此撞倒在地上,半晌也爬不起来。
    三十几个悍匪,站立在地上没有晕头晕脑的已经没有几个。
    勉强站立的人,脑袋都是晕晕沉沉的。
    昭君这边靠着路旁大树的所有马车,还算好。人也算好,风继续吹。
    不知道过了多久,昭君这边也被吹的东倒西歪。人,马,马车,都被吹得够呛。
    马车侧翻,人也伤了不少,可命保住了。
    但比对面的悍匪他们要好不少,蔡大头抓住了机会,拉起一群兄弟,过去一个个的给绑起来。
    绑的死紧死紧,悍匪下山还自带了结实的绳子。
    昭君摇摇晃晃的下车,头发也来不及整理,被秋香,冬香扶着走向悍匪。
    在场的人都诧异,怎么了,这些人怎么这么弱不禁风。风是很大,可是也不至于这样吧。
    之前还凶狠的威胁他们,一身的腱子肉,怎么这么不经吹啊,吹吹就能倒的满地都是。
    他们不知道,这边是大风,悍匪那边是顶级狂风。瞅瞅那地上,没一个没有受伤,脑袋上,身上全是伤。
    看起来差不多,可感受却是大不相同。
    风渐渐的变小许多,从小狂风变成了中风。
    “赵三,马上派人去报官。让派人来接收这些悍匪。”
    昭君下车看到这些人被绑的结结实实,立即让赵三去报官。
    又找来侯田(秋香男人),“你在下面和人看着他们,来一半人跟我上山,找悍匪的老巢。
    这些人肯定有窝点,有藏宝点,咱不能让他们用这个贿赂官员脱身。”
    她早就想好了,不能给悍匪脱身的机会。
    她怕悍匪财宝多借此诱惑官员,得到脱身的机会。
    蔡大头也反应过来了,立即组织人手,留下十来个护卫,“看着,别大意。”
    “是。”
    护卫们也知道,他们与悍匪以后是不死不休。不能给他们脱身的机会。
    临走之前,昭君又回头说,“蔡师傅,去把这些人的双腿都给我打断,下狠手的打。别心软,出事了有我担着。”
    “是,夫人。”蔡大头咧嘴大笑,对着兄弟们大喊,“兄弟们,打,狠狠的打,把他们的腿通通打折。还有手掰了(掰脱臼),不能给他们逃脱的机会。”
    一群护卫听了,望望蔡大头前边不远的老夫人,护卫们乐疯了。那回答如同嚎叫,嗷嗷的,震天响。
    很快的山下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啊啊,疼,疼,痛……”
    可是已经不关昭君的事,被三个丫鬟轮流扶着,昭君迂回着慢慢的爬着。
    山路崎岖,还十八弯,极其不好走。
    这一爬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累死了,昭君运气好。上山找老窝的路,居然还找对了。
    这是误打误撞,累是两腿打颤的春竹,进了土匪窝就停在原地,双手撑着腿,弯着腰,气喘如牛。
    “夫人,夫,人,咱是找到了老窝了吧?”
    “看样子是,冬香,你扶着你春竹姐姐些。瞧瞧,爬一会儿山就喘成这样,身子骨真不行,还不如我一个老人家。”
    自己也累个半死,还有心情调侃丫鬟。
    “夫人,累了吧,进大堂坐坐吧。”
    蔡大头一行人已经进到大堂,典型的土匪山寨。
    但这群悍匪的山寨修建的不错,全是石头修葺的房子。屋顶也是瓦片,还盖的很密。
    周围的栅栏也是用粗壮的结实木桩做的,内里还有石头垒的高高围墙。
    防御工程做的不错,还挺结实的。
    是个好地方主要是这地方挺隐秘的,要不是他们误打误撞的闯了进来。
    一般人还真难发现这座山寨。
    一个主意在心底转了一圈,有了想法,只是这事还得等当地的县官来了以后再说。
    此地离京城一百多里路,不近不远。
    此山易守难攻,这地方一定要拿下。
    前些年做建设,然后再让世人忘了这里的山寨。为平安,平乐的后代留个退路。
    刻意的把以前上山的路给种上树,再找一条隐秘的地方留出来一条路,但是撒上可以疯长的茅草。以此来遮住路。
    相信以后,这地方会用的上的。
    昭君每一世只要做母亲,对孝顺懂事的孩子,一向是操碎了心。
    休息够了,蔡大头又派人下山去接官府的人。
    找到了大本营,休息够了的昭君,四处溜达,到处找隐秘的地方,还真找到了。
    不远处有个荒废的旧马厩,原本看着没有发现什么。昭君不管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只是,瞧不出来哪儿不对劲。
    最后还是冬香无意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昭君,到底是哪儿不对劲。
    “夫人,旧马厩怎么干干净净的,这些悍匪还蛮爱干净的。”
    “啊,对了,冬香快找蔡师傅来。”
    “是。”
    一群人就这么眼瞅着看见荒废的马厩,被找出来一箱箱的银锭子还有珠宝首饰,还有金锭子。
    晃瞎了众人的眼,屏住呼吸,生怕眼下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后面紧赶慢赶的赶来的县官林大人,也稍稍楞神了那么一下。
    不是没有被惊住,只是回神比较快。
    登记造册以后,林大人让衙役还有昭君带的人一箱箱的抬下去。
    在场的所有人都高兴,山寨被林大人低价卖给了昭君。为此还得再停留一天,必须拿到地契房契。
    她顺带还买下了山寨所在的山头以及左右两座相连的山头。
    她不知道,就是这个举动,让一百多年以后的杨家子孙,在朝代更迭中躲过了战乱,躲过了灾荒。
    保存了杨家的实力,杨家从这一代开始到几百年之后的后世,一直传承了下去。是有名的大家族,是传承了五百年的世家(这是后话)。
    经历了一场无妄之灾,随行的护卫,随从,奴婢全跟着发了一点小财。
    在林大人来之前,昭君悄悄的给大家留出来了一部分贼赃。山上的山下的全都有份,昭君本人一点也没有拿。
    留了几箱银锭金锭,首饰只留一箱,护卫,随从,丫鬟他们不需要多少那花里胡哨的东西。
    第六日,终于抵达津港府,在城内的驿站安顿好。
    一直没有等来平阳郡主,昭君只能自己先买良田,买宅子铺子。
    津港府现在知晓的人少之又少,昭君买了十来个位置不错的铺子,宅子,还有郊外靠近京城那个方向的买了四个庄子。
    这些不会全部长期持有,等一年半载,还是要转手的,转手能大赚一笔。
    她是做的投资,还是短期投资的那种。
    回转京城,一路顺畅,到京城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皇帝的嘉奖。
    运回的那些金银,首饰珠宝全进了国库,皇帝能不高兴吧,高兴的很,新帝觉得安平伯,乐平伯的亲娘真是如同太上皇说的那样,是个财运极佳的妇人。
    虽有小心思,但大面上是忠君之人,在大是大非上比大多数的男子都做的要好。
    他敢说如果这事发生在一般官员身上,这些金银,首饰珠宝,一定不会冒出任何消息,早被私吞。
    为此新帝,龙颜大悦,看安平伯这位妹夫就更加的顺眼。
    龙颜大悦的结果就是:安平伯(进士)任吉州知州,三个月以后赴任。
    原本一直在翰林院任职的杨平安,这是升官了,还外调。
    府中又是一阵忙碌,夫妻俩要带着孩子去吉州上任。
    打包行李,各种忙乱。昭君回到府中看到的就是这番情景。
    “娘,您也一起去吧?”杨平安想带着昭君一起去,吉州是南北交汇的一处地方。
    “暂时不了,你与昌茗带着孩子先行。
    等我在京城待烦了再去。还有你们走了,府中没人,我得先镇镇那些松了皮子的家伙。要不然,他们很快就会忘记规矩。
    行了,你忙你的去,争取早点去,路上时间也能宽裕些。不用着急赶路,早点到,也能先把家安顿下来。
    忙完一切,从从容容的去衙门赴任,岂不是更好。”
    “娘,那您在府中镇一段时日,然后去吉州住上一年半载怎么样?”
    杨平安还从没有离开过娘一年以上,早几年也有出去游历,但都是半年以内就回京城。
    如同小时候一样,昭君拉着儿子的手,轻轻拍拍,“好,年前去,和你们一家过年。正好,看看吉州过年有什么风俗。”
    听了这话,杨平安脸上扬起了笑容,长大以后,他一般情况下情绪内敛,不怎么表现出来。
    可每次面对娘,他的情绪总是多变。
    昭君想的明白,两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很难。两个儿子都孝顺,还离不开她,在府中时,不管多晚多早,都要每天见她一面。哪怕有些时候她已经入睡或还没有起床。
    他们总是要来看上一眼,看上一眼,心中才会安定。
    十日后,昭君站在大门口,送走了儿子儿媳还给大孙子。
    先坐马车去到隔壁一座小城坐官船,然后一路往下去往吉州。
    王宅
    王大的家中,昭君带着丫鬟,还带着半马车的礼物回娘家看爹娘。
    从兄长弟弟,姐姐们的宅子盖好以后,爹娘就搬到东城与儿子们一起居住。偶尔也会来西城与昭君住上一段时日。
    在昭君的影响下,王家的几个儿子,改变了父母随长子居住的习惯。
    每个儿子家中都给二老准备了一间坐北朝南的宽敞房间。
    每个儿子家中居住三个月,有些时候还到西城昭君家中住上一个月。
    一般都是过年以后,会在昭君家中居住一个月。
    “君君,今儿怎么来了?”王父如今闲了下来,没事和街坊四邻的老人坐在一起闲聊。
    闲的无聊就会乡下老家住上几日。日子过得轻松,村里同一辈的老人,就没有不羡慕他的。
    生了个好女儿,一步步的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杨平安一家慢慢悠悠的,遇到大城,一般都会停留两天,好好逛逛。昌茗公主带着儿子逛街,杨平安带着随从与师爷了解民生。
    夫妻俩各自有节目。
    杨平安谨记娘的嘱咐,每到一个地方先了解民生,再打探他们此地的特产,有什么出众的农副产品。
    地里出产的,河里的,湖里的,还有人手工制作的,全要知道。还有土地的习性,怎么好种,什么在当地不好种。
    只有多多了解,到了吉州,自己肯定会有所收获。
    路途上的日子,杨平安收获颇多。每天都记录,还写了生活和工作混合日记。
    杨家兄弟俩每日都会记日记,有些时候没啥公事,就简单记录一日中自己干了些什么,有些像流水账。
    但他们的日记一直被后人保存着,一直到后世,在后世成了研究当时人文,历史的好材料。(后话)
    “闲着没事,想回来看看您和娘。”王父王母此时是住在老大家里。
    二老坐在院子的石桌边中摘菜,家里也有做饭的婆子和洒扫的婆子,两婆子是跟着二老走的。
    二老在哪家,婆子跟着到哪家,因为这婆子昭君买的。还有一位婆子负责洗衣服,打扫二老房间和小庭院的卫生。
    不过二老没事有些时候,会亲自摘摘菜,或者做做酱菜酸菜之类,打发空闲时间。
    昭君让下人们拎着礼物送进二老住的房间。
    “在家里用午饭。”
    “嗯,冬香,你吩咐陈婆子把刚才送来的菜,都做一点。别省着。”
    “是。”
    冬香领命离开。
    “君君,过些日子我要回一趟金陵,你陪我去。”王父想回祖地。
    “行,正好我想去南边走走。之前去津港府时就想过,后来遇上了意外,怕孩子们担心,办完事,只能回返。”
    “南边,去干啥?”王父没有那想法,他自己就是想回祖地去瞧瞧。
    人年纪大了,再不去一趟,以后肯定没有机会再去。
    作者有话要说:求订阅,求收藏,求评论,求营养液……
    预收文:《【综】万能朋友圈》by传山
    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玉环,死后穿越千年,降生于千年后现代世界,成功被洗脑的杨玉环,带着一身本事开启了诸天万界的快穿之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火影:我的忍术平平无奇 简行诸天 独步成仙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东京女友图鉴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无限就职 激荡1979! 子孙烧香,把我供成真仙了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长青仙尊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全民星海时代 太上无情 隆万盛世 佣兵我为王 美漫地狱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