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月嫂培训开始
“各位嫂子弟妹们,今儿都签了契约,回去以后,要保养好你们的手。
每日给我洗的干干净净,不能让我看到手指指甲与皮肤缝隙中的油垢污渍。
身上不能有异味,夏日每天都要沐浴洗发,春秋冬,隔一天沐浴洗发一次。
衣裳也要浆洗的干干净净,哪怕是打满补丁的衣裳都要干干净净,可不许忽弄我。
做不到这些,现在就可以撕毁契约,马上走人……”
第一天,昭君签好契约立即说规矩,受不了的现在走人不算违约。
签契约前说,白说,人家以为她吓唬她们,一个也不愿意收。
来的这些年龄都在三十四岁以下,十八岁以上,已婚。
“听仙姑的,勤沐浴洗发,勤浆洗衣裳,绝对不给仙姑丢分。”
各位妇人好不容易有机会不用出村就能挣银子,她们才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还有,离家近,每天还是能回家看看,多好的事情。
“有人受不了约束,可以现在就退出。”
昭君扬扬手中的契约。
“不退出。”
“不退出。”
“不退出。”
“……”
“行,不退出就好好学。学好了,是一门谋生的本事。”
十二位未来月嫂,只对银子感兴趣。
认真的听着,记笔记,那是不可能的,都不识字。
这就增加了培训的难度。
不过不要紧,只是多反复教教就是。
她们都喜欢银子,学习的时候强逼着自己睁大眼睛认真的听,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听进耳中心中,能记的清清楚楚。
第一天的培训全是关于卫生的。
怎么搞干净卫生,酉时初回家时,一人还领了一块胰子,让她们回家洗手用的。
至于沐浴用的香氛胰子,还得等些日子,已经做好,但还得等几天才能用。
昭君已经开始招收族中的小姑娘,帮忙制胰子,洗衣胰子,沐浴胰子,洗发的胰膏,洗手专用的胰子,女子专门洗内衣内裤的消毒胰子。
她控制配方,调配好,交给嬷嬷,然后让小姑娘们制作。
一步步的,牵着自己的又铺开了摊子。
“婶婶,咱做的这些胰子真的不摆到店铺卖?”怡婷已经开始学掌家,对赚银子有了浓厚的兴趣。
“不了,以后会有人口口相传,再说了,咱不是为了赚多少银子。
只是我自己做的这些比外面采买的放心。以后给来咱育产部住的夫人太太们用,才更放心……”
昭君可不想累着自己,摊子铺的大,会累死她。
钱财虽好,可没有一技在身来的更好。
穿越多世,她比一般人看的清楚明白,技艺才是立世的根本。
书要读,武要练,技艺要学,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即使遭遇乱世,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也对,婶婶,香胰子真好用。叔祖父家的妹妹们都说她们也没有用过如此好用的香胰子。”
姑娘家家的,最喜欢的就是能让扮靓有魅力的衣裳面脂胭脂首饰等等。
昭君笑笑,“喜欢就好。”
张嬷嬷走路极轻,又悄无声息的来到昭君的身边,弯腰附在昭君耳边说,“太太,那家人又来了。”
“让她们进来吧?”昭君一听脑袋疼,分家的公婆又来了。
每次来都是哭穷,带着一群孩子,她从没有理会过。
每一次他们来,自己就看着他们演戏,有无奈烦躁,也有哭笑不得。
揉揉肿胀酸涩的眼睛,不知道这家人又来干什么。
过节,老人生辰,她都没有小气过。礼物,银子都有给。
“是。”张嬷嬷去请林一白,李氏夫妻还有几位跟班来进来。
林一白,李氏两人不敢惹事,怕族长训。进来就耷拉着脑袋,没啥精气神,装的一点精神也没有。
“爹,娘,今儿来是来看鹏宇的还是有事儿?”
以往二老的借口都是来看孙子,休沐日不来,全是鹏宇上学的时候来的,也不知道怎么看孙子。
反正借口超烂,昭君都不想说什么。
婆家公婆不咋地,娘家的父母也不咋地。
几个月前,原主除服以后回一趟娘家,并不是看父母,是回去祭拜一直教她识字教她医术的老嬷嬷。
在娘家住了两晚,娘家父母一直叨叨家里日子穷,家里缺银子,还说让她改嫁,她们再正大光明的收一次彩礼。
反正也蛮奇葩的,昭君一点也不想与娘家再来往。
“没事儿,就是来看看你。”林一白坐在一边,离昭君远远的。只有李氏带着几个没有上私塾的小孙子坐在昭君附近。
“哦,那娘看吧。”昭君也不急,一边慢悠悠的忙着自己手中的活,也不管李氏(婆婆)。
几个两岁,四岁,四岁半的男孩,一点也比客气,在茶几上抓点心吃。一点规矩礼仪都不懂,昭君倒不讨厌他们,他们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
在白纸描绘什么颜色,都是大人和周围的环境造就的。
不懂规矩,也是因为大人们不教,甚至为了一点点便宜而怂恿孩子们,才变成这样的。
怡婷,怡芸姐妹俩见过长辈,就躲了出去。
沉默半晌以后,李氏才结结巴巴的开口,“那个老二家的,问你个事?”
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看着李氏,“娘,什么事,问吧?”
“是这样的,我听说你这儿找人做事,按月发银子。你看让你嫂子,弟妹,侄女他们过来做事怎么样?”
因为族长加上对神灵的敬畏,李氏真不敢在昭君面前胡来。
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生怕声音大点,吓着眼前的神仙儿媳。
“娘,人已经找齐了。不需要人,再说了,嫂子弟妹她们来我这儿做事,算怎么回事,不妥,不妥。
过些日子,我与族长伯商量一件大事以后,再回复您和我爹。”
还是疏忽了,是该给婆家嫂子弟妹找份能挣银子的事情,要不,面子上也说不过去。
“啊,有什么事情,需要和族长商量?”
李氏一个乡下妇道人家,不觉得一个女人会有什么大事要与族长商量,哪怕被神仙点化过。
“好事,等商量过后再说。”事情还没有定下来,昭君不会说。
“哦哦,行,那我回家等消息。”李氏得到了新的承诺,在她听来就是承诺。
“嗯,张嬷嬷装几些点心给老太太,老太爷带回家去。”
“是,太太。”
走的时候,昭君送二老到大门口,一直看着他们的背影到看不见为止。
“弟妹,看什么呢?”远处,贾敏出门在菜园子里摘菜回家。
在老宅守孝,昭君好几次遇到贾敏,看她身子骨羸弱,就劝她没事的时候,阴天,不热,没有大太阳的时间出来活动活动。
采摘菜,围着水塘散散步,走动走动。
塘堤上四周都有石椅石桌,是昭君前段时间加上去的,让人走累了可以休息休息。
贾敏还蛮听昭君的劝说,最近只要阴天,或者起的很早,就在丫鬟,嬷嬷的陪伴下去特意开的菜园子采摘,或者塘堤上走动。
“嫂子,刚送走鹏宇的祖父祖母。摘了什么菜?”
贾敏不能到别人家上门做客,但在外面遇见,说说话,倒没有什么。
“摘了点小青菜。弟妹,我先走了。”贾敏这位千娇万宠着长大的国公府嫡女,完全被昭君给带歪了。
不说自己洗手做羹汤,但没事自己去菜园子逛逛,采摘小菜,或者在塘堤边看看塘堤里游动的鱼儿。
或者给山上的夫君送送衣物饭菜啥的。
尽可能的找事做,打发时间。
身子骨越发的康健,心情也越发的好。以前对住在夫家老宅还有一些不适宜,如今看来,老宅也还不错。
族人不错,景致也不错,重要的是,村里从他们夫妻回来的第一天,接连发生好事。
她觉得自己与夫君以后的运气都不会坏,甚至可以说会很好。
这是给自己与夫君带来好运的地方,老宅在她心中的位置又上升了一层。
“嫂子,慢走。”两人隔的远远的,都没有刻意走近。
守孝就是这点不好,好像要与世隔绝一样。好在乡下人的规矩没有这么多,只是不串门,不食荤腥,夫妻分床等。
农作,正常的去市集贩卖地里出产,都是可以的。
因为昭君的一席话,贾敏也按照乡下的规矩来守孝。她不上市集,只是在村里村道还有菜园子,山上走动走动。
这点在乡下,没有人会挑刺,也不会说什么。
回家,拿了一个自制的小鱼兜,蹲在塘堤上的码头,看见鱼就晃动手中有长长木杆的渔网兜。
动作轻盈,目标明确,左右晃动一下,一条肥美的鱼儿就跃入渔网兜中。
几位小姑娘在边上欢呼着,“婶婶,真厉害。”
“呵呵,你们也试试。”昭君已经网了几条肥美的鱼儿,让出渔网兜,然后看着接手的林小梅。
林小梅八岁,家里条件不好,如今跟着昭君做事。
刚才是昭君进去喊几位小姑娘出来休息放松一下。
别一天到晚的做事,适当的休息休息。
“婶婶,我给您网一条最大的。”林小梅骨架大,人小,力气大,她小小年纪以为力气大就能网到大鱼。
“好,婶婶等着小梅网的大鱼。”小姑娘需要长辈的肯定,赞美,在她们自己家里,很难得一次赞美。
“小梅,真的要网一条。”林珍珍自觉是排在小梅的身后,她们知道在婶婶家里,只要干什么,人多,都要排队。
“晓得,我一定网一条大鱼。”林小梅伸长渔网兜的长杆子,两只手抓住长杆子,打算等边上有鱼就用力晃动,兜一条大的给婶婶。
没有婶婶,她就要在家里带弟弟,做好些农活。还要受弟弟的打骂。
爹娘偏心哥哥弟弟,她就是个没人疼的丫头片子。可来婶婶家里以后,她才晓得,丫头片子也不比男娃子差(被洗脑成功)。
她也能挣银子,能养活自己还能给家里交一部分。
“珍珍,在后边儿拉住小梅的衣裳。”昭君叮嘱一句。
小梅使劲的朝水塘中前倾,很危险的。
好几次都快要掉下去。
“婶婶,我拉着呢。大妮,你也伸只手拉住小梅。”
身后的大妮也上前一步,伸手拉住小梅的衣裳。
码头另外一侧,还停着一只船。
几个姑娘也要抬脚上船,在船上拨弄着,看看荷花底下有没有鱼。
昭君带着小姑娘们玩的高兴,不远处劳作的人们,停着这边银铃般的笑声,也扬起笑容。
族中的小姑娘们,在家中的地位日渐改变,不再那么不值钱。
只是她们来昭君这里做事,家里只能得到一半的银钱,另外一半,暂时存在昭君手中。等姑娘们以后出嫁时,自己带走。
要不仙姑不收他们家的姑娘做事。
每个月自己算,存了多少银子,结算一下。
林氏一族是书香一族,但也不是人人都有素质。这不,在田里拔稻禾中的野草,野麦子的一位妇人,就嗤笑一声,“陈氏,真是好命,死了男人还活的这么高兴。
没心没肺的,平日也不知道忌讳,与外面是男人见面。真是……啧啧啧……”
朱寡妇气不愤,她也是寡妇,日子过得难着呢,她唯一骄傲自豪的是,她有三个儿子。
走哪吹哪,娘家兄弟,父母也愿意为她撑腰。在林家她的日子过得不算差。
只是她看不惯同是寡妇的陈氏,神仙点化又怎么了。神仙点化,她也嫉妒,也不喜欢。
几个月来,她一直憋着,憋着一口气。
她男人死的时候,不少人说她,还有婆家的公婆,大伯子,小叔子,妯娌,都背后说她是扫把星。
说是她克死了身强力壮的男人,凭啥陈氏男人林峰死的时候就没有人说她是扫把星,是她克死的林峰。
一样都是寡妇,怎么就差那么多。还有老人念叨说,多亏了是陈氏,多亏陈氏是学医的,要不然林峰那个病秧子活不到那个岁数,也生不出来孩子,留不了后。我呸,关陈氏什么事。
朱氏觉得寡妇都应该跟她一个待遇,甚至要比她过得差。
要知道,陈氏可没有她家那疼女儿疼妹妹的娘家。
朱氏婆家还没有分家,父母在基本不可能分家。
她与几位妯娌在一块田劳作,男人们在另外一块田,她嘀咕时,被婆家大嫂霍氏听到。
霍氏立即斥到,“老三家的,你胡说什么,仙姑也是你可以胡乱咧咧的。下次再说仙姑的不是,我会告诉爹娘,告诉族长。
别到时候被休回娘家,再哭哭啼啼。”
霍氏有一小女儿,正好十岁,如今在昭君的胰子小作坊做事。
虽然压一半,要到小女儿出嫁的时候再给小女儿。但也有份事情做,还有她巴不得仙姑扣一半。
公婆在没分家,挣的银子都要交给公中。只有闲暇时,男人打临工的挣的银子,与她们女人私底下绣花挣的银子交公中一半,其余的才能落他们小家的钱袋子。
小女儿的工钱,交一半给公中,还有一半就是小女儿自己的。
按理说,这也不是闲暇时,是整日,应该全部上交。
被仙姑这么一搞,自家女儿还能落一半,多好啊。
“大嫂,你,你胳膊肘往外拐,我说陈氏几句怎么了?我说错了吗?”朱氏不管什么事,在她看来,都是别人不对,她从没有做错什么。
她胆子不大,也不敢做坏事。
“口没遮拦,你是要给家里惹祸吗?”霍氏一向泼辣,朱氏娘家再强悍,也不敢惹霍氏。
霍氏娘家八个哥哥弟弟,更不好惹。
朱氏被霍氏扫一眼,立即害怕的低下脑袋嘀咕,“不说就不说,一个个的当狗腿子。”
嘀咕的声音不小,霍氏,邓氏,曲氏都听见了,只是摇摇头,不想搭理脑子变质的朱氏。
压得住朱氏,霍氏就没太关注这个没脑子的。
进城
休沐日,昭君一早的带着儿子,还有张嬷嬷,赶着马车进城。
小鹏宇上马车就叽叽喳喳,兴奋的,小嘴嘚吧嘚吧,“娘,海伯父给我开了一张书单。我要全买回家。”
“行,但是不许熬夜看。知道不知道?”昭君可不想儿子以后小小年纪就近视,还有变成书呆子。
“娘,我知道的。不熬夜学习,当日的内容白天完成。不许留着过夜。”
母子俩的约法三章,小鹏宇记得明明白白。
“嗯,乖啦。进城以后,不许乱跑,知道不?”
“晓得,晓得,娘,我还要买笔墨纸砚,家里的都不多了。下次进城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城外,城门口。。
今儿一早,进城的人特别多,昭君前面有挑着担子的乡下农人,也有赶牛车的小富,坐马车的乡绅。
昭君身后的更是一大群,什么人都有。
三人坐在马车上,安静的等待着。依次进城,每次都要等待一会儿。
排队的队伍缓缓而行,张嬷嬷赶着马车也缓缓紧跟。
还有前面几个挑担子的乡下农人,马上就到了昭君三人。
昭君掀开马车帘的一角,望了望外面。
就是那么一点点,一位坐在马车中的纨绔,刚好瞧见昭君的长相,也许是看对眼了,一眼见着,就喜欢上了。
看样子,是什么特权人物,不用排队,本打算直接进城。
只是这次,他喊停外面的车夫,“停,停,停,停车。”
“五老爷,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车夫不解的问道。
“没事,就是停下,我要好像看到一熟人。”五老爷还是要脸的,知道不能宣扬自己好色。
看中的妇人自己不认识,要搭讪,五老爷很是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