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17章 姑苏寒山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只松鼠总是与一个朦胧的男性身影,同时出现在润知的梦中。
    每当润知感到心情不佳,或者喜怒哀乐稍微增加些许,这只松鼠总会出现,一直持续了两年。
    在这只松鼠出现之前,还曾出现过穿越无数土壤的蚯蚓,出现过那好吃死人尸体的野狗,还有那流浪猫,这些动物总是逐步地出现在润知的梦中。
    也许与这些动物的寿命有关系,往往在梦中一个动物被另一个动物吃了,于是记忆就变成了另一个动物。
    最开始出现在润知的脑海中的,一只鸟儿,这只鸟儿因为吃了人的鲜血,于是竟然就像是人一般,在丛林中四处飞翔,只为了寻找自己的身影。
    后来这只鸟儿被雄鹰吃掉,于是润知在梦中,开始出现一幅幅的翱翔天际的画面,大地是如此的渺小,在广袤的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着,尽情享受着这天地的无限的造化。
    再到后来,这只雄鹰的寿命到了,从一个悬崖峭壁上,自己就那样知道大限已到,几乎没有抵抗,也再也没有力气抵抗了,于是就顺其自然地摔死在了山崖之下,在摔死前,还想让润知多看到一些巅峰之上“一览众山小”的独特的造化。
    在润知的梦中,这只雄鹰的尸体被夜猫所食用,于是这只夜猫,就跨越了千山万水,终于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躲在青天观的花丛中,终于看到了正在朗读诗书的润知一眼。
    那一瞬息,一个朦胧的倩影出现在润知脑海中,那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孩子,我······”
    这个梦中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似乎在欲言又止。
    “你是谁?”
    “你来自哪里?”
    “你为何出现在这里?”
    “你找我何事?”
    “你要到哪里去?”
    梦中的润知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但是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头也不回得走了,消失在一道大门之前。
    这扇大门,就是青天观的大门,润知想要跟上去,大门却突然之间就关闭了。
    好生奇怪,怎么大门对我关闭了?
    在梦中,润知突然想到。
    看到那个道骨仙风的老人的时候,润知就觉得这个背影竟然和梦中的那个最后因为与人发生矛盾,被人用刀击中了后脑勺,然后鲜血洒满了丛林的一大片的树叶。
    “我后悔啊,你会怪爹吗?”
    这是这个被人用刀击中后脑勺后,死于丛林之间的那个神秘的人,死前留下的唯一的心愿,也可以认为是出现在死前的最强烈的一种思想。
    只是很奇怪,这种思想居然出现在润知的脑海中。
    难道是自己大白天曾经胡思乱想,以至于夜晚,胡乱做的怪梦?
    只是这幽深莫测的树林,这刀具,与其搏斗的那个人,润知似乎从来不曾见过,也从来不认识此人。
    这倒是怪了,他居然称呼我为“孩儿”!
    难道我是他的儿子?
    这个人死前最后一秒,居然还在想着我,念着我,心中牵挂的只是我一人,想来此人如若真在世间,与我的关系必然非同一般才是。
    润知如此想着,醒来的时候,竟然在眼角发觉了两滴泪水。
    润知也没有过去询问老者。
    许多事情保持一些神秘感,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开封城外,有一个有一座古老而闻名的寺庙,名为“菩提寺”,相传才是菩提老祖在此坐化,于是当地人以其舍利为基,特意建造了这个寺庙,取名为“菩提寺”。
    润知起初听到这个菩提寺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那句老的佛家禅语:
    “菩提本无根,何处惹尘埃?”
    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起初哪里有甚么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不过是经历的多了,各种想法,各种善恶念头生了,于是就有了这诸多的七情六欲。
    这天地之间,原本静悄悄的,万籁俱静,是如此的安静,如此的静谧。
    也只是因人的出现,所以变得喧闹,变得沸腾,变得更加可爱。
    试想,如若没有人的存在,这天地万物,即便是再美,又有何意义?
    这菩提寺虽也是十分热闹,却不及旁边的一个,名唤“姑苏寒山寺”人气高。
    原来这姑苏寒山寺才是正宗的姑苏寒山寺,该寺相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所建,因其为统一中原,东征西讨,杀人过多,心中又些许隐隐的罪责。
    因医仙华佗说要打开其头颅,曹操因其曾经为关羽刮骨疗伤,深疑惑之,竟然杀害了这个民间神医,这之后头痛更甚,每每发作,头疼欲裂,更有华佗领着诸冤魂索命,于是曹操采取了谋士徐庶的建议,请来少林寺的方丈,圆通大师。
    圆通大师告诉他,建造佛寺,功德无量,可以百世功业超脱这万千俗世冤魂。
    因当时曹操在开封视察,于是曹操方才开始直接在开封当地破图动工兴建了这“姑苏寒山寺”,取寡人已经感到悔恨之意。
    其实在江苏一个名为姑苏的县城,也有一个寺庙。
    这个寺庙听闻开封府的“姑苏寒山寺”后,将自身改名为“姑苏寺”,后来不识者,多半以为这“姑苏寒山寺”就是指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了。
    这之后,更因唐朝诗人张继写得那首《枫桥夜泊》中的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是将这“姑苏寒山寺”指引向“寒山寺”,倒是使得原本的“姑苏寒山寺”摩肩接踵的香客少了许多。
    话说这开封城外的“姑苏寒山寺”。
    每日招待无数的人,各色人等,形形色色,人人心中装满属于自我的小九九。
    佛说,看透,悟透,万般皆空。
    儒家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墨家说,青天之下,唯百姓尊。
    道家说,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说,严刑峻法,方可服人。
    而润知想说,认识规律,使用规律,造福百姓,方为正道。
    红尘淼淼,人来人往,潮涨潮汐。
    红尘之中,无数的人影婆娑,无数惊心动魄,但那些刻骨铭心是人与事才是最为珍贵的。
    这菩提寺,倒不似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不似江南亭亭玉立的绝貌女子。
    它更加像是一个超脱于世界的老者。
    就如同润知之前在开封街上看到的那个道骨仙风的老者。
    又似乎是一个隐士,低调而内敛,故意不作炫耀,就是在积累自己的独特的一份智慧。
    为了让这夏玉儿和孙依凡有所乐,有所为,于是润知为两人开了两家纺织作坊。
    一家专门学江南,只是制作丝绸锦缎。
    一家专门为百姓,制作各类粗布麻衣。
    润知为每个作坊都雇了几百个当地百姓。
    自然夏玉儿和孙依凡为此感到十分心花怒放。
    毕竟润知早就选好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人事组织,销售人员及其他部门人员,而且在其中拍了朝廷衙役,直接负责保安等,并且随时向润知汇报情况。
    两人所需要的做的,只是随时来这两个作坊走走,将润知的意思告知这里的管理人员即可。
    两人也是乐得这份清闲,而又十分受到众人需要之事。
    夏玉儿因为百姓交往较多,于是负责为百姓制作四季的粗布麻衣,也称为“青衣”。
    孙依凡因为是一个曾经乡试第一的孙零瑟的女儿,所以对于于富裕人家多有来往,对富豪人家的心思多有揣摩,因此两人的作坊也开得顺风顺水。
    自然润知定期对两人进行思想引导,让两人定期跟随众人一同郊游,又给两人办了这个作坊,顿时间,两人整日忙地不可开交,倒是将往日的烦恼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剑道余烬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家父李隆基 雁来月 [娱乐圈]恋爱心愿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挟明 谍战:红色掌柜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从机械猎人开始 绝色生骄 阴阳石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山河祭 大德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