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33 章 李汲苦恼退路无多,宗祯心许会典功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3章李汲苦恼退路无多,宗祯心许会典功劳
    如绍治帝所料,乾清宫首领太监戴权很快就把加了印的圣旨送了出来。
    在原朴的主持下,这份圣旨很快就被下发到地方各布政司衙门,都察院的御史也纷纷前往地方,监督地方官员改制。
    极力反抗新政的户部钱官被下狱,妄图消极反抗且贪弊银两颇多的地方官员被科道弹劾,在这之后步入刑部大牢与户部钱官作伴。
    看着杨宗祯、张泰维,乃至新入阁的原朴对科道的掌控力度,李汲在心里暗暗磨牙。
    周东野这是彻底被打压下去了。
    如今太上皇和绍治帝压着周东野不放、不肯让周东野致仕,不过是不想让内阁首辅的位置空出来,导致他李某人上位罢了。
    杨宗祯、张泰维、原朴他们都在吸纳科道菁华。尤其是杨宗祯和张泰维,这两人做得极为过分!
    前者靠着他那些实学大家的弟子收拢由地方按察使司升上来的盐官,后者靠着前李党成员的身份来疯狂地挖他的墙角。
    这样对李党钝刀子割肉的手段,让李汲恨得要命,而李党内部菁华流失,只有臭鱼烂虾被留下的现状也是李汲难以忍受的。
    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李党会像周党一样树倒猢狲散,还意味着他李汲要被扣上天大的污名!
    要知道,周东野门下贪弊,一方面是因为周东野和底下的人都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东野是太上皇的白手套,替太上皇背了不少黑锅。
    虽然朝廷内外都对浊流不齿,痛恨周东野这个阿谀媚上的首揆,但眼明心亮之人未尝不知道周东野的“委屈”!
    所以周东野即便有污名,也能平安落地:他李汲若是有了污名,却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与周东野相同的待遇。
    毕竟他一直以清流自诩,自称高风亮节、爱民如子、纯然无私,若是他手下的门人全都是贪官污吏,岂不是自打脸皮?
    而且他家在老家里田连阡陌,生意又做得极大,这和他的阁臣之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便那些商铺都挂在仆役的名下,可大家心里都清楚,到底谁才是那些商铺真正的主人!
    若是把他家的财富与底下的那些贪官污吏联系到一起,那他的名声就完了。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周东野和张泰维不可能不对他落井下石。
    前者肯定会帮着新皇做事,从而给他家后代铺路。
    就算周东野家名声差又怎样?周东野本人给皇家背黑锅的忠心,已经证明了这家人是可用的。
    周东野本人都能做浊流的领袖,又怎会迂腐地要求家中子孙必须走文官科举路子。只要能手握权势富贵,绣衣使者、禁卫军、地方官,哪条路周家人走不得?
    后者会下手的原因也很简单,张泰维背叛了李汲,当然要落井下石,斩草除根。
    总不能眼睁睁地让李汲缓过来,让李党留下火种向他报仇吧?
    背叛者比
    嘱咐他。
    因此贾璋来得很急,连大衣裳都没换,就直接快马来小松径街这边了。
    来到杨府后,杨宗祯见他额上沁满了汗水,便吩咐下人打水来伺候贾璋洗脸。
    待到贾璋洗完脸,坐到他下首后,杨宗祯才递了一盏茶给他,在贾璋接了茶后问他道:“你师父给你留的作业做完了吗?”
    杨宗祯给贾璋留的作业,就是他近期私下里编纂的《尚书通考》。
    听到杨宗祯的话后,贾璋如实回答道:“文稿已经写完了,现在正在增删补益。”
    杨宗祯听到贾璋的话后,神色温和了许多,他语气愉悦地道:“既如此,你得加快速度定稿了。”
    贾璋笑问道:“是理学各派要举办清谈会了吗?若是如此,徒孙确实得加快速度定稿了,还要练习一下雄辩的本领。”
    只有这样,才能一展实学年轻一代的风采,争夺儒家经典的释经权。
    杨宗祯却摇了摇头。
    “并非如此,比起这件事,区区清谈会又何足挂齿?”
     “茂行,你听着,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太上皇想修葺一部独属于我盛朝的会典。你若能参与其中,不但清名更盛,还能积攒事功资历,这可是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经过两年多的编纂,太上皇一朝的实录在前些日子修成了。
    从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榆到贾璋这样的基层修史小组的首领修撰,所有参与到编纂实录的翰林官都积攒了一份功劳,还得到了乾清宫和玉熙宫的赏赐。
    当然,主要的功劳还要算在宋榆这个编纂实录的总裁身上。像贾璋这样的小修撰,顶天能分到点儿微末功劳。
    就这还是上官韩凭和他关系好,不克扣他的功劳的结果。
    翰林院本就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地方,想在修史这件事情上出头,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如今太上皇动了编纂《大盛会典》,彰显国朝文华的心思,对翰林官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若能挤进去修修书,进而分润一些功劳,就能给自己的履历上添加上光荣的一笔。这样的好事人人都想参与,贾璋他自然也不例外。
    更何况贾璋也是想要建功立业的。
    所谓不朽之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若能参与到《大盛会典》的编纂,他这也算是立言了。
    这下贾璋终于明白杨宗祯为什么问他《尚书通考》的事情了。他年纪小,想要得到这个机会,就要靠文名来补齐劣势。
    而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经义疏注更能彰显一个人的经义与文字功底。
    所以他的那本《尚书通考》必须在朝廷正式提出编纂会典之前定稿刊印。
    这也是杨宗祯今天找他过府的原因。
    只听杨宗祯对贾璋道:“你是三元及第的文魁,这是你最大的优势。但你年纪太小了,这又是你身上最大的劣势。”
    “若是你能在朝廷正式提出编纂会
    典前刊印你的《尚书通考》,那你成为纂修官的几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看过你你那本书的前两章,写得很有水平。刊印出去后,实学一派也会想办法为你造势。”
    “而且最重要的是,最近火耗改革进展得很顺利。陛下心里也会记得你进言献策的功劳,他不会反对你参与到会典的编纂当中,反而会对此乐见其成。你的优势很大,所以一定要把书尽快写完,而且一定要保证质量。”
    贾璋重重地点了点头。
    师门果然靠谱,杨阁老这个师祖对他和老师两个人也是真的好。
    贾璋又怎会辜负杨宗祯的良苦用心,在《尚书通考》这本书上掉链子,让杨宗祯在实学一派的师兄弟面前丢面子呢?
    他这几天就算焚膏继晷,昼夜不眠,也要把书给编好!
    此时此刻,贾璋心里无比感谢黛玉这个宝贝妹妹。
    如果不是黛玉主动提出要帮他校对句读、措辞与错字的话,如果他没有毫不犹豫地把这件事情答应下来的话,只怕他会因为这些事拖慢编写《尚书通考》的速度。
    在朝廷正式定下编纂《大盛会典》修书队伍前的时间比黄金还宝贵,他又怎能不对黛玉的偶然之举感到感激呢?
    还有杨宗祯,师祖待他这般上心,未尝没有为远行的叶士高照顾徒弟的心理……
    他不但为自己感谢杨宗祯,也为叶士高感谢杨宗祯。
    “师祖……”
    看到贾璋湿漉漉的眼睛,杨宗祯笑道:“别说那些感谢的话了,你现在这副模样,倒像是个小姑娘似的。”
    “去吧,快点去把我院子里的海棠收拾好。若是收拾得不好,我可是会代你师父罚你的。”
    贾璋连忙把这个差事应了下来,在向杨宗祯行礼后,直接把袍子下摆掖进素银带,拿起杨家仆役捧过来的工具去院子里修剪花枝去了。
    杨宗祯轻笑了一声,退之膝下就这么两根根苗,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弟子,他总得帮着他把人照顾好了。
    第134章注疏出世副总裁官,走马上任贾琮院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官道神医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灵道纪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火影之重生灭族之夜 称帝后才知身处小洞天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星渊佣兵 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 仕途狂飙:赤脚医生逆袭之路 万物为契 山野乱 狂医重生:护夫虐渣养崽崽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下山寻双亲,我靠相术断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