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0002章家是一辈子的记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卢昌华交班了。
    他跟着食堂的送饭车返回了家属区。
    他跳下车说道:“爸,我先回家了,今天有点累。”
    “你先回吧,我食堂还有事。”
    卢再高看了看儿子,对着他的头发用手指点了点,一脸的嫌弃,什么都没说,带着食堂的人去忙乎了。
    韩颖扶着挂车的栏杆,对着他喊道:“晚上找你玩……”
    卢昌华瞄了眼她,挥了挥手。
    待轮式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走,四周生气扑面而来。
    河沙铺垫的场区内部路两侧,挖着一米深的排水沟,沟边栽种着海碗粗的柳树。
    咯咯咯的老母鸡身后,跟随着十几只毛绒绒的小鸡仔,叽叽叽焦急的呼唤着妈妈。
    水沟里几只鸭子在污水里来回的游动,寻找着它们认为的美食。
    几个小屁孩叽叽喳喳的喊着口号,“冲鸭~杀鸭~”
    呼啸着踢踢踏踏从卢昌华的身边冲过,跑进了水沟边的蒿草丛里。
    功夫不大,草丛里就传出了嗷嗷的哭喊声。
    这条砂石路东西贯通整个家属区。
    卢昌华家就在这条路的东头,坐北朝南的一趟平房,东头第一家。
    四月的东北,积雪已经融化,春风强劲,把地面的浮土吹上了天空。
    他沿路而行,与几个职工家属打着招呼。
    卢家这趟平房住了四家,卢家居东,胡家居西,中间则是何家、毛家。
    在西头胡家不远处,是一座巨大的木制瞭望塔,有二十几米的高度,底下的楼梯已经被拆除,半截楼梯吊在空中,随风摆动,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长水农场曾经是劳改农场,后来改变性质,成了国营农场,这座瞭望塔就是时代的见证。
    “哟,昌华下班了?”
    胡大妈站在院子里撒着草籽,几只老母鸡围着这个中年女人咯咯咯的啄食。
    看着年轻许多的胡大妈,卢昌华心里一阵感慨,年轻真好!
    “毛大爷,上班去?”
    在胡家隔壁的院门被推开了,走出一个皮肤黝黑小个子中年男人,他胳膊上搭着军绿色的大衣。
    “啊,上班,你回来了?”
    “哎,回来了。”
    毛大爷据说是参加过朝战的老兵,具体是什么情况人家也没说过,卢昌华只是偶尔听到别人提过一嘴。
    何家没人在家,院门挂着锁头。
    卢昌华家门前的这条路,一直往东,延伸出了很远,与机耕路相连。
    东边二百米外,一南一北两大块田地,这是三分场的后勤菜地。
    在机耕路的南侧,有一排土坯房,这是菜园的管理用房,种菜需要的农药化肥种子都在这里,还有锄头镰刀等农具。
    整个三分场的职工生活用菜就是这里供应的。
    所有职工家属都要参加菜园的劳动,每天1块钱的工钱,如果坚持下来,工资比一级工都高。
    菜园管理房南侧则是育苗基地,各种蔬菜的幼苗都是这里培育出来的,然后再移植到机耕路南北两侧的大田里。
    这条机耕路两侧植有行道柳树。这两侧的菜园专用地有二十多垧,夏秋季节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天下班之后,家属们就聚集在菜园,购买蔬菜,回家准备饭食,这里成了变相菜市场。
    穿过近400多米的菜园机耕路,再往东就是卢昌华心心念念的小水库了。
    其实,当初就不是为了修什么水库,而是为了更便捷的转场农机具。
    这里有一条宽度在400多米的南北沟,把家属区和东边地块隔离了。
    沟里常年有小溪流过。
    附近也形成了一片湿地。
    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场请示农场要建一条横跨东西的土筑机耕路,这样就能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油料。
    就这样,农场水利队规划建设了这条机耕路,在路中位置,放置了水泥涵管,作为溪流流淌的通道。
    说起来,这条路经过了多次的加固和拓宽,如今已经形成了长度400多米,宽度8米的一条土水坝。
    八十年代后,在涵管处增加了水闸,在水坝的南侧形成了一个占地近20亩的小型水库。
    一直以来,这个水库就是提供农田灌溉的水源。
    倒不是没人想到用来养鱼,而是养过。
    三分场作为实际管理人,当然想要利用这个水库了。
    可当时水库刚建成,水体很瘦,放进去万把尾鱼苗,不是因为洪水鱼跑了,就是鱼养的瘦弱,没什么肉,收效不大。
    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分场附近有好几条小河流,野生鱼类丰富,很多职工都会去打鱼摸虾,场领导也就熄了养鱼的心思。
    眺望了一眼东方那片还有部分冰雪的水库,卢昌华嘴角含笑。
    走到自家的院门口,滋滋一阵呜咽,一条大黄狗摇头摆尾的冲了过来。
    “熊宝?”
    卢昌华心里一阵激动,这是他曾经的玩伴,从小养到大的,没想到时光倒流,自己还能与它相见。
    他记得,熊宝在明年的打狗运动中,被人用小口径枪打中。
    这件事一直是卢昌华心里的痛。
    拉开院门,熊宝扑了过来,双爪死死的扒在他的身上,不愿撒手。
    卢昌华看着熊宝水润润的眼睛,不禁更咽起来,双手抱着它的脑袋,用脸一个劲儿的蹭着狗脸,熊宝的大舌头在卢昌华的脸上舔了又舔。
    “儿子下班了?”
    一个极为熟悉的声音响起,卢昌华抬头就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小个子女人推开房门看着他。
    “妈,我,我回来了。”
    “赶紧洗把脸,准备吃饭了。”
    “诶。”
    卢昌华嘴里应着,眼睛却像进了沙子般,红红的。
    一进入户门就是一间厨房,两口铁锅安在灶台上。
    里边的一口是煮猪食的,带着一股淡淡的野菜味道。
    外边的这口锅则是全家的饭锅,炒菜蒸馒头下面条,一锅多用。
    锅盖上冒着热气,一股菜香随着热气飘散在空中。
    卢昌华吸了吸鼻子。
    “妈,菜真香,做了什么好吃的?!”
    “哪有什么好吃的,有啥吃啥。”
    卢妈妈乐呵呵的说道。
    熊宝围在卢昌华的身边,来回的转着圈子。
    “快去洗脸。”
    “诶。”
    往左手一拐,推开一扇木门,这里就是卢家的客厅、餐厅兼卧室的所在地。
    在南侧的窗子旁,有一个铁艺的洗脸架,一盆热水架在架子上,冒着淡淡的热气。
    卢昌华脱掉工作服,哗哗的洗起脸来。
    很快这盆水就变黑了。
    他端着水走到了院子里,把水倒在地面上,去锅台边的水缸里舀上几瓢凉水,重新再洗一遍。
    洗漱之后,他打开家里的靠边站饭桌,把桌子架在了炕沿边,拿上碗筷摆好。
    卢妈妈把锅里的馒头装在盆里,用锅铲子把菜铲进盘子。
    “妈,还是你的手艺好,白菜土豆都能这么香!”
    “现在没有菜,将就吧,到了六七月就好了,菜就下来了。”
    “没事,这就挺好。”
    卢昌华坐在凳子上,老妈坐在炕沿上,娘俩这顿晚饭吃的格外香。
    “你这头发这样可不行,找个时间剃了。”
    老妈虽然宠爱卢昌华,可这样的打扮太惊世骇俗,卢妈妈也受不了。
    “行,我明天就剃了。”
    “这就对了,省得让你爸生气。”
    “你哥上午来信儿了,说他在广播站都挺好,让咱们别惦记他。”
    卢妈妈一提起自己的大儿子,一脸的骄傲。
    卢昌中是卢家的长子,卢昌华的大哥,比他大两岁。
    在农场广播站实习。
    自从职高机电班毕业,他就去了广播站,已经实习一年了,还没转正呢。
    卢昌华知道,大哥在广播站的日子不好过。
    所谓庙小妖风大,池小王八多。那种机关单位,人事斗争相当激烈,弄不好就被挤出去。
    “有机会我去看看大哥,他在机关肯定不容易。”
    “知道就好,你也要好好争气,向你哥学。”
    “知道了妈。”
    吃了晚饭,卢昌华抢着去洗碗,卢妈妈争不过儿子,就舀了一桶猪食,拌上了一瓢麦麸子,提去猪圈给自家的两头小猪喂食。
    卢昌华在饭锅里烧上了两瓢水,待冒起了热气,这才停止烧火,把碗筷盘子放进锅里洗刷起来。
    隔着山墙都能听见小猪的嚎叫声,威儿威儿的,也不知是饿惨了还是在跟卢妈妈撒娇。
    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到了七点,老爸还没回来。
    卢妈妈已经屋里屋外的拾捣完,此时光线极暗,卢昌华拉了下灯绳,家里的唯三电器灯泡竟然没亮。
    “唉,又停电了。”
    老妈自言自语道。
    室内亮起了昏黄的烛光。
    一个罐头瓶倒扣过来,在瓶底粘上蜡烛,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烛台。
    如今的卢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家里的电器只有三样,电灯、收音机和手电筒。
    收音机需要电池,一般情况下舍不得用,每个月能听上十次八次的就算高频率了。
    电灯除非有必要,能不用就不用,费钱。
    至于手电筒,一般也是不用的,也费钱。
    这样的家庭,在农场是很普遍的。
    当然极个别的干部家庭已经有了黑白电视机。
    四五百块钱的价格让人望而生畏。
    卢昌华记得,自己家买上黑白电视机还是88年之后的事。
    看着这样的生活环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致富,做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对,承包水库,来钱快,合理合法。
    只是那于姓兄弟怕是要被自己截胡了。
    卢昌华记得今年夏秋发生了洪涝灾害,农场受灾严重,附近炮团的干部战士都来支援,今年的粮食肯定是减产了。
    可分场的小水库却得利了,水量充足,正好养鱼。
    年底就有详细的职工家庭农场的政策传达到分场了,这时候就是承包小水库的最佳时机。
    正琢磨着,院里熊宝发出了狂吠。
    有人在院门外高喊卢昌华的名字。
    “谁呀?”
    “卢昌华,快把狗看住,我怕它。”
    “没事,你进来吧。”
    卢昌华听出是韩颖的声音,就把熊宝用绳子栓住。
    熊宝见卢昌华来了,摇头晃脑,好不亲热。
    “谁呀?”
    “韩颖。”
    “韩主任家的姑娘啊?”
    老妈嘴里嘀咕着,却起身搬了把凳子过来。
    一进到屋里,韩颖就拉着卢妈妈说个不停,女人之间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话题。
    卢昌华给韩颖倒了杯白开水。
    “不好意思,我家没有好茶。”
    “我不喝茶,开水挺好的。”
    韩颖看着卢昌华的眼神闪着光芒。
    “咳咳,韩颖,你找我有事?”
    “哦,你今天说喇叭裤不穿了,是不是真的?”
    “哦,是真的。对了,明天我要进城把头发剃了。”
    “啊?那不是白烫了?”
    “这个发型不适合我。”
    “哦。明天我陪你去呗?”
    “你?不上班了?”
    “我请假。”
    “那可得起早,不然赶不上客车。”
    “咱们五点就走吧,早点走把握。”
    韩颖眼睛里神采奕奕。
    “行吧,在队部碰头。”
    wap.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破甲九重 最佳导演的诞生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下山寻双亲,我靠相术断生死! 花都大仙医 暴发户养崽吃瓜日常[九零]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重燃青葱时代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这个高武太癫了 劝你别修妖,你肝到无上妖帝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笼中青雀(重生) 逆天邪神终局之战 子孙满堂苏颜林琅 苏颜林琅 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