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72章 蜀王府捡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吃完蛋烘糕,尽欢跟徐祖爷提议去蜀王府看一看。
    徐祖爷今天下午本来就是带尽欢出来逛街玩的,他原来以为尽欢会喜欢春熙街和盐市街的繁华热闹。
    但没想到尽欢对热闹熙攘的地方无感,反而对破破烂烂的城楼有兴趣。
    对于尽欢的要求,徐祖爷都是很愿意去满足的。
    蜀王府本来就是明代在锦城的皇权象征,被后来的考古人士称为为小故宫,建造历史比故宫都长。
    原本蜀王府就是朱元璋亲自下令给皇十一子朱椿建造的,而故宫则是是朱棣在燕王府的基础上下令修建的,中间时间隔了20多年。
    它的等级虽是王府,由于朱元璋对这个十一儿子的疼爱,蜀王府修建得巍峨气派、富丽精美,甚至超过当时的皇宫。
    朱元璋时期,受封为藩王的皇子共有62人,建有50个藩王府,这些藩府分布于全国各地,只有册封在锦城的蜀王朱椿,是在一省范围内存在的唯一一个宗藩。
    所以才有“天下宗藩唯蜀王最富”的说法。
    原本的蜀王府被锦城百姓戏称为皇城,城门外的小广场都能叫皇城坝。
    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出,曾经金碧辉煌的样子了,这座明代最富丽的藩王府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经过几次兵祸和战火,已经满目疮痍摇摇欲坠。
    不过还是有不少的建筑保留下来,其中最宏伟的就要数三重檐的明远楼和致公堂了以及清代修筑的贡院。
    通过明远楼和致公堂砖瓦雕花,还能想象的蜀王府曾经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的样子。
    贡院是清朝修建,是川省当时科举考试的场所,后来川大也曾在这里办过学。
    再后来贡院改成市场,现在现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允许投机倒把,市场里地面都长草了。
    尽欢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明远楼的最高处,城楼的高度,让她轻松俯瞰人民南路以及现在整个锦城的南门片区。
    不过就现在脚下的这座明远楼,以后也会被丧心病狂地拆毁,改成了一个革命科技馆。
    尽欢觉得可惜可悲可叹,但她又能做什么呢,就是多看两眼这座建筑最后的样子,让它在记忆中多存在几年而已。
    转完了城楼,尽欢围着下面的广场走,虽然地面的地砖缝隙里面长满了草,但并没有影响尽欢的兴致。
    尽欢边走还一边观察城楼上依稀可辨的琉璃瓦。
    据说蜀王府刚开始修建的时候,专门开了一个窑烧制琉璃瓦,那个窑后来变成了今天锦城的一个地名——琉璃场。
    “咯吱——咚”一声碎裂的声音响起。
    尽欢刚一直往上看琉璃瓦,没注意脚下,听到声音才埋头看,原来是脚底下的砖被踩碎了,地砖现在断成了两半,半截馅进了地里面。
    不对啊!这地砖就算断成两截,也不至于馅到地里,除非那块砖底下是中空的,所以才容易断裂。
    地下中空,非祸即宝!
    尽欢四处瞄了一眼,广场上除了她自己,就只有坐在城楼下休息的徐祖爷,她迅速拿开那两截断开的砖头,下面有一个除了一个坑却什么也没有。
    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尽欢正准备把砖块填回去,砖头蹭到旁边的地砖的泥巴,“吭——”一声闷响。
    尽欢用手扣了那块泥巴一下,一块木头就出现了,看来有戏!
    她用手指把旁边松动的几块砖搬开,轻轻拂去地面的一层泥巴,一个四五十厘米见方的发乌木头盒子出现在眼前。
    尽欢先放开精神力,迅速查看了泥土里面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发现没有之后,迅速在空间的地里渡了点地里的泥巴出来,填上空出来的坑洞,再把地砖给铺好。
    徐祖爷看尽欢蹲那儿半天没动,走过来问她:“小鱼儿,你蹲这儿干啥呢?”
    “嘘~祖祖我挖到宝了,我们赶快回家去吧!”尽欢伸出脏兮兮的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徐祖爷看尽欢一副欢快的小模样,摸了摸她的头,便带着他一起回去了。
    一到家尽欢径直拉着徐祖爷到了后院,献宝一样地拿出了刚挖出来的盒子。
    盒子上的锁头已经腐朽了,尽欢稍微用了点劲儿就扯下来了,“这锁怎么烂得比木头还快啊?质量不过关啊?”
    “瓜娃儿你就不知道了哇!这匣子是乌木做的,肯定是不容易腐坏!”徐祖爷拿起匣子又仔细瞧了瞧。
    “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小鱼儿不管匣子里头装的是啥,就冲这乌木匣子你都赚大发了!”
    乌木,不就是传说中的阴沉木吗,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又因为乌木在地底下埋藏千年而不腐烂,被认为有灵性,能辟邪纳福,一直是文玩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过三十年后,一串乌木的手串随随便便就会卖出六位数的天价。
    知道是匣子是乌木后,尽欢打开匣子的动作更小心了,但是估计是埋在地下久了,这个匣子内部产生了压强,轻易打不开。
    又舍不得用刀这样尖锐的物品撬开,折腾了好半天,尽欢突然灵机一动——精神力。
    尽欢把精神力化成细小的针状,钻入匣子的缝隙里面,一起发力。
    缝隙大开,尽欢上手一拉,匣子就打开了。
    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团团皱皱巴巴的油纸,尽欢拿出一个纸包打开来一看。
    居然是一对镶着红蓝宝石的累丝金手镯,宝石和金丝都完好无缺,就是颜色有些暗淡。
    这样黄金累丝,镶宝嵌玉,纹样吉庆奢华的富丽风格,一看就是明朝的特色。
    至于为什么明朝首饰风格,一改宋元的清新雅致,变成了豪奢的富丽堂皇?
    朱元璋从草根出身,最后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但品味这东西吧,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
    穷人乍富还不得穿金戴银洋盘一下?
    首饰上镶嵌的这些多彩宝石,在当时也是进口货,也要得益于郑和下西洋。(说起来郑和才是资格最老的代购)
    接着打开下面的油纸包,耳环,戒指、项链和一整套的头面,大大小小簪子就有十七八支,都用累丝镶宝石编成了吉祥图案。
    其中簪子还有凤鸟造型,那便肯定是宫廷出品无疑了。
    毕竟明朝的等级制度还是很严格的,不是皇族是不能用凤鸟图样的。
    品级妇人一般用的是翟(一种野鸡),晃眼一看相似,但是尾部样子大不同的。
    等这些首饰一一拆开之后,尽欢居然在匣子的最底部,发现了两串白玉禁步。
    也没包裹油纸,乱七八糟缠成了一团,躺在了最底下,丝线也有些朽坏了。
    所谓禁步,就是系在腰两侧的流苏式样的金玉珠串,如果走路步子过大过快,上面的金玉便会相互撞击发出声音,以示警醒要规行矩步,仪态稳重。
    这两串禁步,以缀玉嵌猫儿眼石为主体,荷叶形的白玉为提头,提头上面浮雕凤凰造型,层层叠叠的白玉和猫儿眼依次往下排,很是精美。
    至于为什么很随便团在一起,估计是藏宝的人不识货,认为玉石没有黄金容易变现。
    这些首饰一看就是忙乱之下,胡乱用油纸包起来的,又急匆匆地掀开地砖,随便刨了个坑埋到了地下。
    历史上在张献忠用炮火攻进锦城的时候,最后一位蜀王带着妃嫔宫女投井而亡。
    这些首饰估计是王府里面的太监或侍卫,趁混乱偷来埋起来的,准备安定之后再来取。
    至于为什么最后埋宝的人没有回来取?估计是没逃过张献忠屠川吧。
    这盒首饰在地下一埋就是几百年,现在倒是让尽欢捡了漏。
    尽欢空间里已经有很多古董首饰了,今天这盒明朝宫廷风格的首饰,还是给了她大大的惊喜。
    毕竟哪有人嫌钱多的?
    再说不是尽欢挖到,等几年后明远楼暴力拆除的时候,还不是便宜那帮满嘴口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他们嘴里说这些是封建遗毒,看到珠宝首饰还不是急吼吼地往自己兜里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天道天骄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肆意影视世界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冷门COSER何弃疗 重生八零:赶海觉醒情报系统,鱼获爆棚! 抗战之潜伏成鬼子将军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国术!大宗师 要给初恋生孩子的是你,离婚你哭什么? 结婚三年不圆房,重生回来就离婚 仙人消失之后 全身金刚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