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立宽嚼着用水泡了半个时辰的肉干,下着炊饼,一面吃一面站在四丈高的哨塔上观察运处的代军大营。
忍不住咒骂:“狗日的到底还有多少粮草?
按史超他们给的消息,他们的粮草应该快用完了啊,怎么一点动静没有。
他们都是吃土的吧?”
旁边随行的侯景说:“他们确实应该没粮了,咱们的斥候在当地猎户领路下到了那座山顶。”
他指着东面连绵群山中最高的一座。
“从山顶上看,代军后方三十座大仓,只有七八座还在往外运粮,其它都空了。”
赵立宽挠头,想破脑袋也不明白,难道对方主将疏忽了?
随即摇头否定,不可能,绝不可能!
统帅数万大军的人,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或许还有后手?
赵立宽又紧张起来。
历经二月下旬的疾风骤雨后,战场似乎又回归到了平静。
一直对峙到三月初,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大战。
战场宁静下来。
赵立宽心里有数,越是宁静,越危险。
战局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他白天处理军务,巡视各营,下午顺带从各营火头军那里顺点吃的。
其实巡视营地,检查疏漏,纠察军纪这些事根本不用他过问。
不过赵立宽依旧坚持每天亲力亲为。
一来保持军队士气纪律。
二来时刻让自己与底层士兵和军官亲近,听他们的声音,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三来赵立宽也不允许自己放松下来,他太了解自己的惰性了,只要放松下来,就很难回到全神贯注的紧绷状态。
这些天过来,代军也是想尽办法。
先派精兵偷袭粮道,好在他安排了专门保护民夫的士兵,而且在军队赶到前,民夫们自发在车队外立起长矛抵挡上岸的代军靠近,为此还牺牲了上百人。
为后续部队赶到争取了足够时间,将渡河的代军几乎全歼。
之后代军数次在阵前叫阵斗将。
诸将纷纷请战,特别是慕容亭,跃跃欲试准备上去和代国将领比划比划。
诸将多数也赞成,觉得?了能再提高军队士气。
赵立宽思索再三,还是压住慕容亭的跃跃欲试,拒不理会代军叫战。
将领们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看的,而他身为统帅要从全局的角度去看。
斗将这种事看起来就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双方机会相等。
但如果上升到大局就对他们不利。
最简单的就好比一把英雄联盟,优势方稳住不浪是收益最大的,因为知道稳住不断按部就班打下去,就能最大概率取胜。
而劣势方浪反而是收益最大的,因为不浪不拼一把,去博求变数和机会,按部就班打下去就等于慢性死亡。
如今代军就是急需机会,而他们只要稳住,等黄河解冻,等他们粮草消耗干净,这场仗就必赢。
所以这种时候,鬼跟他们搞什么斗将,去赌这种不不确定性。
只要稳扎稳打,不露破绽,他们必胜。
而代军反而是迫切希望有这种打击他们士气机会,找到突破口的。
他下令不会理,拒不出战后,代军没招了。
不知从哪找了几个会说汉话的打着白旗在阵前大骂,主要就是攻击他。
又骂他父母,骂他爷爷奶奶,甚至骂他祖宗十八代。
赵立宽无所谓,他无父无母,更没什么爷爷奶奶,随便他们骂去吧,爷不在乎。
他甚至与诸将开玩笑说:“这时候孤儿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代军连骂两三天,把派出来的嗓子都叫坏了。
赵立宽不在乎,就当他们对空气输出了,但将士们很在乎。
他们义愤填膺,先有有数十位指挥,指挥使等请战。
去各营巡查时,士兵们也激愤不已,都直接请战。
赵立宽和他们讲了很多次“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道理。
并保证道,时机合适,他们必将给代军以致命一击。
军中有一股火气在慢慢酝酿。
这些天,他继续加紧神机营的布雷训练,每天都让他们练习,并不断加强他们的计算训练。
中国的算术发展其实是非常超前的,像唐代王孝通的《吉古算经》之类的经典,解体方法已经接近微积分和级数了。
其中记录唐朝的科举练习的数学题也非常复杂,不少比后世高考数学压轴题都难。
但就像他给李世民上表的奏疏所说“迄将皓首,钻研秘奥,曲尽无遗,代乏知音,终成寡和”。
大意就是他说自己钻研一生,数学理论接近圆满,但知音难觅,终是曲高和寡。
说白了,数学这东西太看天分,不懂的就是真不懂,在古代的识字率和百姓能读书普及率极低情况下难以传承。
赵立宽是让军中的工兵指挥每天教授的,也不太复杂,够用就行。
天天重复训练,神机营士兵越来越熟练。
他每天都在反复琢磨,仔细思索,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遗漏,时不时把手下诸将叫来问问他们的意见。
思来想去,如今代军唯一要提防的就是他们那些重甲的连锁骑兵。
先佯装败退引诱敌军深入,用骑兵发起反冲锋。
特别是他看多了蒙古军事史,对这种事更加防备。
神机营就是专门训练来反冲锋的。
赵立宽忧心忡忡入睡,一直在思考代军可能的后手。
整晚上后半夜才入睡,只睡了三个时辰左右。
第二天却被一个震惊的消息吵醒。
山上的斥候观察到,代军后方开始撤退了。
赵立宽懵了,连忙登上哨塔,观察到北面数里之外的代军营地后方果然扬尘大作。
如今这种季节,能扬尘就说明队伍规模不小,何况这么大动静。
随后忍不住破口大骂:“狗日的害老子跟空气斗智斗勇半天,就是疏忽没注意军粮的问题!”
随即恼羞成怒,立即召集诸将,开始安排追击计划。
他们想退可没那么容易!
诸将兴奋不已。
赵立宽则早早就在心中想到了追击计划。
他打仗向来喜欢走一步看十步,突出个谨小慎微。
代军开始撤退,必然会留下殿后部队。
殿后部队肯定是士气最差的,因为他们等于被抛弃,所以陛下快速击破。
随后才能追上主力部队。
而主力部队不能贸然进攻,因为他们是大量人马汇聚的集团,一不小心撞进去可能被吃掉。
但要抓住他们不敢逗留,只想走的态度不断消耗他们。
最后则是要防备他们的精锐铁索骑兵可能会发起反击,要时刻准备反骑兵。
所以赵立宽根据这些战术特点,将追击部队早早便安排为四波人马,各自有任务,分批次进行追击。
加上支援过来的田开荣部。
他手上有三万部队可以沿河谷调度,完全足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