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65年,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印花税。他们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等,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流通。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事件不断发生。
这一切引起了英国**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5名市民,打伤了6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了。
1775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两匹快马从波士顿向康科德方向急驰而去。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他俩都是北美争取民族解放的秘密组织“自由之子社”的民兵战士。他们在波士顿打探到总督兼英国驻军总司令盖奇即将派军队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组织的军火仓库,并要逮捕爱国者领导人。
他们连夜骑马向各地的民兵报警。他们很快来到近郊的莱克星顿村,把英国军队就要来搜查的消息告诉当地的民兵们,然后又飞身上马直奔康科德。民兵们得到消息后,很快集合起来,埋伏在树林里、公路旁,等候英军的到来。
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800名穿着赭红色军装的英国轻步兵,在少校指挥官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莱克星顿村边。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怒视着英国人,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谁开了第一枪,英军少校指挥官史密斯挥动军刀命令英军士兵开火,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被拉开,在激战中有8位民兵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由于敌众我寡,英军很快冲进村庄,并向康科德镇猛扑过去。可是他们赶到时,民兵们早已把弹药库转移了,爱国者领导人也隐蔽起来。英军除了糟蹋粮食外,什么也没有找到。史密斯命令士兵赶紧撤退,可是这已经晚了,四面八方响起一阵阵枪声,一排排子弹从房顶、树林、草丛中射来,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倒下。
史密斯被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地逃回波士顿。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247人,取得辉煌的战绩。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这枪声像信号一样。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此次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
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78),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1775年6月17日,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t.盖奇派兵2200名,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虽因弹药耗尽放弃阵地,却首次取得了歼敌千人的战果。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
1775年11月,r.蒙哥马利率左路军攻占蒙特利尔,随后与b.阿诺德率领的右路军在圣劳伦斯河下游会合。1775年12月底,美军约1000人冒着暴风雪突击魁北克失利。此后,美军围攻魁北克,牵制了英军的部分力量。1775年5月英国增派援兵,美军才撤退。1776年3月,英军在被围11个月后被迫撤出波士顿。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1776年8月底,继盖奇任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在英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于11月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随后入营过冬。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圣诞之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并于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1777年夏,英军为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州的联系,决心兵分三路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路从安大略湖南岸登陆,沿莫霍克河东进,途中被美军击溃;另一路7000余人由j.伯戈因率领,沿尚普兰湖南下,企图与豪指挥的第三路即驻纽约的英军会师于奥尔巴尼。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人南下,
1777年9月26日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冒进,被1.2万美军和游击队围困在萨拉托加(今斯凯勒维尔)。
1777年10月17日,伯戈率5000余人投降。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华盛顿率军退至瓦利福奇后,在志愿人员、普鲁士军官b.斯托伊本主持下对部队进行冬季整训,提高了战斗力。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入僵持状态。
英军新任统帅h.克林顿利用南方“效忠派”较多,且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等有利条件,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企图在法国陆、海军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
1778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开始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1778年9月,美法联军围攻萨凡纳,伤亡惨重。
1780年春,克林顿指挥英军1.4万人从陆海两面包围查尔斯顿,迫使南方美军司令b.林肯率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4艘军舰、300门火炮及其他装备。1780年5月29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韦克斯豪克里克再败美军。
1780年6月8日,克林顿率部分英军回纽约,留下c.康沃利斯率英军7000余人在“效忠派”配合下据守南方广大地区。1780年8月16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击败h.盖茨统率的南方美军主力。
1780年12月,大陆会议委派n.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分兵两路(一路由d摩根率领,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开展游击战。在弗吉尼亚,法国志愿人员、青年贵族拉斐特侯爵率军牵制叛将阿诺德指挥的英军。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大胜英军。1781年3月15日,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与美军交战,伤亡惨重,被迫向沿海地区撤退。
1781年8月,康沃利斯集中南方英军主力于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1.6万余人(其中法军7000余人,由罗尚博伯爵指挥),在格拉斯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配合下包围约克敦,迫使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约克敦围攻战导致英内阁倒台并促使双方和谈。英国新**于1782年11月30日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