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744章 各有思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十一日,上午。
    当吴国前将军孙韶在丹徒城头发现魏军换防,而后一万骑兵绕城一周,紧接着向东南方向行军而去的时候,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孙韶本以为魏军会猛攻丹徒,或者向西进军去攻建业。这两种选择对吴国来说当然是更好的,若能将魏军拖入到攻城战中,就可以更好的拖延时间,等到吴军大部来援。
    但事与愿违,毌丘俭选择了直插并无防备的吴郡,这也是吴国真正的腹心之地。
    而此刻的孙权也笑不出来了。
    昨日丁奉丶干统丶胡综等人领水军在彭蠡泽上纵横,将魏军船只都逼迫到了潦水之内,魏军都不敢作战。
    孙权本欲在今日加大攻击的力度,但他却在昨晚收到了濡须处朱然的求援文书。魏军五万入寇濡须,故而原本的进军计划也被暂停。
    「陛下。」胡综站在孙权右后侧出言劝道:「鄱阳也好,豫章也好,这两郡并非国家腹心之地,真正重要的是武昌和建业左近。和建业丶濡须相比,桓范就算在鄱阳丶豫章两郡闹翻了天,只要大吴能锁住柴桑和湖口,就能阻止桓范领军北归。」
    孙权略显无力的声音传来:「伟则是说,朕该将桓范所领的这支魏军弃之不顾,任凭其攻占掳掠鄱阳丶豫章二郡?」
    胡综拱手:「事分轻重缓急。鄱阳豫章是手足,濡须则是脖颈。若失鄱阳豫章二郡,来日夺回并不费力。若失了濡须,对大吴可就是倒悬之危了。」
    另一侧的徐详也同时应声:「陛下,臣亦附议。不过按照全子璜所说的期限,他将要在夏口彻底击退魏军夏侯儒部,不若陛下先派兵离开鄱阳丶鄡阳,到柴桑处去等全子璜所督的三万兵?」
    「若如此,水军船只也可以同时在此处逼迫魏军船只,左右此处到湖口舟程极快,费不了多少时间!」
    孙权长叹一声,双手背到身后,喃喃自语道:「朕倒不是怕濡须被攻下。以濡须坚城,就算朕领八万丶十万也是打不下来的,魏军五万人又有何惧呢?朕只是担忧前途不明,一片浑沌罢了。」
    「若魏军不进抵濡须,全子璜退了江夏这一路魏军之后,就可以继续向西去救江陵。如今濡须遇敌,反倒要救濡须。四处奔波,士卒劳顿,国家临危,哪有这样到处救火的道理!」
    「朕只是心中不甘。」孙权叹了一声:「刚在此处对魏军胜了一场,本可以想办法将这两万多魏军吞并的,此刻条件却不允许,又将奈何?」
    徐详已经知道孙权心下同意了,只是表面还在坚持,便出言劝道:
    「陛下勿要担心此处了。鄱阳全郡已经徵发了数万青壮,周鲂周子鱼又是一个晓进退丶懂军事的太守,陛下给他留一千中军,再让他临时操练百姓,就算不能进攻,守住鄡阳丶鄱阳二城总是无碍的!」
    胡综点头:「本郡临难,是该周鲂这个太守率先担起重责来。臣素与周鲂相识,知其品行纯良丶谋事有方,可以担当起此重责来。」
    有了台阶,孙权下的倒也极快,点头道:「伟则去将周鲂为朕唤来。」
    「是。」
    约两刻钟后,城外组织民夫忙于建造防御工事的周鲂匆匆入内,躬身行礼:「陛下有何事吩咐于臣?」
    「子鱼。」孙权和声细语的对周鲂说道:「鄱阳是你本郡,鄡阳丶鄱阳二城又是临敌最前之处,你现在觉得守这两城有何困难吗?」
    周鲂想了一想,恭敬回禀:「朝廷水军前日大破魏贼,如今彭蠡泽上并无魏贼半点容身之处,臣守城并无困难。」
    孙权略带赞许的点了点头:「朕知道子鱼素来稳妥。如今局势有变,朕今日再用水军威压魏贼一日,之后的守城任务就要交给鄱阳本地士民来为了。」
    见周鲂作惊恐状欲问,孙权抬手制止道:「朕知道你要问什麽。魏国起五万大军进逼濡须,朕必须将军力调到柴桑去,移营等待卫将军大军回返。」
    「与鄱阳丶豫章相比,濡须之处是国家锁钥,何处更重你应当明白,朕就不与你多言语了。」
    周鲂呆在原地,低头不语。
    孙权也不催促,反倒平静的望向了别处。倒是胡综走上前去,在周鲂身边耳语了几句,似在劝说周鲂要客观看待,知晓国家大局与一郡数县的区别。
    周鲂深吸了一口气,跪俯于地:「国事临危,臣不敢辞其责。陛下顾全濡须就好,臣这里会勠力防守,除非臣死,则城池不破!」
    「好!朕没看错你。」孙权回应道。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益州成都,季汉征东将军魏延正在尚书台诸葛亮的正堂内争辩着什麽,满脸都是愤愤之意。
    「丞相,属下就不明白了,朝廷到底想要什麽?是要属下去守永安,还是去攻夷陵和江陵?」魏延连声说着:「若守永安,用不着增兵半点,属下领着永安的一万兵,在白帝城足可拒十万兵!若攻夷陵丶江陵,三万军队又能做些什麽?」
    「且不说诸葛大将军在南郡就有四万兵,魏国在那里也有五丶六万,这都是明摆着的消息了。十万兵相争,属下领三万兵岂能坐收渔利?更别说还是五千禁军丶五千中军丶一万州兵丶一万新兵杂糅成的三万兵了!」
    「那你是何意?」诸葛亮听魏延吐槽了这麽久,面孔也渐渐沉了下来:「文长,朝廷命你领兵,你怎如此多的抱怨?是想领还是不想领?」
    「丞相,不是属下想不想,而是属下难应此命!」魏延摊手:「本互不统属的三万人,其间就有一万新兵,一万弱兵,属下这仗该如何打?还请丞相给属下指条明路!」
    军师将军杨仪在旁终于无法忍耐,出言驳斥道:「魏文长,你怎地如此不晓事?你不是常说领兵万人可纵横无匹吗,如今给你三万人,怎麽又怕起来了?能占就占,占不了就坐看魏丶吴争斗,这都不会?非要丞相与你挑明了说?」
    「那是夷陵,是江陵!」魏延心内也压着火,两颊咬紧:「昔日先帝五万精锐都未能取下此地,连关侯都丧在了荆州,我魏延军略不如先帝和关侯远甚,岂能不慎之再慎?何况只有三万兵!」
    在魏延拿出刘备和关羽二人做出例子后,杨仪终究无法再出言反驳,轻哼一声别过脸去。诸葛亮也似乎并不满意,闭口不言,此时护军将军费禕在旁主动开解了起来:
    「文长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你有你的考虑,朝廷也有朝廷的判断。」费禕和声细语的说道:「我们都知道夷陵难攻丶江陵难攻,丞相又不应轻动,而自丞相以下大汉能领兵之人,也只有文长一人出类拔萃。是,大汉是在夷陵败过,但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又无人一定要求文长取了江陵或者取了夷陵,见机行事还不好吗?实在时机不好,退回来不是也可以吗?」
    「唉。」魏延与费禕对视一眼,而后长叹了一声:「我非不愿领兵,只是,只是……」
    诸葛亮抬头看向魏延:「只是兹事体大,涉及与大汉同盟之吴,又涉及敌对之魏,何时出兵打成什麽样子,都不明确是吗?」
    「是……」魏延面上还是显出了一丝难色。
    诸葛亮道:「文长,本相这样与你说吧。此番吴国临危,大汉本应相救,但吴国那边始终没有松口,故而只好令你随机应变。而且,这也是陛下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亲自点兵点将,就点了你魏文长!」
    「文伟。」诸葛亮抬手指了指费禕:「你这次随文长一起去,本相再去找陛下为你讨一个使持节的名份。若有进退时机之事,由你和文长二人共决!只不过如此一来,若立了功劳,你二人可就要均分了,知道吗?」
    「属下愿意!」魏延躬身行礼。
    费禕被架在这里了,凡是遇到与魏延有关的头疼问题,诸葛亮始终都是让他出面来解决的,没有办法,他也只能认下。
    说起来,由于这次出兵是由刘禅第一次主动提议的军事行动,从上到下都并未受到任何阻拦,甚至诸葛亮连建议都没给刘禅说几句。
    借魏吴二国相争之时东顾,这是既不背盟又能为大汉争取实利的事情。
    起三万兵,且只动用了一万禁军和中军,并不会影响季汉防御北方的军事强度,而且还能藉此机会操练新兵。就算这些新兵战后解散,也能极大增加成都以东数郡的防御能力。
    而用魏延,此人临战之时大局观和战术层面都是一流之人,在当下朝堂中仅在诸葛亮之下,刘禅这个选择也是全无半点问题。而且从源头来论,魏延初入军中之时就是刘备部曲,父亲部曲由儿子点名出任主帅,这是父恩子继,顺理成章之事。
    第二日,魏延与费禕数人及扈从骑士近百,轻骑出了成都,朝着东面的广汉郡驰去。涪县和成都的军队早就奉令出发,算上时间,现在应该已经快到彼处了。(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斗罗:冥河双生子,震世灭穹 诸天之百味人生 末世降临:我靠金手指逆袭成大佬 大道圣主 火影从大筒木血脉开始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斗罗:修玄君七章,成慈怀药王! 网游之九转轮回 重生七零成了残疾军官的心尖宠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从属性面板开始的超神级学霸 阵问长生 斗破之魂族妖女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人族镇守使 权力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