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60章 轻徭薄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0章轻徭薄赋
    「侍中黄权何在?」曹睿的声音继续从殿上传来。
    蒋济起身返回队列之时,不经意间侧过头来丶瞄了一眼正在向外走出的黄权。
    既然自己刚刚被命为扬州刺史,而豫州此时也同样有缺。
    那麽,轮到黄权来做刺史了?
    曹睿看着黄权从队列中走出之时明显有些犹豫的样子,不由得轻笑了一下。
    四位侍中性格各异,虽比较起来也有上下高低之分,但不同的人总是能派上不同用处的。
    刘晔机敏洞察,却意图专信。
    辛毗清正刚直,可短于奇谋。
    陈矫精通庶务,但不善大略。
    黄权质朴有物,却总是患得患失,思虑过重。
    「黄卿,」曹睿笑着看向黄权:「此番南征之时,朕就多次和你讨论过民生之事。」
    「黄卿的见解每每让朕深以为然。」曹睿说道:「以你之见,当下的豫州治理起来有何要务?」
    黄权站在堂中犹豫了两瞬。
    曹睿倒也不急,静静的坐在殿上看着黄权的身影。
    黄权低头不动,眼睛左右瞟了几眼。稍稍抬头之后,虽然离皇帝较远丶看不起殿上皇帝的面貌,但此时黄权却感觉到皇帝的眼神在注视在自己的身上。
    不能再顾及许多了!
    黄权微微咬牙,出声开始回应皇帝的问题。
    「禀陛下,」黄权拱手说道:「臣以为豫州当下应做之事也有三点,一为农事丶二为屯田丶三为人口。」
    曹睿轻笑了一下,看来黄权也基本上通过了自己考验。
    黄权此人虽然犹豫,但若给他逼到墙角,这种臣子也是真会把事情做好的。
    「黄卿也有三点?细细说来。」曹睿说道。
    「臣遵旨。」黄权声音洪亮,直起腰杆在殿中朗声说道:「臣以为,国事当以农桑为本。豫州东临扬州丶西接荆州,乃是要地。」
    「兴修水利以及劝课农桑,乃是豫州支援扬州丶荆州的根本。」
    曹睿轻轻点头,但没有说话。
    农桑是根本之事。虽是治理一州最本分的政务,但也不必在朝堂上多说。
    「其二乃是屯田。」黄权继续说道:「自建安元年大魏首创屯田之后,各州郡中都设置屯田官,让流民居于土地上屯田积谷。从而让王师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但旧的屯田制度,现在却需要根据新的时势,重新加以调整了。」
    黄权话音刚落,殿中的大臣们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的风向。
    屯田的政策已经有了三十多年了,哪个州丶哪个郡没有军屯和民屯?
    要改?怎麽改?屯田能改麽?
    殿中的大臣们或是相互对视丶或者小声说话,又或者是质疑黄权的说法。
    可是曹睿从高处看去,却只觉朝堂之上充满了嗡嗡的噪音,听起来并不悦耳。
    曹睿抬了抬手,太尉华歆见状走到最前,环视着殿中群臣,用沧桑但威严的声音高声说道:「肃静!」
    有人组织秩序了,便再没人愿意出声来做出头鸟,黄权也终于得以继续陈述。
    黄权继续说道:「屯田的流民历来负担极重,按照国朝法度,若屯田户自有耕牛,则一年所得按照官五民五来分。若屯田户使用官牛,则所得粮谷按照官六民四来分。」
    「除了缴纳粮食以作税赋之外,屯田户还必须承担徭役。建安丶黄初年间战争频仍,连年不断的徭役已经令民众极为疲惫了。」
    「因此,臣建议,」黄权大声说道:「先择一州之地来为屯田减负,将屯田户所缴税赋下调一成,以彰大魏太和之德。」
    「用私牛之屯田户,官五民五改成官四民六;用官牛之屯田户,官六民四改为官五民五。」
    华歆刚刚喝止住了朝堂中的嘈杂声,此时这种讨论又继续蔓延开来了。华歆无奈之下,转身看了看皇帝,曹睿却微微摇头示意华歆稍待。
    有一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若将屯田赋税从五五改成四六,各州郡官府所得赋税所减少可不止一成,恐怕会令各地缺粮。」
    紧接着还有一名老臣奏道:「陛下,这是武帝年间的制度,已成定制了,不能更改啊!」
    曹睿说道:「黄卿,有大臣反对你的意见,你又怎麽说?」
    「臣自然有说法。」黄卿也是被逼到墙角了,转身说道:「官五民五之时,许多屯田民户一年所得之粮,也只堪堪作为第二年的口粮罢了。」
    「如今陛下在淮南大胜,东吴叛贼数年之间不敢窥边。」
     「减少屯田赋税丶适当与民休息,不仅可以增加民众所得丶彰显太和德政,还能蓄养民力丶以备日后战事。」
    「在下请问诸公,就这麽不愿让百姓多得这点粮食吗?」
    曹睿在殿上笑着摇了摇头,黄权竟也被逼出急智来了,人的潜力当真值得挖掘。
    方才黄权所说话语,将减少赋税与『德政』丶『大胜』绑到一起了。如果按照黄权的逻辑,减少赋税的原因有两条。
    其一,因为东吴被陛下打服了,不敢擅起边衅丶不敢进犯大魏,所以不需要那般多的粮食。
    若有人还是觉得需要五五分成的征粮比例,那麽是在质疑陛下没有将东吴打服?那刚刚这场大胜怎麽算?
    其二,减少赋税乃是陛下改元『太和』之后的第一项德政。与民休息丶轻徭薄赋,乃是符合儒家的价值观的。
    若连陛下的『德政』都要否的话,难不成是要造反吗?
    太尉华歆对着黄权说道:「黄侍中无需言辞这般锋利,陈述事情即可。」
    锺繇钟太傅已经无法上朝了。华歆作为三公之首,维护朝堂秩序乃是分内之事。
    「在下知道了。」黄权冲着华歆拱手示意,接着说了下去。
    「禀陛下,」黄权继续说道:「臣所言的第三点,乃是清查隐匿人口丶并且将清查出的人口用以屯田。」
    黄权此语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静。先前的屯田之事还有人反驳几句,面对清查人口的提议,连个出声的人都没有。
    能在大魏的朝堂上混下来的,几乎没有傻子,个顶个的都是人精。
    如果说大臣能够做到不触犯皇帝的任何忌讳,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名大臣早就知道所有会触怒皇帝的点了。
    自汉末以来,无数想有所作为的太守或者刺史,都在和隐匿人口一事斗争不休。
    建安年间,不知多少州郡之中,为此事杀的人头滚滚。
    什麽叫世家大族?什麽叫豪强?田地丶庄客丶佃户,这才是豪强的根本所在。
    自武帝晋位魏王之后,大魏已经许多年没有清查过人口了。
    原因或许有很多。外敌当前丶不欲让国家动荡也好,收拢人心丶安抚各地士族也罢,总之清查人口一事,已经在大魏停滞好多年了。
    黄初年间的先帝曹丕,对这种事情更是提都没提过。
    如今黄权又将此事提出来了,莫非是皇帝示意……?
    当然是皇帝示意的了。
    曹睿的声音从殿上传来:「黄卿说的好啊!」
    「减少赋税丶与民休息,这才是积蓄国力的正道。」曹睿说道:「朕在南巡之时,与出身豫州丶扬州的兵士丶与各地服徭役的民夫,也都亲自去一一问过。」
    「用官牛的屯田户,官六民四的赋税,到了岁末几乎都没有馀粮了。」
    「官五民五还能好些,但所得的粮食连换取全家所穿的衣物都不太够。」
    「朕要问问诸卿,诸卿家中可有五铢钱吗?」曹睿缓缓说道:「朕在民间了解到的是,州郡百姓以及屯田民户之中,五铢钱几乎已经不流通了!」
    「为什麽民间没有钱币流通?还不是过于贫困了!赋税过多丶所得太少,还需要什麽钱币呢?以物换物就足够了。」
    曹睿摇了摇头:「不是有大臣说朕略像汉文帝吗?汉文帝之时积谷满仓丶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民间也如大魏百姓一般贫苦吗?」
    「前任的豫州刺史贾逵,被朕派到皖口带兵去了。豫州刺史一职,现也已经空缺了下来。」
    「黄卿。」曹睿看向站在殿中的黄权。
    皇帝说话之时,众臣尽皆沉默。黄权孤零零的站在殿中,仿佛一株在风雨中矗立的树木一般。虽然挺立,但也难掩忐忑之心。
    如今得了皇帝召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安稳片刻了。
    「臣在。」黄权躬身行礼。
    曹睿点头:「朕命你为豫州刺史。即日起,朕要以豫州一州之地作为试点,减少屯田赋税。」
    「朕给你三年之期吧。百姓收成更多丶国力才能增加,国家与百姓之间,从来不是什麽竭泽而渔的道理。若是做的好了,再向其馀各州推广开来。」
    「黄卿能做好吗?」曹睿并没有像问蒋济一般去问黄权,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黄权语气坚定的说道:「陛下若托付给臣一州之任,三年之内,臣定然会为大魏丶为陛下做好此事。」
    「请陛下观臣之效,若未能做好丶臣甘愿领罪。」
    曹睿满意的点了点头:「豫州乃国家重地,政策推行起来若遇到问题,自然可用来找朕求助。」
    黄权拜谢:「臣领旨。」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星海赶潮儿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夜钓钓浮尸,我却扛回逃跑的女尸 谍战:开局化身日本贵族军官 全民穿越:我有一座军火库 九零:做异世界代购,发财致富 斩神,荒天帝代理人,开局不灭经 钓系主播勾勾手,大佬争相当榜一 熟练度固定100,我成武道人仙 斩神:明界代理人,开局帝皇铠甲 时间俱乐部 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 皇室潜修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分手后,竟被高冷医生御姐爱上了 人间武圣 战争系统在末世 罗天九道天书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