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614章 收买臣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皇帝话音落定,明光殿中诸臣子的目光都聚在了曹真身上。
    出乎众人意料,曹真并没有明确表示赞同,也没有说什麽反对的意见,而是起身朝着皇帝躬身一礼,长叹一声:
    「陛下谋深似海,臣渐渐跟不上陛下的步伐了,是臣这个大将军失职,还望陛下责罚!」
    曹睿认真看了曹真几瞬,缓缓说道:「是朕的步子迈的有些快,怎麽能说是大将军失职呢?」
    「大魏有武骑千群,戈矛百万,但对于水军作战,仍然远远不及吴国。不管是大将军也好,还是扬州丶荆州丶关西的诸位将军,对海船的认识不足,绝非你们的错。既然皇叔领着万人船队能到倭国,那万人船队就一定能从海上入江丶能到吴郡丶会稽等郡,这是大魏军力发展的大势,任何人都挡不住的。」
    「臣,臣惭愧。」曹真拱了拱手。
    曹睿笑道:「这样好了,待下次将作监船队去倭国的时候,朕会诏令各州丶沿边各主将处各派一名从事丶参军随行,将沿途见闻记录下来,传与各主官知晓。」
    「航海之事绝非糜费,对大魏是件利远远大于弊的事情。」曹睿伸手指了指陈本:「陈本!」
    「臣在!」陈本在后面正襟危坐,却不料皇帝点到了自己的名字,急忙站起身来行礼。
    曹睿:「楼船将军此番率领海船队去倭国,记载了数万字的记录。你在航行途中有没有记载?」
    「回禀陛下,臣亦有记载,只不过没有曹将军多。」陈本小心答道:「臣只记录了约两万字左右。」
    「两万字?」曹睿想了几瞬:「这样,待皇叔的记录整理好后,你带着抄录版本去一趟洛阳。为洛阳公卿和崇文观丶太学去各自做一番报告。」
    「你能做好此事吗?」
    陈本只是性子温和了些,但才能方面却堪称上佳,并无丝毫迟疑的答道:「臣定能做好此事,还请陛下放心!」
    曹睿轻笑了一声:「别忘了让陈季弼也一并听上一听!」
    陈本连忙应承下来。
    殿中众人也多会意而笑,将此事当个难得的乐子来听。
    陈矫不喜长子而喜次子,此事已经在朝中高官内传遍了。陛下让陈本到洛阳宣讲,这是公事。让陈矫当众听他儿子的报告,这是私事,而且是在变相表示对陈本的支持了。
    ……
    翌日,寿春宫,书房之中。
    「陛下,此事是不是还要再斟酌一二?」董昭拱手缓缓问道:「将作监本为寻常的两千石官署,陛下将将作监归于枢密院直接统领,这已是对将作监的极大重视了。现在让赵俨与刘晔丶王观两名枢密并列,似乎有些过于拔高了。」
    曹真也在一旁说道:「昨日陛下在光和殿中与臣所说,臣已铭记在心。但臣的想法与董太尉近似,似乎不宜再把将作监向上拔擢了。」
    而刘晔丶王观二人坐在后面,互相对视一眼,并未多说什麽。但眼中都有些不解的神色。
    作为枢密右监和枢密左监,刘晔和王观当然不好说些什麽!只有西阁曹真丶董昭两位阁臣说话的份,他们若说,那就是真将自己处于嫌疑之地了。
    原来,曹睿今日将西阁两位阁臣与两位枢密召来书房中,是为了将赵俨的位子向上提上一提,转为枢密后监。
    枢密院已有右监和左监,再加一个中监是不合适的,中字一般代表着直属于皇帝。中郎将丶中领军丶中常侍等等皆是如此。而如同四方将军分为左丶右丶前丶后一般,再加一个枢密后监是合适的。
    但这在董昭丶曹真二人看来,却有些过了。
    曹睿轻叹一声:「朕方才只说了一事,还未说完,大将军和董公就急着反驳了。」
    曹真丶董昭二人略显尴尬的拱手以对。
    曹睿又道:「如今枢密院不是有关西房丶荆州房丶扬州房丶河北房丶兵籍房丶军机房六房吗?朕以为这六房尚且不够,需要再加一个水军房,再从此番领兵中的两千石中选一人作为水军房枢密。」
    「朕看那个统领旗舰的偏将军刘夏就正合适。」
    「好了。」曹睿拍了拍手:「就这两项。」
    董昭叹了一声:「陛下,臣还是方才那句话。将作监虽然重要,但似乎还没到与两位枢密并行的程度。而大魏水军素来都由扬州统管,再抽出来与各房单列,会不会过于繁复了?」
    曹真这下没有说话,而是微微低头,没有再看皇帝。
    书房中的气氛一时陷入寂静之中。
     曹睿无可奈何的站起身来,背手看向董昭:「朕且问董公,朕立这枢密后监丶立这水军房,对大魏有无坏处?」
    「本无不妥之处。」董昭拱手应声。
    曹睿绷起脸来,说道:「朕本想再与你们细说一番将作的好处丶水军的好处,但转念一想,朕在这里说上百句丶千句,都难以将作与水军在你们面前得到重视,那就只好让你们见到好处之后。」
    「朕今日就独断一回,升赵俨为枢密后监,掌将作监事,直接向西阁汇报。升刘夏为水军房枢密,向枢密右监丶左监汇报,就这般定了!」
    「臣领旨。」皇帝都这般说了,曹真丶董昭丶刘晔丶王观四人只好纷纷起身,行礼领命。
    四人走后,曹睿长叹了一声:「走吧,你们随着朕去宫内各处走走。书房内属实闷得紧。」
    「遵旨。」侍中们同时出言应道。
    如今大魏的四名侍中,性格丶才能各异,并不相同。
    王肃善经学丶义理丶制度,卢毓善文学丶于俗事上更加博学。徐庶通军略和人心,而裴潜哪个方面都懂一些,算得上是一个万金油的角色。
    如今将至二月,寿春城中的天气也渐渐比年节时暖了许多。曹睿坐在宫内一处林间亭苑内,四名侍中两两分于左右,站在
    曹睿叹了一声:「方才西阁丶枢密四人都在的时候,朕给他们都留了些面子,没有深说。」
    「你们知道最让朕不耐的是哪些吗?」
    徐庶应声说道:「臣不知。」
    曹睿道:「是朕明明将水军的重要之处与他们掰碎了说明白,他们却还认为是水军和海船队并没有那麽重要!是大魏各军明明都能藉助到兵器甲胄之利,但还是把将作监视作并非紧要之事,因循守旧!」
    「朕与他们好好说,他们不听,非要等到朕强行命令下来,这是何苦呢?」
    裴潜站在曹睿的左前方,也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曹睿瞥了裴潜一眼:「裴侍中叹什麽气?」
    裴潜拱手回应道:「臣是感叹董公与大将军过于保守了,难以接受这些新鲜之事。」
    「自太和元年来,大魏在淮南攻破吴军丶在关西收复汉中丶平灭辽东丶裁撤屯田,均一税赋……凡此种种,每一项都是陛下高瞻远瞩所致。陛下的文韬武略丶英姿神断乃是被一项项事实证明了的,他们不懂也就罢了,但陛下这麽多英明之事作为范例,他们不懂,还不会跟从吗?」
    「朕就是这个意思!裴侍中说到朕心里去了!」曹睿伸手重重拍了拍栏杆,又叹了一声。
    裴潜话语被皇帝赞赏,可在其馀几位侍中眼中,就貌似阿谀了。
    卢毓是个老实人,本想开口说一句这样不妥丶侍中应当以谏言为主,但想了一想,还是放弃了提示的念头。
    原因也很简单,虽说裴潜拍马屁的行为你知我知,但裴潜之语却没有半点毛病,也只是将陛下这些年的政绩给重复了一遍!
    真的只是重复了一遍,最后又加上替董昭和曹真解释的言语,从事实的角度来看全无不妥之处。
    这还怎麽说?
    那当然还是不说为好了。
    曹睿未尽其意,又扫视了一遍众人,开口说道:「裴卿之言朕听到了,你们三人又怎麽说?」
    徐庶想了一想,第一个拱手回应道: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与董公守旧之故,非是不愿,实为不懂。董公年迈,难以承舟船劳顿之苦。大将军宗室重臣,又不能行险。」
    「臣方才在想,若是在大将军丶董公家中各自选择一名子弟,随着水军下一次出航倭国的船队之中,会不会让大将军和董公了解的更加多些?自家子孙的话,总是要更信一些的!」
    曹睿与徐庶对视了一眼,略略思索了几瞬,点了点头:「朕准了,徐侍中稍后去西阁宣旨,就按你说的原话来办!」
    「遵旨。」徐庶应道。
    虽然在理论之上,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可以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方才曹睿与曹真丶董昭二人沟通过后,也是凭藉着自己的皇帝身份强行结束争议,颁下命令。
    但在曹真丶董昭二人的角度看来,似乎有点『拒谏』的意味了。
    而徐庶方才之语,说是让曹真丶董昭派家中子弟随在水军之中,让他们多了解些,实际上则是给了这二人后辈随水军立功的机会,近乎『收买』。
    收买臣子,也只是身为皇帝的一项基本功。徐庶只是略微一提醒,曹睿就几乎秒懂下来。(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 洛阳铲:盗墓也疯狂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女儿求救,他一声令下,踏平神都 战锤:无尽怪兽大军之主 扶摇九霄传 弓破九霄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无敌道医 爷爷,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 都重生了谁还当男模,我要当男神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恶毒女修不装了,开局五个道侣 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三分瘾 从华夏神话开始碾压星际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