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11章 新任侍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曹睿目视王朗。
    几瞬后,王朗也说出了答案:「臣审讯得知,在先帝登基之前,郭太后就协助先帝处理校事事务。」
    「也因此,先帝并不禁止郭太后联系校事。」
    那这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在争世子之位的过程中,郭女王为曹丕出谋画策,而后协助曹丕处理一部分校事之事。数年后,又借着这个权责来害文昭甄后。
    曹丕在即位前拉拢校事,郭太后直接发令给校事。校事现在还有多少在自己掌控中?
    而上个月王朗持节去邺城,也是一件令所有人都难以预测的事件。
    借着肉刑之议,皇帝为了调和钟太傅与王司徒,去了王司徒家中。
    王朗第二日便持节去了邺城。
    到邺城后,先不顾给文昭甄后修陵一事,直接审讯校事。
    这一桩又一桩,让所有人都根本来不及反应,也算是无心插柳的一个举动。
    曹睿沉声问道:「朕能信得过王司徒吗?」
    王朗闻得此言,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陛下,臣以东海王氏一族性命担保,陛下信得过臣。」
    曹睿点头:「校事,朕早就想改了。朕想问司徒,若是改的话,应该如何去改?或是取消后再立个新的?」
    王朗说道:「陛下,臣有肺腑之言要说。」
    「司徒请讲。」
    王朗拱手道:「臣以为校事不宜取消。虽说各地校事的负责之人或许有所异心,但若从整个组织和大多数吏员来说,应该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若是再重来一遍,臣恐怕还要有许多冤案错案发生,再有卢洪丶赵达这种人出现,慢慢才能恢复正常。」
    曹睿说道:「那就是改了?」
    「是应该要改。」王朗说道:「汉朝之时有绣衣使者,武帝时有校事府。这些刺探情报丶督查不法的事情,终归还是要有人来做的。」
    「武帝时,往往选择寒门出身之人作为校事,与武帝之间只论私恩,在朝中却不涉及公义。」
    「臣以为,若是再选人执掌,不可再从草莽之士中选人执掌校事了。」
    曹睿看向王朗:「司徒的意思是,让朕从士人中选人来负责校事?」
    王朗反问道:「这样难道有何不妥吗?」
    曹睿张了张嘴,刚想说出士人的关系盘根错节,选用士人来做丶或许会存了亲近士人的倾向,从而办事不利。
    但还没说出口,曹睿就发现,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曹操设立校事府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自己掌权顺利,主要对付的是拥护汉朝的士人和大臣们。
    但现在哪还有这类人了?早就死在邺城和许昌了。
    曹睿又问道:「司徒,朕以为校事不宜放在中书之内。」
    王朗不假思索的说道:「威福出于上,陛下还是应该亲自掌握。」
    曹睿点了点头:「辛苦司徒了。七旬高龄,还为朕跑了这麽一趟。」
    「肉刑一事,朕已经暂时搁置了。让华太尉来牵头,司徒是否怨朕?」
    王朗竟笑了起来:「陛下,臣都已经这般年纪了,多做一事少做一事又能如何呢?只要不出差错,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此时此刻,曹睿又想起了那日司徒府中,挺直了腰杆说郑学有问题的王肃。
    曹睿出言问道:「魏讽案株连的那些人,与学术之见有关吗?」
    王朗点头:「有关!但臣以为,此事不宜再论,当日之人也都是如今的大魏忠臣丶重臣。」
    曹睿说道:「名单稍后给朕,司徒邺城之行的首尾也记录好,稍后一并给朕。」
    王朗应下之后,曹睿又说:「稍后司徒回府之后,让王肃来这里见朕。」
    王朗扬眉问道:「陛下不会是让臣的儿子负责校事吧?」
    曹睿哈哈大笑:「不至于,真不至于。王肃是个学者,区区校事怎麽能安放的了他的才学?」
    王朗也作势拍了拍胸脯,书房中的气氛也轻松了些许。
    曹睿说道:「不是为了校事。司徒昨日回洛阳的,或许不知道细情,朕已经派了刘晔毌丘俭二人去幽并巡边。」
    「目前侍中尚且空缺一人,不如让王子雍来朕身边做侍中吧!」
    王朗眼睛一转,也笑了起来:「随侍陛下的差事,可谓是天下最好的职位了。臣当然愿意让他来,只不过陛下还要考察他一番。」
    曹睿笑着点了点头。
    ……
    扬州,江北,皖城。
    中军是二月离开皖城左近的,不过两月多的时间,一座坞堡就修筑在了潜口处。
    皖城边有皖水,皖水直直向南,在潜口处转折向东,再行数十里在皖口处注入大江。修筑潜口坞,也是曹睿在淮南时,与大臣们议定的结果。
    司马芝此时正站在潜口坞的外面,左右打量着这个坞堡。
    孙权在建安年间,还是一直居住在淮南-广陵对面的建业。
    但自从吴蜀夷陵之战,孙权将指挥中心向西丶向荆州转移之后,又在武昌称吴王,待在武昌的时间就越来越多了。
    以往出使吴国,都是要从合肥到濡须丶再过江去建业的。
    现在再出使,路线却变成了从寿春到皖城,再从潜口丶皖口过江。
    镇南将军贾逵引着司马芝,一同在坞堡内四处参观着。
    司马芝问道:「梁道兄,数月之间筑此城池,属实令在下钦佩不已。」
    贾逵笑道:「子华,我不过是在此做工而已,真正定策的陛下与司空等人,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
    司马芝笑道:「梁道兄还是这般谦让。」
    酒宴早已摆好。潜口坞并不大,贾逵也是平日居于皖城,只不过是今日来潜口坞视察罢了。
    两人边吃边聊,司马懿与贾逵的私谊不错,二人曾共事许久,司马芝这是又借到兄长的面子了。
    司马芝简略的将洛中发生的几个大事丶讲给了贾逵之后,随即问道:「梁道兄,我即将过江去武昌,不知梁道兄有什麽可以教我的?」
    贾逵反问道:「子华,陛下是如何嘱咐你的?」
    司马芝道:「无非就是让孙权低头,连带着将聘礼送给孙权。」
    「聘礼?」贾逵不解。
    司马芝说道:「孙权之女孙鲁班,在皖口被曹泰获了,献于陛下后被收入宫中。」
    贾逵并不意外:「若是这般的话,就更应当注重名份之事了,要提防孙权拿此事作为引子,连带着让陛下不快。」
    司马芝点头:「梁道兄放心,我不会落下这般口实的。」
    贾逵缓缓说道:「既然陛下没有提及,我倒是有一事,要子华帮我去做,或者说是帮我看看。」
    「何事?」司马芝问道。
    贾逵说道:「其实还是年初那场大战带来的后续之事,事关吴国的权利架构。」
    「按照之前的分派,孙权是将荆州牧许给了陆逊,然后让陆逊在最西边的夷陵丶现在也叫西陵,在那边防着蜀国。」
    「但是除了陆逊之外,朱桓死了丶潘璋也死了。现在吴国的官场与领军之人有无变动,以及吴郡陆氏现在怎麽样了,这些都可以查一查。」
    司马芝在心中暗暗叫苦。
    按照兄长司马懿对自己的暗示,将陛下的话说给孙权丶再活着回来,就是大功一件。遇到什麽差错,推到孙权身上就行。
    孙权不配合丶不礼貌丶口出狂言丶因此动怒,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他是敌人!
    但贾逵这番分配,属实让司马芝不知如何去做。
    见司马芝为难,贾逵笑道:「子华勿要担忧,此事并不强求。若是孙权问起你从何处来,大可将皖城丶潜口丶皖口这一地的情况,讲与孙权听听。」
    司马芝只顾点头,心中却将贾逵的提议否了。
    他才不会找这般不痛快。
    ……
    洛阳,北宫。
    曹睿领着三名侍中,破天荒的来到了中书省的值房内。
    孙资丶刘放二人的桌案上,堆放着一迭又一迭内外的文件,吏员穿梭其中,颇有些机要中心的感觉。
    两人都在认真看着文书。路过的吏员也得了眼神,不敢作声,是刘放第一个发现了皇帝到来的。
    刘放轻咳一声,孙资才反应过来,二人一同站起身来。
    刘放身为中书监,是中书省内职位最高的官员,随即说道:「陛下今日亲至中书省,臣不胜惶恐。」
    曹睿笑着摆了摆手:「刘卿惶恐什麽?朕今日闲来无事,走到这边看上一看。」
    刘放行礼后,站到了皇帝的旁边:「不知陛下有什麽要了解一二的?臣来为陛下讲解。」
    曹睿直接说道:「平日里,刘中书和孙中书是如何管理校事府的?」
    刘放闻言转头看了孙资一眼,孙资拱手说道:「回陛下,校事府的职司是由臣来负责的,刘中书也只是与臣一同审查而已。」
    曹睿点头:「朕看中书省的事情如此之多,孙中书能顾得上校事府吗?」
    邺城死了校事,孙资知道的时间恐怕也就比王朗晚几日而已。加之王朗已经回洛阳,孙资也大约猜度到了皇帝的意思。
    孙资叹了口气,右手向自己桌案上堆放成山的文件指了下:「如陛下所见,臣每日在案牍之中,校事之事比起朝中大事往往没那麽重要,臣其实也有些顾不及的时候。」
    曹睿笑着看向孙资说道:「若是孙中书顾不及的话,将校事府从中书的职责中分出可好?」(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凡徒 诡秘:先天命运圣体 我的空间能修仙 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望仙门 弈剑书 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 杀戮都市! 大明锦衣 五仙门 大明:家妻上将军 机战:全金属风暴 负鼎 哨向:从万人嫌苟成万人迷 万历小捕快 柯南之死神盯上我 师姐师妹是一对?给你拆散咯! 异度旅社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