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60章 内外发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0章内外发力
    司马昭伸着脖子朝着东边张望,屋檐外的雨势仍然不减,让司马昭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巨源兄,雨如此之大,是不是……」
    司马昭话还没说完,山涛就猛地加速向外,直愣愣的朝着黄权的刺史车驾跑去,根本没有半点迟疑。
    我须没有你这般家世!该努力之时,自当不拘小节!
    看着山涛的背影,司马昭先是一怔,而后摇了摇头转身回到屋内坐在席上。
    不多时,山涛引着车驾停在门前,亲引着黄权和四名随员进了屋,又主动请缨将马匹解下栓到马厩里喂食。
    「拜见使君。」司马昭引着同在屋中的四名小吏一同行礼。
    黄权朝着几人瞥了一眼,微微颔首,一边解下湿透了的外袍,一边双手用力绞乾。自行走到屋内燃着的火炉边,在炉子上面一尺一尺的烘着。
    随在黄权身后的从事赵恺,则认真打量了一下屋内的陈设,而后看向司马昭:「子上,你等可有乾净衣衫?今日雨下的太急,马车顶子上的蒙皮也透了水。衣衫太湿,恐惹上风寒。」
    「从事稍待,属下这就去找。」司马昭转身看向几个小吏:「都别愣着,一共五身衣服,莫要论高矮胖瘦,先尽数拿过来。」
    「好,好。」
    四名小吏各自去寻,黄权这才正眼瞧了瞧司马昭:「子上?你是司马子上?」
    「回使君的话,正是。」司马昭拱手道。
    赵恺在一旁插话道:「禀使君,贾侯渠的这一处属下来过,这是司马子上,刚才冒雨迎接使君的人是山涛山巨源,俱是河内人。」
    太和三年秋日派到豫州的百名太学郎,都是由州中从事赵恺进行负责的。
    黄权似乎心情不佳,看也没看赵恺:「河内司马氏之名,我还是知晓的,不劳你说。」
    「子上,这一处渠段是你二人负责?」
    「禀使君,正是。」
    「清淤扩底和筑坝之事,你这里做得如何了?」
    山涛此时搞定了马匹的事情,匆匆走进屋来,看到黄权在问司马昭公事,也没上前凑合,转而自己更衣去了。
    司马昭想了几瞬,拱手答道:「禀使君,属下与山巨源负责的乃是贾侯渠四十五到五十里之间的五里。赵从事半月多以前来此处巡视过,大约十日前,清淤丶扩底二事都已经完成了。」
    「筑坝呢?」黄权问道。
    「筑坝……」司马昭略显犹豫的看了赵恺一眼,而后说道:「筑坝之事才做了个开头。」
    黄权皱眉,手上的动作也停歇下来:「怎麽回事?是你们拖延了时间,还是人手不够?」
    一边是司空家的二公子,一边是顶头上司刺史,自己一个州从事如何好架在中间为难?赵恺全然不顾司马昭有些带着求援的眼神,也凑到炉边开始烘起了衣服。
    司马昭思索了几瞬:「使君明鉴,我与山巨源二人这几日正在挖石积土,还没能来得及筑坝。」
    黄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继续烘着衣服:「那便是人手不够丶也未抓紧时间来做了?」
    「这……」司马昭一时有些语塞,又不太好辩解。实际情况还真是黄权说得这般。
    山涛已经换好了衣衫,走过来朝着黄权行礼。黄权以同样的问题发问,山涛也是同样的说法。
    黄权叹了口气,将手中外袍扔给了赵恺,看向司马昭丶山涛二人说道:
    「我方从陈郡长乐县回来,陈郡境内的贾侯渠都已经筑好了三尺的矮坝。从郡守到各县县令,修拓沟渠之事都是作为头等要务来做。」
    「看到你们二人此处的情况,想必整个许昌郡内都好不到哪里去。说什麽取石丶说什麽没来得及,就是郡中没催丶人力给的不够是不是?」
    司马昭抿了抿嘴:「使君明鉴。」
    「说起来,拓渠筑坝之事还是司空在邺城的时候亲自签发,由邺城尚书台颁下的要务。」赵恺介绍了一句,然后又对黄权问道:「待放晴之后,属下再叮嘱颍川郡内敦促此事。」
    司空签发?
    司马昭愣住了。
    若这麽说来,前些日子自己与山涛在此处腹诽黄使君平白折腾的时候,岂不是在腹诽自己父亲?司马昭后悔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了。
    历来司马昭都将父亲身份看得极重,哪里愿意在背后说自己父亲?此时悔得只想抽自己嘴巴。
    「放晴?你知道何时会放晴?」黄权用话将赵恺噎了回去:「速速烘乾衣服丶收拾马车,待雨小了一些之后顶雨返回许昌!」
    赵恺已经习惯了自家刺史的脾气,耐着性子劝道:「使君,是不是等雨停了再回?」
    黄权抬眼看了赵恺一眼:「也好。屋内可有纸笔?」
    山涛连忙应道:「有,属下这就为使君取来。」
    「不要给我,给赵从事。」黄权指了指赵恺:「把衣服给我,你来为我速速拟一封表文。上表洛阳弹劾颍川太守董胄惰政怠事,将尚书台治水大事抛之脑后!」
    些许小事赵恺还是能说话的,可涉及到这种大事,赵恺一刻都没迟疑的应下。即刻换上袍服,而后走到桌案前拟表文去了。
    几次三番的消息,让司马昭已经不知该怎麽办了,哪里会想到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导致黄使君要弹劾董府君?
    有些慌乱又有些紧张的同时,司马昭不禁想到一个敏感的问题:董胄董府君难道不是西阁董公的儿子吗??
    ……
    数日后,武昌城的丞相府中。
    丞相顾雍坐在首位,胡综丶隐蕃丶吕壹三人坐在下首。至于全琮与诸葛瑾二人,则是在月初的朝会后各自乘船返回了驻地,并未在武昌多做停留。
    一国政事,最终还是要由丞相抓总的。谋划登基这种事孙权也只是私下给了些方略,具体琐事还要一一议定。
    而胡综丶隐蕃丶吕壹三人,都被孙权指派给了顾雍,这三人的分工也就不言而喻了。
    胡综负责内外沟通丶以及召集臣子等事。隐蕃负责礼制和流程,劝进文书也一并算在内。而校事吕壹,则全盘负责祥瑞丶谶纬等的造势,还负责监察百官言语动向。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离登天只差一步,对整个吴国和孙权本人来说,再怎麽谨慎都不为过。
    顾雍看向胡综:「伟则,关于具体时日,至尊可有言语?」
    胡综拱手应道:「禀丞相,三日前葛天师已经算得,年中最吉之日乃是九月十六日。」
    「九月十六日……」顾雍若有所思的说道:「今日是八月六日,四十日的时间,诸多准备倒也来得及。葛天师还说什麽了?」
    胡综道:「葛天师还说,孙氏以武立国,而武昌又在汉水汇入长江之处,应聚兵校阅以作压胜。」
    顾雍长吸了口气:「压胜?」
    「对,压胜。」胡综解释道:「依照葛天师言语,孙氏以土德更替汉朝火德,则必然要大耀甲兵以作压胜,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吴之威德。而且步军水军均要到场。」
    「那至尊怎麽说?」
    胡综拱手道:「校阅耀兵乃是彰显国力军力之正道,至尊欣然同意。不过具体该调哪处的兵丶该何时调至,至尊让属下等人与丞相共同拿个方略出来,再报请至尊知晓。」
    顾雍想了片刻:「既然说的是大耀甲兵,怎麽说也要聚兵数万了。我大吴目前有锐士十八万众,能调度的兵力却也不多。」
    「东边濡须以及建业处的兵力不能动,皖口对面的兵力也不能动。西边西陵丶江陵两处也不能动。若这般看来,只有长沙步子山丶公安诸葛子瑜丶柴桑全子璜三处可以调兵!」
    胡综点头应道:「丞相所言极是。步丶诸葛丶全三将兵力共计三万,再加上武昌左近的四万中军,算起来就有七万军队了。」
    「七万军队,可称大耀甲兵了吧?」
    顾雍点头答道:「七万军队足矣了。若论及水军,武昌和夏口处的中军,再加上柴桑丶公安两处,足有楼船五百艘,官船千艘,用来校阅想必已经足够。」
    胡综回应道:「那属下就这般回禀至尊了?」
    「可以,伟则去说吧。」顾雍转头看向隐蕃:「叔平,劝进表文一事可有拿定方略?」
    隐蕃拱手答道:「禀丞相,以属下之见,吴王群臣应该劝进四次,至尊前三次辞让丶第四次应下。在这三次大型劝进之前和中间,应以不同职属进行劝进,以丞相府丶尚书台丶御史台丶九卿丶内臣丶太史丶博士丶将领丶万民之分,共劝进九次。」
    「每次劝进,皆要臣属共同署名上奏,共同叩阙以示所请之诚,臣属之忠。」
    顾雍点头:「礼不可废。既然至尊信重叔平,那就按照叔平的说法来。何时开始劝进?」
    隐蕃想了想:「应从九月一日开始。」
    「那好。」顾雍看向胡综:「伟则先将两个方略交予至尊察验,而后请至尊下令诏诸葛丶步丶全三将移兵武昌!」
    「遵命!」胡综起身应道。
    「至于吕校尉处,」顾雍看向吕壹:「当此非常之时,武昌内外务要紧张些。若生了半点事端,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用!」
    「遵命!」吕壹拱手应下,可心中却对顾雍出言恫吓生出了一些不满之意。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大明:家妻上将军 机战:全金属风暴 负鼎 哨向:从万人嫌苟成万人迷 万历小捕快 柯南之死神盯上我 师姐师妹是一对?给你拆散咯! 异度旅社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顶级赘婿 仙工开物 晋末长剑 无敌道医 医路坦途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神话版三国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娱乐圈]恋爱心愿 鸿蒙造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