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865章 进逼孙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一月十五日,蜀汉皇帝刘禅带领着五万大军兵临西陵城下。
    按照此前诸葛亮的分兵方略,从永安到秭归丶再到西陵的沿岸数百里皆分兵戍守,兵力多达万人。诸葛亮本人在西陵自领四万人。
    经过西陵抵挡魏军侵攻的战事之后,纵然大部分损耗都是由吴军进行承担,蜀汉军队也难免折损了五千人左右。
    而刘禅从白水来到永安,也并非自己空手而来,带来的万人中除了五千禁军之外,还有吴懿丶王平二将处抽调的五千兵士,其中甚至还有二将选派的千馀精锐。
    这也明白无误的昭示了吴懿丶王平二人对刘禅的无条件拥护和支持。
    当然,若从杨仪丶魏延丶费禕等丞相亲信的角度来看,此事是稍微带着几分怪异之感的。
    原本毫无存在感的皇帝,来到军队中七丶八个月,就能独立领兵移镇丶且从边军重将的军队中抽调出精锐人手。
    偏偏此事还极为正常。将军听皇帝的号令,听从调兵诏书,岂不顺理成章?更别说吴懿乃是刘氏外戚丶王平也是由刘备简拔的旧将。
    只是大家对丞相的边缘化和皇帝的存在感不太适应罢了。
    诸葛亮显然也不适应,但他从内心对此事是乐见其成的。陛下乃是先帝骨血,有了自己的大略方针,欲要乾纲独断丶执掌朝政,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诸葛亮身为人臣应当支持才对。
    更何况,此番取吴倒也不是当年先帝征讨吴国丶与陆伯言作战时的紧张局势一般。
    诸葛亮本人就在军中,若是出现了什麽意外情况,他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应对。
    汉家天子征讨不臣,总是有道理可说的。
    刘禅与诸葛亮等人议事丶确认了要收复西陵丶吞并吴军的方略后,一直到正式从秭归移兵向东,中间隔了将近二十日的时间。
    而这二十日内,吴国承诺移交给蜀汉的六万民夫已经尽数向西通过永安丶进入了巴东郡中,由当地的郡县官员进行接手。吴国馀下的三万多民夫除了在西陵处留下一万外,其馀都分散到了建平丶西陵两郡各地。
    当然,并不是孙登执意要将迁移民夫的事情办得如此之快,而是西陵处的粮草实在短缺。
    此前由于诸葛亮将西陵明文归还吴国,蜀汉军队也是当之无愧的客军,既来助战,当然要吃吴国的军粮了。诸葛亮撤军之后,本部的军粮也一并用船只带走,只按约定的数量给孙登留下一部份,也就是足够两万人食用两月的军粮。
    把人速速赶走就成了孙登唯一的选择,他总没办法寻魏国去要粮食。
    故而到了蜀汉军队兵临西陵的这个时间点上,西陵峡口以西分布的诸葛瑾部三千吴军丶以及两万馀民夫,全部都在蜀汉军队的掌控之下。
    孙登的基本盘只剩下两万军队与一万民夫了。而偏偏西陵的防御计划是由诸葛亮临走前一手操持设计的,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轻易就将峡口水军大营丶故城洲丶西陵城丶南侧长围的两处坞堡丶以及更南端虎牙山处的堡垒分割开,使之彼此断了联系。
    犹如庖丁解牛一般。
    蜀军去而复来,面对这种情况,西陵城中的孙登只觉惶恐不安,在蜀军抵达西陵峡口水军大营之前就派了使者前去问询,却始终未能见到诸葛亮。而随着接下来的半日内,蜀军包围各处吴军据点,孙登又派了两批使者出城问询,蜀军依旧不见。
    直到西陵城左近的军事部署基本完成,诸葛亮才准了吴国使者丶侍中潘翥前来觐见刘禅。
    潘翥已经惶恐到不知所措了。
    无论是他,还是孙登丶孟宗等人,都将诸葛亮视为蜀汉实际上的掌权之人,而刘禅只不过是居于深宫丶不施政令的『傀儡』皇帝罢了。但眼下诸葛亮让他去见刘禅……
    「外臣潘翥拜见陛下。」潘翥恭敬行礼。
    刘禅身着皇帝常服,站姿端庄,一派儒雅温润之感,点头应下了潘翥的行礼,举止十分得体:「潘卿,朕昔日在成都就听过你的名字。你父潘承明为孙氏尽忠,你亦是忠臣之后。朕素来敬重忠贞之臣,来人,赐座。」
    潘翥正色答道:「谢陛下赐座,但外臣不敢坐。我家陛下命外臣来见陛下,是想问一问为何汉兵去而复来?未与大吴通气,就纵兵围城,却是何故?如何不顾吴丶汉两国盟好多年?」
    刘禅缓缓说道:「潘卿所言不错,汉丶吴两国的确盟好多年。此前朕不在东,而在白水等处,道路远隔,对吴国情况不能尽知,故而移驾前来。」
    「朕之先帝与吴国先帝有姻缘之谊,朕与吴国皇帝亦当平辈论处,为兄弟之谊。朕年长孙子高两载,应当为兄,对他更应照顾一二。」刘禅笑了一声:「朕此番前来,是要与孙子高共议吴国之将来,以及吴国存续的。」
    潘翥并不相信刘禅的这些话,当即驳斥道:「陛下此言谬矣!西陵乃是吴国之地,这是贵国诸葛丞相亲自许诺过的,既非汉地,陛下如何领军不告而来?此非有利盟友之道!」
    听闻潘翥之言,刘禅的嘴角也降了下来,缓缓言道:「朕不与潘卿辩驳口舌之利,潘卿终究为臣,有些事情潘卿难以负责。这样吧,朕遣侍郎陈奉宗与你一同回返城内,由陈侍郎与吴国皇帝来说。」
    潘翥只得应下。
    陈祗是刘禅身边少有的亲信之人,而且是刘禅的嫡系亲信。相比陈祗,费禕丶董允这些曾任侍中的所谓亲信,与刘禅有着年龄丶身份丶阅历上的隔阂,终究不能全信,还是同龄之人用起来更为稳妥。
    而陈祗恰好就是刘禅身旁这样一个完美的亲信:陈祗出身高门丶外祖父是司徒许靖。陈祗身长八尺丶相貌威严丶声音清朗丶智谋多出,是天生的能臣模板。陈祗甚至还多有技艺在身,擅长剑术丶射箭丶马术,占卜丶篆刻丶琴乐这些也是陈祗擅长的技能。
    用陈祗出使西陵,而非惯常负责外事的费禕出使,这显然是刘禅在培养嫡系的态度。
    没人说什麽,没人敢说什麽。丞相都乐见其成,别人又算老几?
    陈祗随着潘翥一同进城,刚入了城门,就见到了心焦如焚丶在此等待着的孙登。
    简单的礼节问候过后,孙登直接问道:「尊使来西陵城是为何意?不妨直言。」
    陈祗拱手沉声作答:「我家天子以为,陛下与吴国在建平郡丶西陵郡两郡抵抗魏国侵攻定当艰难。而以眼下之形势,陛下若是从此地出兵攻魏,从实而言,几乎难有作为。」
    「荆南之地魏国防守严密,在此攻魏并非上策。而吴国故土广大,荆南之地是吴国故土,交州等处亦是吴国故土。与南郡丶长沙郡丶零陵郡丶武陵郡丶桂阳郡等郡相比,魏军皆是北人,对交州等地的管辖定当薄弱,陛下若要恢复故土,不妨以交州之处作为开始。」
    「为表汉丶吴多年盟好之意,我家天子欲以牂牁郡丶兴古郡二郡之地来交换吴国之建宁郡丶西陵郡。」
    孙登面色煞白,嘴唇颤抖,不知是因为惧怕还是愤怒之故,伸手指着陈祗说道:「世上哪有强行更换领土的道理?吴国只有这两郡了,你们也要夺走麽?这般行径与魏国之残暴何异?」
    「陛下所言大谬!」陈祗昂首站直,胸膛挺起,甚至还向前迈了半步,一副进逼的姿态,全然不顾左右吴国甲士扶着刀柄的怒目:「魏国在江陵丶夷道等处布有重兵,此前贵国司空步子山领兵两万出击,几近全丧。如今陛下军队不过二万,恕外臣之言,已无半点攻魏的可能!」
    「与此相反,牂牁郡丶兴古郡二郡毗邻交州,与交州之郁林郡丶交趾郡相距不远,魏国大军在北难以至此,陛下正可以牂牁丶兴古二郡为根本之地,徐徐图之!」
    「更遑论建宁丶西陵本为一郡,只辖九县之地,多山逼仄,无有田土,百姓稀少,陛下据有此地如何能谈复兴?牂牁丶兴古二郡共有十六县,千里之地,虽多山而田土颇丰,易守难攻,虽魏国举国而来不能至此!」
    「且兰丶毋敛丶鄨县丶平夷丶夜郎丶淡稿丶谈指丶漏卧丶漏江丶同并丶毋单丶甸町丶宛温丶镡封丶进乘丶西随……这些郡县地域之广,建宁与西陵之逼仄,外臣以为陛下应当明白。」
    「我家天子承诺,陛下得到牂牁丶兴古二郡后,可依旧在彼处修建都城而为吴国天子,西陵之地只是暂由大汉保管。来日若是吴国兴复成功,大汉可将此地转交给陛下。」
    说罢,陈祗躬身一礼:「还望陛下知晓,我家天子率五万大军来此,乃是真心实意为了吴国将来之兴复。汉丶吴多年盟友,我家天子亦视陛下为亲弟,还望陛下妥善考虑一二!」
    「外臣告辞!」说罢,陈祗转身便走,左右吴兵尽皆失神,竟没有一人阻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心心相印 从白犬开始修仙 七零咸鱼继母的养娃日常 八零老太重生随军,白眼狼悔断肠 奉旨和亲后,父皇和未婚夫悔疯了 小神医下山,开局被美女总裁拿捏了 权力巅峰:从第一秘书开始 重生选病秧子当爹,小苦瓜我不当了 嫂嫂乖,回家而已又不是要你的命 没人告诉我她是女帝啊? 沉迷种田,我爆红全网 请同学斩妖 夫人她医术无双 恶毒向导不装了,全员火葬场吧 嫁给温先生第五年 继子谁爱养谁养?我独宠纨绔小叔 黄毛霸凌我?家叔祁同伟呀!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婚后偏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