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简单停驻了半个时辰,两千羌骑便起程动身,继续朝西南方的武街进发。
十里之地,对于骑兵来说,不过须臾之间。
临近武街四丶五里的地方,领兵走在前列的陆逊本人,就发现道路侧边的石山之上,影影绰绰,似乎有人蹲守。
伴随着数股浓烟升起,数里外的蜀军营中也吹响了迎敌的号角,开始戒备了起来。
和塘凑了过来:「将军,山上那些蜀军斥候,是不是要驱逐一下?」
「算了。」陆逊道:「这种山上根本藏不住人,嶙峋崎岖如此,也断无将领会埋伏,不过是些许斥候罢了,追又追不上,无需顾虑,继续向前进发。」
「遵令。」和塘应声答道。
随着两千骑兵离武街越来越近,蜀军在此设立的阵地,也逐渐在陆逊面前展开了全貌。
从东侧山势渐缓之处,一直到西侧的羌水畔,一道肉眼可见的垒墙横亘其中,宽约一里,高度约有一人高。前面密密麻麻摆放着数不清的鹿角。
垒墙最大的作用,实际上还是遮挡视线。
不派兵近前的话,永远不知道这垒墙背后藏着什麽。或是藏着其他垒墙,或是挖掘了许多堑壕丶放了引火之物,一概都是未知数。
陆逊看到这道垒墙和这些鹿角之时,心中已有几分猜度了。
不过,若要做出具体的判断来,还要进一步的查探一番。
「和塘!」陆逊低喝了一声。
「属下在。」和塘抱拳以对。
陆逊道:「本将出发前让你们各在马上背负木盾,到了用的时候了。速命伐同领着五百人下马结阵,持盾朝着蜀军左侧营垒向前缓缓推进,直至百步远。」
和塘犹豫了一下:「将军,是要攻营了吗?」
陆逊道:「本将说了直至百步远,你是听不懂汉话?」
「是。」和塘略略低头,抱拳应下。
不多时,伐同的五百人结阵向前,随着离蜀军营寨的距离越来越近,垒墙后布下的蜀军弓手,也在第一时间抛射出箭矢来。
伐同所部移动的缓慢,蜀军的第二波箭矢方一射出,陆逊这才命人将伐同部召回。蜀军只来得及射两波箭,不过是须臾而已。
和塘有些不解,小心请教道:「属下不太懂,将军这是何意?」
陆逊从容说道:「我率两千骑兵来此,离蜀军营垒不到二里的距离,蜀军都不敢迎战,只是龟缩在营垒之后,要麽是兵力不足,要麽是全不欲战。」
「方才让伐同带人一试,蜀军左侧营垒后当即射箭以应。以齐射的场面来看,左侧这半,至少有五百弓手。」
和塘眼睛睁圆:「将军果然睿断,这都能看出来,属下只见乱箭抛射而出,并不能分辨半分。」
「见多了你就知道了。」陆逊并不愿意与和塘多费唇舌:「待伐同速速归返上马,本将还有命令与你。」
「是。」和塘小声应道。
等到伐同所部尽皆归返后,陆逊又向和塘吩咐道:
「和塘,本将命你领一千人从此处渡河。当下水浅,河中又有沙岸露出,理应不难。渡河后只需虚张声势,作势沿着河岸往南走即可。待本将举红旗为令,即可回返。」
「遵命,属下明白了。」
和塘领着一千骑兵,按照每批百人的顺序牵马渡河。
前两批渡河的时候,蜀军营中还无反应。等到第五批渡河的时候,陆逊在北遥遥见得,蜀军营中竟搬出已经打造妥当的浮桥,开始排列于水流不丰的羌水水面之上,数百名甲士紧随其后,沿着已经搭好的浮桥迅速渡河向西。
心中大约估算了一下时间和人数后,陆逊轻声吩咐道:「全军戒备。再摇红旗,召和塘所部回返。」
「遵命。」
随行军士们举着三丈高的细长旗杆,上挂红旗摇摆了起来。和塘见状,也当即下令回返,继续以百人一部的规模分批渡河。
陆逊继续死死盯着蜀军营中,可还是没看到营中派兵出来迎战。
待和塘全军渡河回来,和塘本人也来到陆逊马前复命的时候,陆逊只是轻飘飘的说出了几个字:
「走吧,全军回返。」
轻骑离去,以蜀军都是步卒的建制,根本无法追赶,两条腿总是没有四条腿来的迅捷。
队伍朝着西北方来时的方向行着,许多士卒丶军官都不解其意,和塘更是来到陆逊身旁主动求教:
「将军,我等现在是往沓中去吗?」
「不错。」陆逊点了点头:「蜀军虚实我已窥得,在此多留无益,不如速归。」
和塘此人虽说不甚聪明,为人也不够机敏,但有一点很好,有问题随时便问。或许是陆逊实在远离故乡丶对羌人们也生了同情,每每也不吝赐教。
和塘坐于马上,朝着陆逊问道:「将军,属下不太明白,将军是怎麽看出蜀军虚实的?属下可是半点都不明白。」
陆逊笑了一声:「你若领军二十年,也能看明白了。不过,这次还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一开始蜀军射箭来说,本将能看出这是五百人的一轮抛射,而且这只是蜀军一半垒墙之后的布置。两侧加起来,应有一千弓手以上。一千弓手,理应搭配两千至三千步卒,蜀军这就有三千至四千人左右了。」
「本将派你过河之时,蜀军立刻取出浮桥过河,显然早有防备,你撤回时蜀军也未出营迎击,这就说明蜀军从未有出营的打算。」
和塘皱着眉头,还是有些许不解:「这又能说明什麽呢?」
「能说明蜀军夺下此处,就没有要从此处来攻的打算,此处将领必然是被诸葛亮所命丶防守牢固的稳妥之将。诸葛亮的大部人马,定然朝着武都的方向去了。」
「武街乃是三叉口处,连接沓中丶武都丶白水三处,诸葛亮除了如此分派,再无其他战术的可能了。」
「武都?」和塘的表情也渐渐严肃了些:「那该如何应对?武都丶下辨两城并无多少军队,张征西在祁山城,大将军在陈仓,一时都难顾及得到!」
「这该如何是好?」
陆逊瞥了和塘一眼:「如何是好?当然是待本将回到沓中之后,点起多半兵力,从北面绕路前往祁山!」
「这有些太远了吧?那本地的羌民又该如何?」和塘追问一句。
陆逊面容轻松说道:「这个好办。让羌民百姓们各自至山中散去,一月,最多二月,大军必然取胜,而后我将全师而返,羌民们再各自回家就是。」
和塘却叹了一声:「只是不知若有蜀军杀来,会不会残害百姓。」
和塘能问出此话来,已经是陆逊教育得当的结果了。此处羌民,与和塘并非同一种落,甚至方言之间都能有所不同。而和塘还能顾及此处羌民,将其视为百姓丶视为民众,这恰恰说明他已融入到了大魏将领的思维方式中。
陆逊道:「蜀军所图甚大,无意丶也没有时间入山追击,无须担忧半点。还有,蜀军素来标榜仁义,这种事情他们应不会做。或者说,眼下并无人会这样去做。」
「属下明白了,多谢将军赐教。」和塘认真说道。
「无妨。」陆逊颔首。
……
陆逊率两千羌骑回返沓中之时,大魏前将军满宠也终于率领征辽东的大部人马,抵达到了许昌城外。
身为侍中的裴潜,又一次代表皇帝,出城十里前来迎接。由于身旁只有裴潜一名侍中,是以每每都是裴潜代劳。
但裴潜往往乐在其中,并无半点厌倦的意思。能替皇帝从事这种礼仪活动,这本身就能说明恩宠与待遇。
上一个这样的角色,就是辛毗辛侍中,如今此人已经做到九卿之一的卫尉了。
眼见大军渐渐临近,裴潜也打马上前,来到了满宠等人的面前。
「满将军,别来无恙。」裴潜笑着拱手道:「陛下今日遣我来迎满将军,前方设了仪仗丶设了鼓吹,还请满将军风光入城。」
原本坐在马上的满宠,听闻裴潜之语,当即下马朝着许昌城的方向恭敬一礼:「臣满宠拜谢陛下!」
谢过之后,满宠复又坐回马上,笑着同裴潜拱手回礼:「有劳裴侍中了。我与陛下数月未见,虽然其间常有书信往来,却也难掩思念之情。」
「圣躬安否?」
「陛下万金之躯,当然安妥。」裴潜笑着应了一声,眼神瞥到了满宠侧后方安静坐于马上的卑衍,随即开口问道:
「满将军,卢侍中可随大军一同回来了?」
满宠点头道:「两日前,卢侍中率着匈奴轻骑,方才赶上我部。眼下卢侍中正在后面匈奴军中,我稍后便召他上前。」
「甚好,甚好。」裴潜还是笑眯眯的,又朝着卑衍问候了一句。
卑衍就等着这句话呢,也随即向裴潜回礼。
一行人等继续向前,鼓吹在前,仪仗在前,一时风光无比。
不过,满宠不会在意这些虚礼,而是朝着与自己并驾齐驱的裴潜,问起了近日来的许昌形势:
「敢问裴侍中,近来扬州丶荆州战事可有变动之处?我上次收到刘子扬关于战事的书信,已是五日前了,按着日期,应有七丶八日了。」
七丶八日了?
裴潜听了这个时间,心中暗暗记下,而后说道:「也是,该与满将军说的。或许满将军还不知,徐元直统兵在樊城外破了吴军之围,樊城之危已解,不过汉水以北还有一处淯口坞尚在,仍待拔除。」
「扬州那边,陈司徒已经亲自率军三万,大举南下进逼濡须,扬州刺史蒋子通总督修城之事,扬州此时也忙碌起来了。」
满宠叹了一声:「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中枢做了许多事情,未能为陛下分忧,我心中有愧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