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二十一章,收买军心(第1/2页)
周栓站在高台上讲话。
下方有专门的士兵复述他的话语。
“今天这次观军仪式,本来是想要在此观看一下你们的能力,以方便安排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但是,就目前观看下来,比起作战的能力,我想你们更需要另外一件东西!”
下方的辽东军听着周栓的话语,一个个兴致乏乏,他们对周栓所说的东西毫无兴趣,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认真听周栓的讲话。
这场观军仪式是在清早举行的,而他们这些底层士兵需要在黑夜时就提前来到这里准备。
草原上没什么遮盖之物,寒风异常凌冽,即便是有着厚厚皮毛的动物一不小心都会被霜寒冻毙,更何况他们这些普通的士兵呢?
很多士兵早就被冻得受不了了。
他们只想早点结束这场所谓的观军仪式,然后让他们返回军营。
再不济,别让他们这样傻站着了也行。
活动活动,哪怕是和敌人厮杀也比这样傻站着挨冻强多了。
然而,接下来周栓的一句话直接让所有在场的士兵都愣在原地。
“我宣布,本次观军仪式提前结束,所有辽东军士兵依序前往淮阴军营地领取棉衣军服一件!”
此言一出,下方尽皆是难以置信的士兵。
一旁的褚人凤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周栓温和的笑着和褚人凤说道:
“少帅,恕我先前未与你商议。我也是现在才知道贵军士兵缺少棉衣,这才临时做出决定。”
褚人凤闻言盯着周栓,拳头攥的死死的。
心中忍不住对周栓破口大骂:
“现在才知道?你妈了个巴子的你蒙谁呢!五万套棉衣军服难道是凭空变出来到草原上的?如果不是早就提前准备好了,他当场把这五万套棉服一口口吃了!”
这是赤裸裸的收买军心。
而且是当着他的面收买军心。
试问如果有一天淮阴军和辽东爆发战争,这些穿着淮阴军棉服的士兵该何去何从?会不会一不小心将手中的兵戈拿错了方向……
褚人凤简直不敢想象那种画面。
偏偏现在他还不能拒绝。
他甚至还要笑脸相迎,感谢周栓为他的士兵提供军服。
褚人凤知道,此时他一旦有任何推脱或者不情愿的情况表现出来,那么就会瞬间和下方的辽东士兵站到对立面上。
那样周栓的计策就更加得逞了。
褚人凤此时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此事。
周栓这还没完,还要杀人诛心,笑眯眯的为褚人凤解释道:
“大家不要埋怨少帅他们,草原气候寒冷,你们初次过来作战,少帅准备不足也是情有可原。”
周栓说完,负责传话的士兵极为大声的将周栓的话语复述给下方的士兵。
人群中,许多不屑的吐谈声传来。
褚人凤那铁青的脸色变得又黑又青了。
周栓说的当然是屁话。
什么初入草原,准备不足。
那根本就是没有准备。
辽东的气候根本不比草原好多少。
唯一的区别可能只在于草原冷的更早一些,辽东则稍晚于草原。
不过从寒冷程度上,辽东丝毫不逞多让,甚至在年关的时候,一些靠北的区域温度还要比草原更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一章,收买军心(第2/2页)
辽东士兵的待遇虽然稍微好上一些,但也还完全没有奢侈到发放制式棉衣棉服的水平。
大熙的财政水平早在康宁帝下江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崩溃了,是张庭正凭借自身强大的政治手腕强行维持住了稳定。
对方艰难的维护着大熙的世家大族、百姓以及皇帝三者之间的矛盾,就如同一个裱糊匠一般,勉力的修补这间破损的房子,然后扣扣捡捡的节省出那么一丝丝钱粮来供众人享用。
在这种情况下,能不拖欠边军军饷就已经是张庭正名相发力了。
根本不会有制作棉服的钱。
而当近几年,大熙彻底失去了这位裱糊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衰败的迅速开始。
辽东军中从来没有发放棉服的先例。朝廷只管发放一套军服,也就是外套,里面的棉衣需要士兵自己置办。
按照最初的规定,其实是有一项专门让士兵置办棉衣的补助银子的,这笔银子会随着饷银一同发放。
不过嘛,由于其中的一些众所周知的奥妙,士兵自然是拿不到这笔补助的。
他们只能完全由自己掏钱做衣服。
在这个时代,一件棉衣是非常宝贵的。
很多人家一件衣服会穿五年、十年乃至更久。
很多话本中,劫道的盗贼会要求被劫者脱下衣服和财物就是这个道理。
而在辽东,由于寒冷的气候,棉衣更加珍贵。
这里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做“猫冬”。
意思是在冬天,无法耕种的情况下,百姓会呆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出来。
听起来是一种舒适休闲的感觉。
但事实上是,每个家里可能只有一件或者两件棉衣,会仅着身体强壮的男人穿,他们负责在外面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或者进山砍柴、捕猎等。
一些女人和孩子只能光着身子躲在被子里,无法外出。
棉衣的宝贵程度让他们在其他的时节,会把棉衣当成宝物一样藏在家里,锁在柜子里,撒上驱虫的药粉精心保存,好让其能使用的更久。
而近些年来,由于世道混乱,各种物资都在涨价,棉布和棉花越来越贵,这让棉衣的珍贵程度也大大增加了。
在这次前往草原的战争之前,辽东还远远没有到达寒冷的时节,很多士兵都不舍得这么早就将棉衣换上,因为换的过早就代表着更多的磨损。
于是他们就这样穿着单衣踏上了草原。
温饱一直是中夏民族毕生的追求。
在几千年的时光里,这一追求只有在极少数的王朝鼎盛时期才勉强实现。
而每一次实现都会让一个时代的百姓对此刻骨铭心,甚至永远怀念那个时期。
而现在,在寒风凌冽的草原上,一名名冻得脸色发紫的士兵换上了温暖厚实的棉衣。
当冰冷麻木的手放在柔软温暖的棉花布料里的时候,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幸福的了!
不,还是有的!
比如,在刚刚领取完棉衣之后,大锅熬煮的羊肉汤带着浓郁的香气开锅了。
这一天,辽东的士兵穿着崭新的棉衣,和淮阴军坐在一起,大口的吃着滚烫软烂的羊肉。
这一刻的场景,他们将一辈子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