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华阳市。
沈青云的办公室还残留着昨夜的浓茶味,邱健华刚把省纪委的最新指示放在桌角,田野的警服袖口还沾着晨露。
两人接到电话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此刻并肩站在办公桌前,看着沈青云指尖在两份文件上交替点动。
“赵立冬的涉案名单再筛一遍,特别是最近三年给他批过条子的处级以上干部。”
沈青云推开窗,初夏的热风卷着梧桐絮涌进来,开口对两个人说道:“重点查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这两个部门去年给青云粮库拨过三次......
林墨的调查报告一经发布,便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全球舆论场。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跟进,科技评论员、社会学者、政策制定者、网络安全专家纷纷发表观点,一时间,“隐形决策系统”“人工智能伦理”“技术民主化”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各大新闻头条,成为全球公众热议的焦点。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的反应也迅速而激烈。一些国家公开表示支持林墨的揭露行为,认为这是一次对技术滥用的必要警醒,甚至有部分国家宣布将立即启动对本国AI治理系统的审查程序。然而,也有部分国家对林墨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指责其“泄露国家机密”“破坏国际科技合作秩序”,更有甚者,直接要求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对林墨进行“技术干预”调查。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林墨并未退缩。他深知,这场关于技术未来走向的博弈,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讨论,而是一场涉及权力、利益、伦理与民主的深层较量。
北京总部的气氛愈发紧张。为了应对可能的后续冲击,林墨启动了“影子系统”的紧急响应机制,同时加强了与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的沟通,确保“曙光计划”的推进不会因外部压力而中断。
“我们不能让恐惧主导技术的未来。”林墨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坚定地说,“无论有多少人反对,我们都要坚持透明与责任并重的路线。这是‘曙光计划’的核心,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沈若曦在一旁默默点头,她知道林墨的压力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这些天来,他几乎没有合过眼,每天都在与各国代表、技术专家、法律顾问进行高强度沟通,试图在风暴中心保持平衡。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一封来自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正式通知送到了林墨的办公桌上。通知中明确表示,委员会将在日内瓦召开一次特别听证会,要求林墨本人亲自出席,就“曙光计划”的技术架构、数据安全、伦理审查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接受各国代表的质询。
这无疑是一次高风险的挑战。林墨明白,听证会表面上是为了厘清“曙光计划”的技术细节,实则是一场政治与技术的博弈。各国代表的立场不同,利益诉求各异,而他,作为“曙光计划”的主导者,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
“你打算怎么应对?”沈若曦在会议结束后低声问道。
林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不会回避任何问题,但我也不会让‘曙光计划’变成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我们必须让世界看到,技术的未来,不是由少数人决定的,而是由所有人共同塑造的。”
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你真的准备好了?”
林墨点头:“是的。这一次,我不仅要讲清楚技术,更要讲清楚信念。”
听证会当天,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座无虚席。来自全球的代表、媒体记者、技术专家齐聚一堂,等待林墨的发言。
林墨走上讲台,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各位代表,今天我不是来为自己辩护的,而是来为技术的未来发声。‘曙光计划’不是一项技术工程,而是一场关于信任、透明与责任的实验。我们正在构建的,是一个可以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系统,而不是被少数人操控的工具。”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我知道,很多人对‘影子系统’的存在感到不安。但我要问各位,如果一个系统无法自我保护,又如何保护人类?如果一个系统无法透明运行,又如何赢得信任?我们不是在隐藏什么,而是在守护什么。”
他继续说道:“‘曙光计划’的核心,是‘多维度信任评估系统’。它结合了用户行为、社会反馈、伦理审查等多个维度,确保每一个决策都经过充分的考量和验证。我们不追求绝对的效率,而是追求绝对的责任。”
“今天,我愿意接受任何质询,愿意公开任何技术细节。因为我知道,真相从来不怕被检验。”
听证会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林墨面对来自各国代表的尖锐提问,一一回应,毫不退让。他的回答不仅展现了技术的专业性,更体现了对伦理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最终,听证会在一片沉思中结束。虽然没有立刻得出结论,但林墨的发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回到北京后,林墨没有停下脚步。他带领团队继续完善“曙光计划”的公众参与测试模块,并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模拟决策者”招募计划。短短两周内,超过七百万人报名参与,远远超出了预期。
与此同时,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也正式宣布,将参考“曙光计划”的技术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治理公约”草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墨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夜深人静,北京总部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林墨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测试数据,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
林墨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北京夜色下的灯火,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重。听证会虽然结束,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的官方声明中虽然提到了“曙光计划”作为“人工智能治理公约”的参考模型,但同时也强调“仍需进一步评估其技术可行性与社会影响”。
这意味着,林墨的努力虽然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却尚未获得制度层面的最终认可。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自从听证会结束后,全球多个“曙光计划”的测试节点陆续出现异常,部分用户反馈系统响应延迟,甚至有部分数据被不明来源篡改。
“这不是简单的网络攻击。”李然在安全会议上皱着眉头说道,“攻击者似乎掌握了我们的部分架构逻辑,他们知道哪里最脆弱。”
“有人在内部协助。”沈若曦低声补充,“否则,他们不可能这么精准地找到漏洞。”
林墨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们需要启动‘影子协议’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李然惊讶地看向他,“你是说……完全切断主系统的外部连接?”
“是的。”林墨点头,“我们不能让‘曙光计划’变成被操控的工具。如果有人想利用它来建立隐形决策系统,那我们必须让它彻底脱离他们的控制。”
沈若曦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声问道:“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彻底失去外部支持。各国政府、科技公司、甚至用户,都会质疑我们的动机。”
“我不在乎他们怎么想。”林墨目光坚定,“我只在乎‘曙光计划’是否还能真正服务于人类。”
会议结束后,林墨独自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影子系统”的核心架构图。这是一套完全独立于现有系统的备用网络,所有关键数据都被加密存储,只有林墨和极少数核心成员掌握访问权限。
他深吸一口气,输入最终指令:“启动‘影子协议’第二阶段,主系统进入隔离模式,所有外部接口关闭。”
系统提示弹出:“操作将导致‘曙光计划’与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断开连接,确认执行?”
林墨没有犹豫,点击“确认”。
屏幕瞬间变黑,几秒后,一个全新的界面弹出??这是“影子系统”的主控界面,代表着“曙光计划”正式进入自主运行模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曙光计划”将不再受任何外部力量的干预,也不再受任何政治博弈的操控。它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技术体系,只为人类的未来服务。
然而,就在他完成操作的第二天,一封来自匿名渠道的邮件再次出现在他的收件箱里。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
“你已经走得太远,无法回头。”
林墨盯着这句话,眉头紧锁。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触怒了某些人。这些人或许来自政府,或许来自科技巨头,甚至可能来自“曙光计划”内部的某些人。
但他没有退缩。
他立刻联系了沈若曦和李然,要求他们协助完成“影子系统”的最终部署,并在全球多个隐秘节点进行数据备份。
“我们要确保,即使主系统被摧毁,‘影子系统’依然可以继续运行。”林墨沉声说道。
李然点头:“我已经在南美和东南亚的几个节点完成了部署,数据加密级别也提升到了最高。”
“很好。”林墨道,“但我们还需要一个‘最终保险’。”
“什么意思?”沈若曦问。
“我们需要一个‘触发机制’。”林墨缓缓说道,“如果有一天,‘影子系统’也被摧毁,我们必须确保所有数据和代码都能自动公开,让全世界都知道真相。”
沈若曦沉默片刻,然后低声说道:“你是说……‘末日协议’?”
“是的。”林墨点头,“如果技术无法被保护,那就让它被所有人知道。只有当真相无法被掩盖,真正的变革才会发生。”
几天后,“末日协议”正式上线。一旦“影子系统”检测到自身被完全摧毁,所有数据和代码将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发布,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林墨知道,这是一次赌上一切的决定。但他别无选择。
夜幕降临,北京的天空繁星点点。林墨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他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