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谁对战,可不是由云铎自己决定的。观看几位车神的训练之后,云铎也要进行赛车和新赛道之间的熟悉磨合了。
ktx-bow赛车是专门为车王挑战赛制造的赛车,它的模样可以用怪异来形容,车身非常低矮,外形上有些跟f1赛车想象,敞篷,双座,驾驶时需要正副驾驶都在,以保证高速入弯不会产生重心的偏移。
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赛车,云铎进入赛场,刚刚成为分站冠军的他一出现,立刻引得全场观众的欢呼。
跟观众们挥手致意,云铎转身戴上头盔坐进驾驶室。
x-bow的驾驶室是由整体碳纤维打造,车身非常的轻。驾驶室内,多余的东西几乎没有,所有电气化的开关都被集成在了可快速拆卸的赛车方向盘上。由于可快速拆卸,所以它没有线束,方向盘上的开关全是靠红外线传送命令的。这跟云铎平时驾驶的wrc战车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档位了。x-bow用的是手动挡,正儿八经的手动,不是序列式六速变速箱的那种。这种档位有好处,也有坏处,相比较序列式变速箱,在降档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六档降到三档,而不需要像六速序列式变速箱要逐个降档,节省了不少时间。唯一的坏处就是每次变档都要踩离合器,而且要熟记档位,一旦在赛道内挂错档,就可能会成为失败的原因。
车内只有一块盾型的显示屏,跟摩托车上的显示屏差不多,毕竟kt专业生产摩托车的。
相比较wrc战车,这台怪异的赛车就小了很多,车长还不到四米,但是它的宽度达到了惊人的两米!这极大的增加了这台赛车的弯道操控性。
车宽两米,车高才一米二,你说什么样的弯道能把它给掀翻了,基本没可能。
别看车小,但它可是符合一级方程式标准的,而且还可以合法上路。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什么清口什么周的有一辆。那就是x-bow。
这么小的一台车,总质量才700多千克,配上奥迪2.0t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是什么概念?跟6.0升v12发动机推动法拉利599效果一毛一样。
恐怖不?
启动战车,wrc官方人员在为云铎阐述这辆赛车的技术参数以及注意事项。云铎认真听,仔细记。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台赛车用的是场地级的热熔胎,跟一级方程式上的热熔胎有一拼。熔点很高,要想让赛车的抓地力最大化,必须要让轮胎快速升温。
云铎点点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官方人员讲解完毕,最后问了句,赛道你熟悉了?
是,我已经看过赛道地图。
ok,祝您赛道顺利。
谢谢。
简单对话之后,云铎驾驶x-bow驶出通道,进入赛道中心。
正如工作人员所说,这台赛车的熔点很高,现在又是冬天,轮胎接触地面,有种硬塑料的感觉,连赛道上沥青路面的间隙都能回馈出来。
试跑的第一步,那就是热胎。进入赛道之后,挂入空档滑行,云铎连续踩击油门,拉高战车转速,并在扭矩点挂上二挡,猛地松开离合器。
轮胎紧跟着打滑了!
胎面熔点高,这是正常现象。
x-bow战车后轮青烟缭绕,车头一抬冲了出去。
驶入赛道,云铎驾驶着赛车左右走之字形路线,加速战车轮胎的热度,一圈之后,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轮胎软下来许多,路面回馈不那么清晰,但轮胎的弹性依旧在,最重要的是抓地力非常的带劲,几乎没有浪费奥迪发动机的一丝动力。
虽然马力以及扭矩上,这台赛车没有wrc赛车的参数高,但是催动这台七百多公斤的赛车,比wrc赛车更加的疯狂,一脚油门下去,那感觉真跟一级方程赛有一拼。
轮胎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云铎开始适应赛道。此车的六速手动变速箱对云铎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毕竟他驾驶过不少手动式赛车,档位都一样,而且这台赛车的档位行程非常短,入档迅速有吸入感,一手推进去,感觉非常不错。
围绕赛道慢行一圈儿,战车赛道都已经熟悉了。第二圈儿云铎开始正式训练。
决赛前的训练也会进行直播,现场还有大量的观众以及云铎的粉丝。
当云铎将战车停在起点前,拉高发动机转速准备弹射起步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敞篷的x-bow里的云铎听得特别清楚,他挥手向所有人致意,而后收起心神准备第一次实况试跑。
嗡,嗤!!!
弹射起步,奥迪2.0t加持下的战车猛地从起点弹射而出。在一瞬间,产生了过载的感觉。云铎身体呈弓形,应对弹射起步的强力推背。
升档,再升档,云铎挂挡的速度和激进的发动机匹配顺畅。
车王挑战赛的赛道非常短,直行冲刺路段也是非常讲究技术的,在最短的赛道内,如何将赛车的时速提到最快?只有一条,加快升档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将档位升到六档,让战车达到最大的转速。
这需要非常熟悉战车的发动机功率和极快的手速配合下才能完成。第一圈,云铎测试的就是在抵达障碍前,他尽全力挂挡的时间是多少,能否在弧线赛道的障碍前将档位挂全。
测试结果很理想,在障碍前五十多米的时候他已经将档位挂全。紧跟着,就要将挡躲避障碍。
国际汽联方面为追求比赛的激烈程度出的这一招很损,隔离墩摆出的障碍正好将切线点占据,车手要绕行隔离墩,然后再入弯。可是那时候已经没有切线入弯的时机了,车手只能降速进入弯道。
配一辆后驱,一级方程赛模式,最适合切线的赛车,却在切线点上制造障碍,你说这不自相矛盾嘛。
云铎左打方向,而后紧跟着反打方向去外线,速度很快。为保持战车左右躲闪障碍的时候横移,他的左脚一直在控制着刹车,右脚却踩着油门。这样就能以高机动的速度闪避躲开障碍。
绕过障碍物后,云铎立刻进行切线入弯。虽然入弯的切线点后移了很多,但只要降低弯心的高度,切线还是可以的。
再降一档,左打方向,大幅度切线,向弯心切入。
如此激烈的掉头转向并没有让x-bow赛车整体产生任何的倾斜,整个过程异常的稳定,顺畅。
云铎禁不住感叹的摇头,这是他驾驶过入弯最稳定的赛车,没有之一!
切线点严重滞后,那么弯心就要压得非常低才行,因为那样才有足够的出弯空间。在弯心外的红色辅助弯道区域已经被前三位车王碾压的看不清颜色了。毫无疑问,他们也是依靠这个方法切线过弯的。
狭窄的赛道因为切弯更加的难以目测,云铎将战车向弯心紧贴,依然达不到切线出弯的宽度,前方的出弯点仍旧无法定位。
再贴!即便是已经到了弯心辅助区的边缘,云铎再次操作方向盘,争取最大化的出弯角度。战车的轮胎已经驶出了辅助区,沙尘被轮胎抛飞,扬起一阵黄烟。
看见了!
在弯心过了一半,云铎终于看见了弯心对面的切线点,右打方向驶离外线,战车从弯心撤出,驶过中心切往外线。
云铎长出口气,只是一个路障,就让后面的出弯变得如此困难,国际汽联这招够狠。
在出第一个弯心之后,要紧跟着再次切线,因为8字的弯道出弯口也是一个弯道。再次切线,进入高速直行路段,此时云铎左侧的绕行弯道内,阿布正在向涵道桥杀去,他看了眼云铎,深踩了一脚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