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160、粮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天,俞馨娘又在小镜庄忙到后半晌才回家。
    夏天日头长,此时天色倒还早,只是到了每天该授课的时间了。
    俞馨娘惦记着今天要学新字,看天色差不多了,就把一摊子收拾利索,跟小镜庄的人一起回来听课。
    俞信跟柳和昶这俩孩子早就商量好了,一天一轮,换着讲课,今天轮到柳和昶。
    如今柳和昶已经历练出来了,不像一开始那样怯场,哪怕是亲娘也坐在下头听课也一样。
    他还是稳稳地站在黑板前头,取了根粉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今天该学的千字文里的几个字:“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柳和昶写完便拎起竹子做的教?鞭,挨个儿点着黑板上的字,开始释义:
    “上和下睦,和,协调也;睦,亲近也;这句话指上有和,下有睦,长辈与晚辈之间要和睦亲近。”
    “夫唱妇随,唱字通倡,是指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
    他讲上半句的时候,大家还听得认真,可讲到“夫唱妇随”时,就有人在下头吃吃地偷笑:“你这娃娃毛都没长齐,懂什么?叫夫妻一体吗?”
    也有人跟着起哄笑道:“就是就是,昶哥儿莫不是想娶媳妇了?连夫妻相处之道都这么?一清二楚。”
    他们这授课随意的很,听课的人不固定,但是来来回回的,能坚持下来的就是那么一两拔人。
    时间久了,大家彼此间都熟悉亲近起来,偶尔开个玩笑也无伤大雅。
    所以柳和昶被人打趣了也不恼,就是有些羞红了脖子,故作镇静地维持着秩序:
    “看来今天讲的这两句大家都听懂了,那太好了,本来只用把‘上和下睦’这四个字写十遍的,既然大家都学得这么?快,干脆今天把‘夫唱妇随’也顺便写上十遍吧。”
    罚抄写,永远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杀手?锏……屡试不爽!
    果然就连“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院子里哀嚎声一片,刚才多嘴的那两个人被大家好一通埋怨:“叫你们多嘴!现在好了,大家一起挨罚。”
    “足足八个字啊,一天四个我都记不住!多亏那上、下两个字是以前学过的,那夫字我?也会写……咦?还好还好,只剩下五个字了。”
    听着那高兴劲儿,就像是白捡了三个字一样……
    柳和昶就站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底下老老少少的学生们抱怨,心?坚如铁,绝不松口。
    一开始,他和俞信是从百家姓讲起的,除了教?人写名字,只教一些常用字,什么?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之类的。
    那时村里人来听课,多半是冲着后半截的算学课来的。
    字嘛,学会了自己的名字,签契的时候不用按手?印,那多长脸。
    但是好像识了字,也就这点儿好处了。他们又不读书,字认多了没什么?用处。
    倒是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用处很大,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进城买卖东西一下子就能算清楚帐了,不被人坑,也不当冤大头,因此村民?们的积极性很高?。
    后来还是郑先生知道此事之后,给他们提了建议:不光要使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单纯的认字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教?人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使人明智。
    于是,两人开始正经地按着蒙学的样子,用三字经、千字文授课,除了告诉村民?们字怎么写,还要讲解其释义。
    结果很意外,不光听认字课的村民?越来越认真,被家人送来听课的小娃娃也多了起来。
    这些小娃娃的态度比那些大人认真多了,一个个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抱着怀里的沙盘,一遍一遍地描着黑板上的字,绝不偷懒。
    柳和昶走到母亲俞馨娘身边,见她只写“上和下睦”四个字,却绝不写后面那句夫唱妇随,不由的脚步一滞。
    柳和昶注意到,自己停留的那一瞬间,俞馨娘手?里的竹笔也是一顿,脊背绷得很紧,他才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踱到别处去了。
    随着暮色渐渐降临,今天的课也讲完了,村民?们嘻嘻哈哈地依次离开。
    只剩下自己一家人的时候,俞善才把俞馨娘和柳和昶一起请到堂屋。
    俞怀安早就等在这里了,他亲手把真正过了明路的和离书,交到俞馨娘的手?上:
    “这份和离书是真正的一式三份,柳家一份,衙门里收档一份,这一份你自己收好吧。”
    从前俞善骗柳永寿签下的那张和离书只有一张,拿去衙门入了档之后又原样拿回来,也收在俞馨娘的手?里,好在关键时候拿出来自证。
    如今这一份才算是明正言顺,只等俞善再托一次吴志兴,悄悄把该归到衙门的那份真正入了档,这件事在官面上才算圆满。
    俞馨娘立刻明白过来,恐怕这几天善姐儿往外跑,就是为了帮自己拿到真正的和离书。
    她心里一沉,就凭柳庄那些人惯常处事?的样子,善姐儿究竟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让自己顺利拿到这轻飘飘的一张纸?
    这不是休书,而是和离书,族里甚至还出了十两银子,这一切都很不寻常。
    柳庄从来没有过和离的先例,哪怕快被丈夫打死,最好的结果也是娘家人接了休书,把自家闺女领回去,嫁妆也没能如数带走。
    几年前还有一例,是新嫁过去的媳妇,没两个月男人就害急病死了。
    婆家等了两个月,确认新媳妇没有怀上遗腹子,再加上其娘家人一直在谈要把人接回去的事?,结果有一天,新媳妇突然就暴毙了,说是她晚上出去在村里瞎逛,不小心落水淹死的。
    先不说这新媳妇整天大门不出的,何况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可娘家人知道了不依又能怎么样,最后不还是灰溜溜地把嫁妆拉走了事?,婆家人高?高?兴兴地把这新媳妇跟自家儿子合葬了。
    俞善向来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绝对有知情权。
    所以面对俞馨娘的疑问,俞善也不瞒她,就从吴志兴找来示警开始,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我亲眼去看了,柳永寿就被关在柳氏祠堂的最后面,听他的族人说是伤得不轻,怕是一时半会儿,再难出来捣乱了。”
    话虽这样说,其实俞善心?里隐约觉得,伤得那样重,又呆在那样潮湿阴凉的环境里,要是再拖着不给治,柳永寿怕是难熬过这一关。
    她向柳族长提出的要求,是柳永寿以后在村里种田,不能出柳庄,不能再去骚扰俞馨娘母子。
    柳族长有一百种达到目的的法子,却显然选择了最干净利落的一种。
    所以俞善才觉得,柳族长是真正的大丈夫,无毒不丈夫啊……
    不过她们是既得利益方,俞善不会在这个时候,假惺惺的替柳永寿叫屈。
    她觑了一下俞馨娘和昶哥儿的脸色,见两人皆没有不忍之色,这才继续往下说道:
    “柳族长说叫你们只管在平溪村住下,逢年过节需要祭拜祖宗的时候,昶哥儿别忘了回去就行。”
    柳族长这么?看中柳和昶,总要笼络一二,恐怕这也是事情得已快速解决的原因之一。
    俞馨娘只觉得手?里的和离书有千斤重。
    她实在很想问俞善,到底答应了柳族长什么?条件,才能办妥这件事,张了张嘴,却觉得没有脸面问出口。
    不管多大的代价,善姐儿都已经给了,他们母子俩眼下是万万还不起的。
    几句轻飘飘的感谢不疼不痒的,只是安慰自己的话罢了,俞馨娘根本说不出口。
    她伸手?轻抚着面前的和离书,好半晌才收了眼泪,露出一个笑容只说以后的事?:“咱们可以放心安家了。有了这十两银子,就可以多订些砖瓦,多盖两间屋子,以后给你娶媳妇用。”
    柳和昶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对柳永寿更是连问都不问,他神色沉静,只有在母亲开口以后,才笑着应和说:
    “房子不急着盖,那院子可要圈大一些,反正挨着善姐姐家,这周围都是空地,以后儿子出息了,咱们还可以再一进一进的加盖。”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盖房子的事?,俞怀安本来捏着胡子,笑呵呵地听他们商量,这会儿倒是被提醒了:
    不如趁着现在善姐儿家周围没人住,先给老二和小五子各占上一块宅基地,免得以后这周围越住人越多,再想占就来不及了。
    尤其是俞小五,看样子以后他的前程如何,就要看善丫头能走多远了。
    俞怀安也想通了,反正早晚要分家,老话说得好,远香近臭,各个房头还是不要掺和在一起住,分开得好。
    俞善这批粮食收得很顺利。
    有了灵活两便的收购方案,百姓们怎么算都不吃亏,俞善还签下了两千多亩的秋粮供应契书。
    随着大量的粮食入仓以后,杨庄头他们也没闲着。
    尽管去年冬天刚修过粮仓,实在是架不住今年雨水太多,杨庄头怕新粮受潮,干脆在收夏粮之前又修了一回。
    米粮皆怕潮湿,因此粮仓的地面全都用三合土重新铺过一遍,经过几次夯实,简直平滑如镜,也不返潮。
    可随着运回来的粮食越来越多,原先小镜庄的粮仓肯定是不够用了。
    连专门为作坊新修的粮仓都赶不及俞善他们运粮回来的速度,几乎是刚修好一座就囤满一座。
    新粮仓是俞怀安带着村中青壮一起修建的,因为离河很近,俞怀安狠狠心?,用上了最好的砖石,把库房修砌得像宅院一般。
    宅院三面都是用来存粮的房间,十间一排,墙上留着对应的通风用的小窗,院子中央留了足够的空地,方便以后晒粮用。
    人心齐力量大,粮仓建得很快,装满粮食之后,俞怀安还特意安排了村民?,日夜不停地守着那些珍贵的粮食。
    现在村里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粮仓前面,看着一袋袋粮食入库——庄户人家能想到最安心?的场景莫过如此。
    粮食堆得多了,要操心?的问题也多。
    稻谷虽然有坚硬的颖壳,却极易生芽,又不耐高?温。
    本来收粮时就连遇阴雨,如今又是盛夏,这一湿一热,稻谷很容易爆腰,以后碾米的时候,米粒随着裂纹拦腰而断,产生的碎米太多,出米率就低了。
    想要在这盛夏之时将稻米入库,着实是一桩麻烦。不仅要担心?受潮,还要特别注意防虫。
    杨庄头他们原先每年的粮食入库,很快就被周府运走了,谈不上贮存,而自家吃的粮食能填满瓮就不错了。
    村民?们也是一样,家家都有地窖,可作坊的粮食太多,挖地窖显然不现实,最终还是建了粮仓。
    如今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粮食,杨庄头和俞怀安都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俞善又请托了郭县尉一回,给村里介绍了个衙门里专门看管粮库的老吏,这才学到一些窍门,把作坊的原料好好保存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3-1323:59:41~2021-03-1505:50: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蓝色茶壶20瓶;海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娇软美人穿兽世,七个兽夫排队求抚摸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 我在末世打造重装合成旅 法师之上! 诸天英雄都是我编的 领主求生:从深海基地开始 网游:全点防御后,我成了移动泉水 傅总别陪白月光了,太太要离婚! 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 剑来:小孩子才做选择,宁姚剑妈我全要 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 叉腰腰,全家都是我捡来哒! 撩爆!她在男团选秀当万人迷 傻丫头穿灾年,手握系统带飞全家 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我,落难王子,打钱 修真马甲,但走错漫画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