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俞善都不知道这俩小孩什么时候安排好的一切,居然不声不响的办成一件大?事啊。
她当然不吝于表扬,笑眯眯地恭喜小表弟:“昶哥儿好样儿的,最近读书真是用功了,晚上姐姐给?你做点儿好吃的补一补,想吃什么随便点!”
柳和昶在俞家住了这么久,早和俞善熟稔起来,闻言也不推辞,只笑嘻嘻地说?:“谢谢姐姐,我吃什么都行,只求姐姐不要下?厨。”
俞信立在一旁,一听到“补一补”这三个?字就哈哈哈地笑出声来,笑着笑着突然心有?余悸。
虽然现在有?小姑姑跟米娘子包揽了厨房,可他?还是没?少被姐姐的厨艺“荼毒”。
俞信尤其害怕姐姐说?“补一补”,姐姐煲的所谓“爱心汤”,明明用的都是好材料,偏偏味道简直一言难尽。
嘿,这两个?不识好歹的臭小子,居然联手嫌弃起我来了!
俞善板着脸威胁道:“磨蹭什么?还不赶紧上车!再不上车我今晚就负责下?厨。”
“不要啊,姐姐,我们这就上车!”
“对对对,姐姐手下?留情,我们知错了。”
两个?臭小子嬉笑着乖乖爬上骡车,钱多宝只等大?家坐稳,就一扬鞭,骡车轻快地朝平溪村驶去。
他?们这边欢声笑语,殊不知学堂门口,俞文智站在拐角处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又嫉又气。
学堂里的学生一般都住在附近村子里,除了一些家境殷实的,会有?骡车、牛车或是家人来接,大?部分人还是步行回家,快则走上一柱香,慢则走上一个?时辰都是常事。
俞三叔腿摔伤了动弹不得,爷爷俞老头年迈,接送不了,俞文智这些日子都是和同村的孩子一起走路,倒也已经习惯了。
可就怕人比人啊,今日一见,他?还是止不住的心里发酸。
今天学堂里都传遍了,有?个?姓柳的小子,不光通过了郑先生的考校,还直接被分进了内舍。
柳这个?姓可不多见,他?当时就觉得心生不妙,如今一看,那个?姓柳的果然是他?小姑姑家的儿子,算起来也是他?的表哥。
可是凭什么,姓柳的小子虽是表亲,比起他?这个?姓俞的,分明是个?外人!
为什么俞善宁可来接一个?外人,也不说?顺便把?他?一起接上,明明他?才?是同姓的亲堂弟。
俞文智固执地认为,是因为二房如今发达了,就看不起老宅的人。
就如同端午那天,二房送个?节礼还姗姗来迟,搞得爷爷心情不佳,害得他?们一大?家子人都吃了爷爷的挂落。
而且,最后送来的那份节礼比起送给?郑先生的简薄了许多,真真是势利!
俞文智因为接送的事情心生不满,俞善可是全然不知。
因为,俞善真的是没?把?老宅的人放在心上,她压根儿就没?想起来三房的俞文智也在郑先生的私塾里读书。
毕竟俞善现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整天忙忙碌碌的,怎么会分出心神放在一家子极品身上呢?
俞信和柳和昶这两个?表兄弟,倒比同姓的兄弟看着还亲。
俩人一路上都开?心地聊着学堂里功课的进度,两颗小脑袋对在一起,时不时还把?各自?的书拿出来翻一翻比对一下?。
俞善见他?们这么用功,也是心生感慨。
按说?这个?时候学堂的课程只上到一半,不是特别出彩的学生,郑先生是轻易不会收下?的。
怪不得小姑姑一直念叨着让柳和昶重?新回学堂念书,能直接升入内舍,这孩子天资果然不错。
不同于俞信幼时由父亲开?蒙,没?读多久的书,之后很快便被迫扔下?书本三年之久;柳和昶五岁开?蒙,由家中?祖父供读了五年,认认真真一直读到十岁,基础扎实的很。
只是这对难兄难弟的境遇有?些相似,算一算,柳和昶离开?学堂也有?两年了,这次足见他?平时自?己用功的程度。
每晚俞信温习功课的时候,柳和昶必然跟他?一起读书,连先生布置的课业也会主动自?己做一份,晚晚读到油灯燃尽才?舍得去睡觉。
“要不是信哥儿把?我做过的课业拿给?先生看,先生也不会主动提出让我到学堂去考校学问。”说?起自?己入学的事,柳和昶将功劳分给?俞信一半。
不过,虽然没?有?说?出口,他?心里最感激的还是表姐俞善。
表姐不仅出谋划策,帮他?们母子俩彻底摆脱了赌鬼父亲柳永寿,还给?了他?们安身之处。
如今,母亲手里有?卖房子还债剩下?的十两银子当积蓄,心里就有?了底气;每个?月替糖水铺做工,还能再挣一份工钱。
就连他?每天教乡邻们识字、认数,表姐每个?月也给?补贴六百文,这两份工钱加在一起,母子俩手头宽裕不少。
吃住都由表姐接济,又有?稳定?的进项,如此,柳和昶才?有?信心能负担得起重?新入学堂的钱——哪怕心知这些钱是表姐特意找由头发到他?们手上的。
不仅如此,有?了这每天教书的情分在,他?和母亲很快被村里人所接纳。
所有?人见了他?都是笑脸相迎,甚至笑称一声“小先生”,见面都客气的很,也没?有?谁当面给?母亲难堪,故意提起和离之事说?难听的话。
柳和昶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所以,他?一定?要和俞信一起,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可能报答那些善意的恩情。
当晚,小镜庄果然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好的,庆祝柳和昶成功入学——当然,不是俞善主厨。
之后,每天早上钱多宝都架着骡车把?俞信、柳和昶两人送到学堂,下?晌又准时在学堂门口等着,接他?们回来。
很快,村长俞怀安受县令大?人召见,去了一趟县城,回来就找到俞善私底下?详谈了一次。
于是很快就变成了,骡车每天早上在村口等着,村里几个?在郑先生那里读书的人,都一起坐骡车上学,同进同出,不叫任何人落单,包括村长家的俞俭和三房的俞文智都是如此。
即便俞善没?有?跟大?家收钱,算是免费接送,可俞文智心里还是不开?心——不过是人人都有?的待遇而已,不过是顺水人情!他?们不坐,俞信和姓柳的也要坐,横竖都是走一趟,又不费什么。
俞善可顾不上探究这些小事,县里的糖水铺子又停业了——这些天,城中?东西越来越贵,有?闲心吃糖水的人也越来越少。
俞善也不放心再让到糖水铺做工的人冒险跑来跑去,干脆又挂了一张暂时歇业的牌子。
虽然俞善跟自?己说?,她只负责出主意,可还是忍不住时刻关注着县里对流民?的处理。
杨绍光办事果然有?一套,光是登记户籍一事,就可见县令大?人做起事来,灵活变通,手段百出。
一开?始衙门出了公告要登记户籍,哪怕在流民?堆里再三敲锣宣告,还是有?许多流民?心怀疑惑,不敢去登记。
杨绍光一看来的人数寥寥,干脆又宣布,凡是来登记的,可以领一个?杂面馒头。
这下?可好,流民?们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抢着登记户籍,杨绍光干脆连开?了十条队伍,不过两天功夫就把?城外的流民?们统计清楚,按其原本的户籍将人分开?安置。
因为这样,城外还上演了许多意外重?逢的戏码,流民?们这才?意识到此事对他?们也有?利,渐渐的不排斥衙门的号令,变得乖顺起来。
兵分两路,郭县尉依计划所言,遂一去城中?大?户那里游说?,劝他?们认捐修缮官路,进展也非常顺利,同时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往年为了积福,也为了博取善名,这些大?户人家也会自?己设粥棚,做出舍粥救助灾民?的善举。
只是今年的情况格外不同,流民?大?多大?容易生乱,一个?不留神就要惹出大?事情,谁家也不敢出城招祸。
不少大?户见城外流民?众多,也开?始担心起自?家的安危:万一流民?大?多,发生□□攻入城内,只靠那几个?家丁护院是护不住自?家的。
于是郭县尉游说?完认捐之事,本来只想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谁知一开?口化缘,居然收获颇丰,很是收到几批救命的粮食,使衙门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天之内,杨绍光风行雷厉地按户籍编出三十只抢收队,每只队伍一百人。
抢收队的人选得很均匀,执行得也很细致,保证登记在册的每一户流民?,都至少有?一人入选。
有?些运气好一大?家子逃出来的,能选上两、三个?人进抢收队,只是和其他?同乡一起编进了不同的队伍里,避免他?们自?家人抱团。
与此同时,全城铁匠铺一起赶工,终于赶在开?镰之前?,赶制出三千把?镰刀,由差役们负责运送到田间?地头,开?始劳作就人手一把?发下?去,收了工再遂一收回。
管得虽然严格,却没?有?人抱怨。
流民?们都知道这生的机会来得不容易,他?们是上辈子行善积德才?能遇到这样好的县令,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走,又岂能不好好珍惜,非要去走那一条不见光的死路呢?
俞善还记得恰恰就是开?始夏收的那一天,平溪村来了两只由百个?流民?组成的抢收队。
同时列着队,在亲人依依不舍目光下?离开?村庄的,是上百个?被征召到石江堰服徭役的村民?。
作者有话要说:人,是不可以立flag的。这一更是昨天的~今天加更!!!感谢在2021-02-0123:58:51~2021-02-0301:07: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万年后我从林中走过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