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早朝开始后,陆天行注意到,工部尚书冯从吾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显是准备要大干一场。
果然,当曹化淳说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冯从吾深吸了一口气,便要上前向皇帝进言。
哪知内阁首辅魏广微竟先他半步,上前奏道:“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他这一上奏,不仅赵南星、冯从吾等东林党人颇感诧异,就连崔呈秀、田尔耕等人也不由面露狐疑之色。
崇祯道:“魏卿请讲。”
魏广微道:“臣要弹劾扬州游击田弘遇,田弘遇深受皇恩,却不思报效,玩忽职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为何?世人皆知,魏广微虽然不受魏忠贤待见,却终究还是阉党的人,怎么弹劾起了自家人来,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皇帝宠妃的父亲。
就连此案的“嫌疑人”冯从吾,为了顾及皇帝的颜面,方才也不过是想要含沙射影地指出有人构陷自己,岂能如此直斥田弘遇之非。
果然,崇祯面色一沉,不悦道:“不知田将军如何不思报效皇恩,玩忽职守?”
魏广微躬身道:“田弘遇奉皇命封锁东林书院,保护物证,却散逸懈怠,以至依庸堂焚毁,物证消失殆尽。”
崇祯皱眉道:“田将军早已料到,自己定会被不明真相之人所弹劾,故而昨日便已连夜赶回了京城。”随即又道:“宣田将军。”
曹化淳朗声道:“宣扬州游击田弘遇觐见。”
过不多时,田弘遇便捧着一个包袱走进殿来,伏地拜道:“罪臣田弘遇拜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温言道:“平身,不知田将军何罪之有?”
田弘遇谢恩站起,躬身道:“罪臣手下兵士被歹人所收买,自己却茫然不知,以至于铸成大错,罪臣实是罪该万死。”
崇祯道:“田将军所指的歹人,究竟是何人?”
田弘遇躬身道:“罪臣不敢明言,陛下一看便知。”说完便将包袱打开,取出里面的物事,将其一件件的摆放在地上。
大殿上百余双眼睛一齐望去,只见有火折子、石油、黄金等物,一时间还不明所以,直到田弘遇取出了黄玉佩,站在前排的官员才不由发出惊叹之声。
崇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上前去将玉佩拿起,仔细端详了一番,皱眉道:“这枚玉佩,朕好像在哪见过。”
冯从吾踏出班列,躬身道:“启禀陛下,这枚玉佩正是老臣之物。”
崇祯颔首道:“对,难怪朕看着眼熟呢,这应是冯卿的随身之物吧,为何会在田将军手上?”
冯从吾躬身道:“老臣在应天府时,已将此物赠予了一位故交,不知何故,竟辗转到了田将军手里。”
田弘遇问道:“冯尚书之言,可有人证?”
冯从吾摇头道:“当时只有我二人在场,别无他人。”
田弘遇追问道:“如此说来,这不过是冯尚书的一面之词?”
冯从吾终于忍耐不住,冷笑道:“田将军说是,自然便是了。”
崇祯摆了摆手,问道:“田将军取出这些物件来,所为何意?”
田弘遇躬身道:“启禀陛下,这些物证,皆是从罪臣的一个亲兵李勇身上所搜出,据李勇交代,他是被冯大人以二十两黄金收买,故而才纵火焚烧了依庸堂……”
然而还未等他说完,冯从吾便已戟指叱道:“一派胡言!你莫要血口喷人!”
田弘遇却不理睬,转头问道:“陆少保当时也在场,田某先前所说的话,可有丝毫不实之处?”
陆天行沉吟道:“这……”说着竟不禁面露犹疑之色。
崇祯皱眉道:“陆卿但说无妨。”
陆天行叹道:“当时的情形,确如田将军所言。”此言一出,大殿上顿时哗然一片,崇祯更是面色阴沉的坐回到了龙椅上。
冯从吾躬身道:“老臣冤枉,请陛下着人将李勇带至殿上,与老臣当面对质,到时一切自可见分晓。”
田弘遇冷笑道:“对质?冯尚书明知证人已死,才敢这般肆无忌惮的说话吧?”
冯从吾又惊又怒,急道:“我怎会知晓!”随即恍然道:“定是你等栽赃陷害老夫,又将李勇杀死,再来这一出死无对证。”
田弘遇道:“田某早就料到冯尚书会这般分辨,可你终究还是百密一疏。”说着取出了一封血书,双手呈了上去。
崇祯问道:“此为何物?”
田弘遇道:“李勇深知其罪难赦,更恐招录罪行后,冯尚书会命人杀其家眷泄愤,因此不惜以死谢罪,并在自尽前留下了一封血书,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并请求朝廷能保其家眷周全。”
说完,田弘遇又取出了一封书信,道:“冯尚书方才指摘罪臣杀李勇灭口,罪臣为了避嫌,故而未用军中仵作,而是请了当地的陈仵作验尸,这便是他的验尸报告,不止如此,罪臣还特意将陈仵作带到了京城,陛下若是心存疑虑,可将此人传来对质。”
曹化淳接过了两封书信,双手呈了上去,崇祯看后大怒,将其掷在地上,怒道:“冯从吾,你自己看看吧!”
冯从吾叹了口气,惨笑道:“不必了……”
赵南星却踏上一步,躬身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实在有些蹊跷。”
崇祯道:“不知还有何蹊跷之处?”
赵南星道:“东林书院,乃是大明士子心中的圣地,冯尚书饱读圣贤书,不仅被士子们尊称为关中夫子,而且多年来又深受皇恩,即便他和李章有些私交,想来也不至因此便焚毁了依庸堂。”
陆天行心道:赵老尚书果然厉害,他未曾到过现场,就道出了此案的关键疑点。
果然,赵南星又道:“即使冯大人有负皇恩,为了李章铤而走险,也大可不必焚毁依庸堂,毕竟火势如若及时被止住,一切岂不都是徒劳?既然他能命人纵火,为何不着人将所谓的反诗除去,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番话果然奏效,崇祯皇帝闻言不置可否,田弘遇等人一时也是无法辩驳。
“下官本也认为冯尚书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此事应属冤枉,可直到下官在沧州遇刺,才算是彻底看清了他的阴险毒辣。”百官们回首看时,出班奏禀之人,竟是太子少保、吏部主事陆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