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逸飞果然技艺精湛,在他的精心打造下,那座依照宋馨云图纸设计的宅子终于落成。
这座宅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平州的土地上。
它融合了中式建筑的典雅与大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宅子内部,宋馨云让人打造的家具也都一一摆放到位。
桌椅、床铺、屏风等,材质精良,造型古朴而不失时尚,与宅子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这一切事务,都由宋馨云手底下的人精心操持着。
而她,只需通过书信往来进行指点。
这多亏了斑鸠训练出来的各种鸟帮忙传信。
这些鸟儿,如同灵动的信使,穿梭在平州城与宋馨云所在之处,将她的指令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负责建造和布置宅子的人。
如今,战争结束,宅子落成,宋馨云站在宅子前,望着这座凝聚着心血与期待的建筑,心中满是感慨。
在宋馨云奔赴战场,与凤宸睿一同抵御外敌的这段艰难时期,她的后方助力也很令她暖心,陈明远主动承担起了打理各种事务的重任,他深知宋馨云的牵挂,决心尽自己所能,为她解决后顾之忧。
寻找宋大伯的两个儿子,这是宋馨云一直记挂在心头的事。
陈明远与刺使紧密合作,四处打听线索。
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从市井小巷到偏远村落,逐一排查。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一天,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宋大伯的两个儿子竟在平州一处隐蔽的斗兽场里被找到。
当陈明远将两人带回给宋大伯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斗兽场中,那两个历经磨难的年轻人,身形虽瘦弱,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宋大伯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儿子,泣不成声,这漫长的寻亲之路,终于迎来了团圆的结局。
与此同时,二姑母夺回儿子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刺使听闻此事后,亲自出面协调。
二姑母的丈夫因一己私欲,强行带走儿子,还卖掉了她们母女。
刺使了解情况后,依据律法,对二姑母的丈夫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判处他服劳役,而儿子则归二姑母所有。
当二姑母再次将儿子拥入怀中,她那满是沧桑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份迟来的团聚,让一家人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和温暖,而这一切的幸福都源于自己的侄女,她发誓以后一定多加帮助侄女做事。
而在宋馨云上战场之前,她还心系着凤家二郎的病情。
她带着徒弟为凤家二郎做了手术。
手术过程漫长而艰难,但宋馨云凭借着过人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完成了手术。
在这两个月的战争期间,凤家二郎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逐渐清醒过来,并慢慢康复。
他的身体一天天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
曾经苍白的面容逐渐恢复了血色,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当宋馨云在战场上奋勇抗敌时,后方的这些好消息,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这些事情的顺利解决,不仅让亲人们得以团聚,更让大家看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希望总会在困境中绽放光芒。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陈明远的默默付出、刺使的仗义相助,以及宋馨云之前所积累的人脉与情谊。
两国投降后,皇帝深思熟虑一番,便指派子赫以皇子的身份,与宋馨云一同前往与两国使者谈判。
而这期间,所有信息的传递,都依靠斑鸠训练的鸟儿,它们在平州与皇城之间来回穿梭,宛如灵动的信使,维系着重要信息的交流。
谈判当日,阳光洒在临时搭建的谈判营帐上,营帐四周,凌霄国的士兵们整齐排列,身姿挺拔,彰显着国威。
宋馨云与子赫身着华丽而庄重的服饰,步入营帐。
子赫虽年纪尚小,但在大儒的悉心教导下,已然有了几分皇家的威严与气度。他昂首挺胸,眼神坚定,与宋馨云并肩而立,静待两国使者的到来。
不多时,北狄与灵佑国的使者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营帐。
他们的神色略显疲惫与忐忑,毕竟刚刚经历战败,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双方入座后,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子赫率先打破沉默,他声音清脆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狄与灵佑国的使者,今日我代表凌霄国而来。如今你们两国战败,想必也深知局势。但凌霄国皇帝陛下心怀仁慈,只要你们两国愿意归顺凌霄国,陛下承诺,日后定让两国子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两国使者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
他们的确被宋馨云在战场上展现出的热武器所震慑,心有余悸。如今国内钱财耗尽,粮草短缺,兵力更是损失惨重,再无能力与凌霄国抗衡。
若不归降,恐怕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严峻的后果。
灵佑国使者微微皱眉,犹豫着开口:“皇子殿下,陛下的承诺固然诱人,但我们如何能确保日后能兑现呢?”
宋馨云微微一笑,目光平和而坚定地看着使者:“使者不必担忧。凌霄国向来言出必行,此次承诺,是基于长远的考量。两国归降后,凌霄国将给予扶持,共同发展。你们只需安心治理,协助凌霄国维护一方稳定即可。”
北狄使者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我们也深知无力再战,只是这国印一旦交出,便意味着失去了主权,还望殿下能给我们两国一些余地。”
子赫认真地看着他们,说道:“两国之主可封为异姓王,保留一定的尊荣,但需听从凌霄国的调遣。如此,既能保你们的地位,又能让两国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两国使者经过一番低声商讨后,终于抬起头,面露无奈之色,但还是缓缓点头。
他们深知,这已是最好的结局,来之前国主已经把这个打算告知他们,所以他们来是带着国印的,于是,两国使者亲手将国印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