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们的荆轲》 (莫言 著 作家出版社)
荆轲刺秦最初的目的很模糊,他在寻找与构建刺秦的目的。随着事态的发展,所有的理由似乎都不成立。千古流芳?这个理由不见得实在。最后的荆轲刺秦是箭在弦上,根本没有目的。
这是莫言的理解,但我不认同。因为做事情未必都需要明确的理由,或许就是无奈,或许就是野心……
题外话一:写作是封闭的。你觉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与自己无关。沉浸在自己的往事的追忆,还有个人的细微感受中,或许就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8.17
《胭脂扣》 (李碧华 著 新星出版社)
痴男怨女,悲欢离合。奇奇怪怪的素材,微妙而不可言喻的命运……这是李碧华这位作家的风格概述。语言与对话的运用,简直就是为了电影而诞生的。当然,这是艺术造诣。
题外话一:除了《生死桥》,我已读完《李碧华精选集》,这位作家的风格主要是衍生,而不是创造。《青蛇》《秦俑》《诱僧》《胭脂扣》《霸王别姬》……这些作品内容原来就有了。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融合自己的理解与情感,重新创造。我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家与作品。
题外话二:《胭脂扣》《潘金莲的前世今生》《满洲国妖艳》这三部中篇小说的主题就是爱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女人写爱情似乎比男人多得多。当然,做了细微的改动,否则和原著雷同,就是抄袭了。讲故事未必需要目的,因为你就是在讲故事。故事讲完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题外话三:长期保持某项爱好不仅需要兴趣,还需要习惯需要毅力。这段时间,我读书明显没有暑假刚开始那般生猛。反而显得有点心累,这两天中午都要睡个多小时……厌倦看书了,但除了看书,又不知道该干嘛……8.18
《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或许是“恨铁不成钢”的赤子之心,或许是“坐了近十年的牢”的经历而“嬉笑怒骂”。中国文化包容万象要找出“酱缸文化”,真的不难。当然,这是有担当有血性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敬仰。同样是宝岛文人,还有位更了不起的,坐牢出来以后依旧摇笔杆大骂,锋芒丝毫不减……这个人读了点书都知道。
题外话一:只有改变制度,利用制度的压力,使不愿改过的人,无所避免,非改不可,这是正确的途径。那问题是谁来设计可以改变“死不认错”的制度?怎样设计?制度真的就好吗?好像有点文化的人都在说制度!我也知道制度强制性实施以后,辅佐相应的道德文化熏陶……效果自然明显。
题外话二:政府肯容忍,知识分子才会有自由。美国有本《丑陋的美国人》,日本有本《丑陋的日本人》,中国有本《丑陋的中国人》。可惜,它们作者的待遇却相差甚远。当然,柏杨坐牢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放到今天,我估计不会坐牢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民主化程度自然也就在加深。
题外话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诚信,社会的进步同样有赖于诚信。如果人们因为说了真话,因为讲了诚信……而使得自己利益损害。人们只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势利……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早晚要崩溃。诚信机制主导的社会,方能健康。个人同样如此。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