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方青叶有些惊讶。
他并不认识陈博。但知道中联化??中石化旗下的外贸窗口公司,全球顶级原油贸易商,在期货市场上是顶级的套期保值者和套利者,交易量巨大,经验极其丰富。
其总经理在这个敏感时刻私...
清晨的静海,薄雾尚未散尽。总行大厦门前那排银杏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还挂着昨夜雨水的残滴。邓蕙站在台阶下,手里拎着一杯热豆浆,目光落在大厦玻璃幕墙上倒映出的自己??素面朝天,衣着简朴,却站得笔直。
孙薇匆匆赶来,发丝被风吹乱,手里抱着一叠文件:“邓行,集团那边刚传回消息,‘普惠金融大脑’上线首周,客户活跃度提升23%,风险识别准确率提高17.6%。平头哥科技内部通报点名表扬了咱们的协同机制。”
邓蕙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将手中的豆浆递给她:“先喝口热的。今天还有三场会,别又低血糖。”
两人并肩走入电梯时,孙薇忍不住问:“您真打算推我上去?我还从没主持过重点项目……”
“不是推你。”邓蕙按下十八楼的按钮,声音平静,“是让你学会站在台上说话。十年前我也怕,怕说错一个数据就被全屋人盯着看。可后来明白,只要心里装着事,嘴就不会抖。”
电梯门开,走廊尽头已有人影晃动。赵磊正和运营部几位骨干围在白板前讨论流程图,见她来了,立刻迎上来:“邓行,我们按您昨晚提的意见重做了‘双轨联动’模拟推演,发现如果把老员工的经验语料库接入AI决策引擎,试点网点的审批通过率能再提升5.8个百分点。”
“那就试。”邓蕙走进会议室,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但记住,不能只为提效。我们要让系统学会‘为什么这么判’,而不是只记‘曾经这么判’。”
上午九点,联席协调会准时召开。周雨迟到了七分钟,进门时脸色有些苍白,右手无名指上缠着创可贴。
“手怎么了?”邓蕙皱眉。
“碎纸机卡住了。”他坐下,语气轻松,“昨晚整理混改尽调材料,不小心划的。”
没人注意到这个细节,除了邓蕙。她记得上周法务报备过一批旧档案销毁清单,其中正包括2013年“静海?江洲并购案”的原始会议纪要??那份记录着方青叶早期布局痕迹的文件。
会议进行到一半,外部顾问团代表忽然提出质疑:“目前敏捷中心的数据权限覆盖全行97%业务线,是否存在权力集中风险?尤其在资本方介入后,如何防止技术团队形成事实上的‘影子管理层’?”
空气骤然凝滞。
周雨尚未开口,邓蕙便接话道:“所以才需要建立知识反哺机制。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导师制数字孪生计划’,每位资深风控员带两名青年工程师,用真实案例训练模型的同时,也留下解释逻辑。这不是技术垄断,而是经验传承。”
她说完,特意看了周雨一眼。
他微微颔首,眼神复杂。
散会后,邓蕙叫住他:“那批销毁档案里,有你当年写的《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刍议》初稿吧?那是你第一篇署名文章,也是方行第一次公开称赞你‘有远见’的地方。”
周雨脚步一顿:“你怎么知道?”
“因为那篇文章是我签的发表意见。”她靠在窗边,阳光照进她眼角细纹,“你以为他是赏识你,其实他是确认棋子是否听话。而你现在做的事,已经开始偏离剧本了。”
他沉默良久,终是苦笑:“可我已经没有退路。平头哥的人天天盯着进度,董事会每两周就要一份改革成效报告。我要是放慢脚步,他们就会换人来踩油门。”
“那就别减速。”邓蕙望着楼下穿梭的人流,“但可以转弯。明天‘静海记忆’项目组要录制第三期口述史,主讲人是退休的老信贷科长陈伯。他曾处理过九十年代最大一笔坏账重组,方法至今没人懂。你来听听。”
“这和试点有什么关系?”
“关系在于??”她转身直视他,“真正的变革,不是推倒重来,是在废墟里找到还能用的砖。”
第二天下午,周雨出现在录音室门口。屋里,陈伯正对着摄像机缓缓讲述:“……那时候没有大数据,也没有风控模型,我们就靠三样东西:街坊口碑、饭桌闲谈、还有半夜打来的哭诉电话。有个老板欠款跑路前夜,他老婆给我煮了一碗阳春面,说‘陈科长,您要是我哥就好了’。那一晚我没睡,第二天就把抵押物处置了。”
周雨坐在门外长椅上听了整整四十分钟。出来时,他对邓蕙说:“你们早就设计好了,是不是?让我亲眼看看什么叫‘看不见的能力’。”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她递给他一份打印稿,“这些老人不是包袱,他们是活体数据库。如果你能把他们的判断力转化成算法权重,资本才会真正尊重这个项目。”
当晚,周雨没有回家。他在办公室通宵修改方案,新增了一个模块:“人类经验加权层”,明确要求所有自动化决策必须标注“依据来源”??是历史数据统计结果,还是专家经验干预。
这一改动,悄然改变了整个系统的基因。
三天后,集团派来的审计组入驻静海分行。名义上是例行检查,实则为混改前的资产清查做准备。带队的是总部监察室副主任陆铭,业内有名的“铁面宰相”,曾亲手查办三起高管贪腐案。
第一天巡检结束,他就召见邓蕙:“邓副行长,听说你在搞一个叫‘静海记忆’的项目?经费走的是创新孵化专项,但立项书里没写具体内容。”
“内容涉及大量非结构化知识沉淀。”她不慌不忙,“如果您有兴趣,明天可以参加我们的第四期研讨会,主题是‘从手工台账时代到智能风控的过渡陷阱’。”
陆铭眯起眼:“你不怕我查出问题?”
“就怕您查不出来。”她微笑,“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在账上,而在人心断档。”
次日,会议室坐满了人。不仅有各部门骨干,连几位已退休的老同志也被请了回来。主讲人是一位八十二岁的前稽核科长老李,戴着老花镜,声音沙哑却清晰:“……当年我们查假票据,靠的是手感、气味、还有印章边缘的细微磨损。现在年轻人用OCR扫一下就过,可伪造技术也在进化啊!”
陆铭全程记录,中途甚至主动提问:“您说的手感,能不能量化?”
老李笑呵呵地说:“小伙子,就像母亲认孩子的声音,你说怎么量化?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十万张真票的触感反馈,建立基准库。这就是‘静海记忆’的意义??把那些快要消失的本事留下来。”
会后,陆铭单独留下邓蕙:“你知道最近有多少家城商行在混改后崩盘吗?不是因为技术落后,是因为断层。管理层年轻化没错,可全都换新人,等于拆了地基建高楼。”
“所以我坚持两条腿走路。”她说,“周雨负责向前冲,我负责往后守。”
陆铭点点头,临走前低声说:“下周董事会,有人提议撤掉你的分管权限,说是‘避免改革阻力’。我会替你说话,但你自己也要小心。有些人,巴不得你犯一次错。”
风波未平,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一周后,“普惠金融大脑”遭遇首次大规模攻击。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口异常,导致两千多名小微商户资金延迟到账,舆情迅速发酵,微博话题#静海银行卷款跑路#一度冲上热搜第三。
周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技术团队溯源发现是境外IP伪装成合作方发起请求,触发了错误清算指令。公关组连夜发布声明,承诺全额赔付。
但危机并未解除。媒体追问:“为何系统无法识别高危交易模式?”“是否存在数据安全漏洞?”
关键时刻,邓蕙调出了“危机应对语料库”中一段录音??正是二十年前一场挤兑事件的处理实录。时任行长在广播中说:“各位街坊,我是老张。我在静海支行当柜员那会儿,你们借我半袋米熬过年关。今天,我拿人格担保,每一分钱都会回到你们账上。”
她建议周雨模仿这种“人格化回应”风格,在发布会结尾加上一句:“我是周雨,土生土长的静海人。我父母的养老金,就存在这家银行。它若失信,最先受损的,就是我家。”
这句话播出后,舆论迅速转向。有网友评论:“原来冷冰冰的系统背后,是个会紧张的年轻人。”
事后复盘会上,方青叶视频连线参会:“这次应对不错。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很有温度。但我好奇??是谁想到的?”
周雨坦然回答:“邓蕙副行长提供的历史案例启发了我。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金融科技升级,更是一场信任重建。”
方青叶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有意思。看来我当初让你接触基层,是对的。”
会议结束后,邓蕙收到一条加密短信:【今晚八点,滨江码头C区仓库,带上你最信任的人。】
发信人未知。
她犹豫再三,还是带上了孙薇。
夜晚的码头寂静阴森,集装箱层层叠叠如钢铁迷宫。她们按照定位走到C区深处,只见一辆黑色商务车停在角落,车灯熄灭,车窗缓缓降下。
车内坐着梅宜。
“你胆子不小。”梅宜递出一个U盘,“这是近三年集团高层与外部资本的秘密通信记录。其中有两封邮件明确提到,一旦混改完成,第一批裁撤的就是‘年龄超过五十、薪资偏高的中层干部’。名单里,你排在第七位。”
邓蕙接过U盘,手指微颤。
“他们以为周雨是傀儡,其实他早就在反向收集证据。”梅宜压低声音,“但这还不够。真正致命的,是那份即将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里面会刻意低估人力资本价值,把你们这些老员工定义为‘冗余成本’。”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我也是被列在裁撤名单上的。”梅宜苦笑,“而且,我不想看着静海变成一台只会赚钱的机器。它曾经是有血有肉的。”
离开码头时,孙薇几乎说不出话。直到回到车上,她才颤抖着问:“邓行,我们……要不要举报?”
“举报谁?”邓蕙发动引擎,“邮件可以删,证人可以说谎。我们现在唯一的武器,是时间。”
“那怎么办?”
“加快‘静海记忆’项目进度。”她握紧方向盘,“我要让全世界看到,这群‘冗余人员’到底创造了多少无形价值。下周一,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启动‘百人百案’计划??每一位工龄满二十年的员工,都要讲述一个影响深远的业务决策,并由AI建模分析其长期效益。”
孙薇猛地抬头:“这等于公开对抗集团战略!”
“不。”邓蕙目视前方,眼中燃着火光,“这是证明我们为何不可替代。”
三天后,第一期“百人百案”分享会在内网直播。第一位登台的是保卫科退休老王,讲述了十五年前如何凭直觉拦下一艘装载虚假仓单的货轮,避免五千万损失。他的故事被AI拆解成“情境感知指数”“经验直觉权重”等参数,纳入新风控模型。
第二位是客服中心原主任吴姐,分享了她总结的“客户情绪波动十二阶响应法”,如今已成为智能语音系统的应答逻辑基础。
每一期发布,都在内部引发震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找老员工请教,甚至自发组建“经验转化小组”。
一个月内,“静海记忆”项目累计收录案例一百三十七个,生成可量化指标四十六项,直接优化六个核心系统模块。
而此时,集团层面的博弈也进入白热化。
某日深夜,邓蕙接到周雨来电:“方行刚刚召集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启动混改投票,时间定在下周五。陆铭反对,说准备不足,但他被临时调离审查组。”
“谁接手?”
“程岩。”
这个名字让她心头一沉。程岩是集团副总裁,以激进裁员著称,外号“砍刀程”。他曾在一个季度内裁撤四千人,美其名曰“组织瘦身”。
“他还说了什么?”她问。
“他说,‘静海的问题不是效率不够,是老人太多。’”
电话那头,周雨的声音透着疲惫:“邓行,如果我们阻止不了投票,一切努力都将归零。”
邓蕙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枯瘦的手、陈伯的阳春面、老王拦船时的背影……
良久,她睁开眼,语气坚定:“那就别让他们投成。”
“怎么做?”
“公开。”她说,“把‘百人百案’中最震撼的十个故事剪成纪录片,标题就叫《谁在守护静海》。明天中午十二点,全渠道发布。”
“你会被当成挑衅者!”
“那就让他们看看。”她冷笑,“一个‘即将淘汰’的女人,能掀起多大的浪。”
第二天正午,短片如期上线。没有华丽特效,只有朴实的讲述与泛黄的照片。最后一个镜头,是邓蕙站在母亲病床前,轻声说:“妈,我没输。我还在这儿,好好地干着呢。”
短短六小时内,播放量突破百万,评论区刷满“致敬”“泪目”“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温度”。
财经媒体跟进报道,《南方经济观察》发文:“当资本只看见资产负债表时,有人仍在守护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周五投票当天,集团董事会有三人临时变更立场,认为“混改不应以牺牲组织文化为代价”,最终决议暂缓执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改为“渐进式优化”。
散会后,方青叶单独约见邓蕙。
办公室里,他递来一杯茶:“你赢了。”
“我没有想赢。”她接过茶杯,“我只是不想输掉根本。”
他凝视她许久,忽然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留着你吗?不是因为你能力强,而是因为你从不为自己争。你争的是这片土壤能不能继续养活后来的人。”
邓蕙没说话。
“下周,我要去京述职。”他起身走到窗前,“临走前,我想告诉你一句话:真正的权力,不在位置高低,而在谁能定义什么是价值。”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窗帘一角。
几天后,邓蕙再次站上“百人百案”讲台。这一次,她是主讲人。
她讲述了自己的第一个贷款审批失误:因忽视农户养殖周期,导致一笔二十万贷款逾期。那次失败让她写了三万字反思报告,也成为后来全行“农业信贷风险评估手册”的雏形。
台下,周雨静静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演讲结束时,她说:“我们不是抗拒变革,而是希望变革记得来路。未来属于年轻人,但他们的脚下,是我们铺的路。”
掌声雷动。
当晚,她独自走在家属院的小路上。路灯昏黄,照见她略显疲惫的脸庞。
手机响了,是母亲。
“闺女……今天电视上那个片子,是你弄的吧?”
她怔住,眼眶发热:“嗯。”
“娘不懂那些大道理。”老人声音虚弱却温暖,“可我知道,你做得对。咱娘俩,没让人瞧不起。”
泪水终于滑落。
她仰头望天,月光依旧温柔洒下,如同岁月无声流淌。
她知道,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但她也知道,只要她还在场,就能让改变,变得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