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晚上的直播很热闹,很喜庆,也很简单。嘉宾的c位是谦谦和otyk,其他嘉宾参与度也不低,再加上一些有趣的小环节,比如otyk女装什么的,整个直播时段都洋溢着快活的气息。
结束后谦谦找小游也加了个微信号,转头就拉了个小群,试探性地问了下是否有时间和意向。
小游很聪明,瞬间秒懂谦谦的言外之意,直言不讳地表示时间精力都ok。
李如磨得到消息,想一出是一出的,马上任命了一个选角导演,让他去接洽小游的面试和试镜事宜,这边儿的事谦谦就没再插手。既然福狸说是个好孩子,又能被几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工作人员折腾到差点连前途都没了,谦谦就没啥好担忧的,她自己最重要的业务——考试,又又又来了。
aa直播之后,马上就是紧张的期末环节,接下去还有印社交流会和进组的事项,谦谦不敢有丝毫马虎,因此晚上特意开了一次直播向大家道歉——下次直播就是1月8日或9日,之后1月12或13还有一次直播,再之后就是剧组里的几次直播,杀青以后,最多只能保持直播一周一次的频率。
观众们有点遗憾,不过也都表示了支持。
毕竟就要正式进娱乐圈了啊。
杨扶的母亲陈女士几乎是卡点发来邮件找谦谦确认收件地址和当天的出席准备。
印社交流会的邀请函是环保竹纤维制成的,本身就很有收藏价值。陈女士仔细准备的出席须知也详细到了哪个环节谁会发言建议谦谦做什么准备这样。
印社交流一共三天,开幕式+顶级大佬切磋+典藏欣赏一天,展览一天,拍卖和现场展示一天。
陈女士拉着谦谦是为了嘚瑟去的,因此第一天和第三天需要谦谦出席,出席的服装也帮谦谦做好了建议参考。考虑到整体颜色和风格搭配,谦谦最终选择的两套衣服都是华国民族风格的现代装,不突兀,但是一眼就能看到华国元素。
做好准备后,谦谦对照日程那么一算,得,中间回学校一天不方便,不如考试完直接去工作室那边住——还能蹭一蹭森静家的直播室。
印社交流会的格调和档次都非常高,开幕式上表演节目的小姐姐小哥哥们都是国字头的演出单位来的,水准一流。谦谦对现代的舞蹈编排很有兴趣,脑子里甚至徐徐构思出了一版现代的行乐图。
第一天都是巨佬们的切磋,可以明确感知到华国和和国的治印大师无论理念、意趣、审美或是雕刻技艺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大师,足可以骄傲了。
华国请出的典藏包括由故宫博物馆专人看护送来参展的国宝级玉玺和宋代古墓出土的几枚名人藏章及拓印,现代杰作则是陈女士的父亲陈老先生所治的套章“大川居士”“君子有终”和“用涉大川”。
对,就是陈女士计划送给谦谦的那套藏章。
谦谦看见介绍还吃了一惊,陈老先生在台上简单解释了一下来历:是如何看见喜欢的字画的,如何有了灵感,如何金石会友,最后出的一套名章闲章藏章。
陈老先生给套章雕刻的造型还是维持了陈女士原有的打算——猫儿型,不过比起陈女士更现代的招财猫的构思,陈老先生雕的小猫更复古一点儿。三个章上五只猫,一个特别肥的大胖橘,憨态可掬,还有四个打打闹闹的小猫咪,活灵活现。三个章摆在一起恰好组成一幅完整的猫戏图。
和国送来的典藏品稍后还将加入巡展计划,包括古代君主的私印,还有古代著名的雅乐大师和他的朋友往来时所用的闲章和藏章及书信拓版。和国的大师送上的个人作品和古代展品一样,秉持极简、哲理、留白的和氏审美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一种很玄妙的文思感。
两位大师的展出作可以选择是否出手,陈老先生选了否,套章直接送了谦谦。和国大师的参加第二天的拍卖,很快就卖掉了。
自由行动环节,陈女士带着谦谦就跟着她爹四下里看。陈老先生往来的都是差不多级别的大师,谦谦倒是不怯场。她对雕刻啥地虽然一般,可是书画是扎扎实实的特长,金石篆刻到底和书画不分家,谁来聊天cue到她她都能搭上几句,言之有物,又不显卖弄。老陈家父女两个显见是极满意的。
到了第三天的展示会友阶段,谦谦在陈女士的安排下现场作画,内容正是她前天获得灵感的《行乐图》。画面用的没骨法,所有技巧和呈现都是雍代的,包括人物衣着、园林山水都是典型雍代模样。画面上的人物倒是都是参会的人的模样,东道主、正宾、宾客、弟子等,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在现场找到原型。
没骨画法并不像一般的工笔那样写实,没有墨线勾勒,只有颜色的运用,非常考验作画者对“神”的领悟能力。
谦谦的线条功底在上次杨家宴会图上就有所展现,一笔细匀顺滑的线条让陈老先生出手刻了套藏章,不可谓不强。今天的没骨画一出,又让陈老先生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了她在用笔用色描神上的功底。
寥寥几抹颜色,甚至不点画五官,就能将不同的人的神态画得跃然纸上,围观了画作的几个画坛大佬纷纷叫好,和陈老先生关系好的还开玩笑恭喜他能收到个可心的徒弟。就连语言不通的几个和国和句宝国的几个参会艺术家也驻足不前极为欣赏,他们都懂汉字,更懂画面懂技巧,好些上了年纪的艺术家甚至有些自愧不如。
谦谦胸有成竹时画没骨画的速度很快,当天下午就完成了这个长卷,并且提诗一首。
又有书法界的几位巨佬前来看了一圈,谦谦的字也是颇得他们认可。
“别看女娃子年纪小,这笔力可不比咱们几个老东西差多少。”
“是啊,笔画带锋芒,形雅意正,是个好孩子写的。”
“这首诗不错啊,我怎么没见过,是谁写的?”
“嗐,人家小女娃子把作诗日期都告诉你了,有感于壬子,诗作在甲寅,这是她自己写的。”
“可以啊!这么年轻,能书会画,还能写古体诗,还写得不错!我看是这届的新人第一了。”
“哈哈哈,如果这是书画交流会,女娃子当得第一。可惜了,是印社交流会啊。也不知道是谁家老古董调理的小女娃娃,能干的很。”
“我知道,是老陈他女儿带来的,走,咱们问问她去!”
……
在观众们的夸奖中谦谦缀上自己的别号,然后啪啪两声,将陈老先生刻的一个名章一个闲章按了上去,收笔。
围观群众掌声雷动。
陈女士直接按住了画:“先来后到,这画是我的了。老哥哥们下次请早儿~”
众人拉不下脸来和一个晚辈女士争画,只好纷纷邀请谦谦再画一张。
谦谦道:“我才疏学浅,这一次是看见各位老师风度翩翩,风采照人,引得我灵感来了,才能超常发挥。短时间可能画不出这个水平,要贻笑大方啦。”
画坛那位老艺术家就说:“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灵感呢?我倒是也等得。”
这灵感的事儿谁说的准?谦谦看看老陈先生和陈女士,陈女士得了画,正满意着呢,说:“催也催不来,您有空啊,上我们家坐坐,要是能逮着小谦来灵感,不就有了吗!”
老艺术家说:“行啊,去你家混饭不是我还能不乐意呢?闺女啊,你记得我啊,下一幅画说好给我的,别又让他个抢走了。”
又有其他人跟着起哄说要定,且不管真心假意,场面倒是好看极了,在场的主办方和媒体也有了些可以写的稿子。
当天网上就一片褒奖吹捧“帝京大学学生折服海外艺术家”“十八岁校花又又又上热搜啦!”“惊!浅浅不打野为国争光,高光时刻盘点!”……
如此种种,谦谦很满意,总算没白费劲儿,但是又有点儿唏嘘。
她这才哪到哪,师父还嫌弃她匠气呢,竟然被这里的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