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拍摄进度非常快,非常顺利,原计划要折腾四五个小时,实际上两个多小时就收工了,除了机位调整没有重拍。
谦谦和常莺进入状态非常快,情节张力也很强,让围观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得不啧啧称奇。
暴室这个摄影棚还发生了一些故事,剩下的时间李如磨果断将昭夫人的一些单人、双人戏提前拍摄。
比如用来表现人物前期拮据的状态,苦读的习惯,偷偷摸摸给兄弟向孟写信捎钱捎衣服的,缝补浆洗,修理劳动器械……还有一些空镜头和个人的意向性的画面比如趴在窗口一脸向往地看着光源等等。这些零碎的镜头将来组合成主要场景的填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比较大的帮助。
反正李如磨有钱,赵谦谦有时间,也就由得他这么打磨了。
编剧团和原作者也在全程跟进进度,昭夫人和秦美人暴室相依靠的戏看得她们一个个两眼放光……加感情戏!必须加!秦美人为什么不骄不妒?有全心全意体贴她的男友力爆炸的昭夫人,她还要嫉妒别人得到大猪蹄子覃帝的一点点宠爱吗?这可是能抱她转圈、会哄她开心、会给她讲故事的昭夫人啊!
还有那个何美人,为什么进宫就要和人作对呢?她又不是天生反骨!你看她对其他后妃不也挺好嘛,拉拢不了的也就随她去了并没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何美人对昭夫人的心狠手辣必须给理由啊!我看就让她疯狂嫉妒昭夫人的姐妹情吧!就是“你对我好,我喜欢你,我愿意为你收敛我的恶意做个好人。但是后来我发现你是个中央空调,你对妹妹好,对姐姐更好。而且你不仅是个中央空调到处温暖体贴,你还有个白月光,那个白月光还死了,我这辈子都比不上白月光。那我作为一个天生黑的坏人对你转铁黑一辈子专注和你相爱相杀也没问题”这样的故事,可不比仨妹子为了争风吃醋打得乌鸡鲅鱼的好看?
于是后面冬天的剧情,谦谦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拿了部分男主剧本。她和英才的戏基本都是在讨论国家大事,也有少部分后宫正经事,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再正常的“高级妃嫔/副后给后宫姐妹请封”的剧情在这个氛围里看着都像是王公大臣给妻妾讨诰命。
……行吧群众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说好,李如磨也拍得兴奋,那就这样继续吧。
不过谦谦不由得对自己和男演员的cp感产生了质疑。这么一两年折腾下来,她合作的伙伴有男有女,有英二许裁这样的娱乐圈明星,也有李如琢兄弟俩这样的精英人士,也有福狸、长歌、小游这样的精致boy,也不乏otyk、欧科这样的电竞偶像,偏偏谦谦的cp感却都在常莺、媛媛身上。和谦谦贴得最紧密的标签到现在都是“姬圈第一a”,titi的广告倒是拍得软妹,可是那是走闺女路线的。不得不说可能谦谦的气质就是这样,没救了。
何美人就这样从“天生小性儿为争宠黑化”变成了“天生腹黑,因为嫉妒不再压抑本性假装自己是好人”。
华夫人的戏也稍微变了变,华夫人原本与昭夫人的关系也是争风吃醋导致的不死不休,改过后变成了家族势力之争,态度从看哪都不顺眼,变成了死傲娇嘴上嫌弃心里羡慕。
华夫人是世家豪门的千金贵女,以良人的身份入宫,旋即封美人,生下第一个孩子后被封为夫人。可见覃帝对她的家世满意,对她本人的美色也是相当中意的。
覃帝的父亲变法图强,华夫人家族就是那个支持变法的中坚力量。陪着先帝一路风风雨雨走来,国家强了,世家也强了。
覃帝长大之后,覃国已经非常富强,而从变法中获得了利益的豪门家族也成了尾大不掉阻碍覃帝执政的势力。同时昭夫人代表的草根、军功势力崛起,这支势力根基很浅,但是武力值非常高,对帝王忠心耿耿。新旧两股势力在覃帝时代完成了权力更迭,这个更迭的过程想也知道会有多少血雨腥风。
华夫人所出身的公孙家族高高在上太久了,俯视人间万众、草菅人命……华夫人也在所难免的养成了相似的气质。因此华夫人对出身低微的妃嫔向来颇有鄙夷,尤其觉得自己与这样的人同侍君王简直有辱身份。
公孙家族的教育就是如此,倘若门客食客有才华的,大可拔擢以利用,至于只会营营生计的小民,则被视作是牲畜之类。华夫人也是如此,对于无甚长处、出身平凡的,就认为与牛羊骡马无异。但若是有可取之处,便认为是可以利用的人才。
昭夫人出身低,不过因为另有长处,华夫人起初倒也觉得与她共事还算不错。可是进宫后来往了几次,华夫人发现昭夫人和自己完全不同。昭夫人待人赤诚,御下仁慈。宫人做错了事,昭夫人便先问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例如有宫人偷懒,昭夫人便先自省:是否是宫务分配不当?是否是宫规制定时疏漏了?是否是未曾与宫人有教化致使宫人无德?后来果然按宫规进行了处理,但是昭夫人又命宫人读书明理。
这在华夫人看来十分可笑:不过都是奴仆罢了,与骡马何异?干得好多给两口豆子,干得不好给两鞭子,不听话的就杀了,自然无有不服的。昭夫人却让人读书,难道不可笑吗?凡人有聪明的,自然就有愚笨的,愚笨的人读书又有什么用?人有好的,就有坏的,坏人学了书,便能更坏十倍。
华夫人觉得昭夫人聪慧又果决,比男子还强十倍,原应与自己一般都是劳心治人的人。而昭夫人“自甘下贱”与贱民同伍,甚至让华夫人觉得赏识她的自己都被玷污了。
华夫人与昭夫人的矛盾,倒是更像“你活成了我讨厌的样子还比我想象的活的好所以我要杀了你”。
加上之前的改动,昭夫人因为华夫人与秦美人极相似,凡事都忍不住会对她退让一二,这对cp的双方于是都饱满了。
寒假40天,秋冬的部分拍完了,春天的也借着南方外景基地春光灿烂拍了个七七八八,六大名场面拍了四个,只剩藤萝院变心和荷池交心两个没拍。
李如磨不想用假花做远景,于是藤萝院变心这一幕的中远景都是要等外景基地的藤萝开花才行。藤萝开花得四五月,当时谦谦应该在学业中水深火热。藤萝院变心虽然是和昭夫人关联最大,但是昭夫人本人并没有出现在藤萝院的场景里,所以谦谦的学业并不影响这一幕拍摄。
李如磨提前拍好了藤萝院变心的前后幕,只等藤萝开花就好彻底拍完这一场。这一场是大后期的戏了。
覃帝在中期实现了版图统一后,后期不免懈怠,沉迷吃喝玩乐。因为朝政稳定,前朝有大司马、大将军、丞相三足鼎立,互相扶持又互相监督。后宫有昭夫人一手打理,人心思定。昭夫人所出太子稳如泰山,仁德纯孝,监国二十余年继续执行覃帝的政令,始终如一。
覃帝于是志得意满,到晚年便纵情声色歌舞,喜听奉承阿谀之词。这时有属国进献格外擅长歌舞的美人,其中有一人名唤雨奴,绝擅房中术,而覃帝年迈,只在这一人身上尤可找回青春感。一次在藤萝院里,雨奴将覃帝伺候的十分舒坦,趁机要求改立覃帝的幼子衡王为太子。覃帝竟满口答应。
雨奴本就身负使命,见图谋成功,当即让覃帝签字画押。然后她就拿着这道手书迫不及待地去宣旨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被闻讯赶来的昭夫人一刀砍了。
昭夫人对人好,无分贵贱,看起来似乎过于宽容了些。可是她对敌人也是真果决。什么软刀子割人、高高捧起再高高摔下……这些婆婆妈妈的操作和昭夫人没关系,昭夫人本质上依然是当年的暴力热血少女。
动摇国本了吗?影响朝政了吗?是奸佞误国吗?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是”,这还有什么好谈的。一句“损伤龙体,有碍龙颜,假传圣旨”,昭夫人不仅把雨奴收拾了,还把雨奴背后的属国以及生下了衡王的后妃都吓得半死。
这事儿在当时,太子本人不好处理,因为雨奴是他的庶母。其他三位大臣中,向孟不在,丞相许书是个老实的实干家,丞相毕伍是只听命于覃帝的暴躁老哥,这两位也不太像是能翻篇的样子。如果不是昭夫人赶到直接给雨奴定性是“矫诏”,这事儿还真不知道怎么结束。
昭夫人的人格升华也是在这,如果不看这一出,只看前期表现,未免觉得这就是个贤妃,和历史上任何一个贤良淑德的后妃一样。但是有了这一出,就丰满了,对得起她的果敢和有勇。
昭夫人砍了雨奴,撕了手谕,还将太子和两位丞相都训斥了一通,说他们误国又误君云云。毕伍性子暴躁,又只听命于覃帝,与昭夫人发生了冲突……然后毕伍被昭夫人摁在地上暴打了一顿。昭夫人说他是“唯唯诺诺一误国老贼尔,有何面目与我并称果毅”,把毕伍羞愤得几乎当场碰死。
实在是过于彪悍。
事后昭夫人也没像其他妃嫔一样服软或者道歉,她是直接把覃帝从藤萝院拖回椒房殿醒酒醒神,然后拿着雨奴耀武扬威的手书,一句一句当面把覃帝驳得面红耳赤,再加上太医确诊覃帝吃了太多虎狼药把身体都掏空,覃帝便认错了。之后的时间都有好好保养,再也不敢花天酒地了。
仔细想想,昭夫人做这些很有底气,因为她有军权。她自己就能以一当三,太子地位稳固,向孟手里还有一支拱卫京城的禁军。只要她不弑帝,又有正当理由,想做什么都能做成,和一般情况还不太一样。总之在昭夫人的保驾护航下,太子顺顺利利地继承了皇位,将国家治理的十分强大。
李如磨对覃帝怎么被雨奴勾搭的刻画不多,他的镜头得跟着昭夫人走,雨奴的重点只在藤萝院变心这一幕。这一幕和梨花苑定情是相对应的,值得花时间去拍出呼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