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六朝旧事随流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本来,纪绪可以随杜十娘一行到终点站“瓜州”下船。即时,他便可乘船走大运河直接到达大都。但纪绪想先去趟金陵,找自己的好友柳遇春搭伴进京,便告别了杜十娘等人,自己在集庆路[今南京]码头下了船。
    【一】《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词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正值傍晚,钟山之巅,夕阳西照紫金山。纪绪登上山顶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翠的山峰俊伟拔峭,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风帆,迅疾驶向夕阳里;江岸两旁的酒家人来人往,斜矗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拂着、抖擞着;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淡雾之中,江面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
    这金陵的景色是多么得清丽!即便用最美的画笔,也难以画得完美。
    看着这景色,纪绪不由地感概万千——
    从前,达官贵人无休止地攀比着奢华淫逸的生活,而君王们连续上演着“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
    千古以来,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六朝的兴衰全都消逝在烟云之中,随着那流水不见了踪迹,只有郊外那寒冷烟雾里的衰草还凝聚着一点苍绿。
    此时,远处又传来了商女的歌声。
    直到如今,她们还是不知亡国的悲恨,还时不时地放声高歌一支“玉树遗曲”。
    带着深深的感喟,纪绪下得山来,徒步走向离此不远的柳遇春的邸府。
    说起这柳遇春,可是当地有名的富商。
    他的名字叫柳正,字遇春,时年三十八岁了。他父母双亡,留下一大片家业由他来经营。但他对经商不是很感兴趣,总想中士为官,为国效力。他熟读了万卷书籍,写起文章来,下笔敏捷恰似神来之笔。
    柳遇春身下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已成家,唯独他却至今未婚,他的人生理念是:先立业,后成家。
    到了柳遇春家的时候已是戌时。
    柳遇春一见到纪绪满头的白发,先吃了一惊,忙问缘由。纪绪便把自己家里的遭难大体说了一下。
    柳遇春感叹道:“人生无常啊!不过,仁兄定能度过难关,前途无量啊!”
    “遇春兄,我们能否提前动身去京城?”
    “这次为何动身的如此之早啊?我们往日不都是年底才动身去京城的吗?”
    “我想到京城去找一下江南名儒吴直方。”
    “找他作甚?”
    “让他辅导我个一二,我不能考了一次又一次,屡屡落榜啊!”
    “找他可不容易,听说他在浚宁王府伯颜家里任教。”
    “总得想想办法,我听说,朝廷有意取消科考。我们这次如果再落榜,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可是…可是……”
    “遇春兄有何为难的吗?”
    “你能不能再等一个月?等一下我省处州路的刘基。”柳遇春商议道。
    “刘基?他是与你经商的,还是也要进京赴试?”
    “当然是进京赴试的啦,他是第一次去京城。上个月他来省府‘秋闱’时,与我定好一同前去京城……”
    柳遇春又详细地介绍起刘基的情况来。
    【二】《绝句.人生无百岁》刘基.诗
    刘基,字伯温,浙江清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
    刘基聪明好学,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他阅读的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十二岁便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市立中学]读书。他从师学习《春秋经》[1]。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泰定四年[1327年],十七岁的刘基便离开府学,到处州[今浙江丽水]去找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他曾经作了一首《绝句》被郑复初看到,诗曰: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郑复初对此诗是大加赞赏。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道:“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他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他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刘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刘基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2],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3],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
    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柳遇春接着说道:“我们在这里等他几天,然后我们一起去京城,怎么样?”
    纪绪高兴极了:“这样的奇才,我纪绪太想结识了!就这样定了,我们在这里等他,不见不散。”
    ————————————
    注释
    [1]《春秋经》
    《春秋经》即《春秋》,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余(太史公)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司马迁明确指出:”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意味着其“言”是失实的。张京华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古代史学的基本原则,‘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也许正因如此,《左传》才会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2]《六甲天书》
    《六甲天书》源出自道教经典《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书中有详细的符咒、令牌、讳名等。
    [3]《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最高预测学。创始人为九天玄女,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门”是指八门即“开、休、生、伤、杜、景、死、惊”。
    遁甲则指六甲旬首遁入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由此可见《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结果,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
    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传说的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高道,在当代,有李锦泉、章子淇、王旺等等,古代奇门遁甲应用于战争,四两拨千斤,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本术数书,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本占卜用的书,但有的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的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有传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相传奇门遁甲源于军事上的排兵布阵。
    奇门遁甲源于感性思维,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形象、比类取象的联想力,以及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方法。奇门遁甲一术,或曰黄帝伐蚩尤时命风后所作。其法用洛书与后天八卦,按节气时日干支而起奇门以择日也。
    奇门遁甲的发展历史凝结了中国古代社会精英和优秀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它在周秦时期称为“阴符”,汉魏时期易名“六甲”,隋唐及宋元时期改称为“遁甲”,明清以后方始统称为“奇门遁甲”。
    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当下奇门遁甲可以应用婚恋、工作、事业、风水、财运的预测、调理、化解和运筹等诸多方面。
    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yq-888)叹流水兮言情888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 人在赛博,系统叫我搞治安? 世子妃太撩人,侯爷沦为裙下臣 无上丹尊萧长风 法师故事:假龙永生 签到万族之最狠使节 怎么都在觊觎万人嫌反派?! 惊悚:服了,开局抽到种田系统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百鬼末世:我成了最强御鬼师 陈糖烈酒 被换了气运后 西敏寺银行 守法就能升级?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诡异修仙,我有一座五脏庙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