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901特别企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娱乐周刊”,火了!
    话题标签,节节攀升,最后一直上升到热搜榜的第一位置,短短三个小时之内,话题流量就轻松破亿。
    并且,还在持续飙升,整个上升曲线,并不是一飞冲天式,而是缓缓上升式,最后阶段呈现出爆发式垂直狂飙,深深展现出话题流量的厚积薄发,同时还有漫长的袅袅余韵在等待释放。
    整整三天前,“娱乐周刊”就发布预告——
    “娱乐周刊X陆潜”,即将推出“突袭2”的专题采访。
    这也是“突袭2”宣传期间,唯一一篇陆潜亲自出马的访谈,早早地将社交网络的好奇和热情调动起来。
    独家!
    这一噱头出来,轻而易举就吸引无数视线。
    接下来,一天一预告,每天一分钟短片,持续三天。
    “娱乐周刊”将那些具有话题性的、冲击力的、煽动性的片段截取出来,层层预热,越来越多视线慢慢聚集。
    第一天。
    陈慕,“我不喜欢导演,准确来说,人人都憎恨导演。”
    苏子一,“是,迫于淫威,我们也不得不这样做了。”八七七中文网
    白诚,“确实,导演是一个狡猾的家伙。”
    最后,管舟举起双手,作出一个投降状,“我选择沉默。”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预告短片,却将剪辑的艺术展现德淋漓尽致。
    其实网友们都知道,这些剧组成员们不可能真正背后说陆潜坏话——至少不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留下证据,但“娱乐周刊”的预告这样一剪辑,好奇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汹涌起来。
    特别是结合“爱人”和“突袭2”剧组沸沸扬扬的传闻,围绕在陆潜身上的争议越来越多,那么在剧组成员眼中,陆潜又是什么模样呢?
    预告,引爆热点。
    后续两天也是如此。
    第二天,预告片里,陆潜表示,他的确大发雷霆,并且飙了粗口,还笑盈盈地对着摄像机镜头说到,
    “要我示范吗?”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哔哔哔的消音,整个采访现场愣了愣,然后集体爆笑,让人更加好奇消音后面的真实话语。
    第三天,预告片里,众人纷纷摇头,表达一个相同的观点。
    “我们真的觉得做不到。”
    “事实上,我和导演发生了争吵,因为这不实际。”
    “我理解导演的艺术创作理念,但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最后,陈慕完成总结陈词,“老实说,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导演疯了。”
    一天,再一天。
    一步,再一步。
    “娱乐周刊”果然深谙社交网络的规律,层层推进地完成铺垫,将采访的期待值推向巅峰。
    此时就能够感受到,“突袭2”在春季档的一枝独秀、一家独大,发挥了巨大作用,热门话题榜单之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社交网络的电影话题榜上,这部作品的流量比前十名其他九部作品叠加起来还多。
    自然是万众瞩目。
    只是,网友们有些担心,“娱乐周刊”是不是已经将所有爆点全部提前放出来了,真正的采访视频可能无聊透顶,令人大失所望——
    毕竟,电影宣传嘛,还能够有什么新意呢?
    反正网友们也就只是想要看看帅哥舔舔屏罢了,至于采访内容,也没有人真正期待着能够有质有量。
    所以,一切都只是一场演出,然后网友们配合演出罢了?
    一直到“娱乐周刊”酝酿了三天,终于准时将采访视频释出,网友们才意识到——
    居然不是!
    四十五分钟。
    非常非常扎实的四十五分钟,惊喜满满当当的四十五分钟,然后,网友们就集体轰动了。
    干货!
    居然全部都是干货!
    “娱乐周刊”着实太良心了,四十五分钟,没有任何一分钟是滥竽充数的,绝对令人大开眼界。
    而且,预告片里的内容居然不是重点!真正值得注意值得讨论的内容,全部都在正片,精华都留在了后面。
    难怪!
    此时网友们才恍然大悟,难怪“娱乐周刊”如此自信,因为他们知道此次采访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采访视频简单提炼总结过后,可以分为两个重点:
    首先,剧组成员。
    从管舟到洪元和,另外还有陈慕、白诚、苏子一、纪叙等等,悉数出镜。
    没有插科打诨,没有搞笑划水,没有寒暄客套,全部都在老老实实地讨论电影拍摄的相关技术问题。
    对于网友们讨论热度最高的几组镜头展开剖析,从设计到构思再到彩排演练,然后拍摄过程中遇到难题,纠错、调整、修改,最后演变成为呈现在大荧幕上的完成版本。
    一帧一帧地进行专业剖析,甚至被网友们调侃为,
    “电影学院教学录像带”。
    但重点就在于!
    完全不枯燥。
    “娱乐周刊”也好,“突袭2”剧组也罢,大家都是有备而来,一问一答的访谈,着重讲述灵感的碰撞和技术的难题,而不是实际操作和具体难题。
    这就好像魔术揭秘一样。
    关键在于魔术的原理,而不在于如何将这个魔术天衣无缝地呈现出来,进而制造出一种“我只要观看了这个揭秘视频我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个魔术”的错觉,十万网友个个都是魔术大师,嘴炮王者。
    但专业人士就知道,理解原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完美执行,否则,导演这份工作也就没有任何门槛了。
    不过,这就是“娱乐周刊”需要制造出来的效果,让网友们产生一种亲近感和探秘感,揭开神秘面纱之后——
    疑惑,解开了,于是,观众们又迫不及待地再次进入电影院,看看那些画面那些镜头是如何呈现的。
    其次,陆潜。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陆潜的话语内容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完全围绕着“突袭2”展开。
    陆潜没有回避乔福永的存在,并且主动点出乔福永对于这部电影的贡献:
    当他中途接手导筒的时候,不可能彻底推翻乔福永的拍摄素材,但也不可能延续乔福永的风格继续拍摄下去,所以,如何根据乔福永的拍摄素材,进行重新解构,这也成为陆潜首当其冲的第一难题。
    “突袭2”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和前作如此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乔福永的存在,迫使陆潜必须另辟蹊径地打开局面。
    自然而然,摄影、灯光、动作、音效、剪辑等等部分,全部都需要打开全新局面。
    灵感和创作,碰撞与整合。
    这也是陆潜不断强调的重点。
    毫无疑问,“娱乐周刊”对于整个特别企划的定位是清晰而准确的,最终与整个剧组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就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还有惊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偏偏溺缠 大道悟神之我的悟性超高 万相之王 执政废土从刷新金手指开始 神话三国:全面战争 惨死重生后,成了反派权臣掌上娇 强扭的瓜 执棋斩天:我的剑仙娘子杀疯了 人道大圣 万物为契 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 万国之国 机战:全金属风暴 奥特杂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 红楼:我是贾琏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