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233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翊钧赶紧凑到两人跟前:“这是什么东西,我能看看吗?”
    那船工见他身着华服,身边簇拥着一众随从,定是身份不凡,不敢怠慢:“在南阳的时候,一个弗朗机人送给我们的。”
    “他说,这是他们在大海另一边发现的食物,带回欧罗巴,现在人人都吃这个。他们叫吧嗒嗒,我们叫土豆。”
    说到这里,船工还有些不好意思:“我溜了几个,带回来给媳妇尝尝。”
    他媳妇拿用两根手指拿起一个:“长成这样,能好吃吗?”
    朱翊钧和冯保对望一眼,他记得,小时候,冯保就说过,那些来大明的佛郎机人吃土豆,郑和下西洋,也提到过这种农作物。
    欧洲人都在吃,说明这东西好种植,产量大,能吃饱。冯保曾经也提过这一点,所以朱翊钧格外留意。
    他对那船工说道:“我也也想尝尝,要不你把这些土豆卖给我。”
    于是,按照当地粮食两倍的价格,朱翊钧把船工手里的土豆都买了下来。
    船工拿着银子,乐得合不拢嘴,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就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朱翊钧还觉得不够:“这样,你们船上还有谁有这东西,都拿过来卖给我。”
    他拉着冯保在海边收了两天土豆,一共也没有几斤,朱翊钧只得另想办法。
    他把海澄县知县,市舶司的提举和副提举都宣来觐见。
    朱翊钧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尽管朝廷对于民间出海的审批条件非常苛刻,但大家对海外贸易的热情更加高涨,每天都有船只进出,市舶司的管理也非常混乱,对公文、货物的审查也并不仔细。
    最主要的是,他担心的事情已经有了苗头——流入大明的白银正在日益增长。
    朱翊钧打算从市舶司单独分出一个新的衙门,专门负责海外贸易和税务。
    但这不是他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他要市舶司拟一道公文,尽快下发。
    进出的海商,凡是从海外运回土豆,或者可培育、能食用的农作物,可以适当减免税银。
    这样就比他自己在海边摆摊效率高多了。
    晚上,朱翊钧和张简修两个人,对着收来的那堆土豆发愁:“这个要怎么吃?”
    冯保心说:“怎么吃都行,给你扎个薯条好不好?”
    朱翊钧让王安先去煮了几个,分给大家尝尝。
    张简修咬了一口,皱着眉说:“这也没有咱们的白面馒头和大米饭好吃呀。”
    冯保笑道:“简修有所不知,咱们跟着陛下这一路过来,见了太多人,吃不上白面馒头和大米饭。”
    张简修喊着金汤匙出生,院里院外,几十个丫鬟老妈子伺候,长这么大没见过什么是人间疾苦。
    朱翊钧默默吃完一整个土豆,摸摸肚子:“确实,管饱。”
    第二天中午,冯保给他们炒了一碟土豆丝,张简修就着米饭吃了两大碗,摸
    摸肚子:“好撑。”
    晚上他又吵着要吃土豆丝,朱翊钧却不答应:“本来就没多少,剩下的我要带回京城,好好种起来。”
    张简修也不在意:“那明年是不是能长出好多好多土豆。”
    “必须能!”
    朱翊钧人还没走出福建,弹劾的奏疏就送到了他的手中,是福建巡抚庞尚鹏弹劾胡守仁。
    这个庞尚鹏是个狠人,一开始在余姚、平湖两县试点“一条鞭法”,后来又到边关治理盐政,疏通盐引,禁制私贩,颇有成效,隆庆四年被弹劾贬为庶民,后来经人举荐,官复原职,巡抚福建。
    朱翊钧也了解过,他上任大半年,改革赋役﹐奏蠲逋饷﹐推行“一条鞭法”,精简驿道,严惩贪官,整顿钱法,为朝廷和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朱翊钧也认真看了他的弹章,像庞尚鹏这样的官员,朱翊钧见过太多了,用超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一点小问题,就能上升到极高的高度,弹章写得字字泣血,才能显出被弹劾之人十恶不赦。
    其实都是些捕风捉影的小问题,在这个关键时期,朝廷还指着胡守仁征剿海贼,朱翊钧不可能撤他的职。
    朱翊钧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庞尚鹏弹劾的是胡守仁,实则实在隐射对张居正的不满。
    既然如此,朱翊钧只能让庞尚鹏委屈一下,把他调去巡抚广西。
    朱翊钧从沿海地区继续北上,由宁德县出福建进入浙江,先后途经温州府、台州府、宁波府、远远地眺望定海卫(舟山)。
    “唉!”朱翊钧望着大海,一声叹息。
    张简修在海滩上玩得不亦乐乎,赤着脚跑到他面前:“哥哥你怎么又叹气呀,一路过来都在叹气。”
    朱翊钧指着面前一大片海域:“你瞧瞧。”
    张简修手搭凉棚,眺望大海:“哇!”
    朱翊钧问:“看到什么了?”
    张简修说:“大海啊,全是水。”
    “……”
    朱翊钧一脚把他踹海里去了,海水不深,张简修一屁股坐水里,倒还玩上了。
    朱翊钧看着他的背影,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冯保走到他身侧:“陛下为何叹气?”
    朱翊钧道:“这里的海域条件得天独厚,不比月港差。”
    他也看出来了,这里的天然海港停泊着许多船只,这些船,表面上看是渔船,其实捕鱼只是伪装,实则偷偷出海做生意。
    浙商那是与晋商、徽商齐名,出了名的会做生意。
    朱翊钧又叹一口气:“只是,现在还不能轻易开海。”
    不能有效解决贸易顺差的问题,就必须严格限制出口,开海也必须慎重。
    现在开不开海对他而言,只是有没有需求,条件允不允许,祖制已经不能约束他了。
    从宁波府往内陆走,下一站是绍兴。
    朱翊钧的兵法老师徐渭,正是绍兴山阴县人,朝中许多官员,包括诸大
    绶、张元忭、朱赓都是山阴人。
    徐渭本来应该在杭州衙门当差,因家中有事,临时返回山阴,正好在他的青藤书屋外遇到了朱翊钧。
    别的大臣看到皇上驾临,都是惊惧交加,五雷轰顶一般,不知如何是好。
    徐渭看到他,只稍微一愣,随即爽朗大笑,这份说走就走的潇洒恣意,的确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朱翊钧问了些徐渭离开这几年的事情,徐渭却不答反问:“陛下从何处来?”
    朱翊钧答:“福建,一路经过温州、台州、宁波,来到绍兴。”
    “除了绍兴,其他都是沿海州府,陛下可见到有倭寇的行踪?”
    朱翊钧一愣,随即大笑:“不曾见过。”
    几年前,他重新启用胡宗宪,又将徐渭调回浙江,负责团练乡兵,抵御倭寇。
    如今,朱翊钧亲自验收成果,足见当年的安排是明智的,朱翊钧对此,也非常满意。
    既然到了绍兴,沈园、兰亭、禹陵、东湖都该去看一看。
    王守仁的墓正好就在兰亭附近,朱翊钧问徐渭:“徐先生也算心学传人。”
    徐渭倒也不谦虚:“半个吧,我也未曾拜过师。”
    朱翊钧点点头:“半个也行,替我去他墓前上柱香。”
    回到山阴县内,朱翊钧不打算在绍兴多待,明日一早就要去杭州。
    他和徐渭边走边聊,刚走进青藤书屋,忽的从旁边窜出个人来,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二话不说,朝着徐渭当头劈下。
    徐渭虽然放荡不羁,但他也是个读书人,书生手中笔如刀,但也不能真的跟人打斗。
    还是朱翊钧反应迅捷,闪身挡在徐渭跟前,袖中铁棍伸展开来,硬是接住了对方这一下,猛地一使劲儿,那人便弹了出去,木棍脱手,自己也摔坐在地上。
    “你这老不死的东西,让你拿钱回来,你死哪里去了?”
    朱翊钧差点以为这是讨债的,转念一想,什么人敢向朝廷命官讨债,这语气也不想。
    他定睛一看,那人三四十岁左右,长相、衣着、气质活脱脱就是个地痞流氓。
    徐渭捡起木棍,上去对着那人就是两下,使足了力气:“逆子!你这个逆子!也不看看,何人驾临,你就敢撒野,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朱翊钧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父子。
    也不用徐渭动手打死,锦衣卫早就一左一右上来,拧着手臂,将人提了起来。
    朱翊钧没打算废话:“先押下去!”
    二人到了堂屋,徐渭气得捶胸顿足,又不忘跪下向朱翊钧请罪:“臣教子无方,还请陛下赐罪。”
    朱翊钧喝了口茶:“是要赐罪,但不是你的罪。”
    “你先起来,说说看,什么情况。”
    徐渭又是一阵唉声叹气:“这是臣的长子徐枚,上一任妻子所出。臣侍读之时,他已成年娶妻,便不曾一同入京。”
    “他自幼就不是读书的料,不学无术,混迹市井。臣回到山阴,得知他流连赌坊,散尽家财,差点把这祖宅也给败了,儿媳也早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臣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当初卖了些字画帮他还债,可他仍是不知悔改,这次又是欠了赌债,臣才返回山阴。”
    朱翊钧听明白了,徐渭这是回来帮儿子还债的。
    “那先生可有银子还债?”
    徐渭叹一口气:“向胡总督借了些。”
    朱翊钧道:“这钱你就拿回去还给胡宗宪吧。”
    “至于你这长子徐枚,朕倒是有法子帮他戒赌。”
    徐渭一愣,又问道:“陛下要如何帮他?”
    朱翊钧笑道:“把他的手剁了,先生以为如何?”
    徐渭吓出一身冷汗,虽说是个不孝子,但那也不是大街上捡来的,是亲生的,哪儿就能看着他被剁手。赶紧要跪下求情,又听朱翊钧大笑:“先生莫慌,我开玩笑的,不剁他的手,只是关他几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乒坛大魔王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玄幻:从圣女收徒开始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直播算命爆火后,京圈佛子欺上身 开局当质子,我打造了无上神朝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拳头灌铅,不服就干。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南疆炼蛊三十载,世人敬我如敬神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绝色生骄 温顺小娇妻,离婚后一身反骨 怪猎:荒野的指针 摄政王养大的小祖宗娇又撩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最强小神农 她是瘾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