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17章 九成宫令传恩泽,万两黄金归使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7章九成宫令传恩泽,万两黄金归使臣——!(第1/2页)
    汉武帝时期!
    “异族占我中原,天命怎容?”
    “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汉武帝冷哼一声,眉头紧蹙。
    对这个草原出身的朝代,他始终怀有抵触之情。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根基,怎容他族践踏!
    一想到大宋那般懦弱无能,竟使得异族南下建国,他便满心不屑。
    如今见大元覆灭,他心中多少有些快意。
    中国正统,理当由汉人守护!
    “我中国之所以为汉,从大汉开基那一刻起,便注定绵延万世。”
    “震慑四夷,令四海归心!”
    当年自己平定匈奴,如今却目睹北方异族屡屡南侵,怎不让人怒火中烧?
    一旁的太子刘据也跟着开口,言辞正气凛然:
    “父皇所言极是,天象示警,灾厄连连,正是异族失德的表现。”
    “胡人居上,百姓苦不堪言,自然不得天命庇佑!”
    “若要防患未来,我大汉必得横扫草原,斩草除根!”
    汉武帝闻言大笑,欣慰不已,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平日里这小子爱玩贪乐,如今竟然跟他同仇敌忾。
    好个犁庭扫穴!
    我刘彻的儿子,果然不凡!
    “说得好!”
    “清荡北疆,封狼居胥!”
    ……
    贞观时期!
    李世民对大元倒没表现出太强烈的排斥情绪,远不如嬴政和刘彻那般咬牙切齿。
    或许是因为他体内亦有少数几个民族血脉,大唐本就以包容著称。
    什么异族?
    一旦融入中原文化,便是我中华的一部分!
    大元皇帝忽必烈登基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汉化”,主动接过中原正统的大旗。
    “元顺帝前期确实有心图治,若能持之以恒,也许国运不至于衰竭如此。”
    “可惜他耳根子软,轻信谗言,将忠臣脱脱罢黜,导致大势尽去。”
    李世民语气带着惋惜,转头看向李承乾,意味深长地道:
    “承乾,为君之道,贵在纳谏。”
    “若只听顺耳之言,身边自然尽是阿谀之辈,国家也便离亡国不远了。”
    他借题发挥,顺势教训起这个让他操碎了心的太子。
    李承乾听得出父亲的严厉,连忙端正神色,恭敬回应:
    “儿臣铭记教诲,当效仿父皇,广开言路。”
    “重用魏征之流的直臣,以史为镜,以人为鉴。”
    听他这般表态,李世民终于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这个儿子啊,虽说骨子里总带点异族的跳脱劲儿。
    但只要心正,未来也未必不能撑起这大唐江山。
    ……
    乾德时期!
    赵匡胤这会儿,心里还是难以平静。
    他始终无法摆脱那些后世昏庸子孙带来的羞辱感。
    他怎么都想不到,堂堂大宋,竟会遭受如此奇耻大辱——
    靖康之耻!
    回首历史,纵然曾有胡人入侵中原,但像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那样——
    双双被掳北地,举国上下一夜崩塌的惨状,实属罕见。
    赵匡胤越想越怒火中烧。
    再看元顺帝,虽也是一位亡国之君,可人家好歹曾试图力挽狂澜,振兴朝纲。
    实在无力回天,才逐渐放弃挣扎。
    反观赵佶……整日沉迷于丹青字画,书法诗词,不问朝政也罢,连骨气都没有!
    他与赵桓父子俩,毫无脊梁,毫无血性。
    这大宋不灭,才真是天理难容!
    “哼。”
    赵匡胤冷哼一声,心头憋闷,久久无语。
    ……
    洪武时期!
    “大元当时早已千疮百孔,就算元顺帝想整顿朝政,也无济于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7章九成宫令传恩泽,万两黄金归使臣——!(第2/2页)
    朱元璋眯着眼,望着天幕,语气淡然地开口。
    在众多皇帝之中,他是最有资格评价大元衰亡的那一位。
    他亲历了那段动荡岁月。
    也正是将大元彻底扫入历史尘埃的终结者。
    元顺帝虽然口口声声要改革、图谋中兴,但现实残酷——
    朝廷腐化严重,地方秩序几近崩塌,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民间甚至流传许多讽刺歌谣:
    “九成宫令传恩泽,万两黄金归使臣。”
    “衙门欢声笑语,百姓却哭声震天。”
    “黑皮官灯添一重,满城尽是污吏踪。”
    朱元璋知道得清楚,那些年,不仅是天灾不断,更是人祸连连。
    地方官贪得无厌,榨干了百姓的最后一口粮,饿殍遍野,他的亲人也没能逃过这场浩劫。
    家破人亡,让他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民不聊生”。
    也正因如此,他建立大明之后,对贪腐格外痛恨,绝不容忍一丝一毫。
    当然,大元的灭亡并非仅因官僚腐败,还有那年年不绝的灾祸——
    旱涝相继、蝗灾连绵、瘟疫蔓延,百姓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
    “大元注定走到尽头,而我大明,正是顺天应运而起。”
    朱标接过话头,坚定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神色却未露喜色,反倒显得格外凝重。
    毕竟接下来的剧情,就要轮到大明的末代皇帝了!
    一想到这儿,老朱心中微微发紧。
    前面看了那么多“亡国系列”,结局都让人唏嘘不已。
    他自己的安排也没省心。
    长子朱标早逝,托孤落到孙子朱允炆身上,结果这孙儿也不中用。
    最让他愤怒的是,被四儿子朱棣生生夺了皇位!
    还好这老四干得不错,不然他在九泉之下真得翻身爬起来!
    可如今,要轮到明朝的终局了,朱元璋心中也有些打鼓。
    不求多出色,至少别太丢人现眼。
    千万别是个像宋徽宗那种软骨头!
    咱老朱家,向来刚烈,没孬种!
    朱标看出父亲情绪波动,笑着安慰道:
    “父皇大可安心,朱家子孙自有命数。”
    “祖宗有训,咱子孙纵然平庸些,也不会坏到那地步。”
    但朱元璋的脸色依旧阴沉。
    谁说一定靠得住?
    赵匡胤也是一代雄主,结果宋徽宗、宋钦宗不是照样让他颜面尽失?
    朱家的列祖列宗,断不能步其后尘!
    ……
    嘉靖时期!
    嘉靖帝此刻也打起了精神,坐得格外端正。
    因为他知道,马上天幕上就要揭晓明朝的末代皇帝了。
    大明,终于轮到他这一脉。
    会是谁?
    他心中没底。
    但他确信,绝不会是他,也肯定不会是他的继承人。
    “朕就算百年归天,也留下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等栋梁之臣。”
    “裕王虽不及朕手段果决,但只要用好这些人,大明定然不会倾覆。”
    嘉靖表面修道十数年,足不出西苑,但朝政之权始终牢牢掌控手中。
    真正的帝王术,不在于是否亲政,而在于能不能让权臣听令。
    他的儿子虽能力平平,好在臣子得力,尚可守成。
    “大明若要覆灭,至少也得等朕之后三代!”
    嘉靖目光深沉,静静看着天幕变化。
    他心中笃定——亡国皇帝绝不是他朱厚熜!
    【大明的末代皇帝——】
    【明思宗·朱由检——!】
    天幕上的字幕缓缓浮现。
    洪武、太祖、永乐、嘉靖……
    一众皇帝齐齐色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离婚第三年,渣男说他后悔了 我在军校种田虐爆全星际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隐天剑帝 帝国王权 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 全球贬值,我穿回来后带飞全家! 落难千金:做个村姑也很香! 快穿疯批恶女:赚功德养崽崽 文圣天尊 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木叶:教书育人?选择第七班! 逆剑狂神 从婴儿开始入道 你找男闺蜜,我打造商业帝国你哭啥? 洪荒:金乌大帝,开局打劫三清 顶级玩家她在新手副本里当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