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41、第四一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一章
    就如同唐大儒预测的一般,秦城已经是末日般的存在,整个县城基本无人生还。
    在地震的瞬间,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们还在睡梦中,就一觉不醒了。
    大地开始震动,成片的房屋倒塌,瞬间灰飞烟灭。
    山岳开始怒吼,巨大的石块滚落下来,无情地飞向,一切只持续了一瞬间,秦城夷为平地。
    地动山摇导致的山体滑坡,依山而建的秦城,就这样消失在了泥石流中。
    如果此时来探查此地,就会发现这如同天神大怒的场面,直接将秦城抹去,秦城似乎已不复存在,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样。
    如果不是有史书记,有税收证明,世人也许就会忘记,原来是存在过一城百姓呀!
    只有真实的看到如此惨剧,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不可抗拒。
    灾难无情,人有情!
    人类就是如此弱小但是又顽强生存的生物,就像山石间钻出来的野花野草,抓住每一寸生存的机会,给点阳光就灿烂。
    地震受灾范围很大,受到影响的村庄也非常多。
    有的村庄比较穷,盖的都是茅草房,坍塌之后家里除了点银两,甚至好多东西都掏不出来了。
    各地的老百姓能自救的自救,在宗族族长或者村长的指导下,能拯救的拯救。
    但是,没有提前通知,老百姓们抢救出来的粮食和人,少之又少。
    天气已然转冷,入冬季,老百姓们如何过活?
    为了能够活下去,老百姓们只能向京城涌入,到了京城,大家就能活呀。
    到了京城,到了天子脚下,又怎么会没人管呢?
    皇帝肯定不会看着老百姓们活活饿死的,总会想出办法来处理‘流民’,因为一旦处理不好,流民们情绪激动,就容易出现流民暴动。
    双寨村的吴村长心也痛了,全家就剩下两个孙子和孙女,他的儿子儿媳妇,妻子啊……
    但是人总得要活下去啊,不为别的也得为了两个后代。
    双寨村的吴村长看着村子中仅剩的这十来个人,还大多数都是孩子,自己不能倒下。
    也有活着的大人,只是有一些大人砸伤了,也不能行走,只会拖累别人,不愿意拖累吴村长和孩子们,这些村民们决定就留在故土。
    有时候人为了别人而牺牲,就是如此的让人感动,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下一代。
    “走,咱们向京城走!跟好了,带着孩子们,到了京城就好……”
    “大家跟上,到了京城就好了……”
    “不要哭,到了京城就有饭吃了……”
    双寨村的吴村长带着族中后代,向京城走去,嘴里说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但是在这些孩子耳中,京城就宛如披着霞光的救命的‘神仙’,那里什么都有!
    “俺希望皇帝让俺看看爹娘,能够救俺爹娘!咱们到时候再回到村子……”
    “肯定可以的!到时候俺也回来,俺爹还等着俺呢。”
    “我爹说了今年秋收之后,让我去读书。”
    小小的孩子们心中都是充满了希望,行走间也不觉得累。
    双寨村吴村长时刻警惕着流民,他年轻时也入伍过,当过兵,手上有一把力。
    而且他的三儿子吴沟在京城酒楼里当店小二,不差这些孩子一口吃的。
    吴村长一走动就看到这一路上的惨烈状况,很多村子都出事了,有的甚至比自己村子都要惨。
    吴村长一行人向京城走去,也让很多举目无亲,不知所措的老百姓,有了盲从的去处。
    不知道去哪里,那大家就一起走吧。
    走到能够救助老百姓的地方,于是人流越聚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一群人中出一个败类,就够让所有人感到恶心的。
    看到那眼神不明确飘来飘去的贼人,吴村长不得不警惕的提醒自己身边的孩子们。
    “可不能离村长太远了,看到没,小心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听,碰到事儿大声呼喊……”
    “小心让拍花子把你们拍走,打断了腿,放在道上变成小乞丐!!”
    吴村长拉着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同时特别严肃对自己身边的孩子们说道。
    “知道了村长,俺们肯定不乱动。”双寨村的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他们可不想被拍花子拍去。
    一行人不停歇,聚众一起往京城汇去。
    这仅仅是一个方向上的流民,其他环绕着京城四面八方受灾的流民们。
    所有的流民通通都往京城涌来了,这简直就是一次很大的暴动啊。
    成千上万如同丧尸一般的老百姓,乌泱泱的齐聚京城。
    而且有很多流民中的小混混,想趁乱搞事情,那都被在暗中随行的暗卫们悄无声息的解决。
    要不是得到消息就直接被皇帝派出来的暗卫们从中保护,这群流民想要安安稳稳的到京城?简直痴心妄想了。
    毕竟只要有灾难就少不了人贩子,这些人贩子收的就是孩子,不管是坑蒙拐骗还是直接收购,反正最遭殃的就是孩子。
    负责探查的暗卫们,赶紧传递消息,作为消息灵通的,他们当然知道唐大儒的判断和预测。
    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啊,唐大儒这简直就是能掐会算的神算子。
    ………………………………………
    京城上上下下都运转开来,一项项政令下达的速度更加的迅速。
    有一种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而下达的政令简约而又明确。
    很明显不是司徒皇帝的手笔,就像京城官员们小心探查的结果一样。
    自从司徒皇帝将四位阁老,请到皇宫以来和唐大儒碰面之后,司徒皇帝就位居第二位。
    司徒皇帝已然成为了发号政令的工具人,而负责真正决策的人就是唐大儒。
    四位阁老非常的钦佩唐大儒,对于唐大儒所说的话,所下达的命令,没有反驳的话!通通执行。
    四位阁老手中握有权力,同时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阶级,作为领头人,他们同意了,下面官员执行的速度也非常快。
    京城的官员们突然发现,四位阁老一时间似乎非常推崇唐大儒!
    由属下小声好奇的询问四位阁老到底为什么这么听唐大儒的话。
    “你们不懂呀,等你们真正和唐大儒接触之后,就知道大儒的魅力,真正的大儒是为国为民。”
    杨阁老摸着胡子,摇头晃脑温和的说道。
    “问什么问?等大儒上早朝,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赶紧去干活,时间不等人,将粮食通通拉到城门。”
    严阁老可不是好说话的人,直接训斥一番,让手下的人去干活。
    而就在官员们还在纳闷之时,得到消息,负责警戒的城卫兵就看到乌泱泱的一群人涌到了京城。
    城卫兵赶紧将这些流民,拦截到城门外,可不允许进入城内。
    流民们还很愤怒,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为什么城里的人吃香的喝辣的。
    “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凭什么不让我们京城,难道我们就不是司徒皇帝的百姓吗?”
    “就是凭什么京城里边的老爷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遭受灾难,没人管我们!”
    “就是!兄弟们咱们冲进去。”
    流民中不停有浑水摸鱼之人,眼睛滴溜乱转,看样子是想趁乱京城摸一笔钱财,一把暴富。
    城卫兵人数众多,训练有素,身上更是带着大刀,又怎么会被被这些饿肚子的流民所伤。
    “诸位请听我一言,皇上并没有不管大家,而是准备将大家统一管理。看到了吗?在前边不远处!
    那里已经煮了粥,就等着你们去喝呢!城里也没有你们住的地方,城里很多房子也坍塌。
    所以才把你们拦截在外,切莫听小人之言。你们先随我前去看一看,我说的对不对?”
    城卫兵刘小六已经晋升为小队长了,现在扯着嗓子大喊,手里拿着唐大儒专用的喇叭。
    声音洪亮,城卫兵刘小六交代完事情,流民们也不是傻子,已经看到呢,远处冒出来的浓浓白烟,咕噜咕噜叫的肚子让他们忍不住迈出去腿。
    城卫兵们带着流民们排好队,让流民们有秩序,同时将趁机搞事情的流民,直接抓了起来。
    要说这百姓们就有一股劲儿,憋着一股子怒火过来之后,但是一碗热热的姜汤,又一碗浓稠的米粥,直接将怒火浇灭了。
    流民们喝完粥之后,身上暖洋洋的,还有很多小孩子脸上都露出来了笑容。
    这还不算完,很快城卫兵们拉来一车又一车的旧衣服。
    这些旧衣服都是城卫兵们替换下来的衣服,也有京城内善心的富家太太送来了自家奴仆的衣服。
    虽然看着破破烂烂,但是流民们不嫌弃呀,他们觉得穿上这些衣服自己很舒服。
    更不要说,这衣服还都是洗干净的,虽然看着破,但是一点都不味,比自己过冬时候的衣服都要暖和。
    流民们的心就被安抚下来,虽然他们不知道以后该如何走,但是觉得皇帝不会放弃他们这些人,有活路就可以。
    流民们眼神中也有了光亮,相互聚集到一起,你搂着我,我搂着你,谁也不嫌弃谁。
    城卫兵们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驻守在这里,害怕流民们突然间暴动。
    不过看似上面大人们的决策已经出现了效果,这些流民们非常的安分守己。
    甚至有不少的小孩子们穿着不合体的大衣服,已经开始玩耍了。
    孩子们咯咯咯的笑声回荡在这片地带,让很多流民们都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有的农妇开始用地上的草编织草鞋,而有一身力气的汉子们想再缓两天,身上有力气,去找点事干。
    ↑↑↑
    流民们齐聚京城外,可将京城内的老百姓们给吓着了。
    很多家的富太太们都不敢京城的城门,就怕被被抢了。
    然后就打听到消息,朝廷竟然提前预测到了流民即将到来。
    早早的就规范了救助流民的流程,将流民们拦截在城墙外不远处。
    这可就是让全城老百姓都鼓掌了,到底是哪位神仙又干了这种好事?
    人也不能不进出京城,于是京城的老百姓们就得到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没有得到预知,和唐大儒预测提前通知的别的地区的老百姓们,别提多惨!
    京城的老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唐大儒!也感激司徒皇帝,要不是皇上心中有百姓们,下达了命令京城的老百姓又怎么会避难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感。
    京城的老百姓在心中,对于唐大儒和司徒皇帝的敬佩已经达到了巅峰。
    甚至这种小骄傲都带出来,不少的流民们在京城都有亲朋好友。
    吴村长就忍不住询问自家儿子:“京城也遭受灾难了,听说房屋坍塌了不少,你们怎么就没事了?”
    吴小二将自己带出来的饼子,还有咸菜递给自己父亲。说道这事儿,他就忍不住骄傲起来。
    “爹您不知道,唐大儒有多么神,提前就预知了会地震。皇上直接下令,让全京城的老百姓都避难!
    虽然说房子塌,连我住的房子都塌了,但是没有造成人伤亡。”
    吴小二说道,这事都忍不住庆幸,但是又忍不住开始哭了,娘没了,哥哥没了,家没了。
    “行了行了,别哭了。你赶紧找时间将你的侄子侄女带到城里去,虽然现在朝廷管着有吃有喝,我的心里总不踏实。”
    吴村长接过自己儿子带来的食物,忍不住的催促,眼神里充满了焦虑。
    吴小二赶紧抹抹眼泪,为难的说道:“爹,朝廷发了政令,不允许往城里带流民,就算是亲戚朋友也不行。”
    而就在这时,吴小二看到了远处一身短打却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立刻开心的指着他们说道。
    “但是爹你放心,朝廷不会不管你们的,就算朝廷不管你们,咱们还有唐大儒,你看看这不就来了,这些都是唐大儒监考的举子们。
    这些举子可都是未来的大官,唐大儒发话了,他们都出来干活了。”
    吴村长顺着手指头看去,就看到一群年轻的书生,一看就不是平凡人。
    ↑↑↑
    孟风遥和同伴们这次过来,是帮助朝廷来统计流民,似乎朝廷要送流民们回故土。
    这些日子干下活来之后,孟风遥和他的同伴们都感触颇深。
    真正走下神坛,真正去为老百姓做事之后,孟风遥和同伴们就发现自己真的是纸上谈兵。
    苦难磨去他们身上的娇气,有的举子可能会被唐大儒说的心灵鸡汤刺激的干了几天活。
    有小部分的举子在面对其他举子的嘲笑声,还有面对胡搅蛮缠无法理喻的老百姓时,退缩了。
    “当官只需要出谋划策,做决断就好,交代下去的事情,自然而然会有人去做的。”
    “吾等何须自己亲自动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怎能做如此危险之事?!”
    “唉,为兄实在是难以启齿,受不了啊……”
    张兄台再也不见了,说好的一起努力的人也消失不见。
    “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别过。”
    孟风遥只能摇摇头,继续咬牙坚持,和自己致同道合的举子有更多人。
    其实孟风遥家境出身非常好,家中母亲是西北有名的富商,孟家也算是世家大族。
    孟风遥曾经想过皇帝会灭掉世家大族,皇家和世家大族是势不两立。
    而真正接触到这些下层的贫民时,孟风遥却觉得自己有一些鲁莽,想得不够彻底。
    此时,回过神儿来孟风遥已经和城卫兵们打招呼,原来他碰到这些人根本就不会说话。
    “站队了,站队了!!大家过来领牌子了,记录在册之后身强体壮的就能做功,有钱了啊!!”
    刘小六大喊着,心里边知道这些流民们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
    果然听到城卫兵训斥的声音,流民们也没觉得怎么样,是开心的排好队,领牌,准备进城去做工。
    不仅有孟风遥这些举子在干活,京城不少的书院中秀才们也在帮助朝廷干活。
    ↑↑↑
    而就在此时,唐府的车队来了,下来一位穿着白衣戴着口罩的女子。
    本来围着这些年轻有才的读书人的流民,就像是蜜蜂见到了蜂蜜一样,都围了上去。
    原来是唐家大小姐唐明珠在义诊!
    同时一起的还有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大夫们,甚至有带太医。
    这可是唐大儒亲自发的话,让唐明珠过来看病,因为害怕流民中出现病情。
    小病传大病造成,到时候传承流感或者伤寒,甚至其他的传染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用唐大儒的话来说,能提前预防的事情绝对不要往后拖!拖来拖去,拖成大事。
    “大家站好了,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来,先小孩,再女子,最后男子!”
    林婆叉着腰大喊,凶巴巴的样子,训的流民们不敢造次。
    流民们瞬间排好队,样子别提多听话了。
    唐明珠一身男子装,看病开药方,完全不比别的大夫差。
    而且在看病期间,唐明珠还会跟其他的大夫相互交流。
    也许是唐大儒做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导致众人在看见唐明珠,仅仅是在治病时,这点小事都很包容。
    有什么问题吗?
    唐大儒都让唐明珠休夫,天底下头一份,注定记载到史书中。
    现在仅仅是做好事出来医治流民,这算什么?
    甚至很多大夫在和唐明珠交流时,就发现对方的天才,而这些大夫也不敢小瞧唐明珠了。
    于是流民中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唐明珠,因为唐明珠开药不需要让他们喝苦了吧唧的药水。
    只需要吞掉裹着糖衣的小药丸,孩子们就跟吃糖似的,现在嘴中将药丸含到糖化,有一点点苦味时,赶紧吞下去!
    有不少浑水摸鱼的小孩子,本来没有病,为了吃糖衣,过来偷偷的排队看病。
    “吴狗蛋,你的病不是已经好了吗?如果你再过来耽误别人看病,本小姐可让旁边的田大夫,给你开苦连水!或者是你想让郑大夫给你扎针?”
    唐明珠一把抓住吴狗蛋,非常‘狠辣’的威胁道。
    吴狗蛋惊恐的看到郑大夫已经拿出来那长长的银针,吓得直咽口水。
    郑大夫忍不住轻轻的弹了弹银针,那“狰狞的面孔”似乎可以和鬼怪媲美。
    “哇”的一声,吴狗蛋提着长长的裤子,跑出去啪叽摔倒在地,边哭边跑边摔倒,摔得越痛哭得越大声,跑得越快。
    吴村长看着自己家的孙子又一脸搞笑的哭回来了,都忍不住哭笑不得。
    “哈哈哈~”流民中看到此场景,都已经看一次笑一次。
    没办法,这群小破孩儿有吃的记性,没有挨打的记性。
    唐明珠也笑弯了眼睛,继续为很多女子看病,有些女子有一些难以启齿的病,却不敢去看,只能自己靠过去。
    现在唐明珠来了,很多女子一些病也得到了治疗。
    明媚的阳光下,一身白衣的唐明珠和脏兮兮的流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混合到一起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唐明珠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呀!
    至少流民们非常的满意,这两三天中他们没有被抛弃,上面的官老爷们在用心的帮助自己。
    唐明珠不施粉黛的脸,也出现在了很多举子眼中。
    对于在危难之际,站出来的唐明珠,世人开始用正常的眼光看到,原来她仅仅是唐大儒的女儿!
    ‘唐府的唐明珠’也是可以拥有姓于名的女子。
    孟风遥和他的同伴们很是敬佩,这非同一般的女子!
    ‘原来这个世上除了后宅中的女人,女人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流民危机似乎告一段落。
    ↑↑↑
    早朝中,满朝文武也终于看到了唐大儒的身影。
    司徒皇帝的存在感,都抵挡不住唐大儒身上人性的光辉。
    在朝堂中,就算是言官最能嘴炮的存在,都不敢多说一句话。
    因为流民危机被拦在城外,不少的官员都涉及过处理流民,而且很多官员也是忧国忧民,出城所见,看到流民被安置的非常的到位。
    流民们非常的感激朝廷,甚至看到官员们都非常的亲切,这可是很多当官的人心中没有感受过的感觉。
    而这一切的都是唐大儒提前建议的,这就是圣人呀,能掐会算。
    虽然唐大儒一直推脱自己就是看的书多,知道事情就是多那么亿点点。
    文武百官(星星眼):对,对,亿点点。
    ↑↑↑
    司徒皇帝觉得自己的内心已经很坚强,唐大儒那天交代过事情之后,回家休息了两天。
    转头到皇宫之后,又给司徒皇帝说了一个大事。
    吓得司徒皇帝抱紧抱紧自己的被子,他总觉得唐大儒在挑战他的内心。
    这也有了唐大儒再次上早朝的事情,因为灾难的后续并没有彻底完结。
    流民问题不严重吗?
    流民如何安置问题不严重?
    难道要留下流民们在京城外到天荒地老?
    马上就要入冬,下一场大雪,而且有经验的官员看天象所得,今年将会是寒冷之年。
    会比以往早入冬,晚开春,这是怎样的艰苦问题?
    唐大儒可能是天生悲观者,万事都爱想的非常的困难,希望做到万全之策。
    但是他发现司徒皇帝他们似乎并不着急,似乎觉得已经做到了很好。
    而且官员们也觉得他们已经尽到了义务,给吃的,给喝的,流民们都活着,并且他们没有贪污,这是多么大的好事。
    “……”于是唐大儒无语了,他觉得他应该给这些人上一堂课。
    并不是有隔阂,很多事情并不是只发生在穷人身上,贫苦的百姓身体。
    如果真发生了不可预计的灾难,可是只要是人都受灾的!
    于是就有了唐大儒上早朝的事情。
    ↑↑↑
    文武百官整理衣帽,他们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夸奖。
    “诸位爱卿,请听朕一言,唐太傅有话要说,希望诸位爱卿多听,接下来诸位爱卿责任重大呀。”
    司徒皇帝自己都拿出来了小本子,如同四皇子一般开始记东西。
    “臣等遵旨!”
    满朝文武百官看此情景,虽然心中拥有一些疑惑,还是做足了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唐大儒一身紫衣官袍走的出来了,风采依旧,似乎阳光都十分眷恋他的风姿。
    “诸位同僚辛苦了,发生地震,却能安稳住,没造成暴动,功劳全在各位同僚。”
    唐大儒态度诚恳,眼神里都充满了感情,
    所有和他对视的官员都脸上一红,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好,以后还能做得更好呀。
    果然被人夸奖,尤其是被自己的偶像夸奖这件事情,实在是太美好了。
    就在文武百官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时候,唐大儒开始说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虽然灾情刚刚度过,但是泥石流中的秦城,并不能当做不存在。
    还有在灾难区有非常多的老百姓的尸体,还没有落叶归根,没有入土为安。
    不要小瞧这些尸体,也许在冬天这个时节没有造成太大的危险,纯粹是上天怜惜。
    “……在很多书籍当中,都记载着天灾人祸过后,往往有瘟疫。而这些瘟疫是由于天气过热,很多尸体腐烂,导致的病。
    引导流民回故乡,帮助这些流民重建家园,将灾区受灾的百姓入土为安。也是在避难……”
    说道这时,唐大儒环视一周确实看到所有的官员都认真并且严肃的思考这件事情。
    其实文武百官心中也想到了非常多的书籍上都记载,灾后必有瘟疫。
    果然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往往都会在现实当中出现,非常多的文官都已经开始想回去,重新看书。
    四位阁老更是赞叹不已,而且他们也已经想到了,只是不好说出口吧。
    “诸位同僚,吾等在做事时千万不要脱离百姓,在灾难面前不分你我他。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以为自己不会流民就不会产生危险?
    所有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别人提供。想想你家中的仆人,会不会接触到那些流民?
    当真正的灾难传播出来时,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所有的灾难,提前解决掉。”
    唐大儒苦口婆心的劝说,又是举例子,又是借古喻今。
    将每一个人和人之间的闭合,解释的清清楚楚,只要发生灾难,每一个人都不能单独的存活。
    满朝文武官员头一次听到这种闭环理论,听完之后,众人确实是若有所思。
    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仅仅的帮助流民而已,也是在救助自己。
    而且只要想到会有疫情瘟疫发生,这病传起来可不分你我。
    史书中记载着有不少凶暴的皇帝,可能直接就给封城,一把火将城里的里里外外都给烧了。
    以防止瘟疫传到全国各地,只能以少数人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唐大儒一直讲了有半天,半天既讲述了接下来满朝文武要做的事,不仅为了流民,更是为了自己。
    满朝文武大臣都觉得使命在身,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们也必须要好好的干呀。
    ………………………………………
    在唐大儒解释清楚之后,满朝文武,没有任何的推辞之意。
    司徒皇帝直接下旨,不仅受灾地区免收三年的税收,还给予每位流民回家种地的粮食,让他们从现在活到明年秋收的粮食。
    政令一条条下发,文武官员之间相互协作。
    就连武将们也被予以重任,年轻力壮的将领士兵们,接到了皇帝的政令。
    【带着流民回到他们的家乡,帮助受灾的老百姓们入土为安。】
    本来应该驻守着大头兵们,有不少来自受难地区,此时皇上的命令,简直是神来之笔。
    很多最底层的兵,对皇上充满了感激!
    武将们亲自带兵,兵分八路,现在他们是真正的与民同乐的兵!
    流民们都充满了安全感,前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是武装的士兵。
    被夹在中间的流民们开心极了,就这个安全低一点,根本不用害怕,什么打劫的。
    背上重重的粮食,不少的流民身上还有铜板,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看好。
    老百姓们更是感激不已,激动的离开京城之前,冲着皇宫的方向哐哐的磕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百姓们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表示他们对皇上,对朝廷官员的感激。
    因为朝廷不仅让他们能活下去,更让自己的亲人入土为安,这可是生死间的大事呀!
    而这样有情有义的朝廷,老百姓们觉得必须支持!谁敢再在他们身边造谣,他们都得打死了。
    吴村长满怀希望,带着村子里的小孩子们,回家了!吴小二也跟着一同回家了,他要回去帮着自己的父亲,一同将圈子里的后代养大。
    这些孩子都是他们吴家的后人呀!
    有想进村子的百姓,相互约好,大家再重新组成个八姓村,共同生活。
    一路走回去,老百姓们跟着士兵一起干活,一起刨坑,让这些死去的老百姓们入土为安。
    甚至在回去的路上救活了不少人,有一些自己爬出来的百姓,勉强的存活下来了。
    不得不说,人的命真的是很顽强的存在。
    ↑↑↑
    将领们带着兵卒们一路行走,一路救助,接受到了很多村庄老百姓们的挽留。
    兵卒们都年轻力壮,不仅帮助老百姓们入土为安,还帮着收拾村庄,搭建房屋。
    基本上将能做的事情都给做完,让很多老百姓们都心存感激。
    原来村村都养着家禽,灾难中也没将他们带走,等回来时发现不少的家禽竟然溜溜哒哒的自己回来。
    “宰羊,吃肉!!”
    “鸡鸭鹅吃了!!来来来,别客气,多亏你们了。”
    老百姓们毫不客气杀猪宰羊,热情的款待帮助的兵卒
    让这些本来都厚着脸皮的兵痞子们,都有一点不好意思,如果不让他们吃,也许他们偷偷摸摸自己宰了吃,现在亲自做给他们吃,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兵卒们只能在接下来的救助行动中,更加的卖力!
    兵卒们越卖力气,百姓们就越发的客气,形成了良性回循环。
    这让很多的兵卒都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他们真的是在救助百姓,真的是为国为民的兵!
    似乎在这救助的环节中,就连将领们还有兵卒们都有了新的感受。
    ‘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为了苍生,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
    朝中的文官们对于朝政的拨款,还有对老百姓的救助,一点都没有打折。
    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往灾区,更多的物品救助的东西。
    就连很多不是朝堂中的人也受到了启示,尤其是唐大儒的言论传播了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皇朝中还有其他的人士也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环,不想被甩掉。
    于是各种捐赠也参差不齐的出现,谁让唐大儒重点点名表扬了很多富家太太的捐赠行为。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施粥,送衣服,确实在帮助解决了流民问题。
    “只要是对的人,做了对的事情就应该接受表扬!巾帼不让须眉。”
    唐大儒题字,司徒皇帝下圣旨赞赏。
    让一众很多富家太太,甚至是官家太太,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本来就是善心,为家中孩子祈福!没有想到善心有得善果。
    而有聪明的女性,似乎在这种赞扬当中,瞅出来了一点点苗头。
    同时朝中的文官有了一个新的流行模式,那就是看书,唐大儒说什么书籍,他们就找什么书籍看!
    果然受益匪浅,书中自有的道理,他们竟然没有融会贯通。
    书都白读了,唉…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
    地震无情,人有情。
    一个月多的时间,在满朝文武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中了。
    危难关头,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终于在年尾将坏事儿换上了一个句号。
    新年即将到来,新年新气象!希望明年是一个好年。
    唐大儒也很开心,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没有多做休息,终于有休息的时间了。
    唐大儒摸摸自己的脸,他都觉得自己要老了,整天操心操的太多。
    “哎……终于可以休息了……开心呀!”
    唐大儒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悠悠哉哉的喝一杯热茶。
    不过这屋子可真是冻脚脚呀,不停的搓着脚。
    唐大儒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每天干的热火朝天时,还感受不出来寒冷。
    这突然间一停下来,唐大儒就觉得哪儿哪儿都别扭呀。
    特别冷冷冰冰的屋子,就算是点着最珍贵的银丝炭,他也觉得冷!
    身上披着司徒皇帝赐下来的貂皮大衣,唐大儒还是觉得冷。
    唐大儒作为家中的主人,觉得冷还有办法,那就在屋子里多放几个碳盆。
    但是唐大儒总觉得屋子里放碳盆容易二氧化中毒,他还不喜欢放碳盆。
    于是恶性循环,而且被子不是软绵绵的棉被,是一层又一层的蚕丝被。
    嗯……唐大儒又想折腾。
    由于快要过年,唐康柏和唐康柏都赶到京城跟父母拜年,守着父母过新年。
    于是,唐康柏和唐康柏屁股还没坐热,就直接被唐大儒叫过去,各种混泥土。
    “爹,你想干啥呀?我们玩泥已经玩够了。”
    “是呀,你要想做什么东西,母亲那里养了很多的工匠,里边有泥瓦匠,要不要叫过来?”
    唐康柏和唐康柏你一言我一句的说话,玩泥儿都玩不好。
    “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去!”
    唐大儒袖手旁观说道,没错,他不喜欢泥土,他有洁癖,但是他会指挥别人。
    唐康柏和唐康柏相对是一眼,反正兄弟二人被嫌弃的够多,也已经无所谓。
    唐钱氏对于唐大儒的要求,满口答应直接叫了自己手下的工匠,交代好了,听从大儒吩咐,玩泥儿就玩泥儿,那又怎么样?
    唐大儒表示:媳妇有钱,就是让我很任性!
    ↑↑↑
    终于在春节新年前,让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能过一个好年了。
    而所有的官员们也终于得到了封笔,休息的时间。
    一年到头就这么两三天的时间呀,只有这么两三天可以,什么事儿都不管。
    所有的官员趁此机会交好的朋友们相互交流,送送礼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
    满朝文武不约而同的想要登门拜访唐大儒,就算拜访不到,也希望留个好面子。
    但是觉得和唐大儒有交情的人却直接登门拜访了,例如:朕的挚友司徒皇帝,带着四位阁老登门拜访。
    司徒皇帝_?:主要是唐大儒这一言不合直接不上班,真想朕很尴尬呀!
    “挚友啊,你不上班干正事,你在家里玩泥巴?是国家大事,满足不了你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我要发上一章的红包啦。
    还有让我加更的小伙伴。
    我摸摸自己的肝,我觉得够呛⊙_⊙。感谢在2021-06-1022:59:48~2021-06-1123:04: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九曦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藏学、momin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兮兮20瓶;藏学、慕秋chary、纸上的字10瓶;蕤儿、再来一更、白兔糖、和萧、Lyrics5瓶;淇淇、鑫鑫、数猫的豆子、冰叶、爱哭的爱丽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隆庆中兴 一把大狙闯大明 末世:我的列车能无限续接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 囚我三年?当你后爸不过分吧 749局秘闻档案 荒年被流放,我靠白粥榨菜屯兵百万 重回85:假少爷打猎养活全家 刚穿回来我就撞上了国运战场 一品毒妃:重生后嫁给病秧子王爷 寒门差役 种田路上,我用空间娇养亡夫 高武:对比?女帝我也包赢的! 官道巅峰:一篇内参动京华 一人一驴一狗去修仙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神武至尊楚枫苏柔 至尊修罗楚枫楚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