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宫的路上,景然就忍不住伸手摸摸胤禛的脑袋:“这是怎么了?瞧着心情不很好的样子,是你姨父说了什么重要的事儿吗?”
胤禛顿了一下:“和额娘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这事儿有点儿恶心,说了怕脏了额娘的耳朵。而且,这事儿,事关太子,怕是……”
“你额娘什么脏事儿丑事没听说过?来来来,咱们说说。”景然立马来了兴趣,她这段时间可真是闲的发霉了,只照顾小阿哥去了,别说是宫外的消息了,宫里的她都落后了,现在明显是有大八卦听,那自然是要跟上啊。
“之前那凶杀案,其实,是有个人看见了的。”胤禛叹口气:“姨父的同僚,夜里当差,听见有动静就赶过去了,然后就发现有人管正在抛尸,他认得出来是谁家的人。”
景然就皱眉了:“赫舍里家的?”
不等胤禛说什么,她忽然又说道:“你五妹妹,就是僖嫔的女儿,之前说是受了大刺激,所以才丢了魂,你说,是不是也是正好撞上了这事儿?”
那康熙查了这么长时间,查了个什么?连呐喇侍卫都能知道的事情,康熙手底下那么多的能人,居然没有查出来吗?
“凑巧看见的,凑巧认识那下人里面的一个,而且,这人作案,也不可能是在大街上吧?再加上五妹妹自己也不说,赫舍里家的人会自己开口吗?”
凑巧撞上的那个人,就是运气太好了。康熙嘛,估计是从没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过。
“再者,五妹妹也不一定是为这事儿。”胤禛又说道,现下没证据,谁也不能肯定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这事儿,你打算怎么办?”这就是个难题了,不告诉太子,直接和康熙说吧,那太子可能就会因为胤禛是背叛他了。告诉太子,不告诉康熙吧,那康熙心里怎么想?
而且,呐喇侍卫说这事儿,可能也是有几分想护着自己的同僚。这事儿若是捅出去,就这案子的恶劣程度,那同僚怕是会被赫舍里家下手吧?
“自然是要找太子哥哥问个明白了。太子哥哥肯定是不知道这些事儿的,他若是知道,赫舍里家还能这样吗?”胤禛说道,他和太子说了,然后让太子去找康熙。
“行吧,你长大了,做事情有自己的主意了。你想要做的,就只管去做,不管什么时候,额娘总是会护着你的。”景然点头,伸手摸摸胤禛的脑袋:“之前额娘和你说的事儿,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胤禛眨眨眼:“额娘和我说的事儿多了去了,您现在提起来的,是哪一件儿?”
“就是海贸的事儿。”景然说道,伸手戳戳胤禛的脑袋,对他恶趣味的一种报复。再摸摸小阿哥和小格格的肚子,确定这两个睡得安安稳稳的,才继续说道:“你汗阿玛正打算组建海军,我的意思是,你若是……尽量将这海军掌握在自己手里。”
海军刚组建,又是在海上行动,就算是拉拢了,康熙就算是恼怒,肯定也不会太恼怒的。能威胁到京城,威胁到皇位的,还是陆军。
再者,景然是想将这海岛当成自己的退路的,若是能拥有海军,那日后往海上去可就太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新组建的海军,若是想要安插人手,那可就太方便了。不像是现在的军队,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已经有背后的势力了,有做主的人了。
“我想让姨父去。”胤禛沉吟了半天说道:“在京城,姨父的职位怕是就要到头了,现下大清境内几乎是少有战争的,就算是有,也轮不到姨父。若是只停留在京城,以后……”
前途有限。
“但是,巧书姨妈又要管着纺织厂……”胤禛说道,若是巧书和呐喇侍卫一起去,那纺织厂怎么办?再者,巧书管理纺织厂这么些年,能甘心将自己的事业扔下吗?去了外地,那可是要从头再来的。
“这个你不用担心,巧书的本事我是信得过的,我本来也不打算将巧书一直留在京城,京城这边的纺织厂,已经做到了极限了,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
京城内外的妇女,女孩子,想要走到外面的,愿意走到外面的,基本上已经都走到外面了。剩下的,捂着眼睛堵着耳朵不想适应外面的发展的,就是纺织厂办的再好,也引不起她们的注意,也就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白白浪费心思了。
就是巧书,也不知道景然的最终目的。
纺织厂,不过是披着一层外壳。
实际上,景然是在偷偷摸摸的搞妇女解放。京城这边没有发展的空间了,那就只能是往外发展了。巧书是景然最看重的人,是景然的左膀右臂,这种事情,景然也只相信巧书。
“纺织厂这边,巧琴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就给巧琴吧。”巧琴和巧书差不多大,比巧书先一步成亲。现下是管着胤禛那边的事情的。
不过,现下胤禛大了,这些个大宫女,就能腾出来几个了。
胤禛也点头:“我往日里听着巧琴的意思,也很羡慕巧书。她自己也是好学,请了人自己学读书认字呢。”
景然点点头,这些事儿,回头找巧书和巧琴说就成了,不是什么大事儿。
倒是海军的事儿,胤禛还需要多谋划一番。呐喇侍卫是明面上的人,这暗地里,也要有人手安排才行。他的哈哈珠子,他的伴读,还有亲戚——嗯,想到个人选。
“你小舅舅?”景然惊讶的问道,说实话,要不是胤禛提起来,她记忆里,都要将这个人给扔到太平洋去了。
“正好小舅舅是学武的,也并没有参加宫里的侍卫选拔,也没有报名去军营中。”胤禛笑着说道,他挑了挑眉:“外祖母若不是在外地,怕是早就找上额娘你了。”
找景然做什么?
找她给小胖子一个差事。小胖子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半大少年了,也该成亲了。俗话说,成家立业,成亲之后,就是该当差赚钱养家糊口了。
所以,感谢乌雅宝柱还在外地,继母也赶不回来,否则,景然就没有清净日子过了。
“不过,若是额娘说小舅舅不能用……”胤禛是个贴心好少年,还惦记着外祖母是继室,对年幼的额娘很不好的事儿。嗯,小心眼,多少年的事儿了,景然都不提了,他还记着呢。
“你小舅舅那人,也就是骂骂人,动手打人他是不敢的,你大舅舅又不是个瞎子。”就小胖子,男孩子,继母再怎么护着,还能拦着当哥哥的教育弟弟?
长兄如父,哪怕乌雅宝柱还活着呢,博古也是有教育弟弟的权利的。
“再者,你外祖母这些年,过的也不是那么如意。”到底是年纪大了,再加上早些年没能力保养,现下就算是有钱了,也难以恢复年轻时候的状态了。
而乌雅宝柱呢,中年迸发了事业上的第二春,意气风发。虽说在博古和那拉氏的监控下,也搞不出来什么过分的事儿来,但是,买个丫鬟什么的,也都是小事儿。
景然没查过手,她本身就厌恶这种事儿,她怎么可能会亲自去弄这些个乱七八糟的?
她甚至还提醒过乌雅宝柱,但是,她一个当闺女的,也不能明着说让乌雅宝柱别搞那一套啊。所以,就算是府里还是继母一个人独大,但实际上,乌雅宝柱对她,也不过就是顾忌儿女的脸面而已。
继母日子过的不好,景然心里的怨气,也就没那么多了。
“你回头见一见,若是觉得他能用就用,很不必顾着点儿血脉之情。”景然笑着说道,但顿了顿又提醒道:“人人都知道你和乌雅家的关系,若是做的太特殊,会被人非议,你小舅舅那边,也不用太特殊对待。”
胤禛点头表示自己有分寸。
马车到了宫门口,娘儿俩个也就不说了。
赶马车的车夫是另外一个永和宫的侍卫,忠心也是没的说的。
小格格又在永和宫住了两天,确定不会复发了,就被太后接走了。小阿哥则是被景然压着开始启蒙了。
转眼间,章佳氏就生了。景然作为一宫之主,从头陪到尾,然后,头一个见了章佳氏生的小阿哥——唇红齿白的,是个英俊的小阿哥。
又过了两天,朝堂上出了大事儿。
赫舍里家,索额图的亲弟弟的嫡幼孙子,居然是京城几个凶杀案的凶犯。
这个人,是五格格的亲表兄。
事情也就和景然当初猜测的一样,五格格是偷偷的撞上了什么情况,被吓住了,然后回来之后就自闭了。等这案子查明了,康熙亲自去了僖嫔那边一趟。外面只听见五格格一声尖叫,反正是没人能进去看的。
这事情实在是太恶劣了,所以僖嫔的亲侄子,就被判了死刑。秋后处斩。
僖嫔因着这个,连着一个月没出门。她也不见外人,赫舍里家的人递牌子进宫她也不见,一个是没办法求情,她自己了解康熙,一旦做了决定,任谁说,都是不会改变的。更何况,她也不是宠妃,康熙现下,几乎两三个月都是不来她这边的。
之前也就是因为五格格,才多来了几次,她有自知之明,她影响不了康熙的决定。
一个也是因为有些迁怒,和赫舍里家比起来,五格格对她更重要。为着赫舍里家的事儿,吓着了自家闺女,僖嫔心里不是没有怨气的。
就是太子,也没开口为赫舍里家求情。
等僖嫔再带着五格格出来走动的时候,都已经是快是秋天了。
“也没别的地儿去,想来想去,就来了娘娘这儿。”僖嫔笑着给景然道谢:“若不是胤禛阿哥,这事情怕是不会那么容易解决,那说不定五格格真要……”
失魂的时间长了,说不定人就真成了傻子了。
光是这一点儿,僖嫔都要好好谢谢景然了。
景然倒是不在意:“也不是胤禛的功劳,就算是没有胤禛,这事儿迟早也是要爆出来的,五格格自有福气,肯定会好转的。不说这个,你看十四阿哥,是不是很可爱啊?”
十四阿哥就是章佳氏生的孩子,按照排行,是十四。
小孩子可可爱爱,正躺在婴儿床上吐口水泡泡。
章佳氏坐在一边扒着婴儿床看,眉眼都是温柔的笑意。她伸出手指让小阿哥来抓:“七阿哥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嗯,小孩子都这样,胤禛小时候,还更调皮呢。”景然笑眯眯的,又指点章佳氏:“他这个月份儿了,你可以试着让他多趴趴,锻炼一下脖子,还可以拉他的小腿儿让他学翻身。”
章佳氏头一次得孩子,精贵的不行,生怕累着孩子了,进进出出都是抱着的。也是孩子天生脾气好,睡觉的时候倒也安生,否则,肯定是要养出来个爱哭鬼的——不抱就哭。
章佳氏笑着点头应了,僖嫔也凑过来说一些养孩子的话:“别让他眼睛对着太阳,这样对眼睛不好,小孩子,眼睛嫩。”
景然笑着问五格格:“要不要出去玩儿啊?找你七妹妹去。我们说这些话题,你听着应该是挺没意思的吧?”
五格格一个没成亲的小孩子,自然是对养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闻言就看僖嫔,僖嫔很愿意她多走动走动呢,就摆手:“去吧去吧,不过,别耽误了太后老人家休息。”
五格格就应了下来,带了人往太后那边去了。
僖嫔又问景然:“没打算再怀一个?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免得到时候,想生都生不了。我现在啊,就特别的后悔,我若是多几个儿女,能和小五做伴儿……”
也不至于让小五经常出宫了,然后遇上这种事儿。
僖嫔这话,景然是不赞同的:“就算是不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不照样是亲生的兄弟姐妹吗?有哪儿不一样了?也就是你之前太小心了,你若是让五格格多和六格格她们相处,也就没事儿了。”
五格格虽然也住公主所,但因为僖嫔很少承宠,只要是康熙不来,她就留五格格在自己宫殿里住。所以哪怕是同住在公主所呢,五格格和其他人相处的时间,也并不很多。
僖嫔有些尴尬:“这不是,只有一个吗?”
当年生孩子坏了身体,现在都养不好,她自己也断了生孩子的心思了,而且,有五格格这么个亲闺女在,她也不想抱养别人的孩子,赫舍里家也不允许她养别人家的孩子。
“越是只有一个,你才越该是让她自己多和人相处,否则,她总有嫁人的一天的,到时候你怎么办?跟着她走吗?”景然不客气:“到时候你舍不得,她离开你也什么都不会,你们母女,可怎么办?”
僖嫔抿抿唇没说话,章佳氏打圆场:“线下也不晚,五格格还有两三年才嫁人呢。”
景然没做声,两三年,看着长,可实际上,一转眼也就过去了。
等散了,她自己也就开始惦记起自家茉雅奇的学习了——天花都种过了,玩闹的年纪也该过去了,现下,该好好学习了。
她教导过三格格,所以是十分有经验的。
头一天就带着小格格做实验,可是,也不知道是哪儿出了差错,小格格虽然对这些个能变化的东西挺好奇的,却没有深究的心思,打个比方的话,那就是个看热闹的。
看完了,也就没了。
景然拿出来的那些数理化的课本,小格格看了一上午,倒是坚持住了,还坐在那儿,就是有些东倒西歪的,看的犯困了。
两三天之后,景然就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和三格格完全不一样的小公主。
看数理化会犯困,但是看诗集就很有精神头。对化学小实验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什么物理知识,倒是更想学弹琴,也喜欢拿着颜料笔涂涂画画。
三格格是个理工女,这个小格格,就是个天生的文科孩子。
景然不得不放弃了之前的教学计划,重新调整,准备培养出来个才女。
“诗词歌赋是要学的,琴棋书画是要学的。”她列出来一个长长的单子,但是又有些发愁——其实,在她看来,作为一个公主,成为文科生其实是很吃亏的。毕竟这个年代,不讲究什么就业前程。
所有的女孩子,在到了年纪之后都要嫁人,嫁人之后都要管家,管家理事,最好还是理科生啊,文科生就略有些吃亏了。
当然,这不是说文科生连算账都不会,文科生还是要学数学的。
可这个年代的文人,太感性,这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娘娘为这个发愁?”和章佳氏闲聊的时候,景然就将这烦恼说了说,章佳氏笑着摇头:“娘娘现在想这些,未免太早了些。小格格现下才几岁啊,要嫁人,还不得十年之后?”
“若是小格格实在是不喜欢学这些,到时候娘娘挑一些机灵的宫女,让她们去学。”章佳氏给出主意,景然摇头:“谁会都不如自己会,就算是丫鬟婆子,也是人,也不能确保一辈子都会忠心。”
再者,清朝的格格,出嫁之后,大多是会被陪嫁嬷嬷给拿捏住的吧?她看小说都是这么写的,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她得先杜绝了这种可能啊。
“那娘娘也不用发愁,格格别的不说,算数还是可以的吧?”章佳氏挑眉:“只要这账本算的明白了,别的方面,那些下人就没办法欺瞒了。”
“再说了,一个不忠心,两个不忠心,还能所有的人都不忠心吗?”出嫁的公主,还有自己的侍卫队呢,丫鬟们背叛了,能连侍卫队也跟着背叛吗?
就算是丫鬟侍卫全背叛了,那景然,就每一年,都不会让人去探望女儿的吗?
若是不受宠的公主,确实是有被拿捏的嫌疑。但是,小格格是太后养大的吧?说是千娇万宠都不为过,德妃又是宠妃,胤禛又爱护妹妹,他们会在公主出嫁之后,就再也不闻不问了吗?
所以,章佳氏是真不理解景然在操什么心。
景然自己也觉得自己可能是更年期……啊呸,她还不到三十呢,狗屁个更年期。肯定是因为最近太闲了,闲的要长毛了,所以才想东想西想太多。
算一算时间,康熙是什么时候不让她再插手外面的事情了呢?有一年多了吧?
她当真将自己只看作是后宅争宠的妇人了吗?
不行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不然,她就真成了这样的人。这样一来,她可就彻底废了。景然知道,自己穿越之后最大的金手指,就是她后世的见识,后世的知识。
可有句话怎么说的,一日不练就手生,她从康熙说了那样的话之后,就再也没怎么翻看过理化书了,那时间长了,这些知识,她是不是就要遗忘了?
她为什么非得迫切的想要小格格也来学这些呢?
是不是下意识的,她觉得自己快要忘记了,想要找个渠道来复习一下?
这样想着,之前在心里莫名其妙蹦起来的那一根线,忽然就放松了下来——只要找到了症结,想要改善,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吗?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就不是小格格学文学理的事儿,而是她自己要不要复习功课的事儿。
“太后娘娘,我也是问了这么些年,才知道茉雅奇想学点儿什么的。”她雷厉风行,立马就找上了太后:“我想请专门的先生来教导她,学成什么样子呢,我也没太大的要求,就只盼着她有点儿事情做,大姑娘了,也不好整日里疯跑了。”
太后笑道:“胡说,我们茉雅奇,是最文静乖巧的孩子了,哪儿有疯跑?不过,既然她喜欢学,那哀家就为她请先生。嗯,回头多请几个,正好三格格没嫁人之前的先生也都还在,问问小五小六几个,看谁愿意跟着去学。”
太后立马盘算开了:“还得准备个专门的学堂,我瞧着如意馆那边就不错,你觉得呢?”
看景然点头,一拍手:“那行,回头我就问问皇帝去。”
“每天只坐着看书写字也不好,要不然,再请个骑射师傅?咱们大清,马背上的天下,总不好咱们的公主,连骑马射箭都不会吧?”景然趁机夹带私活,太后对这话是特别赞同的,她进宫这么些年了,没别的,就特别想念在草原上骑马的自由日子。她过不了这种日子了,总得让她的孙女儿,也能有一天,驰骋在那大草原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