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家谱这事儿可就严重多了,真上了家谱,日后巧书就是德妃的亲妹妹了,是乌雅家的人。说句不好听的,日后乌雅宝柱若是出了事儿,正正经经的,巧书也能得一份儿乌雅家的财产的。
太后有些惊讶,好一会儿才说道:“你想好了?”
景然笑眯眯的点头,自然是想好了的,她现在想想,皇家公主这个,是真的没办法了。一个是康熙不在京城,太后向来少有出面主事儿的事儿,人也不愿意出面。二来,巧书虽说在她看来是有大功劳的,但是在太后和康熙心里,怕是这功劳,更多是属于三格格的。
再者,成了皇家公主不一定好。就像是当年顺治收养的汉家公主,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谁知道呢?巧书这身份,连正经汉人女子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呢。
景然笑着说道:“本来这么些年,我也是将她当妹妹的,现下,眼看着她这年纪也该嫁人了,若是有个正经体面的身份,将来风风光光的出门做个正头娘子,那这一辈子,我也算是对得起她了。只是这事儿,得有个中间人来安置。”
也好昭告天下,办的隆重些,就越发的显得乌雅家看重巧书了。
太后一挑眉:“所以,你让哀家来出面做这个中人?”
景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娘娘辈分高,又德高望重,若是能有娘娘出面为我们做中人,那事情肯定会很顺利的,到时候,让巧书给您置办谢礼,我乌雅家得了这样的好女儿,也该谢谢太后娘娘的。”
这是好事儿,积善行德的,能让个好女孩儿有个好出身,将来有个好婚姻,惠及好多人的事儿,太后没有推辞的,当时就应了下来,又急急忙的找人来算好日子,又让人去请了巧书进宫。
巧书才出宫呢,忽然又被宣召进宫,还有些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等听说是要去太后那边,就更是迷茫疑惑了——她和太后,好像向来是没什么来往的吧?
眼瞧着进去了,德妃也在,巧书那一刻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是安稳下来了——不管有什么事儿,只要有景然在,她就是不怕的,娘娘是当真做到了她当初说过的话——她这主子,是从不会将人推出去当枪或者挡枪的。
“太后娘娘,德妃娘娘。”行礼问安,巧书规规矩矩的。说实话,能通过小选留在宫里的,相貌至少是个端正。再加上身条好,看起来都是个不错的小姑娘。巧书呢,和别的丫鬟还不一样,她早早就出宫去做管事儿的去了。别的宫女呢,要听主子的话,不管怎么挺胸抬头,都有一种畏畏缩缩的感觉。
可巧书,大大方方,十分自信,看着也眼睛里有光亮,神态里有气势。
光是这头一面,太后就觉得,这姑娘不错,难怪是德妃看重之人呢,就冲这一身的神态,做了乌雅家的姑娘,也是不会辱没了乌雅家的。
于是,太后就将这前情后事给说了一遍儿,笑眯眯的问道:“你这姐姐有心,你呢,愿不愿意做乌雅家的姑娘呢?”
巧书眼眶瞬间就哄了,转头看德妃:“娘娘,娘娘我……”
德妃摆摆手:“什么大恩大德的话可不要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性子,我若是没有这心思,谁来逼迫都不行,我既然有这心思,那我就是真心喜爱你的。你且说一句,愿意还是不愿意?”
巧书连连点头,她自然是愿意的。但是,她又略有些犹豫,她这出身……万一以后有人借此说娘娘些什么呢?
“你怕什么?出身又如何?英雄不问出处。”景然笑眯眯的,包衣怎么了?包衣也不是不能做官,那先帝的时候,不也有包衣做到了一品大臣的位置上吗?现在,乌雅家也已经改换门庭了,虽然还是包衣,但博古已经是五品官了,他们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所以包衣什么的,从来都不是问题。
景然这样温和,这样坚决,巧书根本不带犹豫的:“那我愿意,我愿意叫娘娘一声姐姐。”
太后在一边笑道:“好好好,这可是大喜事儿。哀家这也算是见证了这好事儿的发生,你们且等着,打铁趁热,我这就找了乌雅家的人来问。咱们呢,早早将这事儿给办妥当了,也好早些给巧书说个好人家。”
有景然之前那句正头娘子在前面,太后也根本没想到让巧书当个什么侧室姨娘。
那拉氏进宫的路上,就有李嬷嬷将这事儿给她说了一下。那拉氏对此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乌雅家能有现在,六成是靠的德妃,虽说博古能做东西,但是,这天底下,会做东西的多了去了,哪个和博古一样,就等得了皇上青眼呢?再者,当她不知道呢,博古做的东西,多是得了德妃娘娘的提点的。
所以,别说是德妃想认个妹妹了,就是德妃想给博古认个女儿,她那拉氏也得欢欢喜喜的拉着那姑娘喊一声好女儿。那拉氏别的没有,眼色是很有的。
她肚子大了,也很有些不好行动了,太后体贴,知道她这是双胎,特意让人弄了软轿在宫门口等着,一路是抬到了慈宁宫,然后才在丫鬟的扶持下下了轿子进了门。
双方都有意思,太后很快就定了好日子。
乌雅家那边摆酒请客,巧书特意穿了新衣服,跟着那拉氏前前后后的认人。中途,德妃特意让人去给巧书送了贺礼,让人知道这是景然自己的意思。
太后那边,也少不了一份儿贺礼。都惊动太后了,那巧书的身份,自然也是有很多人要重新掂量一番了——不能真当丫鬟看了,得正正经经当成乌雅家的姑娘看。
这岁数,也不小了,怕是要说人家了吧?这样一来,不少人家都动了心思的——能巴结上德妃,又能娶个有钱的金娃娃,这事儿怎么算怎么合适啊。
就算是年纪略微大点儿了,那也不要紧,孩子要是不喜欢,回头可以纳妾嘛。九成九的人家都是这样想的,还有那一小部分,就是想娶个二房的,或者是娶个继室过门的。
这些,那拉氏都在景然的授意下给推了,只说巧书已经在相看了,不敢耽误别人家儿郎。
一家有女百家求,这求婚的盛况,还是让呐喇侍卫着急了。他倒是知机,知道这事儿是谁更能做主,就一早跪在了永和宫门口。
景然正在和胤禛说今儿的功课呢,听见也不说什么,只让跪着就是了。反正这天儿,也冻不着,多跪会儿就当是站军姿了。再者,轻轻松松就将媳妇儿娶到手,这日后万一不珍惜了怎么办?
胤禛倒是好奇的很:“那我以后要叫巧书姑姑?”
“叫姨妈。”景然纠正道,胤禛脸色微微红:“我知道,我就是不小心说错了,那我以后,是不是要叫他姨父?”
“还不一定能成呢。”景然笑着说道,伸手摸摸胤禛的小脑袋:“时候不早了,你先去做功课,做完功课咱们去小乐园玩儿。”
胤禛已经很久没去小乐园了,因为小乐园的修建并不算是特别麻烦,东西也不费钱,也不需要什么秘方之类的,简简单单看两眼,回头就能找工匠去做了。所以宫里刚开始建成那两年,还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去,可时间长了,宗室人家,大户人家,慢慢就普及开了,各家孩子也不少,自家弄一个更方便。慢慢的,宫里这个就闲置了。
胤禛倒不是喜欢去玩儿,只是景然陪着,他就高兴了,忙不迭的点头:“那我快写,额娘你等我一会儿。”
景然笑眯眯的应了下来。
也是凑巧了,胤禛这边刚去写功课。那边,康熙悄无声息的出现了——他原本是御驾亲征,只上个月战报上才写了佟国纲战死,此次大清这边是险胜的消息。但也并没有说康熙什么时候回来,景然一直觉得是要再等等的,完全没料到,是已经偷偷摸摸的回京了。
而且,进宫居然也没惊动人。景然看见康熙的时候还差点儿以为是见鬼了呢。
“外面那是怎么回事儿?”康熙脸色有些不讨好,略憔悴,还有些发白。景然忙请了他坐下:“是求娶巧书的,不过我想看看他那决心,就暂且没搭理。皇上回宫的消息……”
康熙摆摆手:“大约一会儿就有人知道了,若是有人来,你且先拦着,朕先休息一会儿。”
说着话都有些睁不开眼睛了,景然赶紧将人扶到床上去。然后轻声问梁九功:“皇上这是……”
“皇上身上有伤,不想惊动旁人,又必须要休息。”所以,才悄悄的进宫,然后来景然这边休息一会儿。惠妃那边他不想去,宜妃那边有孩子,荣妃那边太吵闹,钮祜禄贵妃年纪小担不住事儿,所以思来想去,也就只能是来德妃这边了。
“有伤?”景然吓一跳:“可有让太医看了?”
梁九功点点头:“太医已经包扎过了,娘娘不用担心。”
景然应了声,想了想,吩咐了梁亭去将呐喇侍卫给赶走:“就说本宫这里暂且有事儿,他若是有心,先去求了巧书的应答。巧书是什么意思,本宫这里,也就是什么意思。”
梁亭忙去了,景然又回头去内室。见康熙睡着,就轻手轻脚的帮他脱衣服,然而康熙实在是惊醒,这边景然刚拉开衣襟,那边就迅速拍到了景然胳膊上,那力气大的,差点儿没将景然胳膊给拍肿了。
景然龇牙,索性不管了。但起身吧,又实在是……算了,看在他以往对自己也算是不错的份儿上,就帮帮忙吧。抬胳膊,翻身,反正很是艰难,也总算是不负努力,将衣服给脱掉了。
外面很快就传来通报声,说是宜妃娘娘那边来了人。
景然大大方方的去打发,就说康熙在睡觉,康熙是真的在睡觉,又不是她骗人了。
来来回回,五六拨,太后那边也让人来问了。还有,宣嫔那边。不过和别人不同,宣嫔是亲自来的,看见景然的大肚子就笑道:“还是头一次见你这样的孕妇呢,这肚子也和别人不一样。”
景然嘴角就抽了抽,这话怎么接呢?问问和别人的哪儿不一样?
“皇上真在休息,你若是想见皇上,不如等皇上醒过来了?”她重复说道,宣嫔摆摆手:“我不是来见皇上的,我是来看看你,皇上刚回宫就先来你这里,可见你果然受宠,我之前就没有猜错,那你在这宫里,是不是挺招人恨的?”
她冲景然抛个媚眼:“你看看你这人,我说和你合作,你还非不要。单打独斗很好玩儿的吗?再说,你是怕我抢了你的宠爱吗?你且放心,我还看不上呢。”
景然往内室看了看,康熙正睡着呢,这里的谈话,应该是听不见的吧?
“没有针对,我和宜妃惠妃还有荣妃她们,都好着呢。”景然耐心的说道,是真的好,不是随口说的。至少她的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了,宜妃的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了,荣妃的孩子也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了,都还长大了。
所以,从这方面说,那是真的挺好的,至少比先帝的后宫要好很多。
她有点儿摸不清宣嫔想做什么,就将话题给扯开了:“你不是说你进宫是有别的目的的吗?现在做成了吗?你查到你姐姐的死因了吗?”
宣嫔摇摇头,时间太长,她连当年伺候她姐姐的人都没找到呢。她找德妃,也是真的想求合作——就德妃现在的地位,想找几个十来年前的宫女嬷嬷,应该是很容易的吧?
可是,进宫之前,她就和德妃谈不到一起去,德妃也坚决不愿意和她合作。现在,她没有筹码了,德妃估计就更不愿意和她合作了吧?
宣嫔想东想西的,景然却是端茶准备送客了:“皇上要休息,我怕是没空招待您了,什么时候有空了,咱们再一起喝喝茶,说说话好了。”
她原以为宣嫔还是会厚着脸皮呢,但是没想到,这次,宣嫔干脆的很,直接就起身了:“那我先告辞了,回头等你有空了,我再来找你聊天儿。”
宣嫔走的干脆,景然却是有点儿回不过神来了——这就走了?
还真是走了,不拖泥带水。景然晃晃头,将各种奇怪的思绪给扔掉,然后就吩咐人去准备东西了,热水要有,一路奔波,等康熙醒过来了,肯定是要洗澡的。点心要有,也不知道上次吃饭是什么时候了,就是康熙不吃,那胤禛做完了功课总还是要先垫垫肚子的。
白开水也得多准备些,口渴的时候,还是白开水最解渴了。
还有得准备伤药,纱布,棉球什么的。
她又去问了梁九功,之前给康熙看诊的太医是哪个,现在再将人给叫来,等一会儿康熙醒过来了,得重新把脉。
忙忙碌碌的,然后一等,就是大半天。一直到晚上,宫里都安静下来了,连胤禛都匆忙吃了一碗面去休息了,康熙才慢慢悠悠的醒转过来。
景然忙端过去白开水,康熙什么话也没说,一碗水先进了肚子。润润喉,正要开口,那边景然给他后背塞了个软垫子,然后将人按下来靠躺在上面,再一转头,招呼个太医进来了。
说实话,现在景然在太医院的面子,那几乎是比康熙的还要大了。因为她之前提供的听诊器,实在是太有用了。太医院有的是人才,已经有人利用杜仲作出了橡胶圈,橡胶的管子,整个听诊器已经很接近现代的那种了,就是原料商还略有些诧异。
但是这个程度的,已经是很震惊太医院了——效果和当初的显微镜几乎是差不多了。
想想康熙这个主子能给太医院提供什么呢?钱财,药物。但是,景然能给太医院提供什么呢?改革!可以说,这两个东西的出现,是改变了医术在历史上的发展,效果就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差不多了,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事儿啊。
所以,景然在太医院的面子,是真的不小的。
那太医进了门行了礼,一句话也不说,就先开始给康熙把脉了——气血不足,身体亏损,身上有伤。再一挥手,两三个方子就开好了,一个是长期服用的,至少得一个月,是调理身体的,一个是伤药,往身上涂抹的,另一个是短期用的,先将伤口给调理好了才行。
“皇上可听见了?”等那太医走了,景然才过来将康熙给扶起来:“得好好休养呢,至少得躺着两天,伤口长好了才能骑马射箭。”
康熙笑道:“朕哪儿有空躺着?外面都是事儿。”
“皇上那么多儿子呢,哪个不能为皇上分担了?”景然没好气,大阿哥这次都跟着出征了,太子这年岁,也该入朝了,三阿哥若是努力一下,说不定也能跟着去上朝。这么多人,哪儿就非得康熙一个人顶上去呢?
康熙摇摇头,再一眨眼,景然手里就多出来一碗粥——就白粥,受伤的人了,还想要吃多好的?不利于伤口的恢复,所以,还是简简单单的好。
康熙也是无奈了,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碗白粥吃完,又被景然给撤掉靠枕,只能在床上躺着了。
康熙和景然说好话:“朕躺了大半天了,这会儿是躺不住了,太医不也说了,走动走动对伤口也有好处的吗?”
“太医说的是长好了之后,你这才刚换了药,还是先歇着吧,我知道皇上事情多,皇上忙,所以我也不说让皇上休息个两三天了,就一晚上,今晚上休息好了,明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也不拦着了。”景然说道,就坐在床边不起来,康熙就是想下来都没办法。
“这几天,宫里如何?”实在是没办法,康熙轻咳了一声问道。他睡了大半天了,这会儿也不困,不能起来走走,也就只能是没话找话说了。
“好着呢,惠妃娘娘着急给大阿哥相看,钮祜禄贵妃也不爱出门,宜妃姐姐有子万事足,荣妃姐姐也还忙着给三格格挑人家呢,不过,现下还没挑出来最合适的。”
挑着挑着,荣妃的要求就忽然多了,一开始还只是人品端正,相貌端庄,有上进心,家世不错。后来就又多了妯娌和睦,婆母和善,家里没有不听话的小姑子,兄弟友爱,反正乱七八糟的,恨不能给三格格找个样样都好的人选。
可这世上,哪儿有样样都好的?
“我也挺好,认了个妹妹,就你刚才进来看见的,就是想求娶我妹妹的。”景然笑眯眯的说道,别的康熙不感兴趣,毕竟都是常态,见怪不怪了。就是景然这个妹妹,他倒是好奇了:“妹妹?哪家孩子?”
“您也认识的,就是巧书那姑娘。”景然笑眯眯的,康熙还是回想了一下才想起来的,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啊,那倒是很不错,将来若是出嫁,朕定会看你面子,多给她几分脸面的。”
景然笑了笑没说话,哪怕是看三格格呢,这份儿脸面康熙也得给。
“皇上是怎么受伤的?”轮到景然发问了,从草原到京城,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没长好?不应该啊。而且,康熙一回京,先到这边这事儿,也实在是太奇怪了。
康熙摇摇头,伸手摸摸景然的脑袋:“不要问,你啊,安心养胎就是了,外面的事情不要多问。”
好吧,不问就不问。
“我上次和皇上说的修路的事儿,皇上还说耗资巨大,现下啊,博古可是做出了一些好东西呢,用这个修路,那可是大大的省功夫了,而且吧,这东西用着方便,我瞧着用途也是挺多的,像是修筑河堤什么的,皇上回头要不要看看?”
景然笑着说道,若是巧书出嫁之前,乌雅家能再上一层楼就更好了。
“什么东西?”康熙果然是个很感兴趣的,景然就说了,那东西叫水泥,像是面粉一样细腻,加上水和泥沙,晾晒一天,就坚固的像是石头一样,水火不侵。
修路,修建堤坝,修建城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水泥做不到的。
景然越是夸赞,康熙就越是心痒痒,恨不能立马起床去看一看,见识一下,然而,被景然守着,别说是去看一看了,连起床都不能呢。
于是康熙只能尽量的先转移注意力:“我刚看见太医脖子上挂着一个东西,那是什么?我一段时间不在京城,京城这是又开始流行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吗?”
刚才太医诊脉,用这个听胸口,他其实是略微猜测一些用途出来的,但具体是什么,还真不知道。
景然又给他讲解,说得自己口干舌燥,其实她这会儿已经有些开始犯困了,她是孕妇,本来就容易犯困。忍不住偷偷的打个呵欠,康熙看的是又怜又爱,抬手拍拍床边:“你坐着多累啊,来来来,躺着和朕说。”
景然也不客气,肚子太大了,坐的时间长就总觉得腰酸背痛的,能躺着当然是躺着更好了。
然后,就在谈话中,景然睡意上涌,慢慢的就给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睁眼,康熙已经走了。人是皇上,真要去哪儿,景然能拦得住?她也不在意,康熙就历史上康熙那岁数,也很够的了。
接下来的日子康熙是忙得很,要给立功的大臣们分奖励,要处理之前朝堂上留下来的事情,还要安抚后宫一众女人,还要出现在外面给百姓们展示一下他身体没问题,还能长命百岁。
颁金节过去天气就开始有些冷了,然后,景然就发动了。
她这是第三个了,原本大家都以为,会生的十分容易的,这会儿的女人都这样,生的多了,到后面,也就越发的有经验,知道该怎么用力气,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大多会比之前更容易。
可是,也是景然运气不太好,中间就难产了,孩子的脑袋太大,卡住了,生不出来了。
谁也不知道孩子会脑袋大啊,景然生怕孩子太胖,后期还没敢吃太多呢,结果,身体不大,脑袋倒是大了。她在里面疼的骂娘,外面康熙着急的来回转悠。
胤禛和小格格年纪小,不能来这边等着,所以只能在太后宫里着急等待。
“若是……”康熙看着房门,听着里面低哑的痛呼声,咬咬牙:“保住大人。”
惠妃略有些不赞同,本来想说点儿什么,但是看看康熙的脸色,张张嘴又闭上了——皇上自己的子嗣,他自己都不重要,别人能说什么?万一德妃真出事儿了,那康熙心里不得记一辈子?
李嬷嬷握着景然的手:“娘娘,再用力,您可不能晕过去,您想想您肚子里的孩子,小阿哥还没见过外面的天日呢,您想想胤禛阿哥,您想想小格格。”
想什么呢?胤禛反正已经开始上学了,又有太子照顾着,又有康熙看顾着,只要日后不犯错,就不会有事儿。再者,天定的皇帝,有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小格格,她记得历史上,太后的年纪是很长很长的,太后是肯定会庇佑自己养大的孩子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又不是天上的神佛,什么都要管对不对?她真的有点儿累,她太疼了,她想放弃了。万一,万一就能回去了呢?
“娘娘,不能睡。”李嬷嬷掐她人中,景然一个激灵,又睁开了眼睛。
“娘娘,您得为肚子里的小阿哥想一想,这一出生就没了娘,皇上会如何看他?胤禛阿哥会如何看他?别人会如何看他?”李嬷嬷又说道:“您就算是能舍得下其他,您舍得下孩子吗?”
有什么舍不下的?景然都想笑了,他们没了娘,那不是还有爹的吗?
“不是所有人都和太子一样的。”李嬷嬷说道,太子,什么太子?景然想着,就又有些清醒了,对了,太子是被废了,被圈禁了。若是太子有亲娘,不一定会是这么个下场对不对?
“景然,朕命令你,不许死!”她正模模糊糊的想着,就猛然听见外面的声音,康熙像是有些气急败坏,景然甚至迷迷糊糊中还在想呢,这个男人,这是头一次在她面前发火吧?
“朕命令你活着,你得好好活着!”康熙又在外面说道,景然有些不服气,凭什么你命令我活着,我就得活着呢?这狗男人,我活着的你时候你逞威风,怎么我要死了,你还是要逞威风呢?
“景然,你若是走了,我就让人将胤禛送出宫,我就现在给小格格定一门亲事,我就,我就……”康熙在外面继续说道,景然有些恼恨——以前白说了不成?女孩子早结婚不好,不好!
“娘娘,对,就是这样,用力,用力!”接生嬷嬷喊道,景然气的脑瓜子疼,然后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德妃娘娘是活菩萨,民间百姓都为您祈福呢。”
民间百姓和她有什么关系?她连儿女都快顾不上了呢。
“娘娘,含着。”有人往她嘴里塞东西,景然也不想睁眼看,但是东西到了嘴里,她就觉得自己身上忽然生了力气了。
“宝贝儿,做事儿要有耐心,要有毅力,你自己决定了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闺女,我知道跳舞辛苦,可是,人生在世,做什么不辛苦呢?你若是现在放弃,你之前那十来年的汗水,是不是就白流了?”
“妹妹,你看,音乐会的门票!你最喜欢的歌手的!哥哥我是不是特别给力?”
“多谢妹妹给宝宝买的礼物,他们都可喜欢了,对了,妹妹有没有喜欢的人?可要抓紧了啊,趁年轻好结婚,趁年轻好生孩子。”
她听见许许多多的声音,景然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些声音吵的她都快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了。难不成,她这是回来了?
“景然!”正想着,外面惊雷一样的声音,还是康熙。他的声音太大,甚至还将别的声音给撞碎了。
景然猛地一激灵,然后就听见有人说道:“恭喜娘娘,恭喜皇上,小阿哥平安出生了。”
然后,是孩子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景然很累很累,她甚至都来不及去想自己这会儿怎么了,反正,下意识的就觉得,现在没事儿了,能睡觉了,于是,眼睛一闭,整个人就陷入到了黑沉的梦乡里。
康熙先是问了太医,太医赶忙进来把脉。
这生完孩子的头三天,是最要注意的时候了,就怕出现大出血之类的情况。所以康熙也没着急走,就留在暖阁那边等着,果不其然,到了半夜,伺候景然的巧兰就急急忙忙的出来请接生嬷嬷过去了,说是景然大出血。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一定要保住德妃的性命。”康熙站在床边,脸色黑沉沉。太医们又开方子的,有给扎针的,接生嬷嬷们也进进出出——民间法子,出血了得堵住,得用草木灰。
幸好,这法子被拒绝了。
也幸好,景然命不该绝,在太医们忙忙碌碌两个时辰之后,天色微微亮的时候,总算是停住了出血,命是保住了。
但是,生一场孩子差点儿要了命,太医还是多叮嘱了几句,比如坐月子的时候要注意,比如日后要好好修养,比如,三年之内最好是别生孩子了。比如,同房这事儿,最好也是一年之后吧。
康熙也不缺人伺候,所以太医说这话的时候是完全没想别的的。
景然是一直昏睡了三天才醒过来的,一醒过来就觉得肚子要造反了,那咕噜噜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肚子里是养了虫子了。
巧兰端着小米粥过来,两只眼睛红通通,面上像是要笑又像是要哭:“娘娘可算是醒过来了,您要是再醒不过来,奴婢就又要去请皇上来了。”
她喂景然吃粥,也不等景然问,一张嘴叭叭叭的,将这几天的事情给说了一遍儿。
小阿哥略有些不太好,毕竟是憋了一段时间了。但太医说了,好好养着是没事儿的。连小格格都能养这么大,小阿哥这个,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皇上是每天都要来看的,每次都要亲自来看看——要知道,因为产房污秽,又怕血气冲撞,康熙也就是在元后生孩子的时候进过产房。
剩下的,景然这个还属于头一份儿呢。
太后让人送了赏赐过来,今儿还过来探望,但也是不巧,那会儿景然没醒过来。惠妃宜妃等人也来探望了,还都留下了东西。
景然摆摆手,拒绝了第二碗汤。她张张口,声音略有些嘶哑:“孩子呢?”
她拼命生下来的孩子,长什么样子?
巧兰让人将孩子抱过来,只一眼,景然就觉得,自己的一颗心就要软成棉花了——这个孩子,居然和她自己,是有九分相似的。
真的,她生了三个孩子了,唯独这个,和她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新文哈,大家先收藏一下~~~~